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28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

《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综合省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doc

11

山东省2005年网上阅卷试验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

姓名座号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纸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粘贴赡养瞻前顾后沾沾自喜B.祛除怯懦提纲挈领锲而不舍

C.歃血刹那高楼大厦煞有介事D.啜泣龌龊绰绰有余时作时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缜密诛连无辜扑朔迷离莫名其妙

B.颓废黯然失色一股作气毛骨悚然

C.恪守揠苗助长察言观色轻歌曼舞

D.凌驾披肝沥胆口蜜腹剑出奇致胜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闲置土地依法后土地权属和土地用途发生变化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土地变更登记,重新核发土地证书。

②半年来一直以优厚的待遇从传统企业大挖人才的网络公司,正在褪去头上那圈诱人的“光环”,在人才时显得疲弱乏力。

③小明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失去了全部的亲人,,一直流浪,直到遇见一位好心的老总收留了他,生活才算有了着落。

A.处治罗致尔后B.处置罗织而后

C.处置罗致尔后D.处治罗织而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时间如行云流水,轻轻地从我们头上飘过,从我们脚底溜走,我们只能顺着自己的一点点模糊印象,去追寻童年时代的快乐时光。

B.在生活中做人要正派,到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

C.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叶卡捷琳堡举行的俄罗斯总统杯国际女排大奖赛决赛中,不断利用手中的手机,向队员面授机宜。

D.某著名歌星偷税漏税被披露之后,社会上到处是对他的口诛笔伐,业界人士包括与她有过密切合作的人,也大都不说她的好话,很有点墙倒众人推的感觉。

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从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B.乞丐数量的减少是去年一项重大的公民权利改革——对警察的拘留权加以限制——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C.惠特克是英国著名的出版商,创办过“书商”杂志,于1868年开始编纂惠特克年鉴。

D.对中国来说,“中美两国间最敏感、最重要的问题一直是台湾问题”,(李肇星外长语)它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欧洲领导人断然拒绝了恐怖大亨本·拉丹的“休战”提议,并说与西方世界最想缉拿归案的人进行谈判的想法是荒谬可笑的。

B.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差,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C.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这也是全世界意料之中的事情。

D.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过度饮酒可以使人出现语言能力、反应速度、平衡技能失调的症状。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基本进展

一、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进行反思、批判并有所突破。

长期流行的以苏联30年代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范本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很难说它准确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发展实际,如它割裂“对自然的看法”与“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忽略实践观,忽视人的问题,并不能充分反映、回答当代科技革命的新变化、新成果、新问题,也游离于世界哲学之外。

理论界这些年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概念、新观点、新方法。

二、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大大增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的程度和水平。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对“体系建构”的追求中摆脱出来,转向关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矛盾冲突和新问题,并力图把它们合理地转化为哲学问题。

一些重要课题,例如“全球化的实质”、“全球化与价值、文化冲突”、“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问题意识”的强化,改变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于支配地位的“解经注经”式的治学方式,以及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逻辑推演的抽象空洞的研究方式,也促进了理论研究的深化。

这种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转换,为新世纪的中国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并预示着新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

三、研究主题从认识论向价值论(历史现)转换。

一些学者认为,对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轴心的中国哲学来说,如果20世纪50-60年代的基本主题是唯物论和辩证法,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的基本主题是认识论,那么,进入90年代以来,基本主题则发生了从认识论向价值论(历史观)的转变,这种趋向在世纪之交越来越明显。

造成这一转换的基本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

这一转换也是新时期我国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

四、部门(领域)哲学研究迅速勃兴。

这里所说的部门哲学不同于一般所谓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而是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视野中分化出的一系列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如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价值哲学、人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艺术哲学、宗教哲学等等。

部门哲学是进一步联系哲学与现实问题的桥梁和纽带。

20世纪80年代中国哲学原理界已经开始对价值哲学、经济哲学、教育哲学等进行研究。

进入90年代以后,这方面的研究空前繁荣,除继续深入开展经济哲学、价值哲学等的研究外,社会哲学、人的哲学、政治哲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热点。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也迅速发展。

节选自2004年7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7.对文中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存在的“严重的不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在“严重的不足”的重要原因是该学派哲学家的思想均受其生活时代的社会现实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制约。

B.存在“严重的不足”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阶段性问题。

C.存在“严重的不足”是指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中存在的严重错误。

D.存在“严重的不足”是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所显现出来的主要缺憾。

8.对文中第二节中画横线的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水平,就是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的水平。

B.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水平的高低。

C.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的水平的高低,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水平的高低。

D.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生存发展,有赖于研究者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的程度和水平。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把各个领域中的现实问题一一合理地转化为哲学问题,是推进新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B.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转换,并不意味着体系建构中的哲学原理被否定,而只是说那些原理将更多更直接地干预现实,其自身也随之得到完善和发展。

C.抛弃体系建构中的哲学原理,提出新的能够支撑问题意识的哲学原理,是新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关键环节。

D.一般所谓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是以哲学自身所包括的不同内涵划分的;而部门哲学则是以哲学理论研究对象所属的不同领域(范围、外延)划分的。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门哲学研究的勃兴,意味着哲学同非哲学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此而产生的部门哲学种类也会越来越多。

B.部门哲学的勃兴,不仅是哲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各相关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C.哲学研究的“体系意识”同“问题意识”一样,都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D.中国哲学研究中“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下人们功利主义目的的增强。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l一14题。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

彧年少时,南阳何颥异之,曰:

“王佐才也。

”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

董卓之乱,求出补吏。

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

“颖川,乃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

”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

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

太祖大悦曰:

“吾之子房也。

”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是时,董卓威陵天下,遣李催等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颖川、陈留而还。

乡人留者多见杀略。

明年,太祖领兖州牧,后为镇东将军,彧常以司马从。

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

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潜迎吕布。

布既至,邈乃使刘翊告彧曰:

“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其军食。

”众疑惑。

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而兖州诸城皆应布矣。

时太祖悉军攻谦,留守兵少,而督将大吏多与邈、宫通谋。

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

豫州刺史郭贡率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

贡求见彧,彧将往。

惇等曰:

“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

”彧曰:

“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贡见彧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

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恃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

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

谥曰敬侯。

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节选自《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传》)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独将宗族至冀州将:

带领。

B.分非素结也分:

本分,职分。

C.即勒兵设备勒:

统率,率领。

D.九锡备物锡:

通“赐”,赐给。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待彧以上宾之礼徒以吾两人在也

C.邈乃使刘翊告彧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乡人留者多见杀略君既若见录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荀或处事果断的一组是()

①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②彧独将宗族童冀州

③彧常以司马从④即勒兵设备

⑤驰召东郡太守夏侯停⑥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