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51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底庙镇“关中百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旬邑县底庙镇镇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1

三、项目的提出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4

五、建设原则……………………………………………………5

六、项目实施地点……………………………………………..5

七、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5

八、建设进度计划……………………………………………..7

1、建设进度设想

2、项目实施计划

3、项目实施计划表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

1、投资估算依据

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3、资金筹措

十、综合效益分析……………………………………………..9

1、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

3、环境效益

十一、结论…………………………………………………………11

附件一:

底庙镇镇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算书……………13

附件二:

底庙镇镇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设计方案…………17

一、初步设计说明………………………………………18

二、初步设计方案图……………………………………22

关中地区百镇建设工程

底庙镇镇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

旬邑县底庙镇人民政府

编制日期:

2009年2月

一、编制依据

1.《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村镇规划标准》,国标GB40188-93;

3.《咸阳市公路交通发展规划》

4.《陕西省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村供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旬邑县“十一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

6.《底庙镇镇区建设规划》

7.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地方有关规定等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底庙镇位于旬邑县城西北角,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西临彬县永乐镇,东接甘肃正宁县永和乡,南临旬邑县湫坡头镇,北靠甘肃省正宁县宫和乡。

镇政府距旬邑县城44公里,距彬县县城46公里,距正宁县城49公里。

在陕甘两省、彬、旬、正三县交汇处、各地信息、人流、物流在此广为聚集和交流。

镇域主要有旬(邑)——正(宁)线,彬(县)——正(宁)线穿过,交通较为方便,以此为轴联系各村的生产路。

全镇共有12个行政村、4648户、205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70人);全镇区域面积7580公顷,拥有劳动力8527个,就业率达65%;地方财政收入340多万元,支出310多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2117元、全镇存款余额4900万元;镇区共有企业6个,总产值3725万元,上缴利税14.6万元;城乡居民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川道居民以窑洞为主);全镇域内有初级中学1所,学生1150名,教职工68名,小学15所(其中完全小学10所),现有教师136名,其中民办15名,有学生2521名;有卫生院1个,职工28人。

镇区内现有面粉加工、农机修造、水暖安装、皮革加工、农修厂及建材生产等企业,是旬邑县西北部塬区的中心集镇,地理位置适中,交通较为便利,经济联系范围广阔,是周围地区的物资集散地,逢集时,最多赶集人数达1万余人。

交易的主要有粮食、甜菜、烤烟、黄茋、西瓜、大葱、家禽家畜、农副土特产、中药材、农机具、日用百货等。

全镇目前共修建垃圾台13处、公厕5处、休闲广场3处、安装垃圾箱40个,路灯21盏,修建花坛9个,载植绿化苗木1.5万株。

全镇通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3公里,修筑排水渠5.8公里,实现了公路村村通的目标。

通过引水上塬工程,基本解决了居民吃水难的问题

三、项目的提出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镇区基础设施水平低、条件差。

给水、排水有待进一步发展,医疗保健、文化娱乐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

无燃气、供热设备。

镇区无集中的垃圾收集场所,加之三天一次的逢集日,街道环境整治的压力非常巨大,近年来镇上做了许多工作,开通拓宽了镇区西街,整治了镇区街道,但是目前由于资金等各种原因,街道两侧的绿化、亮化、净化以及美化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给镇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许多不便。

近年来,随着底庙镇苹果、畜牧、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的不断壮大,镇区经济日益繁荣,私营经济飞速发展,底庙镇已成为旬邑县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城市基础建设必须配套,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拟建项目对底庙镇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拉大镇区建设规模、提升城镇品味,加强给排水、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现实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满足本地各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底庙镇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这一点有力的促进了村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条件正日益制约着各项产业的发展。

拟建项目加快了镇区路网的建设,改善了镇区对外交通,提高了底庙镇形象,对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发展、企业投资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迫在眉睫。

2、加强基础设施是全方位打造区域性中心集镇的客观需要

底庙镇已经成为旬邑县北部地区中心城镇。

随着社会发展这一切应得到日益强化,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才具有实在的发展竞争力,才具有较大的辐射力和聚集能力。

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是建设工贸型城镇的先决条件。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镇区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基础设施为老百姓提供了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是人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只有具有良好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更好的投入到社会及经济建设中去,同时,良好的基础设施也是当前城镇建设的重点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标志性指标。

由于受财政收入的限制,道路的维护不能满足现状需求。

拟建项目可以改变交通现状,缓解经济发展与基础交通滞后的矛盾。

4、加强基础设施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当地私营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

为了配套企业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也是企业发展的硬环境,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才能提供企业发展的优良条件,因此拟建项目对目前底庙镇全面发展具有超现实意义。

基础设施的改善势必促进镇区整体的开发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推动底庙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有重要的意义。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底庙镇以《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镇规划标准》国标GB40188-93为参照,修订了《底庙镇镇区建设规划》,并报经旬邑县人民政府批准。

2.底庙镇农业基础较好,物产丰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及养殖等品种多、产量高,可加工的资源丰富,与外界客商联系紧密,且各类加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商贸流通具有极大的促进价值,在农副产品加工上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3.底庙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旬邑、彬县、正宁三县交叉处,是旬邑县的北大门,是该区域内农、工、商、教育、文化、经济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城镇为旬正线、彬正线交汇处,交通较为便利,在经济地理上存在着区位优势。

公路四通八达,对外联系方便,镇区村庄也比较集中,很有发展的潜力。

4、作为全县北部塬区的中心城镇,旬邑的北大门,经济联系范围较大,集市贸易活跃。

5、镇区地势平坦,建设发展用地条件好,水质良好,适宜城镇建设和工农业发展。

镇区现有基础设施和文化、卫生等公用设施已有一定基础和规模。

6、底庙镇是一定范围内的农副产品中转、集散地、物质交流中心。

该镇在旬邑、正宁、彬县交界处具有重要的地位。

五.建设原则

1.服从镇区总体建设规划,满足镇区发展需要,服务镇区建设;

2.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和超前性;

3.充分考虑投资能力和经济回报;

4.水、电、路、通讯等设施沿现有基础规划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路基等基础设施,经济、节地;

5.积极贯彻保护自然环境的方针;

6.改善美化环境,以人为本,服务于民。

六.项目实施地点

底庙镇现状在水电方面均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新的基础设施项目拟在底庙镇目前的建设规模基础上,向南北延伸、扩大规模、拉开发展框架。

同时对原有街道进行修缮改造,涉及镇区南北大街、东西大街、以及东环路。

七.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东环路工程。

东环路总长860m,红线22m,行车道10m宽,两侧人行道各宽6m,本工程修建其中的860m,主要为路面开通硬化、绿化、净化、路灯、环卫等工程。

(2)北大街工程。

北大街是镇区南北向的一条主干道,南起前村村委会,北至麻院村,长800m,红线宽度16m,车道10m,人行道2×3m,本次工程修建其中的800m,完成道路路基、面层、给排水、绿化、道沿、路灯、环卫等工程。

(3)南大街工程。

南大街是镇区通往麻院村南北向的一条主干道,主要为原路面坑漕修补、排水渠清淤加盖、绿化、路灯、环卫工程。

(4)东大街工程。

东大街总长600m。

主要为原路面坑漕修补、排水渠清淤加盖、绿化、路灯、环卫工程。

各道路工程规模见下表

1.道路

道路名称

道路路面宽(m)

路长(m)

路面面积(m2)

东环路

10

860

8600

南大街

北大街

10

800

8000

东大街

600

小计

1400

8000

2.排水管网及道沿

道路名称

排水管管长(单位m)

道沿长(单位m)

东环路

1720

1720

北大街

1600

1600

合计

3320

3320

3.路灯、果皮箱及地板砖

道路名称

路灯(盏)

果皮箱(个)

地板砖(m2)

绿化(m2)

东环路

58

58

10320

1720

北大街

54

54

4800

1600

东大街

40

40

1800

合计

152

152

15120

5120

八.建设进度计划

1、建设进度设想

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本工程预计建设工期为半年。

本项目全部工程预计于2009年3月底完成立项、项目建议书编制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审批、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施工图编制审批、项目部分征地拆迁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2009年4月20日开工,2009年10月20日竣工,施工期184天,建设周期为6个月。

2、项目实施计划

各项工作实施期限如下:

1)前期工作:

60天,2009年3月-2009年4月;

2)道路基础工程:

30天,2009年4月20日-2009年5月20日;

3)道路面层工程:

60天,2009年5月20日-2009年7月20日;

4)排水渠工程:

2个月,2009年6月1日-2009年7月20日;

5)供电线路、路灯工程及环卫设施:

90天,2009年7月20日-2009年10月20日;

6)整个项目扫尾:

30天,2009年9月20日-10月20日

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序号

项目

3-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

前期工作

2

道路基层

3

道路面层

4

排水渠

5

供电、路灯及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