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539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doc

《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doc

试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摘要

第二语言教学法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个方面。

狭义的指的是个别的教学方式、方法,广义的指的则是第二语言教学方法体系。

人们一般在广义上来使用该术语。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有:

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全体体验法、静默法、任务型教学法、体验文化教学法等等。

而听说能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能力,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听说教学法的特点与此要求完个一致。

因此,在种类繁多的教学法中,听说教学法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是否听说教学法就适应于一切课型呢?

这种方法是唯一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途径吗?

实践证明该方法同样存在着缺陷,对它的错误认识和运用导致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上一此问题的存在。

笔者基于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课堂的观摩,根据听说法的理论基础,结合该教学方法的特点和步骤,试图通过本文找出其在对外汉语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此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课堂实际中的“听说法”

在对我校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的对外汉语课堂进行观摩时,我们发现在大多数的汉语课堂中,听说法是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笔者在留学生汉语课堂的观摩记录分析,在2课时90分钟的课堂中,除了教师领读生词10分钟和听写10分钟外,课堂以反复型操练为主,形式为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熟练之后让学生不假思索地将答案反应出来。

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被排在第一位,除听写练习外,读写能力的训练很少体现。

学生们的反馈意见结果显示:

学生们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在提高汉语口语方面的确有很大帮助,对提高学生的开口率颇见成效。

但是,课堂操练有时略显机械呆板,并且课堂上操练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极为有限,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本文将谈谈听说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听说法应用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二是听说法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出路何在。

二、听说法

(一)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听说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最初用于训练军事人员满足作战目的的语言教学方法,因此也称“军队法”,全盛于20世纪60年代。

听说法以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为语言学基础,以行为主义为心理

学基础。

刘询c19s9}认为在听说法中,听就是“刺激”,说就是“反应”,听说法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刺激产生正确的反应。

郭莲将听说法的特点归纳为三点:

一是听说领先于读写;二是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实践,形成习惯;三是排斥母语(限制母语)。

(二)听说法的特点和学习原则

依据听说法的理论基础确定了该方法的特点是:

①听说领先于读写;②以句型为中心,反复实践,形成习惯;③限制母语或是说排斥母语。

其重要学习原则是:

①外语学习基本上是一个机械的习惯形成的过程。

②如果先教目的语语言项目的口头形式,然后再教其书面形式,学生可以更有效地掌握语言技能。

③类推比较分析能为语言学习担供更好的基础。

④某一语言的词汇对其本族语者所具有的意义只有在某一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才能学到。

(三)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点

目前高等院校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基本采用的是课堂教学的形式。

由于教学思想的发展和影响,课堂教学由教师“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逐步走向“讲练法”、“谈话法”、“互动法”等启发式教学。

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也证实了“注入式”是少慢差费的教学方式,已逐步被淘汰出局。

听说教学法重视口语基础,强调句型作用,着重实践和操练,它的特点恰好与目前对外汉语的教学方式完全相符合。

它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改变了“哑巴”语言现象,以学生应用汉语进行交流为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汉语技能,使学生能脱口说出流利汉语。

实践证明听说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及流利的口语是成功的,由于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使用语言,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更为明确,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三、听说法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事实上,仃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缺点,听说法也小例外,以下将列举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此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重感性认识,轻理性认识

听说法以听说领先,故而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并不会在听取语言材料之前或过程中教之以语法规则、词组搭配、句义等。

根据目前对外汉语课堂的开课数和学生人数,学生很难全部认真地做到模仿、记忆、重复、交谈这些环节。

在有限时间内,如果教师不对听说内容的语义、语法、词汇及其汉文化背景进行相应解释,学生的理解就只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带着还没有解决的疑惑再进行其它听说训练,只会导致学生疑惑越来越多,思维混乱。

尤其是汉语自身的种种特点,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相当严密的教与学的话动。

教师在这里必须讲究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教学步骤的衔接,让学习者循序渐近地去接受新知识。

这样,学生就不会只对听过的有印象,形成固定思维模式。

下次再出现类似知识点就能举一反三,达到理性认识层次。

(二)片面强调听说能力,忽视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是学习语言过程中必不可少,缺一不可的。

结构主义语言教学理论反复强调口语第一性,文字第二性,在外语教学中以听说训练为主,读写为辅。

在真实课堂里,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只放在听说上,而不去挖掘读写对听说的积极辅助作用,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仅仅只会停留在听说所得的材料上,一旦材料发生变化,读写能力就跟不上。

可以在听说材料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取可用于读写的内容,进行写作技巧分析。

也可以让学生将脱口而出的流利汉语再写下来,完成后,自已进行修改和错误分析,在课堂上读一读,让同学一起参与讨论。

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已的口语水平,还锻炼了读写能力。

(三)注重机械操练,欠缺灵活性

听说教学法根据结构主义理论主张,把85%的时间运用在反复模仿,记忆、重复、交谈等实践练习上。

其结果是听说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机械照搬,在使用语言时缺乏灵话性。

使用语言离不开一定的语境,而语境又是随着时间、客观条件等不断变化的。

我们必须在听说实践中加强语法规律的归纳,并适时传授语用知识。

使所有的语言材料成为活的材料。

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增设系统语法课作为补充。

对于语言教学既要重视操练的必要性,也不能失去灵话性,学生语言能力的演绎不仅需要反复模仿,更需要灵活掌握运用-。

(四)忽略母语在汉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听说法所依赖的两种理论都主张绝对排斥母语的利用,将利用外语思维放在首要位置。

这种观点主要是过分强调母语对目的语的负迁移造成的。

在实际教

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已经习得了母语的学生,他们的头脑中的母语思维模式不会因为我们的刻意回避而消失。

在教学课堂上,如能辅助以少量学生的母语解释,学生会更好深入理解。

讲解某些复杂语法点时,必须要利用到母语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否则学生的知识还是混沌一片。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优缺点要一分为二地看。

听说法第一次把教学话动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出现在外语教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产生了视听法及其它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方法。

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是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内化并行。

而听说法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全部满足这些要求。

为达到语言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必须采用其它教学方法。

对于外语的教学方法的采纳是小拘一格的,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存在单一的某种方法,即使在以听说法为主的课堂中,也会有视听法的痕迹。

并且,语言教学需要的不是一种教学理论或方法,而是一个更大的研究框架,其中多种教学理论并存,多种教学模式共现,各种教学方法各有所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们须认识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

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其结果都应是如何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语言知识的输入,从而达到更好输出,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才应该是教学的归宿和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