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510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恩施州物理导航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关于“向上看”,有人理解为多布置难度大的习题,有人理解为把部分高中的内容拿到初中来,这些都是片面的。

“向上看”是一种理念,是说初中教学不要画地为牢,要有开放的视野,也就是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基”。

比如:

初中物理教材仅简单提及误差概念,但实验中的误差理念却很有必要强化;

再如:

初中物理教材未提及受力分析和物理模型,教学中却有必要渗透,当然,有关考查一般不会提及这几个名词。

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不会增加难度,反而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很有好处。

【基础能力训练】

1.如图2-1-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

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小孩用力对气球吹气,由于用力过大,伴随“嘭”的一声爆响,气球炸裂开来。

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学生听到的教师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4.声音传播速度跟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响度 B.音调C.传播声音的介质  D.音色

5.我们体验过的以下各种声现象中,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当把罩内的空气抽出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花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6.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生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的脏器是否健康

7.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8.优美的乐曲《梁祝》,既能用小提琴演奏,又能用钢琴演奏。

我们能够区别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9.向保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凭所听到的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声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10.图2-1-2所示几幅常见的交通标志牌中,用于保护环境的是(  )

11.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D.使音色更加悦耳动听一些

12.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寂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够吸收声音。

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得更美观些

13.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大象发出的“声音”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1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

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16.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内容:

(1)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产生声音。

(2)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保真度”。

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中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和。

17.如图2-1-3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表演者正在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乐曲。

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而产生的;

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18.如图2-1-4所示,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木梳的齿,能听到卡片由于而发出的声音。

用相同

的力显著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能够听出卡片声音的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或“音调”)。

19.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

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如图2-1-5甲所示,敲击鼓面会听到鼓声,若向鼓面上撒些纸屑 或泡沫塑料的颗粒,还会看到它们在鼓面上跳动;

如图2-1-5乙所示,敲击音叉会听到声音,若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一只悬挂的小球,小球会摆动。

这些现象说明。

其实不光是这些现象,大量的实验观察表明:

一切物体都在振动。

21.请按要求完成下述实验,填写表格内容并回答问题。

a.在相同的3只10cm高的瓶子上分别贴上A、B、C标签;

b.在每只瓶子里加水,A瓶加1/4,B瓶加一半,C瓶加3/4;

c.在笔记本上画好表格,测定瓶口到水面的距离;

d.预测一下,如果依次吹瓶口可能听到的声音的差别,并说明理由;

e.通过吹每一个瓶子的瓶口来检验你的猜想,用有关描述音调的词汇——低、中、高来描述听到的声音,记录这三种声音的音调。

瓶子

空气柱长/cm

水的高度/cm

吹瓶时音调

A

B

C

(1)你认为在吹瓶口时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探究你会发现:

哪个瓶子的音调最高?

哪个瓶子的音调最低?

(2)你认为不同瓶子所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改“吹瓶口”为“敲击瓶身”,观察实验现象,说说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2.如图2-1-6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2)如果让空气又逐渐地进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23.如图2-1-7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

 

(1)描述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说明;

 (3)此实验中塑料球的作用是。

24.如图2-1-8所示,用钢尺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请你准确地表述实验现象是:

                 ;

(2)你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米?

这种方法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吗?

为什么?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26*.某同学乘坐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沿正对高崖的公路行驶,若他对着高崖大喊一声之后汽车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s后听到回声。

求他听到回声时离前方高崖多远?

27*.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

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在钢中的速度为v钢。

写出求钢管长度L的表达式。

二、光现象

(第五、六章)

●光源、光线、光速

●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平面镜、球面镜

●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

●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

●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像与虚像

●幻灯机、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

●眼睛与眼镜

●了解光源,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知道光线是物理模型)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以及应用。

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知道平面镜成虚像,并且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像的位置,常识性了解生活中的球面镜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认识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或从其它介质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

会画光的折射光路图。

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概念。

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虚像与实像概念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幻灯机、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了解望远镜的原理

●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对有关点、线、面作出判断或作图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或对给定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做出判定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或对成像情况作出判断

1.研究表明,人脑主要是用“图”进行思维的,即当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脑海中会浮现出与思考对象有关的图景,包含概念图景、规律图景、过程图景、状态图景等。

由此可见,画图应该成为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特别倚重的重要手段。

但据调查,这并没有引起师生们足够的重视!

2.模型化处理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高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中就有关于“物理模型”的专门介绍。

其实,物理模型基本都是以图的形式出现的,如下图,本章前四节内容就可以用下面四幅图(四个模型)来表示。

3.仅仅强调画图是不够的,必须对图中隐含的丰富的物理内涵做尽可能充分的解读,只有这样,“图”才会在脑海中鲜活起来。

养成用图思维的习惯是学习物理的诀窍!

4.以学习光的反射定律为例,有如下几个层次的要求:

(1)能记会画图乙那样的“光的反射模型图”;

(2)能说出图中的几个名词(反射面、入射点、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

(3)能对照图说出相关的线与线、角与角之间的静态关系;

(4)能对照图说出入射光线改变时,有关的线和角的动态变化情况。

经过这样的训练,“光的反射定律”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真正模型化!

5.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面的三幅图可以概括一切!

当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能记住这几个成像规律并会画出对应的光路图;

(2)能描述几个点(光心、焦点、二倍焦距处);

(3)能描述物和像的位置(比如图甲中物体的位置u﹥2f,像的位置f﹤v﹤2f,)以及像的性质(图甲: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4)从甲图到乙图的变化,总结出物体AB逐渐靠拢焦点的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才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

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

3.运动会上,关于终点计时裁判员如何开始计时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听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

B.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看得清

C.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D.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

4.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2-2-3所示的四个露天停车区。

夏天,为了防止自行车被下午的太阳曝晒,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A.停车区①

B.停车区②

C.停车区③

D.停车区④

5.在平静的湖水面上映出月亮的像,已知湖水的深度为2m,地球到月亮的距离为3.8×

108m,则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

A.3.8×

108m+2m          B.3.8×

108m-2m

C.3.8×

108m           D.无法确定

6.如图2-2-4所示,夜晚在房间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正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7.如图2-2-5所示,OA是一束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面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为60°

,关于入射角α、折射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A.α=60°

,β<60°

        B.α=60°

,β>60°

C.α=30°

,β<30°

        D.α=30°

,β>30°

8.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照到光屏上不同位置来反映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如图2-2-6所示,一束光线入射到变化的水面上,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表示液面的高度()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9.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2-2-7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10.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11.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相比较而言,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像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

12.如图2-2-8所示,表示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13.如图2-2-9所示的四种关于“影”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14.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影”,如“做手影游戏”、“看电影”、“湖中树的倒影”、“用照相机摄影”等。

以上词语中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折射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摄影──光的反射          D.电影──光的直线传播

15.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

16.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他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17.如图2-2-10所示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B.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C.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18.“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断,他描述的是 现象(选填“日食”或“月食”),此现象可以用的原理来解释。

19.一束与反射面成400角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入射角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若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

,则此时平面镜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20.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可以照全身的竖直平面镜前2m处,则镜中像高m,若人以0.5m/s的速度靠近镜子,则2s后,人与像的距离是m。

21.恩施亲水走廊的杨柳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光的形成的,“倒影如镜”现象是由光的形成的。

22.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现列出以下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

①“潭清疑水浅”;

②“墙内开花墙外香”;

③“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其中,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均填序号)

23.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一部分光(填“反射”或“折射”)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24.如图2-2-11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

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5.如图2-2-12所示,是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

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并标出折射角。

26.如图2-2-13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在水中A点观察到鱼、鸟的光路图。

27.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物理,请你结合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在教室里面(家里)都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射向物体表面时发生的缘故;

(2)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块平面镜,一只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结果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下运动的。

由此可知,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是度。

(3)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使照相机_______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胶片;

在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_________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 投影片。

(“远离”或“靠近”)

28.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和,这都是由于眼睛中的晶状体“变形”致使其  发生变化,即聚光能力发生变化,从而无法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     上所引起的。

2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17°

24°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

请写出一条:

30.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2-2-14中画出光线经直角平面镜两次反射的光路图。

(2)如图2-2-15所示,青蛙在井中的P点,请画光路图确定青蛙在无水和有水时能看到的范围。

(3)请在图2-2-16中通过作光路图来确定发光物体AB所成像的大小及位置。

31.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2-17所示。

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屏幕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

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2-2-18甲所示。

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2-2-18乙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

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2-2-18丙中的哪一个?

三、热现象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温度、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常用温度计

●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熔化或凝固图像

●汽化和液化、蒸发和沸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