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详解7届高三语文高考经验总结与解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68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推荐详解7届高三语文高考经验总结与解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推荐详解7届高三语文高考经验总结与解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推荐详解7届高三语文高考经验总结与解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推荐详解7届高三语文高考经验总结与解题.doc

《精品推荐详解7届高三语文高考经验总结与解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推荐详解7届高三语文高考经验总结与解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推荐详解7届高三语文高考经验总结与解题.doc

2007届高三语文高考经验总结

高三语文田舜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首先非常感谢语文组提供了这样一个和大家共同交流的平台,借这个平台,我把我们的做法和一些建议向大家作毫不保留的汇报,欢迎批评指正。

 

  反思2007届高三语文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我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汇报。

一、外部环境

(一)领导的信任

2007届高三语文共四位教师,其中除了吴红英老师正值青壮年,经验丰富、教学有方外 ,其余三位均是年轻人。

学校领导以超出一般人的胆识,将高三年的教学重任交付给我们四人,尤其让没什么经验的我担任备课组长,确实是对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的极大信任。

这种信任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为我们2007年的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语文组的深厚积淀

这些年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成绩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理念正确,教学管理到位,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了高考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语文 “四位一体”的课堂教育模式,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佳的效果。

“四位”指知识、能力、情感、兴趣。

“一体”指借助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语文组多年来形成良好的传统,在2007届高三语文高考中继续得到升华。

(三)高考形势的变化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继续引领全国风潮,在2006年改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文学名著和文化名著的考查,背诵部分也收缩到课文必背篇目。

在2007年福建高考《语文考纲》出来之前,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已经做好应对措施,比其他学校早出半学期就把握住高考脉搏。

准确迅速及时把握住2007高考形势的变化,是我们2007年高考语文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二、内部因素

 

(一)注重合作 

  迈克•富兰说过这么一段话:

“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

” 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在着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我们就是利用这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分工合作,集中探究的方式达到资源的最优化。

 

  第一, 语文学科老师间的合作。

每个老师主要负责一篇课文或一方面的知识点,深入研究,提供备课资料,提供教书设计,提供学案,提供可供分层教学使用的练习题,通过备课组的讨论后,建立自己的学案库、教案库、题库和课件库。

 

  第二, 师生间的合作。

这个合作主要在课堂上完成。

老师无论准备的有多好,目的还是为学生服务。

学生永远是主体。

 

  第三,与其他老师间的合作。

高考考的是整体,只有整体过线,我们的语文成绩才有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看重整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比如,有学生语文成绩好而其他学科不好的,就减少他的语文作业量,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其他学科上。

反之亦然。

追求共赢,不抢时间,避免多败俱伤。

 

  我们认识的合作,不只是沟通,还是一种资源共享;不只是途径,还是一种学习过程;不只是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通过合作,集中了智慧,节省了时间,深入了课题,同时加深了同事间的情感,愉悦了身心。

虽然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四个人中,有三位都是年轻人,没什么经验,但我们感到并不是高三的艰难,而是合作的快乐。

 

  

(二)注重竞争

2007届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四位老师共负责8个班级,文理各四。

我们每次考后都将所有试卷密封装订,文理交叉流水批改。

这种做法能最大程度确保成绩的真实性,能最大程度调动所有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备课组的整体竞争性。

(三)注重备课

学校要求所有备课组每周至少定时定点备课一次。

2007届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备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平均每周备课超过2次。

经常是一碰到什么问题,或是有什么信息,就坐下来讨论。

经常性的备课,有计划性的备课,确保了备课的质量。

(四)注重材料

高考需要大量有价值的材料。

我们备课组在高二年就精挑作文教材。

有风声要考名著,我们在2007年福建高考《语文考纲》出来的三个月前,就复印名著材料供学生阅读。

高考前各地市模拟考的试卷,我们几乎在一周之内就拿到。

(五)注重落实

学生整体成绩能否上去,关键在于平时的落实。

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上课,而不去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其结果极有可能是在做无用功。

我们在高三年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关注波动层的学生,关注两头学生,关注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否落实到实处。

(六)注重知识 

  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完成其他教学目标的载体。

为了有效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倡导知识教学必须体现“三个基本”和“精讲精炼”的要求。

“三个基本”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认知规律。

要求我们每一节课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明确所要传授的基本知识,确定不同课型教学的基本方法。

“精讲精炼”是指在例题和练习题的选择上体现典型性。

例题具有可迁移性,练习题具有可反思性。

教学生成课堂完成,不过多占用课下时间,做到举一反三,不打疲劳战,不搞题海术。

 

  (七)注重能力 

能力主线,是隐藏于知识教学背后的一条线索,它贯彻于一节课的始终,并在认识冲突中不断得以升华。

我们把能力分为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转化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质疑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这几个方面能力的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三个凡是”和“三个主动”,即凡是学生能发现到的交给学生发现,凡是学生能自主解决的让学生自主解决,凡是学生能归纳总结的请学生总结,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评价,主动概括总结。

 

  (八)注重情感

情感是语文教育无声的力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中如果仅仅传授和学习知识,而忽略人性塑造和信念、意志、感情的培养,这便不是成功的教学”。

教学中过分强调智力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塑造,必然会使我们的课堂与学生产生距离,不能与学生形成共鸣。

因此,一节课的设计,尤其是高三年的复习课,必须要有老师的得意之处,要有学生的激动之处,要有师生相互启发之处。

 

  古人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安排,彻底的落实,不仅坚定了老师的信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高三一个年度看,则注重明确目标,放慢速度,控制节奏,讲究效果。

如果说07年高考取得成绩的话,不是课下占用的时间多,也不是我们高三下得功夫大,而是我们一如既往地贯彻“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的结果。

   

  我们知道这些想法和做法还有很不成熟的地方,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逐渐扩展,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审计理论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审计“免疫系统”论就是从这一进程中凝练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