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省优质课获奖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省优质课获奖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省优质课获奖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三首》:
3课时
10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读出情感。
2.体会本文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3.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
1.准确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找出过渡性的词句,揣摩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都因千古名篇而著称于世。
王勃《滕王阁序》中名扬天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
崔颢《黄鹤楼》中的千古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令人回味无穷;
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也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
皇祐四年(1052),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年进士,他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为权贵所嫉,被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一直想劝慰他,却无合适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
而范仲淹同样被贬,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就有了这篇抒发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2.岳阳楼简介。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临赋诗。
自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记后,岳阳楼便名扬天下,成了著名的游览胜地。
唐代名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也都有题咏。
现存岳阳楼重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
3.了解文体相关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游记是描述游览见闻和感受的叙事散文,内容多写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等。
游记有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主题,多以游踪为线索,抓住不同景物的特征,有层次、有目的地细心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
游记内容或偏重于借景抒怀,抒发个人感慨,或偏重于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情趣。
骈句,是指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
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
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则按意义划分节奏。
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
4.积累生字词。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谪守(zhé
) 属予(zhǔ) 霏霏(fēi)
怒号(há
o)冥冥(mí
ng)万顷(qǐng)
汀兰(tīng)日星隐曜(yà
o)
浩浩汤汤(shāng)樯(qiá
ng)倾楫(jí
)摧
5.积累文言词汇。
(1)一词多义
①明
②观
③极
④或
⑤空
⑥通
⑦和
⑧一
(2)通假字
百废具兴 具:
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同“嘱”,嘱托
(3)古今异义
增其旧制 制:
[古]规模 [今]制度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
[古]写文章 [今]名词,文章
气象万千 气象:
[古]景象 [今]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南极潇湘 南极:
[古]向南面到达 [今]地轴的南端
浊浪排空 排空:
[古]冲向天空 [今]全部除去
至若春和景明 景:
[古]日光 [今]景色、景物
沙鸥翔集 集:
[古]停息 [今]集体、集中
宠辱偕忘 宠:
[古]荣耀 [今]偏好
进亦忧 进:
[古]入朝为官 [今]前进
退亦忧 退:
[古]隐居乡野 [今]后退
微斯人 微:
[古]如果没有 [今]微小
(4)词类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
名词作动词,做州郡的长官
百废具兴 废:
形容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贤:
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北(南):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南)
而或长烟一空 空:
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或异二者之为 为:
动词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
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5)特殊句式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倒装句,状语后置,即“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多会于此(倒装句,状语后置,即“多于此会”)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倒装句,定语后置,即“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微斯人,吾谁与归(倒装句,宾语前置,即“吾与谁归”)
(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句,省略了主语“滕子京”)
或异(于)二者之为(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
学生听读,走进文本
1.播放洞庭湖湖景画面,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齐读一遍课文,教师稍做朗读指导。
明确:
注意读出骈句的节奏美、散句的变化美;
注意情感的整体把握,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
步骤二:
译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翻译课文,并圈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解疑、释疑。
3.教师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文言知识。
4.理解文章层次结构,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5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第2~4段):
写洞庭湖全景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第5段):
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全文的核心)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岳阳楼记》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疏通了文句,初步理解了文章内容。
但我们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岳阳楼记》创作于庆历六年,即公元1046年,如今900多年过去了,它仍然在密密匝匝的文学丛林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而且我们坚信,即使再过千百年,这篇文章仍然会闪耀着它的思想光芒。
那么它永葆青春的奥秘何在呢?
下节课我们来探寻课文在立意、构思、章法、意境、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奥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听写以下词语:
“百废具兴”“衔远山”“朝晖夕阴”“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忧谗畏讥”。
2.让另一名学生解释以上听写的词语。
二、学习新课
精读课文,层层紧扣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并解决下列问题。
1.分析第1段。
(1)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简述重修背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概括重修盛况: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点明作记缘由:
属予作文以记之。
(2)第1段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
因为作者是应滕子京之请而作记,所以有必要先叙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这件事,且他在岳州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做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十分难得。
因此作者在首段着力表彰滕子京,同时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对当政者的不满。
2.分析第2段。
(1)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景色?
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描写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雄伟远景。
先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渺: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再从时间上表现景物的千变万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2)作者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用?
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引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疑问和感慨,从而自然引出下文的“景”之异和“情”之异。
(3)如果把“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没有气势磅礴的效果。
(4)如何理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句话?
运用对偶句,写出了洞庭湖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进行铺垫。
“通”“极”二字表现了洞庭湖景观的博大和恢宏的气势。
(5)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十分形象,气魄宏大。
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进行描绘。
如:
“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个“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个“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读音宽舒洪亮,使文章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
“衔”“吞”二字连用,更使静景有了动态和活力。
“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字旁,形容水势大、水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具表现力。
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为“横”字显得境界更开阔更有气魄;
“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句意也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更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3.分析第3段。
(1)第3段主要写什么?
包含几层意思?
第3段主要描写洞庭湖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登楼睹此景的伤感心情。
这段包含两层意思:
①“若夫淫雨霏霏……虎啸猿啼”描写久雨阴晦,洞庭湖上风疾浪翻,满目萧瑟凄凉的景象。
②“登斯楼也……感极而悲者矣”描写“迁客骚人”看到此景而生伤感之情。
(2)找出第3段中两组对仗最为工整的对偶句,加以品味。
①“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阴”“怒”“浊”三字表现了景象的悲怆,极富感染力。
“怒号”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出“阴风”在为迁客骚人的不幸境遇而呐喊。
②“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这两句描写天气的昏暗阴沉。
“隐”“潜”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为画面增添了动感。
4.分析第4段。
(1)第4段主要写什么?
第4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①“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
”描写春光明媚,春风和煦,洞庭湖明丽动人的景象。
②“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矣”描写“迁客骚人”看到此景而心旷神怡,陶然而乐之情。
(2)找出第4段中对偶最工整的两句,并品味其妙处。
①“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由上到下描写飞鸟游鱼,动感十足的画面与上下文的静态美景互相映衬,富有趣味。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光跃金”表达了湖面的动态美,“静影沉璧”表现了湖面的静态美,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悲: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喜: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分析第5段。
(1)这一段是全文第三部分,主要是议论的文字。
作者发了什么议论?
为什么在文章末段发这样的议论?
作者借虚拟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政治家与上文的“迁客骚人”相对照,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
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是否定、批评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
作者对迁客骚人的批评,也是对好友滕子京善意而含蓄的规劝。
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义从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见解,表明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境界。
作者在文章末尾用这样的精神自勉,也借以劝勉滕子京。
(2)找出本段的对偶句,分析其含义。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作者借古仁人的悲喜观表明了自己的博大胸襟: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这也是对朋友滕子京的慰勉。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
这两组对偶句具体表现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也蕴涵着作者对古仁人的钦敬和向往之情。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两句话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展示。
当然也包含了他对自己的鞭策和对友人的勉励。
(3)这一段作者用了哪两个设问?
引出了怎样的议论、抒情?
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设问以“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相比较,表明两者的迥然不同:
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皆因景物的变化和自己的得失;
而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其民”,或“忧其君”。
突出一个“忧”字。
第二个设问,继续推进议论,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5)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最后一个感叹句的作用是什么?
收束全文,既表达自己坚定的志向,又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慰勉之情。
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1)课文写了哪几幅画面?
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①巴陵胜状图。
既表现了作者海纳百川般的开阔胸怀,又暗含规劝朋友滕子京虽遭贬谪但仍要保持心胸开阔,矢志不移。
②淫雨霏霏图。
作者用这样的景物烘托了悲凉凄清的气氛,引出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
③春和景明图。
迁客骚人看到明媚的景色心旷神怡,乐而忘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文中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了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3)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
细读这两段写景的断落,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以第3段为例:
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4)第3、4两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
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
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
不行。
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
前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
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
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不仅文章思路中断,也破坏了文章的内在联系。
(6)本文采用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
既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又有精警深刻的议论。
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
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出神入化。
三、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的意图。
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给人以审美上的享受。
四、拓展延伸
1.本文与杜甫诗《登岳阳楼》都是以岳阳楼为题材的,它们的内容、结构有何异同?
同:
两篇都写了岳阳楼周围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怀的方法。
两篇的开头都交代写作原因,杜诗是慕名登临而作,本文是应约有感而发。
两篇中间都是写景,杜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魄宏大,意境广阔。
本文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气势磅礴。
异:
本文在写阴雨、睛明景色时,情景相生;
而杜诗颔联写自身经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与颈联写景没有直接联系。
两篇最后都抒发感情,但本文是在与前文的“悲”“喜”之情对比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主张,显示了作者志趣的高远;
杜诗是作者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吐蕃入境,边境不宁,百姓遭战乱而流离,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所以,杜甫与范仲淹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诗、文),大致相同的结构(述因—写景—抒怀),写同一对象(岳阳楼),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与民同忧乐)。
2.搜集描写岳阳楼的著名诗篇。
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②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附: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执教此课时,我重视了课文的朗读,在尽情朗读的基础上走进文章的内容和内涵,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梳理课文时,我从整体入手,抓住课文脉络:
先以叙事带出写景,又以景生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最后由情引议,点明全文主旨。
当然,这节课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较重视整体感知,相对来说,实词的落实就比较欠缺一点,需要学生在课后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