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2624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0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

《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南平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综Word下载.docx

粮基地的比重(%

农业人口

19.91

4.7

28.5

46.89

粮食商品率

35.2

27.2

19.6

29.0

积温(C)

2500〜3400

2000〜4500

4200〜4500

4500〜8000

年降水量(

mm

400〜500

V250

850〜1000

1000〜1900

6.关于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我国各类商品粮基地的排列正确的是()

A.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

B.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南方高产区

C.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

D.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

7.④地比①地粮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A.④地粮食总产量比①地少B.④地粮食单产不如①地高

C.④地人均耕地小于①地D.④地复种指数低于①地

F图为某城市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

A、B、C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工业三次迁移的状况;

①②③④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

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

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

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

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10.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B.②一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③一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D.④一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F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①②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读图完成

11.

11〜12题。

a、b、c三月分别是()

A.1月、2月、3月B.4月、5月、6月

C.3月、4月、5月D.5月、6月、7月

12.有关①②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考虑光照因素,相同高度居民楼的间距①地应大

B.一年之内①地昼夜长短最大差值小于②地

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均为46°

52

D.②地应位于北温带

13.原明朝大臣,后降清的洪承畴,在“谷雨”那天

与人下棋时,对了一副对联的上联: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对弈人对下联为:

“两朝

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谷雨和清明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要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②清明既

是我国传统节令又是国家法定节日③清明即指节气也寓指明清两朝和士人的气节④下联作

者的思想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

“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

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

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15.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指出出现表中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9

7

8

A.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发达B.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

C.古代中国战乱较少D.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

16.法国学者加奈隆说:

“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说明了()

A.加奈隆肯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B.加奈隆说出了雅典民主的荒诞

C.加奈隆正确分析了雅典民主的特点D.加奈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评

17.有人认为哥伦布的行为是“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能采取的野蛮和残酷的暴行,是

世界史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无耻的人种都无法比拟的”。

执这一史学观点的是()

A.文明史观B.整体史观C.唯物主义史观D.民族史观

18.马克思说: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无比的

革命力量一一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以下不可能是“革命力量”所带来的影响()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D.促进了资本主义走向垄断阶段

19.梁启超写下了《爱国论》:

“爱国者何?

民自爱其身也。

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

”以下

表述不准确的是()

A.这篇文章的发表背景是有感于甲午战争后大多数中国人“无爱国心”而发表的

B.他认为只有尊民权,开民智,才能让普通百姓爱国家

C.以民主听思想以激发民众的爱国心

D.其主张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

20.福建省之志记载,民国32年8月30日,福建省航建分会决定献机68架,全省配募捐机1360万元。

11月26日,《南方日报》报道:

尤溪县捐献飞机13架,居全国县级献机数之冠。

从中你能获得的信

息是()

A.福建航空事业迅速发展B.福建各地踊跃支援解放战争

四种观点,你赞同的是()

C•福建人民积极支持抗战D.福建人民支持工业化建设

2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

尼克松改变了世界。

但毛泽东却说:

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出现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D.中苏关系缓和

22.卓别林的艺术形像让世人称道,其艺术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艺术多样性的要求B.无声电影的发展

C.卓别林本人的能力D.当时美国观众的追求

23.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

“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B.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4.右图是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花车之“艰苦奋斗”

历史阶段是()

A•新中国成立B.过渡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改革开放以来

25•根据以下我国近十年的CPI走势图,同学们分别有

A.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26.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近一段时间都在积极引导企业强身健体,苦练内功,不

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有利于()

A.减少个别劳动时间B.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

C.增加商品的价值量D•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国家名称

生态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中国

1.5

0.7

-0.8

美国

10.3

6.7

-3.6

世界

2.2

1.8

-0.4

27•注:

生态足迹是将一个地区人们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转换成提供这些资源所需的生物生产面积;

有效生态承载力是一个地区自然生态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

生态赤字的大小等于有效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

上述材料表明()

1美国的生态赤字比中国高②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

③中国的自然环境条件优于美国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根本方法

选举法修正案主要内容

•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应当确保适当数量基层代表

•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代表候选人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

•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

如果让你概括本次选举法修改的意义,你会选择()

A.城乡经济水平差异得到消除B.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C.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不断扩大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29.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专项教育。

加强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

1巩固和发展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问题

3促进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4各民族学生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的义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盛大开幕,下图为中国馆。

据此回答30--31题

“世博会的资金投入和使用全部过程审计将向社会公开,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2通过基层民主制度进行监督

④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C.②③D.③④

34.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2010年是中国农历虎年。

生活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的早期人类将虎崇拜为神灵,中国的藏族、彝族以

及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的许多国家,至今仍保留着虎图腾崇拜的遗迹。

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

A.①②B.②④

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被称为自“二战”结束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次国际性会议。

中方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当前,关键是兑现自己做出的承诺,放在行动上。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D.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促进实践发展

35•如右图所示,“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

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加群体竞争优势。

“集聚效应”给我

们的启示有()

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6.2010年3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答中外记者问时说:

应对金融危机我们要坚定信心,“华

山再高,顶有过路。

”下面的诗词中与“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第H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37〜3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40〜42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

(116分)

37.(37分)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成因(9分)

(2)试解释B处沙漠的成因。

(10分)

38.(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荒政十有二……三曰救荒;

四曰发赈;

五曰减粜;

六曰出贷;

七曰蠲(免除)赋;

八曰缓

征;

……。

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州县官逾期一个月内报灾罚俸六个月,一个月外降一级,二个月外降二级,三个月外革职。

——摘自嘉庆《大清会典》

材料二“(玉树)发生地震后,国家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我们及时派出了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下达了派遣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命令。

在灾区,专业救援队伍与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消防部队协同作战,……”地震发生后,中国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2亿元人民币救灾款物。

民政部紧急从7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向灾区调拨大量棉帐篷、棉大衣、棉被以及简易厕所等救灾物资。

截至15日,青海省民政

厅已收到捐款5000万多元。

——2010年4月15日国际在线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如英国1909年

颁布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商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

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

生病者提供了保险。

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的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

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提示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

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人及残疾人保险法,以保障工人权利。

——根据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整理材料四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当代救灾的进步性(10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欧美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11分)

(4)指出材料四的法律出台的背景及其影响。

(10分)

39.(42分)某校高二

(1)班在春节期间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胡锦涛总书记

来到福建省漳州、龙岩、厦门等地,实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同广大干部群众和在闽台湾同胞

共度新春佳节的相关信息资料,请你一起参与活动并回答问题。

信息资料一

2010年2月13日(农历大年三十)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古田会议会址,同闽西革命老区的老红军战

士一道重温古田会议精神。

他说:

现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精神,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他还特别提出:

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的重要职责。

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老区又好又快发展。

下午,总书记又在闽西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和乡亲们一道绕着长龙跳起欢快的“节节高舞”。

大家一边敲击竹筒一边齐声呐喊“年年好!

节节高!

”,共同祈愿生活一节更比一节高。

(1)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有同学认为“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就能促进闽西革命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请你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做出解释。

(8分)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的重要职责”的依据(10分)

年年好,节节高”的美好愿望。

3)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应该如何实现人民群众(12分)

信息资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到闽西老区之行的前后还来到漳州和厦门,在漳州亲切看望了在这里创业发展和为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做出贡献的台商。

在厦门,实地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慰问了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干部群众,他勉励同志们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不断开创福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4)请你结合信息资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12分)

【选考部分】

(40分)

40.(15分)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2——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环渤海海域海冰范围迅速扩大,最大海冰覆盖范围曾达渤海

面积的45%。

渤海海域罕见海冰已对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渤海二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甲图)。

材料三2010年1月27日海冰分布图(乙图)

玉树

冬春季节多干旱的自然原因。

(9分)

(1)据图说出图示海域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

(8分)

(2)通过监测发现,今年渤海海冰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其具体的原因是。

因海冰覆盖,

等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所受影响较大。

(7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截至4月25日17时,

地震已导致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材料二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

旱灾。

(1)试分析抗震救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6分)

(2)云南省冬春季节多干旱,并以冬春连旱为主。

C.【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

续方案,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20年后

2000平方千米。

专家预测,如果不对该湖采取切实有效的拯救措施,

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41.(15分)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熙宁四年三月宋神宗、王安石、文彦博等在讨论募役法之利害时,文彦博奏对:

"

祖宗法

制俱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神宗反问他说:

“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失不

便?

”文彦博则说: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史学月刊》2010年第三期17页

材料二他没有满足平民的平分财产的要求,但下令取消当时所有的公私债务,这样,至少使当时的

穷困者不再负担任何债务;

同时不仅废除了“债务奴隶”,也禁止今后任何以人身为担保的借

贷。

这就防止了自由公民分化成主奴两个阶级。

富人的借贷收不回来,财富当然要“缩水”,

但他们已握在自己手中的财富却没有被剥夺,更无肉体被消灭之虞。

――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北宋政府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从材料可以判断文彦博对王安石变法执什么态度?

共依据

又是什么?

(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

所采取的措施。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

……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

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

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

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

……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

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

争状态。

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1668年

(1)材料一、二反映的思想倾向各是什么?

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了“上帝”的概念,分别指出其实质。

(8分)

(2)分析上述思想内容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C.【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

“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

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百年永久之计。

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

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

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材料二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

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

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

……西方民众正在

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

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知识孙中山对苏俄和德国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些认识?

(9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

甘地和孙中山对西方态度有

何相同点?

(6分)

42.(10分)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4月29日至5月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这是

欧盟完成机构改革和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就任以来,首次访问中国在中欧建交35周年之际,巴罗佐一行的

内容更加丰富。

访问颇具深意。

这次访问使得未来中欧关系发展蓝图的轮廓更加清晰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回答

(1)欧盟是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

(3分)

(2)为什么说未来中欧关系发展蓝图的轮廓会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

(7分)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第I卷

01B

02C

03A

04B

05C

06A

07C

08B

09D

10A

11B

12A

13D

14A

15D

16C

17D

18C

19C

20C

21B

22B

23A

24B

25D

26A

27B

28D

29B

30B

31C

32A

33B

34C

35B

36C

37.(37分)

(1)(9分)特点:

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3分)

原因:

冬季降水少,冰雪融水少,(2分)春季水量大,高山冰雪融水量大,(2分)夏季西南季

风带来大量降水(2分)。

(2)(10分)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干燥少雨,(2分)夏季位于印度低压的西侧,受偏北风控制,

(2分)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2分)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2分)森林破坏,地

面缺乏植物保护(2分)。

(3)(8分)德干高原西北部,地面起伏平缓,土地肥沃,(2分)晴天多,光照强,(2分)热量充足,

(2分)有灌溉水源(2分)。

(4)(10分)分布特点:

向西北(北)方向凸出(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等降水量线与山地走向一致),

(2分).分布密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