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200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一般“绿色沙漠”多指树种单一、林层单一的人工林,多层、茂密的雨林并不符合这些特点,但雨林和沙漠都有由于不同原因而形成的共性特点,即土壤贫瘠、生态脆弱。

读下面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2~3题。

2.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 B

【解析】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都能释放出大量的CO2,但真正破坏自然界中碳元素循环的是燃烧化石燃料。

3.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森林的生态作用可做出判断。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遭到严重破坏。

读下图回答4~6题。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答案】 B

【解析】 在光合作用下,热带雨林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

5.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地区降水的50%水汽来源于雨林的蒸腾。

6.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雨林一旦被毁,它所具有的“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的功能将会失去,环境将会被严重破坏。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7~9题。

7.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答案 B

解析 植被覆盖率越高土壤侵蚀越少,因此为负相关。

8.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

A.地形B.降水

C.风力D.洋流

答案 D

解析 洋流对土壤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9.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

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

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

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答案】 D

【解析】 土壤的侵蚀受地形、植被覆盖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时要结合各地的不同特点具体分析。

(2010·潍坊模拟)下图表示我国江南某林场,某树木砍伐后在地面留下的一截树桩,天空中有一群大雁向左作长途飞行。

据此回答10~11题。

10.此时正值北半球(  )

A.夏季B.秋季

C.春季D.冬季

【答案】 C

【解析】 由树桩年轮可知,大雁向北飞,故为北半球春季。

11.该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沙尘暴频发季节

B.美国农业正值收割小麦

C.地中海地区高温多雨

D.北京寒梅绽放

【答案】 A

【解析】 美国收割小麦应在夏初;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京寒梅绽放在冬季。

12.导致人类对雨林开发的前提原因是(  )

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B.人口的增长和贫困

C.移民亚马孙平原

D.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答案】 B

【解析】 人类开发活动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人口的增长和贫困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是雨林开发的前提原因,导致了迁移农业、采矿、修路、城市建设、商业性伐木以及大型农牧场等开发雨林活动的发生。

13.下列所表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得以保存

B.大气中CO2增多→森林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

C.雨林是自然资源→提供木材→前景如何世界关注

D.森林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答案】 A

【解析】 由于交通不便,人对热带雨林开发困难,才使得原始森林得以保存。

世界关注热带雨林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森林的急剧减少导致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其次是造成的自然资源的破坏。

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上。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完成14~15题。

14.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15.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4.C 15.B

【解析】 根据相同降水强度的条件下,可排列出泥沙量的大小。

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自然恢复植被生态效益好于单一树种针叶林,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好。

二、综合题(共20分)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的森林景观是________,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分析该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森林在促进土壤形成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3)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迁移农业对热带原始森林破坏十分严重。

这种农业对生物资源造成的危害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迁移农业属于(  )

A.传统农业B.自给农业

C.集约农业D.种植园农业

【答案】 

(1)热带雨林 终年高温多雨。

(2)枯枝落叶覆盖于地表,为土壤提供有机质,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

(3)森林恢复困难,物种灭绝迅速

(4)B

【解析】 第

(1)题,图中所示景观植被分层明显,可断定该景观应为热带雨林,对应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

(2)题,森林中的枯枝落叶是土壤肥力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过程及高低。

第(3)题,南美洲亚马孙流域过度的迁移农业对雨林破坏严重,使得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恢复困难等。

第(4)题,这种迁移农业属自给农业。

17.根据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某县土地利用构成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山草坡

湖泊

其他

2000

45.5%

4%

8%

2%

40.5%

2010

30.8%

14%

20.3%

10.8%

24.1%

材料二 有关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

土层厚

度(c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

层厚度(cm)

28

20

17

15

12

9

7

(1)该县2010年与2000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试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原因。

(2)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如何?

(3)为扩大粮食生产,有人建议实行所有山坡梯田化,设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此生态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

(4)根据当地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实际情况,今后土地利用结构应以________业为主,农业开发过程中,建立________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答案】 

(1)特点:

耕地减少。

林地增加,草山草坡增加,湖泊面积增大。

原因: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

(3)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石漠化、滑坡、泥石流等。

(回答出两种即可)

(4)农林果 立体农业

【解析】 此题要注意阅读表格资料,善于从表格资料中提取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例如,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知道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

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

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大部分地方坡度较大,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实行梯田化实际上就是一种陡坡开荒,这会带来很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