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祖卡舞曲.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23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玛祖卡舞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玛祖卡舞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玛祖卡舞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玛祖卡舞曲.doc

《玛祖卡舞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玛祖卡舞曲.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玛祖卡舞曲.doc

玛祖卡舞曲

简介

  玛祖卡,原文Mazurka,又称Mazurek,波兰乡土舞曲,发源于三种三拍子的波兰乡村舞曲:

重音位置多变、力度较强、速度较快的玛祖卡;缓慢平稳,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亚维亚克,以及重音多在每两小节中第二小节末拍上的轻盈飞快的奥别列克。

  玛祖维塔(Mazovta),乃克拉科维克(Krakoviak)舞的一种,被称为“乖僻的克拉科维克。

”肖邦的玛祖卡赋予更精练的旋律,增加了跳跃感,在变化中赋予诗意。

它的音乐,都是三拍子的,速度比圆舞曲慢,通常强拍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每个乐句常常收在第二拍上。

第一拍往往包含一长一短的两个音符。

肖邦的《玛祖卡》

  肖邦在生前一共出版了41首玛祖卡舞曲,加上在死后作为遗作整理出版的10首,总计51首。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

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提起《玛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

其他作曲家也有《玛祖卡》。

但唯有肖邦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玛祖卡》。

在肖邦本人的作品中,《玛祖卡》也很特殊。

一是这批作品,最具波兰泥土的芳香。

另外,这是他较少带有戏剧性、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

肖邦的玛祖卡赋予更精练的旋律,增加了跳跃感,在变化中赋予诗意。

它的音乐,都是三拍子的。

  此外还有库亚维亚克舞曲和奥别列克舞曲也都是三拍子的。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是集合上述三种舞曲的特点创作出来的。

玛祖卡舞曲的典型节奏,在肖邦《玛祖卡舞曲》中经常显露,但肖邦是出神入化地应用它,远不是刻板地重复民间节奏。

旋律,肖邦是天才地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艺术标准创造出来的。

和声、调式更有肖邦独出心裁的创造。

尽管如此,《玛祖卡舞曲》的波兰乡土风格毫不减弱;相反,是以更高雅、更诗意的风度,婷婷玉立于钢琴音乐的百花园之中。

评论家们说,《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对故乡、土地、人民和对人民光辉精神的生动感觉,是波兰人民的“整个灵魂”。

《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

《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

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三、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能力目标:

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认知目标:

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

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

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

  2、物质准备:

小动物头饰、教学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六、教法: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

“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

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

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

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演示法:

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

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验法:

心理学指出:

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总结-------审美延(绘画形式)

  1、激发兴趣谈春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看春雨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

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

(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

  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4、情景表演:

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5、经验总结:

  将本家活动内容的前半部分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

  6、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引导幼儿运用手工工具,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感受到的《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春天及春雨的任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