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旅游规划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旅游规划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旅游规划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76.92
480.71
0.00
21.22
14.79
1049.28
021
果园
1062.24
891.98
165.04
0.05
38.71
2158.02
023
其他园地
190.97
2.12
1692.12
1885.21
园地小计
1082.95
2.17
1730.83
4043.23
031
有林地
11302.60
1897.44
966.79
1347.63
686.19
16200.65
032
灌木林地
953.41
550.68
65.19
0.20
1569.48
033
其他林地
354.04
79.23
433.27
林地合计
12610.05
2527.35
1031.98
1347.83
18203.40
043
其他草地
60.76
9.33
41.22
111.31
草地合计
111
河流水面
4.10
20.53
11.34
63.55
99.52
114
坑塘水面
16.98
3.74
18.91
39.63
116
内陆滩涂
8.83
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
21.08
29.36
82.46
147.98
203
村庄
185.05
22.72
60.96
44.31
313.04
村庄小计
14416.10
4126.80
1323.24
1359.17
84.35
2558.58
23868.24
(四)经济状况
白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作物,村子四周种植了大量的槟榔、芒果与南瓜。
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遭遇恶劣气候及市场供大于求等原因,今年南瓜收购价格仅为0.4元/斤,经济效益十分不理想。
在白查村内,虽然很多村民的家门口就移栽有许多花梨木,有些已经有碗口粗细,但离成材尚需年头。
白查村第二、第三产业缺乏,全村人均纯收入约1652元,远远低于东方市2016年脱贫线标准2965元。
根据2016年建档立卡动态数据体现,白查村委会(含白查村、田头村、南龙村3个自然村)的贫困户118户,529人。
致贫的原因分以下几类:
缺劳力
因病
因学
缺技术
缺资金
因灾
其他
户数
13
18
26
39
2
7
118
人数
53
58
93
112
167
10
36
529
(五)自然风景概况
白查村终年暖热,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多润,常年多雨。
地表森林广布,植被茂盛。
树种繁多,有黄花梨、青梅、坡垒、金丝楠木凳珍贵树木,四季树绿花开,森林覆盖率为81%以上。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
水田里多种水稻、甘蔗;
旱田和坡地多种槟榔、山栏稻、南瓜和芒果等经济作物。
白查村四周群山环绕,山峰挺拔俊秀,椰林婀娜多姿,竹林苍翠欲滴,田园秀丽槟榔耸立,已被评为“琼州百景”。
白查村生态旅游资源都很丰富,有野趣盎然的原始森林,千姿百态的珍稀物种,神秘莫测的溶洞景观,传承历史的中国传统古村落,淳真朴实的民俗风情,清新怡人的田园风光,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令四海游客流连忘返。
(六)人文环境
白查村地少人多,全村都在从事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其它经济收入,人均年收入仅1652元。
该村整体教育程度偏低,小学毕业的学历居多。
虽然2006年东方市委市政府实施民房改造计划,出资为村民另建砖瓦房,但是各村基本没有厕所,用厕也不甚方便。
村内每户居民无论灌溉田地还是洗衣、做饭、种田等强体力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女性承担,包括酿酒、纺织。
虽然黎族的山兰酒、黎锦及藤制品名称在外,但对深山里的白查村影响很小,所创的收入微薄,除了偶尔销售一些外,在漫长岁月中,村民都在默默守着家里清贫度口,不知如何利用祖先留下的“宝贝”致富。
二、历史沿革
“白查”在美孚黎方言中叫“别岔”。
黎族“别”字意思为有水的烂泥田;
“岔”则是厚皮树。
村名叫“别岔”,即为烂泥田附近的厚皮树。
白查村是黎语的音译。
白查村之地古属儋耳郡领地。
明正德《琼台志》卷三《沿革考●感恩县》记载:
“宋大观元年(1107年),于其东北境黎母山夷峒镇州。
”白查村之地在宋代时曾属镇州所管辖。
元代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阔里吉思曾率兵征黎至此,在附近南尧村和陈龙村留有“大元兵马到此”摩崖石刻。
由宋至民国,皆属感恩县(即现东方市)辖地。
三、旅游资源
白查村拥有十分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原生态人文资源,集热带雨林、山水田园、自然村落、黎族文化于一体,是美孚黎民俗风情与热带田园风情交融的原生态体验地。
(一)船型屋
白查村船型屋用茅草盖顶,厚厚的茅草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远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
船型屋现存81间,经过今年“莎莉嘉”台风的洗礼,已经有33间船型屋被台风损坏待修复。
白查村船型屋的建筑材料是茅草、木料、竹子、藤条、稻秆、田泥、树皮等,这种结构的房屋存在时间不长但易于维修。
白查村船型屋是黎族人民千百年来黎族文化的缩影与见证,是海南唯一保留着民族传统文化生态较为完整古老村庄。
被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居民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长期吸引中内外广大学者与游客。
⏹2008年6月,“黎族船型屋营造技巧”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13年7月,白查村黎族船型屋被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
⏹2015年11月,白查村黎族船型屋被列为海南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山兰稻
山兰稻是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筛选出来的适宜干旱地带种植的稻种,属山地旱稻。
山兰稻种植需经过砍伐树木、焚烧、下种、看护、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属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每年5-6月份播种,10-11月份收获,每亩产量约150-200斤,产量很低。
传统种植山兰稻这种耕作方式是以破坏大片的森林,改变土壤结构为代价的。
现在政府更是明令禁止砍伐森林,山兰稻种植的面积也大不如前,清香扑鼻的山米饭、香醇的山兰米酒也就日趋珍贵。
(三)岩洞
白查村梯田岩洞位于山上,离白查村乡村道路大约2公里。
目前,岩洞尚未开发,上山进洞道路崎岖,跋山涉水,行走极其不便。
洞内光线幽暗,没有灯光,无法游览。
四、基础设施状况
(一)道路及交通现状
1、村道路
白查村道路基本硬化完成,全部实现村村通工程。
传统古村落东距省道314省道新江线约1.5公里,通有水泥路,但是路面狭小(不含路基3.5米宽),接近传统古村落入口前的水泥路更狭小,车辆会车都很困难。
路上有危桥与浸水桥各1座。
村级公路虽然解决了部分作物外运的难题,但发展乡村旅游却成为了极大的瓶颈。
2、景区道路
目前,从传统古村落大门口到船型屋景区为土路,景区内观光游览道路蜿蜒曲折,仅有主干水泥路1条(路面宽3.5米),次干水泥路2条(路面宽2米),其余的均为土路,给游客观光游览造成极大不便。
3、交通现状
白查村对外交通仅靠一条省道天新线(314国道)维系,与周边其他乡镇联系不畅。
该传统古村落离环岛高铁东方市八所站约70公里。
除了自驾车到景区外,游客要去中国传统古村落,先要坐车去八所镇,从坐(八所-江边线)汽车,到白查村村口下车后再步行到传统古村落,路途遥远并且需要中转,极为不便。
区位旅游交通条件成为白查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开通东方---白查村定点旅游专车迫在眉睫。
(二)基础设施现状
1、给水
饮水水源主要依赖山泉水和地下水,每家每户通水。
2、排水
村民的生活废水、污水就地排放,主要排入低洼处与坑塘内,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
3、供电
现已实现村村通电,用电入户率达100%。
4、通信
村民使用移动电话居多,普及率达到70%左右。
5、垃圾处理
村内配有垃圾桶,生活垃圾主要放进垃圾桶由江边乡安排垃圾车拉到八所垃圾站进行焚烧处理,但仍有放养的家禽与牲畜粪便随地。
6、卫生保健室
白查村各自然村现状均没有卫生保健室。
7、学校
白查村有一所村级小学,学校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现已荒废。
8、商业服务
白查村各自然村入口和公共中心有1-2个小商店,规模较小,主要为日用品及副食销售。
9、农贸市场
白查村村内均未建有农贸市场。
10、文化娱乐设施
白查村委会办公楼兼有文化活动室等功能,文化娱乐设施不够完善,尚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
11、路灯
白查村村路以及传统古村落(船型屋)均装有路灯。
12、公厕
白查村传统过村落(船型屋)景区有公厕1间,由东方市文体局出资建成,尚未投入使用。
13、燃料
白查村村民主要以薪柴和瓶装煤气为主。
14、表演舞台
白查村传统过村落(船型屋)景区有表演舞台,由东方市文体局出资建成,主要为村民们欢度“山栏节”的主会场。
目前,白查村公共设施不完善,缺乏排水、污水系统,动物粪便随地见,环境条件较差。
缺乏文化娱乐设施,不能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五、区域特色美食和民族风俗文化
(一)区域特色美食
1、山栏酒
山栏酒素有黎族“茅台”之美誉,并称为“biang”。
它是黎族所居山区山栏稻米和当地山中特有的植物,运用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
山栏酒酒度不高,味道甘甜芳醇,酒浆很稠,乳白色中微微泛黄,入口很有质感。
目前,市场销售价为25-40元/斤。
优势:
山栏酒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并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并促进血液循环、润肤之功效,营养成分易于人体吸收,是补齐养血之佳品。
劣势:
山兰酿酒虽然历史悠久,但是长期推广力度仍然不足。
白查村人至今还保留着自种山兰稻自酿山兰酒的传统,但山栏酒的产量很少,已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2、五脚猪
白查村的五脚猪均是农户自己散养的,没有围栏的限制,白天随便在田地里、山上、溪水边嬉戏、玩耍,平均每天的活动范围高达数公里以上,堪比野猪。
为海南驰名特产之一,以其肉质天然着味而著称。
目前,一头20多斤的五脚猪销售价达700元左右。
特点:
五脚猪肉含脂肪量少,皮下面基本就是肉了,肉胆固醇含量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口感也更细腻,适合全家老小食用。
(二)民族风俗文化
1、山栏节
山栏节起源于刀耕火种时代,是黎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山栏节前,他们便集体围猎,捕获的兽肉用盐腌渍,待到山栏节那天共同享用。
山查村把每年十二月份第一个狗日定位“山栏节”。
每年这天,全村男女杀猪宰牛(这一天禁忌杀狗),祭拜祖先后,人们走村串户,道喜祝福,载歌载舞,青年男女盛装打扮,携带山兰米酒、糯米糍粑,成群结队到会合点对歌、荡秋千,喜气洋洋,一派节日的景象。
村民们想到那家喝酒就到那家喝酒,不论是谁都会收到热情款待。
这样的节日要连续五个昼夜。
2、黎锦
黎族织锦是一种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手工织造技术,被誊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白查村织黎锦仍保留着一种以非常少见的“扎染”织法,它分为纺、扎、染、织四道工序,与其它地方的织锦工艺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扎”的工序技艺高、难度大。
“扎染”织法效果明暗对比更加强烈、质感更为丰富,厚重而典雅。
白查村家家户户的女性从小就学会了这种“扎染”编织工艺。
完成编织一条黎锦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收购价有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
目前,白查村村民黎锦编织主要为了家用,尚未形成规模,销售甚少。
3、藤编
白查村的村民善于编制各种黎族生活用具的藤制品,有藤篮、藤篓、刀篓、大筐、小筐等。
很多藤制品做工精细,造型独特,不但具有家用价值,还不失为精美的工艺品。
这种编织工艺至今仍处于家庭手工艺状态,几乎每个家庭老年男子都会从事的编制,所用材料主要是红藤或白藤。
每只藤篮(篓)编制的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半月,销售价格为一百至几百不等,可以为村民带来一些收入。
但如今,黎族年轻一代大都不愿意学习此门技艺,藤制品的编制面临着失传的尴尬。
4、独木器具
独木器具是白查居民的传统用具,其制作在黎族民间工艺中颇有特色。
用一块完整的木材,不用钉不用铆,制作成器具。
生活用具有独木凳、独木碗、独木勺、独木枕等,在现代文明的今天,独木器具已逐渐淡出黎家生活,但白查村有些村民却仍割舍不了对独木器具的偏好,将其保留使用。
六、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2013年,白查村被列为已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属海南省47个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产的文化遗产。
目前,白查村船型屋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措施有东方市文体局制定的《白查船型屋防火安全公约》、《白查船型屋管理值班制度》,属日常管理制度。
近期,海南省住建厅组织编制《海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目标、任务、内容、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正处于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中。
七、村域总体规划布局
(一)村域空间结构
村域空间结构规划可概括为“一心、两轴、两点。
⏹“一心”即以中心村白查村为核心;
⏹“两轴”即以两条乡村公路串联主要村庄,使整个规划区成为整体;
⏹“两点”即田头、南龙个特色旅游村。
(二)村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
根据村域景观资源要素空间分布特点,结合旅游产品开发趋势,形成“两带、三点”的旅游空间结构。
两带:
以联系自然村的两条乡村绿道为纽带串联区内各特色村庄,打造乡村旅游发展带。
三点:
即白查、田头、南龙两个特色旅游点。
白查村:
以白査黎族老村落为依托,利用其船型屋等特色资源,打造黎乡风情旅游区。
白查、俄查新村作为特色旅游服务中心,让游客体验黎族建筑、美食、歌舞等一系列文化特质,弘扬江边文化品牌。
田头村:
依托主要的乡村田园形成乡村田园旅游区,主要发展农业观光、生态果园采摘以及乡村度假和民俗文化村旅游等旅游产品。
南龙村:
依托周边山区丘陵、热带林地资源及水系,发展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等旅游产品。
1、村域景点及相关项目规划
(1)休闲农业景点
规划于场地中部,利用场地地形和环境资源优势,开发休闲农业景点,开展观光果园、开放式槟榔园等旅游项目,如芒果园、橡胶园、荔枝园、龙眼园、橡胶园、椰子园等,进行观光游览和自主采摘等活动。
规划沿天新线,利用现有田园资源,开发休闲农业景点,开展农业教育公园、家庭亲子乐园、农耕体验、租赁农园、郊野观光、汽车营地、田园俱乐部等项目。
(2)农家乐景点
规划于各村庄,选取景观环境好的区域,结合农舍或新建海南黎族建筑风格的农庄,开发综合式农家乐景点,开展乡野公寓、垂钓、美食馆、农家乐展览馆等农家娱乐项目和旅游服务项目。
(3)民俗体验景点
规划结合白查村旧址,开发民俗体验园和黎族文化村,开展民俗表演、节事活动体验、传统美食及工艺展等项目。
(4)绿道景观带
结合现有村道和优美的景观资源规划自行车绿道系统,沿途设置休闲体育设施,开展自行车租赁、乡村体育活动、康体运动等项目。
2、村域游线规划
(1)田园休闲游线
结合生态农业区域,通过自行车结合绿道串联生态文明村景点、农家乐景点、民俗体验景点和休闲农业景点,以田园生态观光和休闲运动为主要旅游产品,融合特色黎族文化,组织田园休闲游线。
旅游线路为:
田头村——自行车绿道——南龙村
(2)风情黎乡文化游线
让游客体验黎族建筑、美食、歌舞等一系列文化特质,弘扬江边文化品牌。
田头村——自行车绿道——白查村——黎族风情旅游区
八、村域用地情况分析
(一)村域总体规划用地情况
1、根据《白查村域总体规划》中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白查村(含3个自然村)规划总用地面积295.34亩,其中,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13.99亩,水域与其他用地181.35亩。
2、在村域总体规划村庄建设用地113.99亩中,宅基地用地60.81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5.53亩,商业服务设施用地5.71亩(都在白查自然村),养殖用地5.12亩,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8.66亩,绿地与广场用地17.76亩,环卫设施用地0.40亩。
序
号
用地
代码
类别名称
白查
田头
南龙
规划总用地
169.06
86.79
39.49
295.34
村庄建设用地
60.04
39.38
113.99
1
R
宅基地用地
30.43
22.74
7.64
60.81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1.91
1.65
1.96
5.53
其中
文体科技用地
1.64
5.20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
0.33
3
B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5.71
商业用地
3.91
旅游服务用地
1.79
4
N
养殖用地
2.44
1.28
1.40
5.12
5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9.27
7.88
1.51
18.66
道路用地
7.42
16.57
停车场用地
1.84
0.24
2.09
6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10.03
5.76
1.97
17.76
公园绿地
9.06
4.48
1.47
15.00
广场用地
0.97
0.51
2.76
U
环卫设施用地
0.26
0.08
0.06
0.40
水域和其他用地
109.01
47.40
24.93
181.35
8
E1
水域
9
E2
农林种植地
(二)村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情况
根据《白查村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白查村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白查村(含3个自然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仅为73.74亩,详见下表:
白查村土地利用规(2016-2020年)面积统计表
规划地类名称
第五小组
(南龙村)
白查村
集体
农民集体
175.23
463.79
14.94
14.56
668.52
295.96
9.74
55.61
0.23
361.54
林地
13940.81
3639.06
1247.08
1347.85
28.29
2459.49
22662.58
4.1
20.55
11.32
63.54
99.51
水工建筑用地
2.35
农村居民点用地
11.86
41.12
20.76
73.74
小计
14416.1
4126.8
1323.24
1359.17
84.35
2558.58
23868.24
(三)村域用地情况分析
1、白查村村域总体规划,在白查自然村入口北侧规划有商业服务设施用地5.71亩,用于布置游客服务中心、旅馆、餐饮、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
2、白查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白查村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对比,现状村庄用地面积为313.04亩(见P4《白查村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而土地利用规划的农民居民居住点用地为73.74亩,缺口达到239.3亩,现状与规划的面积已经出现严重倒挂。
综上,白查村目前已经任何没有建设用地的指标,所以村域总体划中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很难实现申请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