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2653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哲学基础;

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三.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背景:

适应汉初中央集权的需要(适应政治大一统)。

②时间:

西汉汉武帝。

③提出:

董仲舒。

(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的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主要思想:

《春秋繁露》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神话君权、使儒学神学化);

③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3)太学:

中国古代官方最高学府。

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

学习儒家经典,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垄断。

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4)影响: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理学:

宋代由儒、道、佛融合而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理学

主要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程朱理学

北宋——程颢、程颐

①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南宋——朱熹

①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他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他的思想还传至日本、朝鲜。

陆王心学

南宋——陆九渊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明代——王阳明

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②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宋明理学的影响

积极:

1.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2.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五.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明朝后期李贽:

离经叛道(反封建思想的先驱)(《焚书》《藏书》)

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主张发扬人的个性)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早期启蒙(民主)思想)

背景

代表

影响

①政治:

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②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③思想:

程朱理学自身僵化,禁锢士人的思想

黄宗羲

1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4《明夷待访录》

①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②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顾炎武

①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著作《天下群国利病书》。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

王夫之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具有唯物思想;

②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早期启蒙思想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

①政治上:

反君主专制

②经济上:

主张“工商皆本“

③思想文化上:

提倡经世致用,批判继承儒家思想。

六、理解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总结思考:

1、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历史地位及演变规律

2、近现代不同阶级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3、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一.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智者学派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一切都要以人为尺度。

其代表人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权威;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是相对的;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苏格拉底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

③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的重要。

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注: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强调道德问题,孔子强调的是社会道德,是从君主统治出发,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个人道德,是从个人发展出发,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二、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①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束缚,维护自身利益;

③意大利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

首先兴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

含义

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性质

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旗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了解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

(1516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序幕)

(1)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权利,而不是靠善行来赎罪。

(信仰得救)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僧侣也可以婚配和还俗。

(3)否定教会高于国家,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

(君主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力,可以处罚教士甚至教皇)。

意义:

千万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四.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

理解启蒙主义时期的人文主义

国家

观点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

法国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①抨击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旗帜:

理性主义

自己思考,独立判断

①不仅反对天主教会,还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②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孟德斯鸠

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

①天赋人权;

②人民主权;

③统治者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违反民意,人民有权推播他;

④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

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德意志

康德(经典的总结者)

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②主权属于人民;

③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④强调人的重要性。

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工具。

主要学说:

天赋人权说、三权分立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五、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3.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类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1、人文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内涵

2、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古代中国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造纸

①西汉前期,中国发明纸;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③外传:

唐朝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印刷术

①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外传:

元朝时由波斯人人传到欧洲。

火药

①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③宋代,广泛军用于事④外传:

指南针

①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②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③外传:

南宋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推动欧洲社会在文化、思想、航海及政治上的巨大进步,欧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

推动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

(1)造纸术传到欧洲,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2)火药传到欧洲,推动了火药武器的发展;

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火药及火药武器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自己的活字印刷机。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促进欧洲社会转型的发明是: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3.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时期

体裁

代表人物及作品

春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整理编定,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奠定了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战国

楚辞

由屈原创建,代表作《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汉代

西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

张衡《二京赋》

唐代

初唐:

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盛唐:

边塞诗人:

高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岑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山水诗人: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赢得“诗仙”美誉

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故被为“诗史”,又被誉为“诗圣”

中唐: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宋代

婉约派:

柳永《雨霖铃》;

李清照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

元代

元曲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秋思》

明清

小说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4.了解汉字的演变

起源

形成完整体系

两个阶段

演变脉络

总趋势

六千年前的“文字图画”

商代

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注重实用)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注重审美)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由繁到简

5、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6.了解京剧的产生

乾隆末年

安徽徽剧戏班进京,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

汉剧进京,徽汉合流,融合兼收,京剧形成

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民国以来

京剧逐渐走向世界。

1、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的表现及原因

2、中国四大发明在东西方作用不同及原因、认识

3、古代文学形式演变历程及趋势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伽利略

牛顿

贡献

17世纪初伽利略证实了外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①建立标志: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内容: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

特征

经典力学的最显著特征:

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①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②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①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②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③具有科学的理论性和预见性④为两次科技革命提供了自然科学理论的指导

2.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相对论

量子论

提出

20C初,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

内容

①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和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①1900年量子论的诞生

②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应,

③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④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上起来。

①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③发展了牛顿力学

①量子论使人类的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

②与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③与相对论一起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生物进化论

标志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主要观点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

(2)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生物会发生变异;

⑶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后人把他的思想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①对科学界:

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②对思想界:

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③对中国:

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

4、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工

二工

第三次科技革命

最伟大的发明

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3)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第一台计算机;

②1969年,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促进了互联网产生;

③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

交通或通讯工具

轮船、火车

汽车、飞机、电话、电报

互联网

最重大的影响(生产力)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一、

二、

三、

(2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积极①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交往、教育、思维方式

消极:

尤其给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了解魏源、林则徐的“师夷”思想;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①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个人。

设译舘,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②魏源:

1842年编撰《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了解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著作及主要思想

特点

康有为

①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②撰写《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外衣,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儒家思想)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变法图存

严复

①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论观点。

②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直接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

批判君权

3、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2)发动了戊戌变法

4.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1)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

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

主要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2)口号(核心):

民主和科学。

民主:

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

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3)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兼容并包)。

(4)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和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④新发展:

十月革命后1918年宣传马克思主义。

5.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性质:

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思想的思想解放斗争。

(2)作用:

动摇封建思想正统地位;

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3)局限:

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否定的偏向;

局限于知识分子之间,没有发动群众。

6.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1)五四运动前: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2)五四运动后:

1919年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7.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传入: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2)传播:

(3)各地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

(4)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5)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运动

一个主题:

救亡图存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向近代化过渡

三个阶段:

1、学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

2、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3、学思想文化(激进派、新文化运动)

总体特点: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被动学习---主动选择

(原因: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理解新三民主义;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①1905年,中国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思想内涵

局限

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主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族革命)

没有明确反帝(前提)

民族:

一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明确反帝)

民权即“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

(政治革命)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核心)

民权:

指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强调民权的普遍性)

民生“平均地权”:

主张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社会革命)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补充和发展)

民生:

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实践

1911指导辛亥革命;

结束帝制;

1912建立中国民国;

191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的展开

评价

进步性: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①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展开。

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2.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了解“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时间

主要论著

主要内容

国共十年对峙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