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下列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燕赵之收藏B.项王军壁垓下C.或棹孤舟D而后乃今将图南
6.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
既自以心为形役
A.秦人不暇自哀B.戍卒叫,函谷举。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释奠礼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
文王世子》:
“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然而,释奠礼的具体行礼过程,《礼记》中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
西汉武帝始立太学,东汉明帝又立辟雍,并于辟雍亲行大射礼、养老礼。
《后汉书》记载:
“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
”虽然亦为一时之大观,但释奠礼却阙而不备。
魏晋之际,皇太子学通一经之后,即于辟雍行释奠礼,以太牢祀孔子,颜渊配享。
梁陈之间,礼毕后皇帝举行宴会,太子与群臣吟诗作赋。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亦行释奠之礼,但风俗与南方有所不同。
前秦建元七年,“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其太子及公侯卿大夫之元子,皆束脩释奠焉。
”束脩是学生入学时所行之礼,与释奠毫不相干,苻坚将二者混为一谈。
可见前秦文化虽盛,到底是战乱中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汉地礼制还不十分熟悉。
此后,北魏亦多次行释奠礼,主要延请大儒为皇帝讲经。
这是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提升政治素养的表现,并不重视礼仪本身。
唐代的释奠礼在前朝基础上有所损益,在具体的细节上则糅合了南朝的制度。
《唐六典》国子监条:
“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颜回配。
七十二弟子及先儒二十二贤从祀焉。
祭以太牢,乐用登歌,六佾之舞。
”这些规定,与汉地原有的礼制并不抵牾,甚至更详尽精密。
然而,在释奠的行礼过程中,却表现出与前代截然不同的特色。
唐代释奠礼不仅讲论儒家经典,而且兼及佛道两家,三家辩论经义。
无怪乎宋人林駉在《源流至论》一书里评论道:
“唐人外有尊经之名,而不知尊圣之道。
圣经杂于释老。
故高祖释奠,浮屠惠乘、道士刘进喜乃得与徐文远、陆德明同讲。
高宗已数招李元植与方士、浮屠讲经。
”提倡三教同尊,不始于唐,梁武帝萧衍佞佛,且有《述三教诗》尊崇佛、道。
然而,毕竟释奠是儒学大礼,唐以前的讲经还是限于儒家经典。
唐代释奠礼不仅奏陈雅乐,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杂乐倡优助兴。
据《旧唐书》记载,永泰二年代宗下诏封赏鱼朝恩,于国子监上“京兆府造食,内教坊音乐、竿木浑脱,罗列于论堂前。
”这种用教坊杂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
唐代的释奠礼为何会产生这些特点呢?
既然不是汉地的传统,或许可从外来文化影响的角度加以考虑。
《大唐西域记》描述了印度曲女城的法会:
“佛像前后各百大象,乐人以乘,鼓奏音乐。
……馔食已讫,集诸异学,商攉微言,抑扬至理。
”唐代的释奠礼与此颇为类似。
此外,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也为学界所公认。
故而推测唐代的释奠礼是受了西域法会的影响。
直至宋代,此风才逐渐被矫正。
(摘编自范晶晶《唐代的释奠礼》)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祀先圣先师的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但它对具体行礼过程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很难参考执行。
B.东汉明帝设立辟雍,并于辟雍亲行大射礼、养老礼,礼毕,诸儒执经问难于帝前,但这些都不是释奠礼。
C.魏晋之际,皇太子学通一经之后,即于辟雍行释奠礼,以太牢祀孔子,颜渊配享。
这些细节唐代释奠礼有所借鉴。
D.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为学界所公认,因此唐代的释奠礼一定是受了西域法会的影响才有与前代截然不同的特色。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释奠礼中的讲经活动和所行释奠之礼,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北魏虽然多次行释奠礼,但并不重视礼仪本身,只是为了学习汉族文化、提升政治素养。
C.宋人林駉以唐高祖、唐高宗为例,否定唐代释奠礼中讲经活动,但作者并不赞同他的观点。
D.释奠礼是儒学大礼,唐以前的讲经限于儒家经典,但在唐代因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改变。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坚把学生入学时所行束脩之礼与释奠礼混为一谈,可见前秦文化虽盛,但对汉地礼制还不十分熟悉。
B.唐代的释奠礼在前朝基础上有所损益,其中的规定,与汉地原有的礼制并不抵牾,甚至更详尽精密。
C.唐代释奠礼不仅奏陈雅乐,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杂乐倡优助兴;
其中教坊杂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
D.提倡儒佛道三教同尊,开始于唐代。
因为唐代释奠礼不仅讲论儒家经典,而且兼及佛道两家,三家辩论经义。
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魏时亮,字工甫,南昌人。
嘉靖三十八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
隆庆元年正月七日,有诏免朝,越三日,复传免。
时亮以新政不宜遽怠,上疏切谏。
寻以左给事中副检讨许国使朝鲜。
故事,王北面听诏,使者西面。
时亮争之,乃南面宣诏。
还,进户科给事中,因列上辽东事宜。
已,请慎起居,罢游宴,日御便殿省章奏,召大臣裁决。
报闻。
兴都庄地八千三百顷,中官夺民田,复增八百顷,立三十六庄。
帝从抚按奏,属有司征租,还兼并者于民。
中官张尧为请,又许之。
时亮极谏,不纳。
穆宗每临朝,拱默未尝发一言。
及石州陷,有请帝诘问大臣者。
越二日,讲罢,帝果问石州破状。
中官王本辄从旁诟诸臣欺蔽。
帝愠,目慑之,本犹刺刺语。
帝不悦而罢。
时亮劾本无人臣礼,大不敬,且数其不法数事。
疏虽不行,士论壮之。
十月初,诏停日讲。
时亮率同列言天未冱寒,不宜遽辍。
俄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仁从祀文庙,章下所司……明年冬复疏言:
“天下可忧在民穷,能为民纾忧者,知府而已。
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
教行望峻,则召为祭酒或入翰林,以示风励。
”下部议,卒不行。
三年擢太仆少卿。
初,徐阶、高拱相构,时亮与朝臣攻去拱。
已而拱复入,考察言官,排异己者;
时亮及陈瓒、张槚已擢京卿,皆被斥。
时亮坐不谨,落职。
万历十二年,用丘橓、余懋学等荐,起南京大理丞。
寻请以水利、义仓、生养、赋役、清狱、弭盗、善俗七条课守令,岁终报部院及科,计吏时以修废定殿最。
历刑部左、右侍郎,拜南京刑部尚书。
逾年卒官。
(节选自《明史·
列传·
卷一百零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
B.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
C.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
D.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因为我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文庙,又被称为先师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政治家周文王的祠庙建筑。
D.不谨,不敬慎,不小心。
是古代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隆庆元年正月初七,明穆宗下诏免去朝见,过了三天又传旨免予朝见。
当时,魏时亮认为新主不能马上就懈怠了,上奏直言极谏。
B.晋升为户科给事中后,魏时亮奏请穆宗谨慎起居,停止游玩宴乐,每天要亲临便殿审理奏章,召集大臣进行裁决。
皇帝同意了他的奏请。
C.魏时亮不畏权贵,敢于进谏。
曾经以大不敬的罪名弹劾中官王本。
后来皇帝下诏停止每天的讲授,魏时亮又率领同僚上奏称天气还没有寒冻,不应该停止讲授。
D.万历十二年,因丘木舜、余懋学等人的推荐,曾得罪高拱而被免官的魏时亮重新被起用。
他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历任刑部侍郎,南京刑部尚书。
最后死于任上。
开滦二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十二月考试语文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13.将下列文言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亮劾本无人臣礼,大不敬,且数其不法数事。
(5分)
(2)族秦者秦也。
(2分)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①客,皆共尘沙老。
不学游侠儿②,矜夸紫骝③好。
【注】①幽并:
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陕西等一带地区。
其俗尚气任侠,此处借指豪侠之气。
②游侠儿:
自恃勇武、讲义气而轻视生命的人。
③紫骝:
古骏马名。
14.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对全诗有何作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回答。
(6分)
五、名句默写(8分)
15.
(1)故曰:
神人无功,。
(2)《滕王阁序》中描写碧水连天,晚霞映江,野鸭时翔的画面的句子是:
,。
(3)《陈情表》中李密乞求君王成全他奉养祖母的心愿,他表明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皇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我的师长朱光潜
柳鸣九
朱光潜大名鼎鼎,但毫不起眼,身材矮小,穿一身深蓝色咔叽布中山装,踏一双布鞋,像图书馆的一个老员工。
他满头银发,高悬在上,露出一个宽大的额头,几乎占了半个脑袋。
他步履稳健,全身透出凝重肃穆之气。
我与朱光潜先生开始有具体的接触,是从北大毕业分配到《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工作之后的事。
朱光潜的家在燕南园腹地的深处,环境格外幽静。
我见到朱光潜的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虽然瘦小单薄,白发苍苍,但精干灵便,精神矍铄。
他宽而高的前额下一对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老是专注地注视着、甚至是逼视着眼前的对象,手里则握着一只烟斗,不时吸上一口,那态势、那神情似乎面前的你就是他观察分析的对象,研究揣摩的对象。
他专攻过心理学,写过心理学方面的专著,坐在他面前,你会感到自己大脑里的每一道皱折似乎都被他看透了。
作为学者,他对刊物选题与编译的意见都很明确、干脆,绝不含糊圆滑,模棱两可,而对于刊物之外的任何学术理论问题,他又有严格的界限,绝不越雷池一步,绝不高谈阔论,枝叶蔓延。
如果说我曾经感到他身上有一种肃穆之气的话,在接触之后,我更确切地感到他有一种由内而外、并非刻意求之、而是自然而然渗透出来的威严。
他讲起话来一副非常认真的样子,一口安徽桐城的乡音,听起来相当费劲。
他脸上一般是没有笑容的,但有时笑起来却笑得咧着嘴,像是从心底里蹦出来的。
这种笑经常是他在讲了一个自认为得意的想法或意见时才有的,而且,这时他会停止说下去,将那咧开了嘴的笑停驻在脸上,眼睛盯着你,似乎在等着你的回应。
几次接触后,我就确切地感到,他是一个很自主的人,很有主见并力求影响别人的人。
他绝不跟对方讲多余的话,但当我小心翼翼从业务工作范围里挪出去一小步,恭维他身体很好时,他会很和气,很善意地告诫我:
“身体就是要锻炼,每天不必要长时间,但一定要坚持。
”当我又称赞他的太极拳打得好时,他以权威的口吻提示我:
“跑步,最好的运动是慢跑,每天慢跑半小时,它给我的身体带来的好处最大。
”我见过他在校园里跑步的样子,步子不大,节奏不快,身体前倾,姿态有点可笑。
在美学理论王国里,朱光潜是一个矜持、肃穆、有尊严的“王者”。
他对他在美学问题上的每一个论敌,不论是什么倾向、什么身份的美学家,从打着马克思唯物主义、现实主义的旗帜,娓娓动听赢得了不少信众的;
到有资格的老左翼理论家,乃至哲学美学界的新秀,他都没有放过,几乎给每个人奉送了一长篇大文,或为批评,或为商榷,或为反驳,大有舌战群儒之概,颇有横扫千军的架势。
“文革”前夕,《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停办,此后我就再没有见到朱光潜。
据说,“文革”中,他受到冲击,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而挨批斗。
直到十年浩劫结束,朱光潜重新活跃在学术舞台上。
他受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担任该所的学术委员。
当时每个研究所都提携了几个已崭露头角的青年人担任学术委员。
正是在这个场合,我有幸成为这些学长的“同会者”和“共事者”。
朱光潜先生辞世后,我不止一次地想起他,不论是从学术业绩方面,还是从精神人格方面以及人生轨迹方面。
他著作等身,译文浩繁,西方文艺批评史上、美学哲理史上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所有名家经典,他无不涉及。
只要进入这个领域的每一个地区,都能看到这个思想者——一个小老头的身影坐在那里,握着拳,支着下颌在进行思考。
他的精神人格之所以值得景仰,并经得起推敲,就在于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他只专注于学术,心无旁骛。
作为学者,他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毅”与“勤”,像他那样作出了厚重的学术业绩,产生了那么大量的论著与译著,并且是以康德、黑格尔、克罗齐、维柯等这样一些高难度的人物与文本为研译对象,如果不是每天从不懈怠、坚持长时间艰苦的脑力劳动,那是不可能达到的,这对于早年就已经功成名就、有条件“歇一口气”的老学人更是不容易做到。
朱光潜先生常常使我想起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注】。
(本文有删改)
【注】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因触犯了天庭而被惩罚。
西西弗斯每日要将一块沉重的石头推上山,每当石头推到山顶就滚下来,于是西西弗斯又得重新将石头往山顶推,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16.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朱光潜大名鼎鼎,但毫不起眼,身材矮小,穿一身深蓝色咔叽布中山装,踏一双布鞋”几句,从名气、身材、穿着等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朱光潜。
B.作者写朱光潜对于刊物之外的任何学术理论问题,“有严格的界限,绝不越雷池一步,绝不高谈阔论,枝叶蔓延”,旨在说明朱光潜研究领域的局限。
C.朱光潜是“美学理论王国的‘王者’”。
朱光潜对他在美学问题上的每一个论敌都不曾放过,或批评,或商榷,或反驳,大有舌战群儒之概。
D.“朱光潜先生辞世后,我不止一次地想起他,不论是从学术业绩方面,还是从精神人格方面以及人生轨迹方面”,饱含着“我”对朱光潜的怀念之情。
E.本文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把朱光潜这个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推介了出来。
(2)本文主要写了朱光潜先生的哪些成就或贡献?
(3)朱光潜先生有哪些精神品质?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文章最后一段有着怎样的意蕴?
请简要探究。
(8分)
七、作文。
(60分)
17.按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鸟儿痛苦地死去了,它的灵魂来到上帝面前诉说自己的不幸和委屈。
它说:
“生活在林子里真是太不幸了。
那是自私自利的地方,鸟巢破烂不堪、难避风雨,没有谁会想到修一修;
觅食越来越难,谁也不肯把捉到的虫子分给同伴。
我只能天天过着受冻挨饿的日子。
”
上帝微笑着说:
“你的不幸都源于你自身,你一味地抱怨环境,不明白自己的责任。
如果不抱怨,不等待,而是行动起来,去改变自己的处境,你就不会痛苦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二语文十二月月考答案
1.B
2.B(A项成分残缺,“培养”无宾语。
应在“问题”后加“的能力”。
C项并列不当,“公款消费”包括“公款旅游、公款吃喝”。
D项逻辑不当。
“避免小贪变大贪,防止腐败破坏力和影响力的扩大”和“把腐败行为扼杀地初始阶段”是“进一步加大反腐的力度”的结果。
句子应改为: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反腐的力度,不惜血本地反腐,这样就可以避免小贪变大贪,防止腐败破坏力和影响力的扩大,从而把腐败行为扼杀地轻微状态。
)
3.A(③中的“居住环境”对应了前句的“人居环境”,故应在最前。
⑤句的“寻常之境”与③的“巍峨的大山”恰成对立的环境,且本句中的“才”与③句的意思能形成语意上的呼应。
⑥②①④都是对张复兴绘画的评论,⑥在最前,②句的“他”照应“张复兴”,故②紧随⑥之后。
①中“这样的地方”就是指②中“平和的区域”。
④是对“诗意境界”的评价。
4.C5.A6.B
7.D【解析】原文是“故而推测”。
8.C试题分析:
“但作者并不赞同”,无中生有,作者只是客观叙述并无自己的判断。
9.D试题分析:
原文是“提倡三教同尊,不始于唐”。
10.A
11.C试题分析: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又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12.B试题分析:
报闻,指皇帝答复知道了。
不是皇帝同意他的建议。
这里偷换概念。
13.
(1)魏时亮弹劾王本没有做臣民的礼节,这是大不敬的罪行,并列举数落了他的几件不法的事。
奏疏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士人议论(这件事)都认为他是壮士。
重点:
“数”“不行”“壮”。
(2)重点:
族判断句(3)重点:
亡何渡为
13.(4分)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无限肃杀的边塞秋景图。
寒蝉在桑叶枯落的空旷桑林里鸣叫,边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
(2分)这两联借景抒情,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
14.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献身沙场的壮士豪杰的惋惜和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的所谓“游侠儿”的讽刺;
(4分)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2分)15.略
16.
(1)DC(选D给3分,选C给2分)
(2)①他对《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的选题与编译提出了明确的意见;
②他在心理学方面颇有研究,对读者影响深远;
③他舌战群儒,在美学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建树;
④他涉猎广泛,著作等身,译著浩繁。
(答对三点即可)
(3)精神矍铄;
肃穆、威严而又不乏和气;
认真、矜持而又不乏善意;
干脆、专注、纯粹;
自主、有尊严;
坚毅、勤勉、从不懈怠。
(概括合理即可)
(4)一是意在表明西西弗斯与朱光潜先生同样有着不幸的遭遇:
西西弗斯因触犯了天庭而受到“推石头上山”的惩罚;
朱光潜先生因十年浩劫的“文革”而遭到冲击,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
(4分)二是意在表明西西弗斯与朱光潜先生同样有着始终不渝的精神:
西西弗斯不断推石上山,周而复始,永不停顿;
朱光潜先生为学术事业、为坚持真理而孜孜以求,坚持不懈、锐意进取、永不停歇。
(4分)(言之成理即可)
17.参考立意:
不要一味抱怨,要尽自己的责任;
要用自己的行动争取幸福;
等等。
【参考译文】
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进士。
授职为中书舍人,被提拔为兵科给事中。
隆庆元年(1567)正月初七,穆宗下诏免去朝见,过了三天又传旨免予朝见。
魏时亮认为新主不能马上就懈怠了,上奏直言劝谏。
不久,朝廷派遣魏时亮用左给事中的身份给检讨许国充当副职,出使朝鲜。
按照旧例,王侯面朝北方听从诏令,使者面向西方宣诏。
魏时亮对此进行争辩,于是使者面向南宣布诏令。
回到朝廷后,他晋升为户科给事中,趁机向穆宗奏陈辽东的情况。
不久,他奏请穆宗谨慎起居,停止游玩宴乐的活动,每天亲临便殿审理奏章,召集大臣进行裁决。
皇帝答复知道了。
兴都有八千三百顷庄田,宦官强夺民田,又增加了八百顷,建立了三十六个庄园。
穆宗依照抚按大吏的奏疏,吩咐有关部门官员征收租税,将兼并的田地归还给百姓。
宦官张尧为此请求穆宗,穆宗又同意他们兼并如旧。
魏时亮极力劝谏,穆宗不接受他的意见。
穆宗每次亲临朝廷处理政事,(魏时亮)默然拱手,不曾讲过一句话。
等到石州陷落,有人奏请皇帝追究大臣的罪责。
过了两天,朝讲结束,皇上果然责问石州被攻陷的情况。
宦官王本就在旁边指责诸位大臣欺瞒、蒙蔽皇上。
皇上生气了,用目光威胁他,王本还在不断地数说。
皇帝很不高兴地罢了朝。
魏时亮弹劾王本没有做臣民的礼节,这是大不敬的罪行,并列举了他的几件不法的事情。
十月初,穆宗下诏停止每天的讲授。
魏时亮率领同僚上奏称天气还没有寒冻,不应该停止讲授。
不久,奏请将薛瑄、陈献章、王守仁奉入文庙祭祀,奏章下发到各主管部门。
……第二年冬天他又上奏说:
“天下值得忧虑的事情在于百姓贫穷,能替百姓排除忧虑的人是知府。
应该慎重挑选他们,治政业绩卓越的人就升任京卿或巡抚,那么人就会自我激励。
督学是关系到全国人伦理教育的人,应当挑选学问、德行俱佳的人,不对他做时间限制。
德行和声望都高峻的人,就招来担任祭酒或者进入翰林院,以便显示鼓励劝勉。
”奏章下发给部里讨论,最后没有施行。
隆庆三年(1569),他升任太仆少卿。
起初,徐阶、高拱互相攻击,魏时亮与朝廷大臣对高拱进行攻击,使他离职。
不久,高拱再次入阁,考核言官,排斥异己;
魏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