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2123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股投资策略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季

本季

总体

135.97

135.9

133.71

138.84

工业

138.93

137.7

136.35

140.35

建筑业

128.66

121.17

129.17

131.3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6.27

136.86

129.65

136.66

批发和零售业

135.93

139.73

124.23

136.81

房地产业

135.91

135.96

147.5

社会服务业

112.83

121.71

119.29

126.5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52.89

157.11

149.63

156.72

住宿和餐饮业

121.46

118.47

124.69

124.21

2、证券市场分析

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随着上市公司业绩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不断增强,随着社保资金、QDII的出台,证券市场的资金量将不断增大,可以说,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证券市场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投资者信心。

据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统计,2003年深市已公布年报上市公司按加权平均法计算,2003年平均每股收益为0.215元,较2002年度的0.143元增长了50.35%,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02%,较2002年的5.75%增长了39.48%。

深圳股票平均市盈率-2004.05

 

税后盈利加权平均法

简单平均 

按流通盈利平均

按总盈利平均

股票平均

38.2

29.79

30.35

A股平均

41.49

33.12

31.72

B股平均

18.99

14.96

15.11

农林牧渔

36.57

45.35

40.85

采掘业

27.71

26.58

25.45

制造业

34.88

25.69

26.85

食品饮料

31.37

29.33

29.98

纺织服装

50.53

36.66

44.11

木材家具

造纸印刷

20.65

15.57

18.12

石化塑胶

43.44

38.63

33.59

电子

43.21

27.4

33.45

金属非金属

27.06

18.65

18.6

机械设备

32.39

25.01

27.01

医药生物

41.16

37.93

39.1

其他制造业

66.52

53.66

59.27

水电煤气

29.27

25.8

25.98

55.95

49.01

52.51

运输仓储

31.79

30.21

29.17

信息技术

64.95

50.51

47.73

批发零售

61.2

65.4

62.79

金融保险

82.97

64.1

67.73

25.14

30.15

社会服务

48.11

42.69

44.7

传播文化

89.72

79.26

82.69

综合类

78.21

85.88

82.25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数据表明,沪市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正在持续向好。

沪市上市公司2003年度业绩较2002年大幅增长,807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948.84亿元,同比增长31.84%;

每股收益0.2072元,同比增长31%;

净资产收益率7.8%,同比增长1.38%。

2004年第一季报实现每股收益0.0754元,同比增长34.94%;

净资产收益率2.76%,同比增长25%。

以2003年年报每股收益及2004年6月14日收盘价计算,沪市平均市盈率26.57倍,较以2002年年报计算水平低36.54%,为近10年最低。

市盈率低于20倍的A股上市公司共62家,占7.6%;

市净率低于1.5倍的A股上市公司近80家,约占9.8%。

同时在已披露年报的807家上交所上市公司中,78家公司亏损,比去年同期减少2家,亏损面9.67%,较去年同期10.90%也略有下降。

2004年第一季报中,110家公司亏损,比去年同期减少6家,亏损面13.63%,较去年同期14.64%下降1.01%。

2003年报和2004年第一季报都清晰地表明,沪市蓝筹企业对市场业绩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以2003年报数字为例,上证180成份公司共实现净利润800.96亿元,占沪市807家公司净利润总额的84.27%;

净资产8055.45亿元,占沪市的66.17%;

上证50成份公司共实现净利润578.64亿元,占沪市807家公司净利润总额的60.88%;

净资产5307.09亿元,占沪市的43.6%。

上证180成份公司中主营收入、主营利润、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分别占81.11%、73.33%和67.78%;

上证50成份公司该指标分别为84%、74%和76%,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显著2003年度沪市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总收入为17830亿元,同比增长28%,远远超过GDP的增长幅度,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从利润总额的构成看,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0.8%,在主营业务收入绝对额增长28%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总额同比增加约782亿元。

从证券市场分行业资料来看,2003年盈利增幅最高的5个行业是:

机床轴承、运输设备、石油加工、黑色金属、造纸印刷,其中前四个行业都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在经济增长阶段将得到飞速的发展。

这也和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是相符合的。

从2003年年报和2004年第一季报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与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资源类等重点基础行业主营业务增长幅度远远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其中电力类、机械类等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和各项财务指标更是表现不俗,成为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的龙头。

经营趋向集约型费用--收入同步指标(即三项费用增长率减去主营收入增长率)是衡量公司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沪市2003年报来看,平均每家公司的三项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近5000万元,增长率为19.93%,而同期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达25.25%,费用--收入同步指标为-5.32%。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平均三项费用的增长率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5.32%,确保了营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步增长,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已得到较大改善,公司经营逐步由粗放型趋向集约型。

目前股权割裂是现阶段整个市场处于弱势中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市场飞流通股和流通股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导致整个股市缺乏应有的市场活力,而流通股市场参与者越来越感到市场没有吸引力,对这中国加入WTO后全面开放市场,资本市场实现全流通已经是大势所趋,体制改革也将会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越来越完善。

3、经济形势分析

消费升级

居民住房、家用轿车、通信、旅游、娱乐等都是消费升级的典型表现。

相对而言,住房和轿车的作用要大的得多:

(1)这两大产业规模很大。

我们估计2003年的全国商品房和轿车的销售额合计为10000亿左右,几乎占了全国GDP的近1/10。

住宅和轿车两个产业具有相当高的产业关联度,它们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钢铁、建材、电子、有色金属、橡胶等一大批关联产业的发展。

(2)住宅和轿车都处于快速增长期,增长空间很大。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水平。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600-800美元时住房需求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家用轿车的需求开始快速增长。

住宅和轿车未来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球劳动力套利”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和印度的工资水平只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10-25%,这使一种所谓的“全球劳动力套利”在跨国公司中日益盛行:

跨国公司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外包平台,大量输出外包订单。

对发达国家来说,这种外包实际上是进口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

由于全球外包的规模已十分巨大,造成了目前发达国家的“无就业复苏”的奇特现象:

在2001年11月美国经济探底之后复苏的22个月里,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反而下降了8个百分点。

在这场外包的运动中,中国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

齐全的配套产业和巨大的国内市场,这使中国成为“全球劳动力套利”的中心,也日益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纺织、家电、IT产业、玩具等的制造中心,造船、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制造中心也在向中国转移。

从上面GDP数据中我国的第二产业两位数的增长证明了这一点。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2004年1-4月)

实际完成

比去年

比重

(亿元)

同期增长

(%)

自年初

%

去年

累计

同期

一、投资完成额(亿元)

11047.44

42.8

100.0

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

6491.07

37.3

58.8

61.1

住宅

2147.76

30.4

19.4

21.3

1、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81.17

17.9

0.7

0.9

第二产业

4466.84

58.1

40.4

36.5

第三产业

6499.44

34.2

62.6

2、按隶属关系分

中央项目

1796.41

4.4

16.3

22.2

地方项目

9251.03

53.7

83.7

77.8

3、按建设性质分--其中:

新建

4845.17

52.2

43.9

41.1

扩建

2220.10

39.6

20.1

20.6

改建

914.70

27.7

8.3

9.3

4、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6834.53

42.7

61.9

设备工器具购置

2181.89

51.4

19.8

其他费用

2031.02

34.7

18.4

19.5

二、房屋面积(万平方米)

施工面积

127062.72

31.9

73457.31

竣工面积

10705.51

20.2

6813.96

8.4

三、新增固定资产(亿元)

2781.77

50.9

注:

表中按建设性质分组不含房地产投资。

三、投资方向

从宏观经济运行和证券市场发展状况,以下方面可能成为市场的盈利点:

1、科技型中小企业板块

我国当前正处于宏观调控之中。

短期来看,当前主板市场所出现的系统性下跌,将有利于中小企业板块在低调推出后,同时由于信息披露比较透明,而中小企业板块的高科技、成长性题材很容易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资本,在股票表现上可能会出现高市盈率的现象,存在着套利的机会。

但中小企业板块可能呈现的小盘股整体高溢价可能仅仅是阶段性的。

从中长期来看,由于中小企业板块依然遵循于经济周期,中小企业板块基本与主板市场同步波动,中小企业板块回归主板市场25-35倍市盈率水平将是基本趋势。

通过对国外创业板及中小盘成长股的行业类别统计,高成长行业具备明显的溢价优势。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生物医药类、电子类、化工类行业的投资机会最大。

在上述领域,首先关注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一定技术壁垒,在特定市场正在形成局部垄断或者具有定价能力的企业;

其次关注为跨国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具备低成本优势和较大市场空间的企业。

从中小企业板已公布的12家企业还有个共同特点:

多数公司在其细分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应该会有更高的溢价。

由于成长股的价格往往会因公司的经营状况变化发生涨落,其涨跌幅较之其它股票更大。

在熊市阶段,成长股的价格跌幅较大,因此,可采取在股价跌幅较大时购进成长股,而在经济繁荣、股价预示快达到顶点时予以卖出。

2、新股、次新股

新股、次新股板块历来为广大投资者所重视,到现在也是如此。

之所以这样,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由于新股、次新股的筹码收集较易。

资金成份比较健全,后援资金也较充实。

二是新股在上市之前刚刚经过基本面的“全面体检”,有着良好的历史收益,加上中国证监会保荐人制度的执行,以及对上市公司新股质地要求逐年提高,上市公司的新股质地越来越优良。

在上市后的一二年内一般经营业绩较好,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较多,新股东可以和老股东共享上市前的利润积累。

年报的高送配题材历来是重点集中在新股、次新股上,所以存在着较大的投资和投机机会。

三是新股、次新股上档套牢的筹码较少,无老庄出货的后顾之忧。

经过充分换手与调整的次新股只要主力有足够的底气,上涨行情就能够持续下去。

在股票的选择上,主要选择:

一是要行业前景广阔及成长性较好的股票;

二是要选择股本适中的新股、次新股。

这是因为股本小的股票庄家控盘所需要的资金量较小,具有较强的股本扩张能力,更有利于庄家的炒作;

三是选择有题材的新股、次新股。

像有独特的行业面背景,如环保行业的新股就大受投资者欢迎,又如入关受益题材、高校概念等等。

3、国有股减持板块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有状况,国有股减持已经成为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证券市场的心腹大患,在各种操作方案下,流通股股东得到了一定的补偿,流通股的实质价值得到了提高,成为国有股减持中的受益者,所以在未来的国有股减持中,存在着较大的政策性套利的机会。

4、大盘绩优蓝筹股

大盘绩优蓝筹股是获取稳健受益的主要途径,同时又支撑着大盘的表现,大部分的大盘绩优蓝筹股都有着较低的市盈率和较高的盈利水平。

从蓝筹股本身而言,一是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在不断上升,随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市场的发展,增长性的大公司利用占有的资源优势和垄断地位能够轻松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第二,市场格局发生巨变,股市内部结构调整趋于理性化,大盘蓝筹股优势将得到体现,市场由概念炒作将逐步过渡到价值投资;

最后,投资者盈利目标已由追求暴利转向追求稳定收益,并且力求控制风险。

由于市场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获得暴利的机会在逐步减小,以往依靠资金优势借助题材炒作,短期将股价翻几番的现象将不复存在,跟风炒作的风险日益加大。

因此,投资者的盈利目标也出现较大变化。

大盘蓝筹股因其具有稳定的业绩、规范的经营,二级市场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较低,在今后的市场行为中将越来越受到稳健投资者欢迎,大盘蓝筹股的投资价值也将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5、并购概念股

我国经济仍处于转轨时期,与诸多成熟市场条件下的公司相比,转轨中的新兴市场国家里,公司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长期稳定经营、严谨的财务管理、长期性的研发力量、产品的更新换代、持续增长等方面,往往不够理想。

公司上市后,借助并购重组来调整产权和产业结构的空间很大。

因此,在我国市场上,投资人通过发现被低估价值的企业并进行收购以及诸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主营业务调整,通过并购重组价值创造产业和股权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协同效应,都会起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改善我国产业结构的作用。

新兴市场中,如果经济搞得好,增长速度会比较快,上市公司能分享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

从2002年并称为“中国并购元年”开始,中国的并购一年比一年多、规模越来越大,由于上市标准的提高和证监会监察力度的加大,IPO成本的上升,借壳上市成为很多潜质企业上市的一条快捷、低成本捷径,同时市场上大量可能退市同时有没有新的盈利点的ST、PT公司成为优质的壳资源,在并购时会有大量的投资升值机会。

在国家立法和监管的方面叶正在鼓励和引导并购交易创造价值。

而定向增发和换股等并购融资工具的逐步引入,使得收购方的资金压力大大缓解,大型的并购交易有可能发生。

6、外资并购概念股

从数据显示,在目前全世界跨国投资中,外资并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发达国家曾出现并购高潮,在实际上形成的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中心的跨国投资热潮中,2000年以前20年左右的时间里,全世界并购金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至2000年,全世界跨国投资达14000亿元左右,其中90%以上属于并购。

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近年来增长迅猛。

特别是自2001年12月加入WTO之后,我国招商引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2年达到527亿美元,在引进外资数量上成为世界第一。

可以肯定,我国经济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以及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将长期存在等,将使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不过,我国引资的具体形式还较为单一,一直以来更偏重于合资、独资或者合作等方式。

由于体制上的问题,国际市场通常使用的外资并购在中国进行得较少。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1年—2001年,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每年平均大概只有12亿美元左右,只占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3.4%。

近几年,外商在华并购投资虽有所增加,但更多的依旧是试点和试探的性质,以并购方式引进的外资只占5%左右。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特殊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大型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实现多元化,是一个明确的改革方向。

吸引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不仅能提供巨额投资,而且可以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技术等各种资源,真正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吸引外商并购投资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显然,我国当前引进外资的方式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以并购方式引进外资已成当务之急。

当然,这一矛盾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通过并购方式吸引外资的潜力十分巨大。

在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表示“允许外商以直接投资方式受让上市公司的法人股股权”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要吸引具有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的境外大企业参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组、重组,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并购新一轮高潮将至。

事实上,在2002年底至今,各主管部门联合发布并已正式实施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有关外资并购的一系列规章,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外资并购法律框架,可以预见,随着相关法规和政策的逐步完善,各种形式的跨国购并将成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

由于国有股减持及WTO证券市场开放的预期,未来我国证券市场必然会存在外资抢占资源的并购现象,存在外资并购题材的股票也是未来的一个投资机会。

四、投资策略组合

1、投资方法

2004年7-8月建仓

2004年8月-2004年12月短期操作深圳交易市场中小企业板块、并购板块,重仓持有大盘蓝筹股。

是短期投资主要获利阶段

2005年1月-2005年5月逐步减仓持有中长期大盘蓝筹股,同时短期参与部分个股和局部机会。

在这段时间内蓝筹股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能量,利用宏观经济的良好态势,引导大盘进行反弹。

2005年6月清仓、获利了结

2、操作方案分析

进入2004年来,从4月9日股市暴跌到6月14日,41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从1783点跌至1431点,大跌352点。

沪深两市总市值缩水10280亿元,流通市值蒸发3275亿元。

股市财富急剧缩水。

从目前各方面情况来看,沪深两市的股指都已经接近反弹的底部,这种现象应该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主要是由于:

第一目前中国股市目前不是处在高位而是处在低位。

今年上证最高位不过1783点和历史峰位2245点依然有462点的距离,充其量处在谷底1307点和峰位的中间,股市本身的行情就是恢复性的。

1500点的中枢位性质没有改变,上海的市盈率平均为26.57倍,为10年来最低,已经低于1307点的水平。

第二,中国股市目前上市公司业绩正处在增长的轨道之中,这种增长势头不会因为适度的调控而发生逆转。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增速依然会保持相当的高速,这和经济衰退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近年来上海市场发行新股的定价原则是,市盈率不超过20倍。

较为合理的发行价保证了二级市场的盈利空间,使近几年来新股上市后基本上均未出现跌破发行价的情况。

中小企业板块在发行时,如果延续不变,将可以保证二级市场较大的盈利空间,因为以中小企业板块股票的素质来看,应该会有更高的溢价。

中小企业板已公布的12家企业还有个共同特点:

而中小企业板块的走强,可能届时将成为大盘走强的一个导火线。

从资金供给方面来说,《证券投资基金法》获得通过,创造良好的基金业投资发展环境,预计到2004年底,我国新发基金可增加资金量约400亿元。

而QFII目前尽已经到了15家,批汇的额度到了17.5亿美元,加上监管措施的出台以及QDII的推出,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应该是充足的,主要是投资者信心的缺乏。

沪深指数图

3、投资模式

投资资金中安排在股票与现金比例为9:

1

采用短期与中长期投资进行搭配的策略。

短期投资与中长期投资搭配比率为5:

5。

短期投资采用“集中投资”、“平均成本”、“波段操作”的策略,针对个股进行集中投资。

低进高出,平均持有时间不超过3个月,预计投资报酬率10%。

主要针对市场热点如重组、并购、新题材、新股、次新股、价值低估企业股票等进行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