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6166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

专题四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标要求考纲概览】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4.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5.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考点突破典例讲练】

考点一鸦片战争

重难疑点突破

1.禁烟运动

(1)起因: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闭关自守,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为扭转贸易逆差,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极大危害,禁烟的呼声强烈。

(2)禁烟运动:

在禁烟的强烈呼声中,道光皇帝下决心禁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南京条约》内容所反映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

从《南京条约》的内容来看,主要侧重于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阶段性特征是: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以商品倾销为主。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比较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扩大侵华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最主要的依据是这次战争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从扩大的角度看,主要是从影响而言,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放的程度加大了,通商口岸大幅增加;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清政府开始被外国控制;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

沿长江向内地延伸,便利了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

考点对应例题

例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在华商业利益

B.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D.清政府顽固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战争,英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

是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即打开中国市场,掠夺更多的原料、销售更多的商品。

答案:

C

例2《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协定关税C.领事裁判权D.赔款2100万银元

解析: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而协定关税则便利了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便于打开中国市场,由此选B。

答案:

B

考点对应训练

1.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这说明林则徐()

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②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2.虎门销烟最本质的意义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C.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3.读下图“租界内的会审公廨”(“公廨”指官吏办事的地方)图,该图反映的现象侵犯了中国的()

A.关税主权B.领土主权C.贸易主权D.司法主权

4.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来说最严重的危害是()

A.列强在沿海开放通商口岸B.法美等国借机签订不平等条约

C.大量洋货涌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D.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5.(2004·广东·8)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6.(2004·江苏·6)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7.1816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8.(2004·珠海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旧税率水准(I00%)

货物

单位

1843年前的旧税率

1843年新税率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的百分数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76.78

二等白洋布

32.53

6.95

78.64

本色洋布

20.74

5.56

73.19

斜纹布

14.92

5.56

62.73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贸易(单位:

万英镑。

表中贸易不含鸦片贸易额)

年份

1840

1842

1845

1850

1851

输华商品总值

52.4

96.9

239

140

216

(1)据材料一,归纳出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中国旧关税税率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2)据材料一,分析1843年前后中国的新旧关税税率

(3)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关税税率的变化对中国

考点二太平天国运动

重难疑点突破

太平天国运动:

(1)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前期发展:

起义爆发后,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胜利,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都于此。

为拱卫天京,太平军主动出击,进行北伐和西征,西征取得重大成功。

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在军事发展的同时,太平天国还进行了政权建设,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

(3)后期斗争: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虽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还任用洪仁歼主持朝政,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但也未挽回太平天国失败的命运。

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京。

1864年7月,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考点对应例题

例1(2008上海历史,A组11)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B.明末农民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解析:

C太平天国运动利用了拜上帝教,而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将基督教和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而创出的一种宗教,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例2观察下列三幅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图一中有“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字样。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

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59年

(2)图二说明()

A.图一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得以全面实施B.太平天国农民交纳粮食后发给凭证

C.太平天国的王公可以得到大量土地D.太平天国占领区部分农民曾经得到土地

(3)图一文件和图三文件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

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其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解答

(1)问要注意时间的推算,太平天国元年是1851年,三年即1853年,属于教材基础知识;

(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片具体内容,“田凭”上有“忠王李”字样,“忠王李”指李秀成;“田凭"是农民获得土地的凭证,但并不意味着《天朝田亩制度》得以全面实施,因此答案应选D,而并非A。

(3)问明确的是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天朝田亩制度》是满足小农平均分配的愿望,而《资政新篇》则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主张发展私有制,所以二者是相互矛盾的。

答案:

(1)B

(2)D(3)A

考点对应训练

1.下列关于《天朝天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为巩固太平天国而颁布的纲领和方案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C.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D.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2.对下图中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②后者很好地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斗争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落后性。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个人认识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蜕变D.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

4.“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体现了太平天国()

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有人说:

“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

”这种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仅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B.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D.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6.太平天国是进入近代后中国人民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抗斗争。

下面典型的反映其斗争

性质的文件是()

7.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运动的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材料三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能有造如外邦火轮车……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

……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

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效……——《资政新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天朝田亩制度》中土地分配的原则及方法是什么?

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什么制度?

(2)《资政新篇》是哪一年由谁所作?

作者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任何职?

试对该书作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资政新篇》在外交上和经济上的主要主张。

(4)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补充和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考点三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重难疑点突破

1.甲午战争的影响

(1)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战后形势发展,使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同时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进行军事改革;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比较:

从割地上看,《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地面积大大增加,同时这些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片领土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赔款上看,《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有关于赔款的条款,但《马关条约》赔款数额大大增加,达到空前的白银2亿两,加上3000万两“赎辽费”。

促使清政府大规模举借外债,帝国主义各国争做中国债主,进行资本输出,进而控制中国财政和经济。

从开放通商口岸看,《南京条约》开放五口,并集中东南沿海,《马关条约》新开4口,并开辟了内河新航线,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内地,最远到达西南的重庆。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是前所未有的,使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权,加剧了帝国主义向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义和团,又名义和拳,原是民间结社组织。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义和团运动,并席卷中国北部。

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清政府无力镇压,转而采取“抚而用之”的策略,加之得到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

(2)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以“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为借口,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遭到义和团顽强阻击。

义和团还向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发起猛烈进攻。

(3)《辛丑条约》签订: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在西逃途中发布“剿匪谕旨”,并指令李鸿章和奕勖与八国联军议和。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

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考点对应题

例1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

“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

”——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

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阅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平时请款辄驳诘”“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等说明申请军费的提议经常被驳回、朝廷和官员对李鸿章的猜忌和排挤等,因此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例2(20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

C“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明显指的是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体现的是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惨败,因此选C。

考点对应训练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

2.恩格斯在甲午战争进行时曾预言:

“它将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

”你认为“革命化”是指()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将发生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将中国经济纳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侵华方式变化的一项内容是()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4.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性质,主要是因为()

A.有利于争取民众B.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C.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D.打击的是外国侵略势力

5.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

A.美国已经取得在华势力的优势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

7.(2004·南通)下列形势图反映了三个不同时期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变化,通过口岸分布的特点说明中国民族危机是怎样不断加深的?

图一图二图三

考点四辛亥革命

重难疑点突破

1.辛亥革命的背景

民族危机和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面对内外交困,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反而适得其反。

2.革命过程

(1)兴起: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要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要求,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2)发展: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准备了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建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后被孙中山阐发为“三民主义”。

②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同盟会成立以后,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其政治纲领。

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③革命党人发动多次武装起义:

这些起义以1911年4月黄兴等人在广州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

由于革命党人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也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起义不断遭受挫折。

但是,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

(3)高潮:

①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率先在武昌发难。

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

起义震撼了清王朝统治。

②1912年1月

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③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④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4)结果失败: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对应例题

例1(2007·广东·7)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地底陈土”指的是()

A.清朝皇室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D.军阀、官僚、政客

解析:

考查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结合辛亥革命的结果和1919年的形势回答问题。

答案:

D

例2(2008年广东单科,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解析:

B辛亥革命提倡民主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旗是五色旗。

(2008年广东理基,63)“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

该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解析:

A.考查信息解读能力。

抓住材料中的“会党”和“共和”等信息分析解答。

例3(2008年广东理基,63)“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

该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解析:

A.考查信息解读能力。

抓住材料中的“会党”和“共和”等信息分析解答。

例4(2004·上海·16)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解析:

公车上书、《强学报》《时务报》等出现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之时,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排出A;《新青年》出现在1915年,与题干时间要求不符,故排除B;《天朝田亩制度》出现在:

18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只有《民报》发行于1905年,符合题干时间要求。

答案:

D

考点对应训练

1.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里的“正规"具体是指()

①有了较为明确的革命纲领②有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作领导③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配合④有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领导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3.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

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5.辛亥革命失败给中国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凶恶的敌人②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③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是行不通的

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

“我今已说要定一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之意义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

”这表明()

①孙中山具有真诚的民主革命精神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③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符合当时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7.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