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5535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8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

《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万ta水泥粉磨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院甲级资质Word下载.docx

6.1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3工程设计防治污染的方案

6.4环境绿化

6.5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6.6环境保护设施投资估算

6.7小结

第七章安全…………………………………………………49

7.1设计依据及标准

7.2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7.3设计中对各种危险危害因素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7.4安全设施投资

7.5管理机构

7.6结论

第八章职业卫生…………………………………………………54

8.1设计依据

8.2设计标准及规范

8.3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8.4设计中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8.5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8.6辅助生活卫生用室

8.7职业卫生设施投资

8.8管理机构

第九章消防……………………………………………………57

9.1设计范围

9.2设计依据

9.3火灾危险性定类

9.4总平面布置

9.5消防系统

9.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7防雷及防静电

第十章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59

10.1组织机构

10.2劳动定员

10.3职工来源及培训计划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设想………………………………60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62

12.1投资概况

12.2编制范围:

12.3编制依据:

12.4主要工程量:

12.5投资构成表及投资分布表

第十三章技术经济评价…………………………………………66

13.1评价依据及评价原则

13.2项目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及资金筹措

13.3成本和费用

13.5损益分析

13.6盈利能力分析

13.7清偿能力

13.8不确定性分析

13.9财务评价结论

附图目录

1、总平面布置图(0726K-总-1/2~2/2)1张

2、工艺流程图(0726K-工-1/1)1张

5.供电系统图(0726K-电-1/1)1张

6、DCS系统配置图(0726K-自-1/1)1张

7、给水排水系统图(0726K-水-1/1)1张

第一章总论

全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民有限公司100万吨/年水泥粉磨生产线

简称:

XXXXXXXX公司100万吨/年水泥粉磨生产线

建设地点:

XXXXXXXX省XXXXXXXX县大营镇沙锅村。

1.2.1建设单位名称:

XXXXXXXX国资XXXXXXXX水泥有限公司。

1.2.2项目的性质

为响应国家最新产业政策,适应国家实施的新的环保标准,并根据市场发展及企业实施技术装备和产品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采用当今先进的水泥粉磨生产技术,在XXXXXXXX省XXXXXXXX县建设一条100万吨/年水泥粉磨生产线。

项目的性质为技改。

1.2.3项目业主

本项目业主——XXXXXXXX水泥有限公司。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工咨甲2031328001号。

1.4.1项目的实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在新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

这项决策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改革和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一是解放思想,引进新思想、新方法、新机制;

二是要重点开发基础设施,加快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西部人员、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大力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三是要加强生态平衡建设和环境保护,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和特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势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实力,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和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行军建材工业尤其是大水泥工业,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技术进步、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成熟的水泥生产工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性能水泥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西部地区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先后开工,如:

小湾电站、金安桥电站、观音岩电站、向家坝电站、溪落渡电站等大型水利电力工程建设,XX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大水泥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中热水泥等特种水泥的供不应求局面会更加突出。

受原材料、区域位置等因素限制,许多水泥企业产品主要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对专用于大型水利电力、交通工程建设的特种水泥涉足较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弥补该部分市场空缺是完全必要的,符合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1.4.2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水泥工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近二十多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其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和布局结构仍然很不合理,尽管总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形成了“多而不强”的局面。

各地水泥产量的增长往往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从整体上讲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的立窑水泥占有很大比重,而高质量的旋窑水泥却长期短缺。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明显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水泥工业整体进步的步伐。

为了实现我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战略转变和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为此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建材工业发展方针,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4000t/d(西部地区2000t/d)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

明确在2005年前要淘汰大批落后的地方小水泥企业,大幅度提高优质旋窑水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达到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

XXXXXXXX省也制订了相关的政策,加速淘汰立窑生产线,并出台重点项目必须使用旋窑水泥等具体措施,限制小水泥的发展,小水泥的关闭为大水泥的发展腾出了市场空间。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填补当地新型干法水泥的市场需求缺口,加大对落后小立窑水泥厂的淘汰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并能达到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实现显著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优化XXXXXXXX省水泥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4.3“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XXXXXXXX是石灰质和粘土质原料、电力等资源丰富的地区。

本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综合利用当地的工业废渣、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鉴于此,业主已经于2008年2月动工建设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本项目的主要原料——水泥熟料即来源于即将建成的熟料生产线,粉磨站的建设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先进的粉磨工艺技术的采用,亦将大大减少粉磨电耗,符合目前国家提倡的减排降耗政策。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采用先进的水泥粉磨技术,将促进XXXXXXXX省水泥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满足XXXXXXXX省和XX市等地区经济发展对优质、高性能水泥的需求,项目建成后,其市场前景广阔,节能效果明显,大大增强企业的生产效益。

1.5.1业主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

1.5.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6.1建设规模

拟建设一条100万吨/年级水泥粉磨生产线,在总体规划上预留一条同规模的生产线位置。

1.6.2生产方法

水泥粉磨推荐采用一套CDG140-120型辊压机+V型选粉机+Φ4.2×

13m球磨机+N-3500型O-Sepa选粉机组成的联合闭路粉磨系统,系统生产能力为165t/h。

1.6.3产品纲领

根据XXXXXXXX县及周边地区水泥市场需求现状及该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拟建项目产品品种设定为:

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1.90万吨;

S42.5矿渣硅酸盐水泥20.95万吨;

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20.95万吨;

合计水泥年产量为83.80万吨。

项目实施后,可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调整产品结构。

袋装散装比例为袋装:

30%散装:

70%

为了适应市场集中销售的需要,包装能力按100%设计,散装能力按100%设计。

1.7.1从原材料进厂到水泥出厂的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

1.7.2必要的辅助生产设施。

1.8.1本项目将以实现XX市及周边地区水泥生产结构调整,满足XX市及周边地区对高质量水泥的需要,技术先进、节省投资、保护环境、节能降耗为指导原则。

1.8.2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水泥生产企业在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在总体规划、设备选型、自控水平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充分体现出二十一世纪水泥工业的先进性及全新的新型干法工厂风貌。

1.8.3通过多方案比较,优化工艺设计方案,从设计角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在设计中简化工艺流程和布置,用最简单的生产流程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

1.8.4应特别重视吸取我院已设计投产的多条水泥生产线的成功经验,保证辅机设备的可靠性,规格和能力要适当留有余地,以避免由于辅机设备故障而影响系统产量和运转率。

1.8.5要特别重视节能,应采用节能的工艺技术和国家推荐的节能机电设备,以降低生产成本。

1.8.6主要设备选择目前国内先进成熟的技术,以提高工厂的整体装备水平和可靠运行程度。

1.8.7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同时兼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土建工程量,以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

1.8.8主要生产车间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优化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岗位定员,降低运营成本。

1.8.9本项目工程的设计方案首先针对项目的技术特点进行设计,发挥我院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设计方面取得的成熟经验,在设计中贯彻我院“精心设计,质量第一,创新优化,全程服务,使顾客获得最佳投资效益”的质量方针,实现“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的设计指导思想,力争把本项目建设成为一流的新型干法生产线。

工艺主机设备表表1-1

序号

项目名称

设备名称、规格及技术性能

生产能力(t/h.台)

台数

备注

1

石膏破碎

颚式破碎机

型号:

PEGS-500

进料粒度:

≤500mm

出料粒度:

20~50mm

设备重量:

15t

30

2

矿渣烘干

规格:

Ф3×

20m

入料水分:

12%

出料水分:

2~3%

主电机功率:

55kW

41

3

水泥粉磨

辊压机

型号:

CDG140—120

规格:

Φ1.4×

1.2m

入磨粒度:

95%≤40mm

通过能力:

420~570t/h

主电机功率:

900kW

球磨机:

Φ4.2×

13m

比表面积:

3400cm2/g

3550kW

165

以普硅计

循环风机

进口流量:

250000m3/h

全压:

3500Pa

电机功率:

400kW

选粉机

N-3500

最大喂料量:

630t/h

转子转速:

120~180r/min

160kW

4

水泥包装

八嘴回转式包装机

计量精度:

±

0.25kg

100

按100%包装

5

空压机站

螺杆式空压机

排气量:

20m3/min

排气压力:

0.8MPa

电机功率:

132kW

本设计的主机设备选型全部采用国产设备和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2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建设

规模

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万t/a

41.90

S42.5矿渣硅酸盐水泥

20.95

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

装机容量

kW

9810

年耗电量

万kWh

2933

日耗

水量

生产补充用水

m3/d

91.2

循环水利用率

%

97.3

6

总平

面图

指标

工程占地面积

ha

4.5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9700

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

8800

容积率

0.50

建筑系数

30.80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

利用熟料线设施

绿化系数

19.99

7

资金

总额

静态投资

万元

9057.47

建设期利息

110.21

总投资

9167.68

8

投资

构成

建筑工程

2433.66

26.55%

设备

5374.97

58.63%

安装工程

803.27

8.76%

其他

555.78

6.06%

9

全员

劳动

定员

生产工人

45

管理人员

合计

52

10

生产

吨·

水泥/人·

15430

17830

11

能耗

单位产品电耗

kWh/t·

35

12

吨产品

单位产品固定资产投资

元/t

109.49

吨水泥装机容量

kW/t

0.012

水泥平均单位成本费用

200.53

13

企业

经济

年平均销售收入

19639

年平均总成本费用

16804

年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61

年平均利润总额

2774

14

效益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28.13

税后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

a

4.52

借款偿还期

3.66

投资利润率

27.72

投资利税率

35.97

15

三材用量

水泥

t

4740

钢材

879

钢筋

1419

木材

m3

98

1.12.1本项目熟料等原料落实,水源电源有保证,交通运输条件具备。

1.12.2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本行业的技术及产业政策。

设计选用的技术先进可靠,能耗低,污染少,产品质量稳定。

项目建成后,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生产满足市场紧缺的高标号硅酸盐水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技术进步,市场前景广阔。

1.12.3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吨产品投资仅109.49元,财务评价指标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投资效益明显。

1.12.4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建议尽快审批,早日组织实施建成投产。

第二章市场分析

2.1市场定位

XXXXXXXX水泥有限公司位于XX市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水泥消费中心—XX市很近,本项目为年产8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

水泥产品的销售市场以全省为依托,结合该公司目前的销售网络,考虑以XX地区为中心市场,并根据市场需求,将市场拓展延伸至XXXXXXXX水泥消费中心—楚雄地区、曲靖地区及大理州。

2.2水泥工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XXXXXXXX省水泥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产量由八十年代初的不足300万吨增至2000年的1643万吨。

进入“十五”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在市场需求拉动下,XXXXXXXX省水泥产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1年全省水泥产量为1641万吨,2002年为1841万吨,2003年为2053万吨,2004年为2297万吨,2005年为2833万吨,2006年达到3306万吨,年均增长12.4%。

同时国内外一些企业和投资商也看好XXXXXXXX的水泥市场,纷纷在滇选点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一批新型干法水泥线相继建成和开工建设,使全省水泥生产技术跃升到新的发展平台。

但是,全省水泥工业目前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XXXXXXXX省现有水泥企业272家,年生产能力6209万吨,企业平均年生产规模22.8万吨,除XXXXXXXX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XXXXXXXX国资水泥XX有限公司、XXXXXXXX国资水泥东骏有限公司、XXXXXXXX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XXXXXXXX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XXXXXXXX省壮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思茅建峰水泥有限公司、XX永保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少数几家大中型水泥企业外,生产规模小的立窑企业占绝大多数,年生产规模小于20万吨的企业有178家,占全部水泥生产企业的65.4%。

省内最大水泥企业规模也仅有250万吨,除XXXXXXXX国资水泥东骏有限公司2005年建成投产一条日产4000吨生产线和XXXXXXXX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2006年投产一条日产4000吨生产线外,最大的单条生产线规模也只有100万吨左右

(2)技术水平偏低、产品结构不够合理。

多数企业工艺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低。

目前全省水泥熟料生产能力4659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2008万吨,占全省总能力的43.1%;

其他旋窑生产能力424万吨,占总量的9.1%,多数是湿法窑和干法中空窑;

立窑生产能力2227万吨,占总量的47.8%,多数是年产量低于5万吨的小窑,质量不够稳定,劳动生产率低,能耗高,粉尘污染严重。

水泥品种单一,以32.5等级品种为主,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生产能力严重不足,42.5及以上高标号水泥和中热水泥、道路水泥等特种水泥极少。

2006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量1590万吨。

(3)重点水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仍较落后。

全省大中型水泥企业目前仍以湿法回转窑生产工艺为主,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比较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经济效益普遍较差,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自我发展能力较差,技术改造面临较大困难。

(4)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型干法水泥发展速度缓慢,机立窑水泥快速扩张。

由于项目投资较大,企业筹资能力差,批准建设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多数还处于前期工作阶段,实际开工建设的不多,发展速度不够快,2001年全省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155万吨,2003年新增62万吨,2003年新增248万吨,2004年新增新型干法生产线7条,熟料生产能力292万吨,2005年新增新型干法生产线2条,熟料生产能力186万吨,而许多立窑水泥企业,为了逃避淘汰落后工艺的产业政策,适应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加大了扩径改窑的速度,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扩径扩能改造,这部分新增水泥产量占全省近两年新增产量的相当部分,使水泥工业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

虽然2001年以来XXXXXXXX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发展较快,水泥工业产业升级取得进展,但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仍较低,水泥总量主体仍是落后的立窑和湿法窑水泥,而且近几年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窑大部分都是日产2000吨以下的生产线,日产4000吨以上的生产线仅有二条,具有规模经济的大型和特大型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比例严重偏低。

总体来看,XXXXXXXX省水泥工业仍面临着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局面。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水泥工业提出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实现产业升级。

2.3市场需求预测

未来十年是XXXXXXXX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水泥工业必须保持快速发展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适应日益提高和变化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对优质高性能水泥的需求。

同时,随着国家和XXXXXXXX省对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大批落后的地方小水泥企业将被淘汰,为大水泥的发展腾出了市场空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为产品竞争力强、经营管理好的大水泥企业创造了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3.1经济发展对水泥的需求分析

XXXXXXXX省地处我国西南,周边与四省区接壤,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近几年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扩大基本建设投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使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十五”以来,XXXXXXXX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对XXXXXXXX省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较大,为XXXXXXXX省水泥工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XXXXXXXX省水泥的市场需求量一直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从2000年到2006年,XXXXXXXX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51亿元增加到40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693亿元增加到2221亿元,年均增长21.4%。

从2000年到2006年,XXXXXXXX省水泥产量由1643万吨增加到3306万吨,年均增长12.4%。

XXXXXXXX省2000-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和水泥产量增长趋势见图2-1。

“十一五”期间XXXXXXXX省将进一步推进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