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1834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应急预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12、应急保障:

是指为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保证措施。

一般按功能分为人力、财力、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讯与信息、公共设施、社会沟通、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

13、应急恢复:

是指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为。

14、次生、衍生事件:

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职工对应急预案有所了解,提高了对突发事件应对意识。

 

二、我国煤矿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置重要意义

煤矿是我国工矿企业灾害事故的多发行业,2002—2010年,工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占80%以上。

近十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

经分析,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中,大约有三成以上是由于应急处置不当或救援过程失误造成了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

因此,做好煤矿事故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应急预案进一步了解

掌握应急预案基本知识

一、应急预案在煤矿事故中的作用

煤矿行业居于我国高风险行业之首。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恶劣,工作场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和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时常发生,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1、煤矿事故的特征

(1)、突发性

(2)、紧急性

(3)、危害性

(4)、扩散性

2、应急处置的作用

为了减轻甚至消除事故灾害,应急处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通过事先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为突发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提供依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煤矿事故的危害过程。

应急处置:

就是当事故灾害发生时,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资源,采区紧急有效的措施,尽力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将事故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二、应急管理

1、应急管理的涵义。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2、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特点

(1)决策风险大;

(2)管理难度大;

(3)对应急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

3、应急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1)强烈的危机意识;

(2)极强的预见能力;

(3)有危机决策权力;

(4)良好的心理素质。

4、应急管理的一般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5、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原则

(1)防范原则

(2)应急原则

(3)全局原则

(4)真实原则

(5)利益原则

6、应急管理的核心

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一案三制”

一案(预案)

三制:

体制、机制、法制

7、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1)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3)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4)突发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5)突发事件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6)重大活动应急预案。

8、我国当前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

(1)领导机构;

(2)办事机构;

(3)工作机构;

(4)地方机构;

(5)专家组,

9、我国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

(1)预测与预警机制

A.预测与预警系统;

B.预警级别和发布。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系统应发布的预警级别,一般划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2)应急处置机制

A.信息报告;

B.先期处置;

C.应急响应;

D.指挥与协调;

E.紧急状态;

F.应急结束。

(3)恢复与重建机制

A.善后处置;

B.调查与评估;

C.恢复重建。

(4)信息发布机制。

10、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确定应急演练的目的;

(2)应急演练的的筹备;

(3)应急演练的实施;

(4)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

11、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及要求

(1)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及时、主动、准确、客观、全面。

(2)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应遵循的要求

A.及时准确;

B.客观全面,把握适度;

C.突出重点;

D.分类处理。

12、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

(1)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2)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

(3)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4)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5)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13、突发事件发生后,发布政府公告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

(2)政治性;

(3)权威性;

(4)快速性;

(5)民本性;

(6)平等性;

(7)公益性。

14、国家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综合协调机构主要有:

国家减灾委员会;

国家防讯抗旱总指挥部;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国务院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总指挥部;

国务院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指挥部;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全国重大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国务院涉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国家海上搜救部级联席会议制度;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级联席会议制度;

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

国家处置劫机事件领导小组;

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领导小组;

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15、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时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1)要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

(2)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掌握应急预案的有关知识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二、危险源

定义: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应三个要素构成:

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五类。

范围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

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

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构成要素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分类

  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

  

(一)化学品类:

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二)辐射类:

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

  (三)生物类:

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

  (四)特种设备类:

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

  (五)电气类:

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

  (六)土木工程类:

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等;

  (七)交通运输类: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三、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

  应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对紧急事件做出的预警;

控制紧急事件发生与扩大;

开展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

应急救援的对象是突发性和后果与影响严重的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事件。

这些事故、灾害或事件主要来源于如下领域:

工业事故、自然灾害、城市生命线、重大工程、公共活动场所、公共交通等突发事件。

各类事故、灾害或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应急救援的特点:

迅速、准确、有效。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危害区域的其他人员;

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险、危害进行监测、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维护程度;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查明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四、我公司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我公司现已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系统,再此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合理规划安排紧急避险系统(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移动式救生舱)建设,按照国家总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和省政府应急示范点建设要求,“六大系统”必须在2013年6月前全部建设完善。

1、“调度员十项权利”,

1)汛期本地区气象预报为降雨橙色预警天气或24小时以内连续观测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

或受上游水库、河流等泄洪威胁时;

或发现地面向井下溃水的。

2)井下发生突水;

或井下涌水量出现突增、有异常情况,危及职工生命及矿井安全的。

3)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的。

4)供电系统发生故障,不能保证矿井安全供电的。

5)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

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矿井正常通风的。

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报警,情况不明的。

7)煤层自燃发火有害气体指标超限或发现明火的。

8)井下工作地点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

9)采掘工作面有冒顶征兆,采取措施不能有效控制;

或采掘工作面受冲击地压威胁,采取防冲措施后,仍未解除冲击地压危险的。

10)有其他危及井下人员安全险情的

2、煤矿紧急避险“三项权利”:

一是职工现场“紧急避险逃生权”;

二是调度人员紧急情况下撤人的“调度指挥权”;

三是现场管理干部紧急情况下撤人的“一线指挥权”。

3、“三分钟通知井下”:

调度室技术人员利用通信联络与人员定位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3分钟通知井下受灾区域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引导人员有序撤离、科学安全避险。

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影响和灾害救援过程中的次生影响。

具体步骤:

灾害发生时,主值班调度人员启动应急报警系统(调度有线电话)通过撤人报警电话开始下达灾害类型、波及区域、撤离路线,3分钟之内通知到受灾区域,利用报警电话在线监测系统观察报警电话的工作状态,查看是否有未启动区域,如有则迅速重组进行二次补呼;

同时副值班调度员启动智能救援系统(语音扩播),选择灾害类型,系统10秒钟内计算最佳逃生路线,语音扩播系统及时循环播放紧急撤人命令及相应的避灾路线,引导受灾人员迅速沿避灾路线撤离危险区域。

然后副值班调度人员启动WIFI无线通信系统的短信群发,按预先设定好的短信内容发送到每一部手机,同时利用WIFI手机进一步了解受灾人员的应急处置情况;

副值班调度人员利用人员定位系统的“双向呼救”功能给所有灾害区域的

人员的定位卡发送告警,并迅速定位灾害区域的人员所在位置。

应急预案考试试卷成绩统计

序号

姓名

得分

1

25

49

2

26

50

3

27

51

4

28

52

5

29

53

6

30

54

7

31

55

8

32

56

9

33

57

10

34

58

11

35

59

12

36

60

13

37

61

14

38

62

15

39

63

16

40

64

17

41

65

18

42

66

19

43

 

20

44

21

45

22

46

23

47

24

48

全员应急预案培训

教案

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