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190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

《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docx

配套K12初中语文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

初中语文易混同(近)音词辨析

1、包含——里面含有。

如:

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

请多包涵。

2、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

如:

学习必须刻苦。

②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副词。

如:

你必须离去。

必需——一定要、不可缺少,动词。

如:

煤和铁是工业上所必需的原料。

3、辨明——辨别清楚。

如:

辨明方向,辨明是非。

辩明——分辩清楚;辩论清楚。

如:

这场论争已辩明事理。

4、变换——只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能带宾语。

如:

变换位子;适应季节的变换。

变幻——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地或奇异地变化。

不能带宾语。

如:

风云变幻;情绪变幻无常。

5、不和——不和睦。

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

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

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

我俩脾气不合。

6、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作准备。

如:

查访有关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自然要广泛得多。

如:

这一事件经过长期察访,终于弄清了真相。

7、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

如:

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处理事务的意思,一般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

如:

他处事不利。

8、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

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

如:

工人出身。

9、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的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文字(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

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10、“采”与“彩”

“采”与“彩”这两个同音字,字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淆。

书报刊上常常“采”与“彩”不分,造成用词错误,如把“光彩”写成“光采”,“喝彩”写成“喝采”,“风采”写成“风彩”等等。

要区别“采”与“彩”,关键在于辨清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

“采”主要表示人的容貌、姿态、神情和精神境界,如神采、风采、文采、神采奕奕、风采动人、无精打采、兴高采烈等。

“彩”则主要表示颜色,在与颜色有关的词里,都用“彩”,如色彩、彩云、彩虹、五彩缤纷等。

“剪彩”“张灯结彩”中的“彩”都指彩色的丝绸之类;“彩礼”指订婚用的各色财物。

“彩”有时不表现色彩,如精彩、多姿多彩,是表示出色、多样的意思。

还有“喝彩”表示称赞、夸奖的欢呼声:

“挂彩”表示负伤流血:

“彩排”表示演员化装排练,这些词中的“彩”都不直接表示颜色。

“光彩”本意表示颜色、光泽,后常用来表示光荣的意思。

11、“长”与“常”

“长”与“常”音相同,且都可表示时间长,因此书报刊上经常出现混用的现象。

“长”指两点之间距离长,与“短”相对,既指时间也指空间。

如长河、长途、长空、长年、长期、长跑、长篇、长卷、长寿、长眠、长逝等,都是指时间或空间“长”的意思。

而擅长、一技之长、长于书画等,是表示特长、长处和优点。

“常”却不与“短”相对,它对时间长的表示是:

时常、经常、常常。

如常来常往、常受表扬,表示时常;常备不懈、常川往来,表示经常。

主持日常工作的,如常务副市长,日常即经常。

这里要注意,“常年”与“长年”的词义和用法的不同,应加以区别。

“常年”指终年、长期,如山顶常年积雪、解放军常年驻守边疆。

而“长年”常与“累月”组成词组,长年累月表示经历很多岁月。

12、“担”与“耽”“眈”

“担”与“耽”同音,义不同,不能混淆。

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同音字,必须辨清它们的字义。

“担”有两层意思:

一是用肩挑,如担水、担柴:

二是担负、承担,如担保、担待、担当、担负、担任、担心、担忧等。

“耽”的词义主要是迟延、停留、拖延,如耽误、耽搁,也作沉溺、入迷解,如耽于幻想。

“耽”与“眈”是同音字,字义不同,但形较接近,容易混淆,如将“虎视眈眈”误写为“虎视耽耽”。

“眈眈”形容眼睛注视,所以要用目字偏旁。

13、“度”与“渡”

“度”与“渡”音同而词义有明显区别,报刊上常常误用。

仅在标题上出现的例子就不少,如《欢渡国庆节》、《初渡老人节》,还有《XX渡假村建成》《XX航线喜渡X周年》等,都把“度”错成“渡”,要人们在水中“渡”假过节,岂非笑话。

也有的报刊把“渡关”“过渡”错写成“度关”“过度”。

其实,要准确运用“度”与“渡”并不难,只要分清两字的字义即可。

“度”,指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如度日、度年、度假、度命、度活等。

“渡”,却是指与空间相关的概念,说明从这里到那里,从此岸到彼岸。

如渡口、渡头、渡船、渡轮、渡槽、渡河、渡海、过渡、渡过难关、远渡重洋等。

应注意“普度众生”的“度”作度化与超度解,故不宜用“渡”。

14、“分”与“份”

“分”与“份”音同而宇义不同,容易混淆。

“分”在读fēn时,表示分离、分别、分布、分寸、分红、分析等意思,这时不会和“份”混用,但“分”在读fèn时,就容易和“份”混淆,引起误用。

在报刊上常看到:

“过份”“缘份”“份量”“份内”“份外”“看在朋友的份上”等等,这些“份”都用错了,应该用“分”才对。

“分”和“份”所表示的意思不同,一般不能通用。

“分”在读fèn时,表示的意思大体上有:

①表示物质成分,如水分、盐分、糖分等:

②表示重量,如分量超重、分量不足等;③表示不同身份、职业,如工人成分、农民成分等;④表示工作上本分以内或以外的事,如分内事、分外事;⑤表示格外的意思,如分外高兴、分外明亮等;③表示职责和权限,如守本分、太过分、恰如其分等;①表示属于一定阶级、阶层和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先进分子、落后分子、不法分子等。

“份”表示的意思大体有:

①表示行政区域和年月,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等;②表示量词,如一份报纸、一份礼品、一份账单等;③表示整体的一部分,如股份、有我的一份等。

“分”和“份”也有通用的地方,如“成分”与“成份”,“身份”与“身分”均通用,用首选词型“成分”“身份”为好。

15、“含”与“涵”

“含”与“涵”这对同音字,义相近又有区别,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能通用,如不加辨析,就会造成同音混用的差错。

“含”与“涵”都有包含、包容的意思,但用法不尽相同。

“含蓄”与“涵蓄”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蓄”;“含义”与“涵义”也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义”。

反映概念的内容,称“内涵”;某一事物包括、包容的内容,称“涵盖”,这里都只能用“涵”。

表示人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夭叫“涵养”,与此有关的“涵容”“包涵”“海涵”等,不能用“含”。

若表示内藏而不外露的,如含笑、含羞、含悲、含泪、含怒、含恨、含冤、含苞欲放等,只能用“含”,不能用“涵”。

应注意,包含与包涵,两个词常常误用,包含意为里面含有,包涵一般用于客套,表示请人原谅。

16、“慌”与“惶”

“慌”与“惶”这两个近音字,义相近,有时可以通用,但存在细微差别,需要辨清不同用法,不能混用。

“慌”意为慌张,常用词语有惊慌、心慌、恐慌、慌促、慌乱、慌忙、慌神、慌手慌脚等。

“惶”意为恐惧,常用词有惶恐、惊惶、惶惶、惶惑、惶遽、惶然、惶惊等。

这里惊慌与惊惶、恐慌与惶恐可以通用,其他均不能通用。

由于紧张、着急或担忧而心慌、慌张、慌手慌脚,都不能用“惶”。

人心惶惶、惶惶不可终日,都是指恐惧不安的心情,惶惑是指疑惑恐惧,这里也不能用“慌”。

17、“即”与“既”

“即”与“既”这两个近音字,其实字义和用法均有区别。

一般情况下不会用错,但作连词用时,就不大容易分辨,以致书报刊上往往会混淆。

“即”表示靠近,如若即若离;又表示临时,如即兴赋诗;也表示当下,如即日、即期、成功在即;还当就、就是、就着讲,如一触即发、非此即彼、即景生情等。

在表达上述意思时,“即”与“既”不会混用,问题出在“即使”与“既然”“既而”的用法上。

“即使”作为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

如即使你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即便”“即或”“即若”,也表示“即使”的意思。

“既然”作连词用,用在上半句话,下半句往往和副词“就、也、还”相连,如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

“既是”同“既然”,如既是他不愿意,那就算了。

“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上句所说的情况发生之后,如既而雨霁,欣然登山。

“即使”可用“就是”代替,“既然”“既是”“既而”均不能用“就是”代替。

18、“记”与“纪”

“记”与“纪”这两个字,音相同,义也相近,有时还可以通用,所以书报刊上常常会混淆。

一般说来,“记”的使用范围广,如记得、记分、记工、记功、记挂、记过、记恨、记号、记取、记事、记诵、记性、记叙、记忆、记账、记载等。

“纪”的使用范围较小,如纪纲、纪律、纪元、纪年、纪传等。

“记”和“纪”有时也可以通用,如纪念和记念、记录和纪录、纪要和记要。

所谓通用,即是说用了哪个都不算错,但不等于说可以任意使用。

人们在习惯上,是加以区别的。

如“纪念”不用“记”;“会议记录”不用“纪”,而“纪录片”就不用“记”;“会议纪要”“纪实文学”又不用“记”。

这是约定俗成的。

例如,书名、文章名均用“记”,如日记、笔记、传记、游记;而记载旅行的文章,却称之为“纪行”,不能用“记行”。

“游记”和“纪行”意思差不多,用词有分工,不能混用。

19、“捡”与“拣”

“捡”与“拣”这两个字音同,部首也相同,因此,书报刊上时常混用,其实它们的字义有明显的区别。

“捡”表示拾取的意思,如捡东西、捡破烂、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等。

“捡”可用“拾”来代替,有捡拾、拾取、拾荒、拾物等词。

“拣”表示挑选、选择的意思,如拣选、拣择、挑肥拣瘦、挑三拣四等。

“拣”不表示拾取的意思,所以不能用“捡”或“拾”代替,不能说“挑肥捡瘦”或“挑肥拾瘦”。

20、“决”与“绝”

“决”与“绝”这两个字同音而又字义相近,有时所表示的意思不易分清,所以在书报刊上常常混淆而误用。

该用“决”时,用了“绝”字,如“绝不同意”;该用“绝”时,却用了“诀”,如“决无此事”。

区别“决”与“绝”的用法,关键在于:

“决”作为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异言、决无例外、决没有好下场等;“绝”作为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如绝对正确、绝没有错、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等。

两者所表示的意思是有差异的,不能混淆。

比如“绝不同意、绝不动摇、绝不等闲视之”都误用了“绝”,本意是“坚决”,应用“决”而不能用“绝”。

“决无此事、决无次品、决没恶意”,本意是“绝对”“完全”没有的意思,所以应用“绝”而不能用“决”。

此外,“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我们的同志绝大多数是好的、这位艺术家的技艺绝高、他的比喻绝妙等。

21、“兰”“蓝”“篮”

“兰”“蓝”“篮”音同,义不同,是不能混用的。

“兰”指兰花、兰草,不表示颜色,该用“兰”不能用“蓝”。

“蓝”指颜色,如蓝色、蓝晶晶等,又如感光后变成蓝色的图纸叫“蓝图”,著作所根据的底本称“蓝本”。

“兰”“蓝”也作姓氏,不可混淆。

花篮、菜篮、篮球等,都要用竹字头的“篮”,与颜色无关,不能用“蓝”。

蘭、欄、攔已简化为兰、栏、拦,但“澜”并未简化成“栏”,不能混写。

色彩斑斓,不能写成“斑澜”。

“阑干”与“栏杆”可通用。

衣衫褴褛的“褴褛”可写成“蓝褛”,但不能写成“篮褛”。

22、“练”与“炼”

“练”与“炼”音同,且字形相近,也是常常被混用的同音字。

但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是有区别的,须加以辨清。

“练”主要表示训练、练习的意思。

如练功、操练、练兵、练武、勤学苦练等。

凡表示训练、练习的,都用“练”,不能用“炼”。

还有,表示人的老练、熟练;表示语言的精练、简练,也用“练”。

“炼”则是锻造和冶炼的意思,人的各种锻炼均用“炼”,如体育锻炼、思想锻炼。

“精炼”是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如精炼石油。

炼字炼句,表示反复锤炼,使语言精美,所以用“炼”不用“练”。

23、“蔓”“曼”“漫”

“蔓”“曼”是一对同音字,义相近,但有细微区别,不能混用。

“蔓”是一种草,叫蔓草,是具有攀援茎的植物。

“蔓延”形容像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