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699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9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外国教育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外国教育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外国教育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外国教育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docx

《外国教育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教育史.docx

外国教育史

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的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

寺庙学校。

两级:

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A、学校类型及教育内容:

(1)宫廷学校:

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以培养奴隶主国家的高级文武官吏为主要任务。

(2)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

着重科技教育,包括天文学、数学、建筑学、水利学、医学及科学。

(3)职官学校或书吏学校:

训练一般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和专职教育;

(4)文士学校:

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包括一般教授读写算,有关法令的知识,还会教授数学、天文和地理之类。

B、教学方法:

(1)以机械教学为主;

(2)教师多利用问答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3)重视体罚。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A、婆罗门教育:

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

教学内容:

《吠陀》经。

B、佛教教育:

两者的异同点:

同:

(1)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使每个人都能稳步减少乃至彻底摒除尘世迷惑,而使自己的精神或灵魂得救或解脱;

(2)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3)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异:

(1)婆罗门教育是一种私立教育,教师由婆罗门担任;教育对象多为婆罗门子弟,故教育带有强烈的阶级性,教学方法采用口授法及导师制,而佛教教育则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师均由僧侣担任,教育对象较为广泛,故教育带有平民性,教学方法以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第二,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三,教育结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第四,教育内容丰富,包括德育、智育及宗教教育等;第五,教育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施个别教学,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第六,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

第七,文明或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过断层,但唯一特殊的中国文化,却源远流长。

二、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1.斯巴达教育

(1)教育目的:

培养勇猛善战的军人;

(2)教育内容:

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3)教育性质:

由国家控制;(4)教育过程:

①0—7岁:

实行严格的新生儿体格检查,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②7—18岁:

在国家体育馆接受以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为主的体育军事训练;③18—20岁:

青年进入军事训练团(埃佛比)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在此期间,还要参加“秘密服役”,即在夜间外出对奴隶进行突然袭击④20—30岁:

驻扎边境,进行实战训练。

;30岁:

通过考核获得国家公民称号,成为正式军人。

(5)重视女子教育。

(6)特点:

①阶级性;②教育完全被国家所控制;③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忽视文化知识;④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教育

(1)教育目的:

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道德高尚、能言善辩的人,即身心既美且善的人;

(2)教育过程:

①0—7岁:

家庭教育;②7岁—16岁:

7-13岁接受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教育;13-16岁接受体操学校教育;③16—18岁:

接受国家体育馆教育,学习以五项竞技为主的体育军事训练和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④18—20岁:

接受军事训练团教育。

(3)忽视女子教育。

(4)特点:

①阶级性;②重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即不仅重视体育训练,也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注重道德教育及美育;③重视国立和私立教育的发展;④忽视女子教育。

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两者都重视体育;(3)两者的教育体制都有年龄分期,且比较完善。

不同点:

(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

(2)培养目标不同;(3)教育机构不同;(4)教育内容不同;(5)教育方法不同;(6)师资队伍不同;(7)对女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派”及其教育贡献:

所谓“智者”,原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后期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代表人物如普罗塔格拉、高尔吉亚等。

其共同思想特征:

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贡献:

(1)云游讲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扩大了教育对象进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2)既扩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使“七艺”的前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由此确定,对后世西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将道德、政治知识作为教育内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的预备教育。

(4)职业教师逐步取代了原来的“大众教师”,教师工作开始职业化。

(5)智者们意识到教育与其他几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意识到教育对于国家生活的重要作用。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开始关注人类和社会的性质。

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1)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西亚、埃及等广大地区;

(2)文化与体育中心由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

(3)初级学校发生蜕化,由原来强调和谐教育转变为局限于读、写、算等知识性学科。

(4)中等教育衰弱,体育馆为文法学校所取代。

(5)高等教育明显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学校。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2.德育论与智育论

德育论: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题。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育道德,教人“怎么做人”。

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

为此,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命题。

从“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评价:

知识并不等于道德,人的道德还有情感体验和行为实践,但提出“德行可教”具有进步意义。

智育论:

主张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除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将几何、天文、算术、音乐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3.“苏格拉底方法”

内容:

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特点: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优点:

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去获得知识。

缺点:

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评价:

由于苏格拉底视知识为人类头脑中所固有,因而他的启发法带有局限性。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法”的异同:

同:

(1)目的都是启发学生思维;

(2)都采用了互动式交谈;

(2)讨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伦理方面。

异:

(1)问答次序不同,反映中西方教育传统的差异。

在西方,教育是从人的内部引出已有知识;在中国,教育习惯于从外部灌输;

(2)教育顺序不同。

苏格拉底强调从特别到一般,而孔子强调从一般到特殊;(3)教学目的不同:

苏格拉底强调探索新知,而孔子强调温故知新。

(五)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重视女子教育,主张男女平等)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的三个里程碑。

柏拉图作品《理想国》和《法律篇》。

1.“学习即回忆”:

人在出生之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时,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能回忆起被遗忘的知识。

具体到教育上,学习并不是从外部获得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即学习即回忆。

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A、教育目标:

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B、教育阶段:

(1)论学前教育(0—6岁):

国家控制教育,对儿童公养公育,教育内容主要是讲故事、做游戏和唱歌等。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教育家。

(2)论普通教育(7—18岁):

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

除学习认字、阅读和德育外,首次将四艺(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列入教学科目。

(3)论高等教育(18-35岁)

第一阶段:

18—20岁以军事体育训练和四艺为主。

20岁以后绝大多人结束教育,去担负保卫国家的重任。

第二阶段:

20—30岁学习辩证法和继续学习四艺,毕业后担任国家高级官吏。

第三阶段:

30—35岁学习哲学,毕业后成为国家重要官吏。

第四阶段:

经过15年的学习,到了50岁成为哲学王,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六)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的教育家)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代表作《政治学》、《伦理学》、《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

1.灵魂论及其教育意义:

灵魂论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核心,认为灵魂如同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是感觉的接收器,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

人的灵魂有三个部分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分别对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灵魂。

使灵魂的三个个部分在理性的指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

灵魂论的教育意义:

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教育不能违背人的人性;人是有理性的,教育应该发展人的理性。

灵魂论为教育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三个部分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2.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思想

以灵魂论为基础,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1)体育教育:

可以培养孩子勇敢的品质,但要适度,不能妨碍身体生长。

(2)道德教育:

可养成中庸、公正、节制等美好德行。

(3)知识教育:

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

(4)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其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

音乐是美育的有效手段,担负智育部分职能,更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3.教育作用论

(1)对社会的作用:

巩固奴隶主政治统治。

(2)对个体的作用:

人的形成有三个因素:

天性、习惯、理性。

重视人的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指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这三个因素的理论是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理论雏型。

三、古罗马的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

(1)共和早期的教育:

A、教育目标:

培养农夫和军人;B、教育场所:

家庭

(2)共和后期的教育:

A、教育目的:

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杰出的演说家;B、教育场所:

私立学校;C、存在两种平行的学校系统和双语教育:

一种是以希腊语、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

共和时期的学校类型及其教育内容:

A、初等学校(亦称“卢达斯”),教育内容是读写算,其中包括《十二铜表法》和道德格言,但不重视体育和音乐。

B、文法学校,是为贵族家庭子女设立的学校,教育内容是希腊文和拉丁文。

C、修辞学校,以培养演说家、雄辩家为目的,教育内容是逻辑、修辞、法律等。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

B、把教育目的定位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

C、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教师由国家任免;

D、学制的变化:

不重视初等教育,教学重点由文学的学习转移到对文法的分析上;中等教育变化不大;高等教育受政治影响较大,培养演说家变为培养官吏,学习内容走向形式主义。

此外,出现了教授法律、医学和哲学的专门学校。

这一时期教育形式是国立教育。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罗马共和时期政治家和演说家,代表作《论雄辩家》。

(1)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培养雄辩家;

(2)成为雄辩家具备的条件:

广博的知识;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

(3)培养雄辩家的方法:

把练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常用的练习方法有模拟演说、写作等。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罗马帝国初期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

(1)教育论:

A、教育目的:

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强调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

B、教育作用:

主张大多数人天赋相同,天生愚笨的人是罕见的;天赋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

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但认为教育并不是绝对的,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教育者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C、教育场所:

主张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儿童趋善避恶;培养儿童间的友谊,合群的性格;养成孩子适应公共生活的习惯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等。

D、学前教育:

重视早期教育,主张在儿童刚能说话时就开始智育和德育。

学前教育的内容:

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并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即让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最后两种语言同时并进。

教育方法:

反对体罚,使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2)教学论

A、课程内容:

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

B、课程设置:

反对单科独进,主张各科齐头并进。

C、教学组织形式:

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

D、教学方法:

主张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注意学生的休息,使学习和休息相交替。

E、教学原则:

包括因材施教原则;通俗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育人性原则;

(3)教师观:

重视教师的作用,并对教师提出要求,即教师应德才兼备;严宽相济;要有耐心;热爱学生,懂得教学艺术,教学应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注意到儿童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代表作《忏悔录》。

主张“原罪论”、“预定论”、“禁欲主义”和“信仰高于上帝”;轻视自然科学;应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反对体罚和灌输。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1)教育机构:

教会学校。

分为三类:

一是修道院学校。

最初培养准备将来充当神职人员的“圣童”,称为“内学”;后来,也接纳将来不准备从事神职活动的儿童,称为“外学”二是主教学校。

设在主教所在地,学校设施较好、水平也比较整齐,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但数量有限。

三是堂区学校。

设在牧师所在村落,学校规模较小,设备简陋,一般只教授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识。

(2)教育目的:

培养对上帝虔诚、忠于教权的教士。

(3)教学内容:

神学和“七艺”。

(4)教学方法:

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5)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神学世界观、儿童观、知识观和目的论等。

(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以王室和贵族子弟教育对象;以七艺为教学内容;以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为教学方法。

其中最有名的是以阿尔琴为校长的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A、性质:

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B、教育目的:

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C、教育过程:

(1)0—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

教育内容包括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2)7、8岁—14岁为礼文教育阶段(侍童教育阶段)。

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一级的贵族家庭中充当侍童,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3)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

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标枪、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同时侍奉领主和贵妇。

年满21岁通过受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D、评价:

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旨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1)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A、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生产力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中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开始出现新兴的市民阶级,并在文化教育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B、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西方重新出现了古代的文明,并传入了东方的文化和教育,促进了欧洲的学术复兴。

C、经院哲学内部蕴含着怀疑信仰而崇尚理性的新思潮奠定了大学产生的思想基础。

经院哲学,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神学体系。

基本特征:

一是它以“经院”(教会所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为操作原则。

经院哲学内部出现了唯名论和唯实论之间的斗争。

唯名论者认为,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事物的一般概念只不过是表达事物的名称或符号。

唯实论者则认为离开个别事物的“一般”或是某种精神实在,是先于个别事物“实在”着的,是第一性的,是事物产生的本源。

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勒诺大学(以医学著称)、波伦亚大学(以法学著称)和法国的巴黎大学(以神学著称);

(2)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A、师生倡议创办而不是教会和市政当局设立的;

B、内部按照领导体制可以分为学生大学(如南欧的大学)和先生大学(如巴黎大学如此,北欧的大学);

C、中世纪大学的特权:

大学自治、免除赋税和兵役、迁校自由、颁发教师许可证等。

D、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E、课程最初并不固定,后来逐渐走向统一。

大学教育往往分文、医、法、神四科;

F、教学方法比较灵活,重视讲演和辩论;

G、始创学位制度。

学生修满规定的课程,通过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3)中世纪大学的意义:

A、动摇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打破了封建闭塞愚昧的状态,突破了教会和神学的垄断局面,推动了思想和学术的发展;

B、促进了新兴阶层对知识教育的重视,推动了国内外交流;

C、中世纪大学的一些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等为后期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办学实践经验,是近代西方大学的直接渊源;;

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E、宗教色彩浓厚,受经院哲学影响很深,阻碍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四)城市学校的发展

(1)原因:

为了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特殊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一种新型学校形式应运而生,那就是城市学校,其中,手工业者创办的称行会学校;商人联合会创办的称基尔特学校。

这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创办的学校的总称。

(2)特点:

A、在领导权上,最初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

B、从归属上,尽管与教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基本上属于世俗性质。

C、从内容上,强调世俗知识、基础知识及职业知识。

D、从教学语言上,一般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

E、从培养目标上,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

(3)意义:

城市学校代表着新兴工商业阶级的要求和力量,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独占权,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

比较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异同:

同:

(1)出现的必然性相同:

与各国的经济、思想和政治结构有很大关系;

(2)类型上相同:

都是教学组织,学术研究机构;(3)地位变化上相同:

都逐渐失去自治地位,被朝廷或教会控制;(4)办学精神上,有相应的独立性、开放性和研究性;(5)教学方法上,都重视学术讲演、研究探讨和学术问难,都没有突破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

异:

(1)产生的环境不同:

中世纪大学产生于商业城市,而书院产生于远离城市的名山胜水;

(2)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中世纪大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为新兴市民阶级服务,而书院从伦理政治角度,以新儒学的面目出现,旨在维护封建统治;(3)与官方关系不同:

中世纪大学与教会斗争,为大学的独立、自由争取权利而书院得到政府的支持;(4)办学目的不同:

中世纪大学的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而书院以伦理为本,培养圣贤人格;(5)课程不同:

中世纪大学主要传授专业知识。

教授“七艺”等内容,而书院以五经为教学内容;(6)学位制度:

中世纪大学产生了学位制度,而书院没有;(7)管理体制不同:

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而书院机构简单,管理人员较少。

五、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一)拜占庭的教育概况、教育特点及教育影响

A、教育概况:

1.世俗教育:

世俗教育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和宫廷教育(最为历代统治者重视)。

初等教育:

私人讲学盛行。

初等学校招收6—12岁儿童,学习文法、算数、《荷马史诗》、《圣诗集》等,一直保持着希腊化时期的传统。

中等学校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

拜占庭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学,其教育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官吏,以七艺为基础课程。

君士坦丁堡大学分为法律和哲学两个学院。

在拜占庭最受重视的是法律教育。

医学也很发达。

2.教会教育:

主要有两种:

远离城市的隐修院(修道院);附设在主教教堂里培养神职人员的座堂学校(主教学校)。

B、拜占庭的教育特点:

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

C、教育影响:

保存与传播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从而对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阿拉伯的教育概况、教育特点及教育影响

A、教育概况:

阿拉伯教育是以伊斯兰教为中心的,但具有强烈的世俗性的教育。

存在多种教育形式:

昆它布:

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

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

宫廷学校。

学馆:

学者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布他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教育机构。

清真寺:

既是教徒圣地,也是教育场所。

课程包括神学、哲学、历史、科学等。

相当于高等教育机构。

图书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

B、教育特点:

尊师重教、教育机会较为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集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

C、教育影响:

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由于教育政策开明,广泛汲取各民族文化教育遗产,在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体系,其辉煌成就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发展和文艺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

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

弗吉里奥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文中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施以通才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14世纪后期,一些人文主义者相继建立起宫廷学校,其中最著名的是维多里诺创办的孟都亚宫廷学校(称为“快乐之家”),主要特点:

学校环境优美,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设置广泛的课程体系,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中心,进行德智体教育,重视学生品德修养;注重儿童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注意启发诱导,讲求兴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充满快乐;反对压制和体罚。

2.北欧人文主义教育

(1)尼德兰人文主义教育:

以伊拉斯谟为代表。

代表作《愚人颂》,主张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并重。

(2)英国人文主义教育:

莫尔,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乌托邦》。

主要观点:

A、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行公共教育制度,并首倡普及义务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

B、规定广泛的学科,提倡直观教学和本族语教学。

C、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主张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

以拉伯雷、蒙田为代表。

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

主要观点:

批判封建主义教育,主张人文主义教育,如尊重儿童人格,激发儿童兴趣,注意教学的吸引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倡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进行体育、美育等。

蒙田,代表作《散文集》。

主要观点:

A、反对培养学究,要求培养“绅士”;B、倡导怀疑精神,反对盲从,注重对知识的理解。

C、反对死记硬背,要求儿童从生活中学习,多行动多实践;D、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E、强调人应该服从和热爱真理。

前期和后期人文主义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