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七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第七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
用高压水枪灭火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典型题解析:
1.(2015•眉山)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A、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分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B、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达到着火点;
C、燃烧仅仅达到着火点是不能燃烧的,还得有氧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
解:
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错误;
B、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蒸气是为了有充足的氧气,从而燃烧,故正确;
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
A
点评: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必须同时满足。
2.(2015•日照)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
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金属的化学性质.
A、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分析;
B、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C、根据物质的着火点分析;
D、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
A、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使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燃烧,正确;
B、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正确;
C、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故错误;
D、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正确;
C.
燃烧的条件是:
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3.(2015•陕西)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白磷始终不燃烧B、小气球变瘪
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碱的化学性质.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分析;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的压强减小;
D、根据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考虑本题,能反应说明该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不反应说明该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后面.
A、热水的温度是80℃已经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所以可以燃烧,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使气球涨大,故B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的压强减小,使U型管两端的液面左高右低,故C正确;
D、铜和银都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只能说明它们排在了铁的后面,但不能排铜和银的顺序,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气体压强的变化、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知识点较多,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2、三大化石燃料与新能源。
本部分内容常结合环境及能源问题考查三大化石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再生能源的判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及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新能源
(1)氢能
①氢气无毒;
极易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产物为水(无污染),燃烧放热量多。
②氢气是最清洁、最理想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③制取氢气的原材料资源丰富,但不能广泛使用,原因是制取氢气成本太高且贮存困难。
(2)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有特殊气味且易溶于水,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能源。
(3)目前正在推广或使用的其他能源有:
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1.(2015•滨州)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金属资源的保护;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化学与环境保护.
A、根据回收金属资源的意义解答;
B、根据节约的原则解答;
C、根据化石燃料的使用解答;
D、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解答.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正确;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可以节约能源,正确;
C、化石燃料是目前的主要能源,不能禁止使用,错误;
D、浇菜的水浇花能节约用水,正确;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2015•本溪)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
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A、根据加高烟囱不能减少气体的量分析;
B、根据塑料焚烧的危害分析;
C、根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分析;
D、根据磷元素是水中浮游植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来判断;
A、加高烟囱不能减少产生的废气,解决的办法应该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B、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少用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故选项错误;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故选项正确;
D、因为大量氮元素、磷元素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应合理使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
本题考查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3、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pH<5.6的雨)等。
2.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的方法主要有:
对化石燃料综合、合理利用,并积极开发新能源。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4)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1.(2015•怀化)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如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
资料1:
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
+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内 能转变为电能来发电.
(2)为了不污染环境,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必须通入 性溶液来吸收.(填“酸”或“碱”)
(3)请你谈谈对“H2”的认识 (任写一点)
(4)SO2是形成 的主要物质(填“白色污染”或“酸雨”);
写出酸雨的一点危害 .
(5)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填“过滤”或“蒸馏”),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
(6)请你对身边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1)垃圾焚烧会放出热量;
(2)根据烟气的成分来分析;
(3)氢气具有可燃性,热值高,生成物只有水;
(4)从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角度来分析;
(5)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以及亚铁易被氧化来分析;
(6)根据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来分析.
(1)垃圾焚烧会放出热量,实际上是内能转化为电能;
故填:
内;
(2)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所以应该用碱性溶液来吸收;
碱;
(3)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故填:
是一种清洁能源;
(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
因为酸性物质能和很多物质反应,所以酸雨的危害是很多方面的,如:
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
故答案为:
酸雨、使土壤酸化.
(5)分离硫酸亚铁晶体与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因为:
+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利用化学性质稳定的氮气来做保护气;
过滤;
防止硫酸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6)对生活垃圾要分离回收,合理利用,既减轻了环境的污染,又能节约资源,故填:
分类回收重新利用.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从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2.(2015•丽水)资料一:
原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的SO2会污染空气;
资料二:
测量SO2含量的反应原理为SO2+2H2O+I2═H2SO4+2HI;
资料三:
加了生石灰的原煤燃烧时刻减少SO2排放,反应原理为2CaO+2SO2+O2
2CaSO4.
请回答:
(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 酸雨 ,它能腐蚀建筑物、使土壤酸化等;
(2)取用原煤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样品1米3,缓缓通过含碘(I2)1.27毫克的碘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则该工业废气中SO2的含量为 0.32 毫克/米3,(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碘反应);
(3)若该工业废气中含有128可SO2,要除去这些SO2,理论上需在产生该工业废气的原煤中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多少克(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氧化钙反应)?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与生活;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酸雨;
(2)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碘溶液中碘的质量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3)由二氧化硫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即可.
解:
(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酸雨;
(2)设1m3工业废气中含有SO2的质量为x
SO2+2H2O+I2═H2SO4+2HI
64254
x1.27mg
列比例
解之得:
x=0.32mg
(3)设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为x,
2CaO+2SO2+O2═2CaSO4
112128
80%x128g
x=140g
答:
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为140g.
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主要是利用已知量求未知量的基础性计算,难度不大.
中考题展望
1.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储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氢气的燃烧热值高;
制取氢气的原料是水,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以从水中提取氢气,说明资源广泛;
氢气易燃、易爆储存和运输时不安全。
【答案】B
2.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下列标志在加油站不适合粘贴的是()
【解析】B是腐蚀品存放标志,不适合粘贴在加油站,故选B。
3.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B.石油C.煤D.氢气
【解析】A.天然气B.石油C.煤都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
【答案】D
4.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天然气B.潮汐能C.石油D.煤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B。
5.实验室熄灭酒精灯严禁用嘴吹灭,只能用灯帽盖灭。
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降低温度
C.隔绝空气D.降低着火点
【解析】用灯帽盖灭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C。
【答案】C
6.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安全措施正确的是(D)
A.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B.室内发生火灾,应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维修沼气池前一定要先做灯火实验
D.在教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经常通风换气
【解析】A.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容易造成爆炸;
B.室内发生火灾,应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容易造成火势更猛;
C.维修沼气池前一定要先做灯火实验,容易造成爆炸。
7.据报道,云南某地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树木在火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
A.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特大森林火灾、树木在火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可燃物。
【答案】A
8.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也能燃烧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解析】烧杯中的热水除起到加热作用外还可以隔绝空气。
9.人类正面临着油价上涨、石油短缺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A.利用太阳能B.砍伐树木作燃料
C.利用风能D.开发核能
【解析】砍伐树木作燃料会破坏环境,也不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10.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1.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C.锌和稀硫酸的反应
D.生石灰与水反应
【解析】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C.锌和稀硫酸的反应;
D.生石灰与水反应;
都是放出大量热。
12.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解析】A甲、乙对比得出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二、填空与简答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野炊结束后,为防止引起火灾,将燃烧的余烬用沙土覆盖,知识利用了灭火原理的隔绝氧气
14.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和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
是C。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D.获得氢气成本低
15.我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
(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CH4+2O2
CO2+2H2O。
(2)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
②____温度达到着火点(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0%~74.2%
CH4
5%~15%
CO
12.5%~74.2%
(3)表中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
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__H2__。
(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B)
ABCD
(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
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__从节能、环保、安全等角度回答,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爆炸发生的条件:
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温度达到着火点或其他合理答案;
氢气的爆炸极限范围比较广,所以更容易发生爆炸;
从节能、环保、安全等角度回答,合理答案均可。
16.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另一个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燃烧需要可燃物(或物质具有可燃性)__;
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的现象是___蘸水的棉花也会燃烧_。
(2)如图1所示:
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起来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如图2所示:
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____蜡烛熄灭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解析】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可观察到酒精能够燃烧,而水不能燃烧,可以得出是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如果两团棉花都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水蒸发后会看到蘸水的棉花也会燃烧。
(2)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均匀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会看到蜡烛熄灭了,是因为烧杯内没有了空气,蜡烛与外界的氧气隔绝了,由此可以说明燃烧时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