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573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

《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教案《变迁中的家园》.doc

教学(苏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3课《变迁中的家园》教学设计

课题:

3.变迁中的家园主备人刘红枣庄市第23中学

版本: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年级:

八年级(上册)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变迁中的家园》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去画家园,教材选取了各种不同表现技法、不同角度的房屋建筑图作示范,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

本节课主要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在上两课进行了风景画欣赏、写生,为本节课的再创作打下了基础。

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表现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体验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建筑物的观察和感受,认识建筑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基本的透视规律,学会运用一定的美术工具表现建筑物。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旧建筑的欣赏,感受身边房屋的变化,懂得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热爱家园。

教学重点:

了解、学习风景画的作画步骤和表现方法,尝试运用一定的绘画技巧表现有个性的家园,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尝试运用多种速写语言表达对建筑和家乡的情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变迁中的家园》、实物展台、铅笔、画纸。

学具:

家乡景观照片、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粉笔、炭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欣赏导入(2分钟)

优美的音乐中,课件中展示台儿庄的一些老房子和一些有名的建筑风景.

课件演示:

台儿庄的旧容新貌

师问:

你能认出这是我们身边的什么地方吗?

学生领略台儿庄的旧容新貌,在教师的引导下畅谈感受。

通过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各色建筑物,为后面创作做好铺垫。

(1)学生通过欣赏画面,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在优美的环境中,进入学习。

(2)相互交流,共同学习。

二、讲授新课

(12分钟)

(1)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何变化?

教师出示图片

过去的家园:

现在的家园:

未来的家园:

(2)与学生交流台儿庄的“今天”和“昨天”和我们家过去与现在,通过展示不同的建筑物。

(3)请学生谈谈我们家乡变化的因素

说一说自己的构思,打算用什么样的形式、构图和方法来表现家园,想表达什么时期和地方的家园,周围有什么样的景色来衬托。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教师示范、板演步骤:

教师在投影下快速示范画房屋的步骤,先整体构图,再画主要房屋轮廓,再画次要房屋轮廓,再画出周围背景轮廓,再从主要房屋到次要房屋到背景的细节勾勒,再上适当的色彩。

(分组活动,讨论交流)

请学生总结:

a、今天的建筑物公寓、别墅和公共设施的特点:

美观、舒适、实用,健康。

b、昨天的建筑物——土坯房、茅草房,露天厕所特点:

简陋、拥挤、不合理,不卫生。

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清楚明了如何去画一座房子,如何去画一群建筑物。

从而也明白了如何去设计建筑物。

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激发描绘家园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以后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创作练习(18分钟)

四、展示欣赏、相互评价(4分钟)

1、作业定为家园风景创作。

2、运用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的透视规律,表现近景、中景、远景。

3、技法不限,创作过程中,教师着重强调学生要注意透视正确,色彩搭配协调。

4、此处出示不同工具材料表现的建筑风景画作品供学生参考:

评价所学: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

增强学习信心。

共同评出本节课的"最佳家园设计师"和"最佳家园表现师",并评出十幅"最佳设计方案"。

理解透视规律,表现近景、中景、远景。

学生思考、借鉴,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挖掘家园的美丽,再创美丽家园,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大胆创作,尽情发挥创造性表现。

通过欣赏和感受,表现自己喜欢的家园,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的方法进行评价。

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

在风景画的学习中,欣赏可以提高审美,临摹可以提高技艺,而只有通过写生,学生才能自由的创作。

采用多种手段展评学生作品,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

五、课堂小结:

(2分钟)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展示、分析、表扬画的优秀的同学作品。

能用不同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房屋的美,

通过观察和感受,识家乡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六、延伸活动:

(2分钟)

1、课后网上搜索家乡的变化,为自己居住的新农村建设提点建议,也可用所学知识记录家乡的变化。

2、试着用手工制作工具或是废旧材料表现一下家园,说不定会有很特殊的效果。

通过了解家园变迁的前后对比,让学生感悟生活之美,增强他们的家乡自豪感。

板书设计

变迁中的家园

近景、中景、远景

构图定位

绘画步骤:

绘基本形

刻画细部

着色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案例,我以赏析为起点,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技能技法;以写生为过程,让学生用心灵描绘家乡的建筑风景;以综合评价为终点,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充分利用家乡台儿庄古城建设和我校周边的新农村改造作为教学资源,感悟江北水乡的秀美,描绘眼之所见、心之所想。

2、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创新领域都有所发展,教学重点突出,几个难点也在教学活动中得以解决。

通过直观导入、讲解示范、开放探究和实践操作等过程,条理清晰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尊重学生的感受,让他们大胆的表述对建筑风景画的认识,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通过绘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得作品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上完本节课,留给我的思考很多,用什么样的方式上好绘画课还值得探究,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优势为教学所用,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等等,本课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新课程的理念非常注重教学活动中的“学”的过程,在本课教学案例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习兴趣,又要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创作欲望,还要学习建筑风景画的技能技法,这么多的内容显然不是靠一节课就能全部达到的,是美术教学活动长期的、共同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