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北校区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AqnKP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北校区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AqnKP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北校区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AqnKP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第79届奥斯卡颁奖日前揭晓,《满城尽带黄金甲》无功而返,《颍州的孩子》则拿下最佳纪录短片奖铩羽而归。
C.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D.美国决定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同时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理由,即防范伊朗的威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C.2008年,抗震救灾不仅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难的不屈奋斗写入史册,也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空前提升,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
D.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
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4.将下列诗句前的字母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上()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B、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C、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_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5、下面一段文字的表述不够规范,请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和句式,可适当增减词语,使之更合理、连贯。
在本次人大会议上,委员们呼吁,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除控制征地规模,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也需要理顺外,还应为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设计更合理的制度性保障。
改为:
6.“物语”写作很能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请你另选一事物,依照下面两句话的写法再写两句。
要有一定的思想意蕴,字数不必与例句相同。
天平(事物)
谁给的东西多,就倾向谁。
(批评)
追求平等,是我一生的使命。
(褒扬)
(事物)
(批评)
(褒扬)
7、下列有关《边城》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清纯净。
B、《边城》在翠翠这一形象的描绘上,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C、作品中爷爷给翠翠讲她母亲凄美的爱情故事,带给翠翠的是内心的沉重、压抑以及对爱情的恐惧。
D、翠翠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了翠翠的心底,从此“大鱼咬你”这句话成了维系他俩爱情的一根线,随着情节的发展,这句话反复出现,他们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浓烈。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8-10每题3分,11题每小题3分)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8—11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
清楚)/而绝江河(绝:
横渡)
B.吾尝跂而望矣(跂:
提起脚后跟)/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
往,赴)
C.非能水也(水:
游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
农历每月十五)
D.今之众人(众人:
许多人)/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戮人:
罪人)
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三、聆听诗人的心声:
(6分)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2、①.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
(2分)
②.“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
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7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骐骥一跃,;
怒马十驾,。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赤壁赋》)
.,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
文学类文本(20分)
背着灵魂上路
郭翠华
①人在一个环境呆久了,就想出去走走,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一丝的犹豫,但脚还是把人带出了家门。
②外面的世界很大,人很容易迷失方向。
曾经一个人去一个城市出差,走在黄昏里,看见如流的人群头也不回地往前赶,只有我像一只掉队的孤雁,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枝头,那种迷茫的感觉很像一滴水落在了沙漠里,顿失了自己的踪影,自己的踪影是什么,我一是自己的影子,会踩着自己的脚后跟;
如果和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温度;
如果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是一种可以呼应的声音;
如果落在自己的心里,那是一种踏实的感觉。
外面的世界不论多好,但我们首先失去的就是踏实的感觉。
③曾经看过一个外国影片,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
那时我突然明白了,出门在外,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
④出了家门,我们就会发现,人走了,心却没有走。
人的身躯在偌大的世界里晃悠着,多少美景尽收眼底了,但心却像一只空匣子,什么也没装进去。
孤寂悄然而至,潮水般地席卷而来,心却在远处,不知道自己的心还在眷恋着什么。
不出门的时候,人就会盼着出门的机会,出了门,人又会多了许多牵挂,人性的两难由此可见。
⑤我最怕一个人出门,多半是承受不了那分孤寂,因为灵魂总是跟不上趟。
⑥不愿意一个人出门,决不是我一个,我认识的几个男人,也怕出门,但只要有朋友一道,去再远的地方也在所不辞。
满世界的景物在他们眼里和自家院子里的花草没什么两样,但有朋友在身边却是另番感觉,借助出门,些许心智的火花就有了一个可以碰撞的机遇,他们要的是精神的享受。
前些日子,带了一些作者出去采风,当别人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几个70年代出生的人半夜出去找酒喝时,他们的目光已经在酒的作用下风起云涌、花开叶绿,不知出现了多少景致。
把自己关在酒里,把人生关在酒里,把陌生的世界也融化在酒里,恍惚之间,他们说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变得十分温暖。
⑦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静静地看左来右往的人群,喜欢看人像蚁一样地把自己搬来搬去的,我知道那也是我,只不过当我如蚁般忙忙碌碌的时候,我看不见自己。
忽然间,我看见自己的灵魂就站在自己走过的日子里,而我却站在生活的门外。
⑧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背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打开书本,熟悉的气息迎面而来,阅读的时候,我看见自己的灵魂游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心一下就踏实了,时空就定格在书页之间。
⑨做一个出门人,最好是能在另一个城市找到自己的朋友。
那天晚上,几个久未谋面的朋友坐在一家茶馆里,茶的清香弥漫在异乡的空气里,我们闲闲地聊着,我们仿佛从没有分离过,也不曾生活在彼此不同的城市,那种突然涌动的温馨十分的奢侈,就像一片片舒展着的茶尖,碧绿了我们的心情。
朋友突然提到灵魂,他说现在的人天天都在忙,忙来忙去,已经顾不着灵魂了。
心角有盏灯跟着忽闪了一下,灵魂原来和物质是无关的,灵魂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那天晚上,背着自己的灵魂走在异乡的路上,我的内心感到了从没有的踏实。
(《雨花》2006年2月)
14.选文开头说“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一丝的犹豫”,请结合全文说说句中的“什么”指的是什么?
15.简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16.下列两个细节任选其一,分析其作用。
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
17.谈谈你对选文主题的解读。
需观点明晰,言之有据,适当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共18分)
“八卦研究”别亵渎了学术
原以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会是个特例,却没想到远非如此:
“司马相如骗钱、骗色、骗婚,还包二奶”;
“徐霞客风流遍于足下”;
“杨贵妃身高164厘米,体重69公斤”;
“南京明城墙外廓是朱元璋的脸”;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情”。
如此等等,去年以来,各种惊世骇俗的“学术成果”接连不断。
而这几天又有人宣称:
“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也有才,但好赌、好酒、好色。
”看来,很有必要对如此“学术”来一声棒喝。
人们常把追逐明星隐私、热衷名人琐事的报道者称为“狗仔队”,称呼中充满了不屑。
而研究历史人物不去关心人家的成就、思想和贡献,不去关心那些尚待研究和厘清的重大问题,却对历史人物的婚恋隐私、细枝末节、吃喝拉撒兴味盎然,乐此不疲,这是一种放弃学者操守、放弃学术品格、同样让人不屑的行为。
学术研究只关心“八卦”、“花边”,折射的是学者学术品位的下滑、学术趣味的低级。
这样的“研究成果”多了,是学术界的尴尬和不幸。
对于把“八卦”当学术来“钻研”的学者,人们不禁要奉劝一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适逢社会转轨之际,需要也值得学者们去研究并解决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多如牛毛,研究点什么不比研究这些好?
退而求其次。
也许人各有志,也许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接纳学者去追逐古人的“边角八卦”,不强求所有学者都去研究重大问题。
即便如此,既然冠名“学术”,就该拿出个学术的样子,遵循学术的准则:
仅凭李白好酒、好斗、好武,就断言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
仅凭李清照爱打麻将就断言她是赌棍,写了26首涉酒诗就推定她是酒鬼,写了一句“今夜纱厨枕簟凉”,就认定她是色鬼;
仅凭瑶姬给大禹送过“红宝书”(丹玉之书)就说大禹有婚外情,这种结论下得是否也太过武断?
按这种思维,中华历史将新增多少古惑仔、赌棍、色鬼、酒鬼及婚外情?
纵观“八卦学术”,“也许”、“可能”、“大概”充斥其中,“戏说”、“大话”、“恶搞”极尽其能,又哪有学术研究科学、严肃、严谨的影子?
如果这类“八卦学术”也能位列学术,岂不是对学术的亵渎和辱没?
学术是社会的标杆,学者是社会的良心。
学者的思想、操守和道德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航向和榜样,每当社会误入低俗、浮躁的歧途,学者的呐喊和力挽狂澜是社会走出泥淖的希望。
遗憾的是,一些学者非但没有树立标杆,反而一味媚俗,迎合大众对八卦隐私的“低级趣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追逐名利,为了吸引眼球,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不择手段,大肆炒作,大抖“包袱”,“八卦研究”透出的浮躁、铜臭、名利熏心,别说为正直学者所不耻,即便是普通公众,也羞于为之。
这种学者越多,人们对学者的印象就越打折扣,这种“学术”影响越大,对学术的清誉破坏就越重。
对于这种学者,应该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学术的尊严,才能保护学者的形象,还学者和学术一个本来的面貌。
18.下列对“八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卦研究”兴趣盎然地关注历史人物的婚恋隐私、细枝末节、吃喝拉撒等。
B.“八卦研究”是一种放弃学者操守和品格,让人不屑的行为。
C.“八卦研究”中充斥着“也许”“可能”“大概”这样的词,这不是学术研究应有的态度。
D.“八卦研究”为了迎合大众,哗众取宠,使社会误入低俗浮躁的歧途。
1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这样的研究只是个特例,那么对如此“学术”就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B.如果将只关心古人的“八卦”“花边”的研究位列学术,就是对学术的亵渎和辱没,有损学术的清誉。
C.这些“八卦研究”虽然冠名学术,但毫无意义且会导致政治、经济、文化这些重大问题无人问津。
D.去除功利思想,维护学术尊严,保护学者形象,才是学术研究的正确之道。
20、根据文意,概括有必要对“八卦研究”进行棒喝得原因。
21、作者认为学者和学术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怎样的?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传记,完成18—21题(共18分)
“五院院士”张立纲
2008年8月12日,一位华人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医院悄然离去,在家人的陪伴下,72岁的老人走得安详。
刚逝去的张立纲头顶5个院士头衔: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在华人科学家中,能有如此骄人荣誉者,屈指可数。
按逝者遗愿,悼念者将原本用于买花的钱捐给美国圣迭戈POWAY消防局。
去年加州大火,差点吞没了逝者的家,多亏消防人员冒死救火。
张立纲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1963年,从斯坦福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张立纲到了IBM,一干就是30年。
作为知名科学家,呆在IBM是很舒适的,然而,张立纲还想换一下岗位做一点不同的事情。
他曾说,虽然在美国几十年了,总觉得是一个暂时的状态,该为中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1993年2月13日,张立纲来港,随即应聘担任香港科大理学院院长,成为胼手胝足、同创科大的干将之一。
时任香港科大副校长的孔宪铎对此不吝欣赏,“他有战略眼光。
”
“现在香港人选择移民国外,你却从国外来到香港,这是为什么?
”香港一记者向张立纲提问。
“我就是冲着‘九七’(香港回归)回来的。
”张立纲回答,“香港回归祖国大局已定,到时候到香港也就相当于到了内地,这才是我选择去香港的最根本的原因。
一流之人吸引一流之善。
随着杰出学者的联翩而来,不出数年,影响乍起,国际上视之为学界奇迹。
这背后,张立纲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
科大创建初期,香港政治、社会变动不息,人员也来往不息,很多事情不好处理。
吴家玮深知治校之中的艰难,“当年科大内部好多争论,张立纲都能超脱个人恩怨之上,讲公道话,这很不容易。
张立纲出身科研,在科研上颇有建树,但出任香港科大理学院院长和副校长之后,他又决然放弃科研,全力为香港科大缔造优良的学术环境。
张立纲还放弃了带硕士、博士研究生。
丁学良记得,张立纲曾告诉他,“我现在常听人家说,已经做了校长了,还带了十几个研究生。
我对这种不忠实本职的人一点都不佩服,在大陆也好,美国也好,有很多校长是这样子,因为一个人很难同时做好两件事,我敢肯定他不可能做好现在的工作。
张立纲的理想中,研究型的大学和教授治校,成为学术自由的一种方向。
“研究型”,意味着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让实验室成为人类新知的重要产地。
张立纲认为,既然学校不大、经费不多,就该集中资源,做能做得最好的事。
这一点,吴家玮与他不谋而合。
“我们一齐组织了一个小而精的委员会,请各学院收集最强的科研建议,然后严格挑选几个,拨给种子经费,让有关人员积极发挥。
”事实证明,好几个精选出来的项目都做得十分出色,毫无疑问属于世界级,这些专业项目至今还都是科大的重点。
与张立纲相交二十多年的香港科大朱经武校长专程赴美吊唁,“张教授是一位广受爱戴的人物。
他精力充沛,幽默隽智,魅力过人。
”“他是一流的科学家和一流的大学行政人员,他的为人也是我们的典范。
(选自2008年9月8日《南方周末》,有删节)
18、下列关于张立纲到香港任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立纲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为创立之初的香港科大渡过难关立下了很大功劳。
B.张立纲到港,实现了他想换一下岗位做一点不同的事情的愿望。
C.张立纲到香港后,吸引了更多学者到香港科大,很快扩大了香港科大的国际影响。
D.张立纲呆在美国很不如意,总觉得是一个暂时状态,认为应该为中国做点有意义的事。
1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张立纲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因而反对身兼数职。
B.张立纲认为研究型大学应该教授治校,具有学术自由,还要成为人类新知的重要天地。
C.张立纲一心为校,毫无私心,功绩卓著,广受爱戴,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
D.张立纲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学术争论,赢得了大家的信赖,被推举为科大理学院长。
20.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张立纲是一位“一流的科学家和一流的大学行政人员”?
21.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张立纲的人格特点。
七、写作(70分)
22.秋天,有人把它看成是一个丰收而喜悦的季节;
有人把它看成是一个凋零而忧伤的季节;
有人……
秋天在你的眼睛里,是一个怎样的季节,能引发你怎样的遐想?
请以《秋日思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附:
试卷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题3分)
1.()2.()3.()4.
5.
6.(事物)
(批评)
(褒扬)
7.()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8.()9.()10.()(选择题每题3分)
11.翻译(每小题3分)
三、聆听诗人的心声(6分)
12.①.2分
②.4分
13.①。
②;
。
③。
④。
。
⑤,
五、现代文阅读必做题:
14.(4分)
15.
.3分
②.3分
16.
.2分
②.2分
17.(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18.()19.()(选择题每题3分)
20.
21.
【乙】实用类文本18、()19、()(选择题每题3分)
20.
21.
(七)、写作(70分)
22、(70分)秋日思语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B2.D3.C4.DBAC
5.改为:
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改革利益分配机制,理顺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外,还应为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设计更合理的制度性保障。
6.略7.C8.D9.C10.B
11.
(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使人到达千里之外。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3)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12.
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
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
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13.名句默写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怒马十驾,功在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