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1379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努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三、加速发展科技事业

四、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五、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七、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建设

八、持续改善和保护环境

九、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十、扎实做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十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十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第四部分严密组织科学实施

第八章规划期限

一、近期规划

二、后期规划

第九章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建立保障制度

三、强化实施监督

四、规划调整机制

过去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地区工委和地区办事处团结并带领地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加强管理,圆满完成了奥运、国庆60周年各项保障任务,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一章“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经济发展

围绕昌平区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和建设七北路高新技术产业走廊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环保型等高端产业,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发展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和大型商业项目,其中,北京国际信息产业基地已签约引进包括美国嘉吉、台湾复盛机械、远东德丰等国内外上市公司企业22家,年产值已达到20亿元,2010年上缴税金1.5亿元;

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40家,2010年上缴税金2.2亿元,以原创型高新技术为标志的实验室经济正在崛起;

三一产业园正式建成投产,2010年完成税收1.5亿元。

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已有两批共45家企业入驻。

中关村永旺国际商城、华联商场、美联美、北店时代广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建成并投入运营。

地区税收从2005年末的3.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1.2亿元,年均递增25.5%,财政收入从2005年0.513亿元增长到2010年1.8亿元,年均递增28.5%。

2010年完成企业总收入26.4亿元,比2005年增加126%;

完成企业利润4.7亿元,比2005年增加276%;

完成工业总产值22.6亿元,比2005年增加414%;

完成工业利润3.7亿元,比2005年增加825%。

各项经济指标的实际增长率远远高于规划指标。

从税收结构看,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2005年末的72%降至2010年的44%,工业、其他商贸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由2005年13%上升至2010年的54%。

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由依赖房地产业向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地区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建设

“十一五”期间,地区开工房地产建设项目47个,开工面积219.7万平米,完工面积42.9万平米。

一批保障性住房项目,包括天巢园小区、瑞旗家园、朱辛庄两限房项目与佰嘉城经济适用房项目拔地而起;

智慧社、北回归线等商品房项目主体接近完工;

一批写字楼项目:

东亚上北、新龙大厦、龙冠置业大厦等建成并完成招商。

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南店村整建制转为社区,朱辛庄新村建设已经完成,回龙观村旧村改造列入北京市土地储备项目进行一级开发,各项手续进展顺利,农民回迁楼已开工建设。

新农村建设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4.0亿元,比2005年末(13.63)增长76.08%。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各行政村在市、区及地区办事处各级政府资金的支持下,总计投入42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电力及公共照明、饮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

农村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地区8个行政村和4个转制社区已全部完成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和转制社区在全面实行重大决策“五步法”的同时,试点推行了财务管理“收支两条线”制度。

社会管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对地区域内违章建筑、食品安全、“七黑”场所、黑车、摩的等问题治理效果显著。

推行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六个一”管理模式,落实出租房屋税代征工作,组织开展流动人口聚居地区排查,针对不同人员、不同等级制定管控方案,管控措施不断加强。

推进科技创安工作,投入170万元在全地区治安敏感地段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了与公安系统的联网。

进一步完善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实施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实现维稳、信访、应急三方联动的工作机制;

有效控制和防范了各类违法犯罪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捣乱滋事活动的发生,社会治安呈现平稳态势。

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工作

定期开展各类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多轮安全隐患排查,排除重大安全隐患;

创新研制胡同消防车,以适应地区防火需要;

全力保证地区域内医药卫生安全,针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等各项人畜疫情,切实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预防了重大疫情的发生;

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应急处突能力进一步提高;

切实提高了地区在生产安全、防火、防汛、地下空间、高压线下、建筑工地以及动物防疫等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水平。

城市环境建设通过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措施相结合,在打击整治非法占地、违法建设、广告牌匾、非法商亭报亭、校园周边环境和各类综合秩序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

建立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组建了绿化养护队,确立了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社会事业发展2010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84.48元,比2005年(9882.4)增长94.12%;

人均劳动所得15454.8元,比2005年增长48.60%。

就业、社保与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扎实推进。

开发就业岗位10950个,推荐失业人员就业2295人,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3850人次,规范企业用工168家,涉及人员13461人;

调解劳动纠纷479起,涉及人员9583人,涉案金额8795万元。

社保各项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地区城镇居民4031人参加了“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1560名城乡无养老保障老年人享受老年保障福利金,5860名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就近报销医药费服务。

计划生育工作办理各类证件5511例,完善了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创建了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达到了99.08%,对流动人口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统计。

严格执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总计金额574.8万元),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奖励13054人次,金额总计139万),通过奖罚并重,保证了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

政府自身建设地区办事处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目标,在地区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法规范行政,积极务实地受理并协助相关部门办理人大、政协提案;

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坚持做好全程办事代理服务,不断简化审批办事程序,进一步完善政府督查、督办制度,认真务实地开展政风行风件、便民电话件以及区政府督查件等各类非紧急督办件的办理和回复工作,公众诉求办理率达到100%;

同时,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务人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行政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第二部分“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北京市“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来看,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功能正迅速向昌平转移,回龙观地区位于八达岭高速的重要节点,是昌平区与海淀区的结合部,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将使其成为市区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休闲娱乐业向昌平转移的第一承接平台。

一、北京规划修编为地区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回龙观地区被首都总体规划修编列入城市中心组成区范围。

二、大中关村的开发建设为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京发〔2009〕11号)制定的《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年)》产业布局中明确指出要“以海淀区、昌平区南部平原地区构成的核心区为依托,发挥北京北部地区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整合北清路、七北路沿线土地资源,强化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做大做强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着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按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新调整的规划,回龙观地区已被纳入到核心区政策的覆盖范围之内,这将给回龙观地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回龙观必将成为中关村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北扩,东扩第一承接区。

同时,昌平区已将打造首都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带纳入总体规划,在规划产业带上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TBD等重点产业功能区将为进一步发挥京北创新资源密集优势突显出“回龙观板块”的力量。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回龙观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北京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地区财政政策支持。

回龙观地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获得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回龙观村旧村改造也纳入市区土地联储开发项目。

借鉴回龙观村旧村改造模式,地区将借助市区土地联储开发对地区内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加快地区城市建设。

“十二五”期间,回龙观地区将进入更新布局、整合资源、拓展空间的发展阶段,项目和资本聚焦回龙观的态势正逐步显现,把握好这一机遇,必将为回龙观抢占先机、拓展空间赢得比较优势。

虽然回龙观地区在昌平乡镇中开发较早,但同时面临的城市化发展任务也很繁重,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未来五年内,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亟需提高。

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建设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存在着土地储备不足,拆迁成本攀升,建设发展空间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

同时,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现象日趋严重。

二是镇域内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三是目前我地区城市管理水平与居民的期望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产业发展空间相对不足回龙观地区可利用的产业发展用地只有1500亩,相对于地区的人口规模和就业等发展需求,产业发展的空间明显不足。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增强地区税收和财政收入结构中,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所占比重仍然过重,必须持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导产业不突出,城市经济体系还不完备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够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要加快培育。

经济结构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比较薄弱;

消费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休闲娱乐业还不能满足地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业服务业发展迟缓。

旧村改造难度大集约利用土地,消灭城中村是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和必然趋势。

按照过去的旧村改造模式,北四村改造难有土地用于平衡成本。

按照回龙观村改造的模式完成北四村旧村改造或是优选方案之一。

维稳,民生工作压力大。

经济快速发展中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加大,和谐共建局面有待进一步巩固;

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社保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政府服务职能还需加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政府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务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第三部分科学规划持续发展

第四章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落实昌平区"

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建设一流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区"

为主线,坚持"

高端发展、创新发展、集群发展、品牌发展"

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科教创新,打造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资源集约、低碳环保、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把回龙观打造成为科技文化新城,文明和谐宜居家园。

二、规划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兼顾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促进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相协调,保证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能够合理配置。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统筹安排,有效调控原则

坚持统筹安排,促进要素融合,推动资源共享,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环境相统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坚决抵制低端、重复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端、高附加值和高效率的发展。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3)《昌平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4)《回龙观地区地区域规划》

(5)《昌平区回龙观地区工业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7)《回龙观地区城市功能定位及公共服务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要明显转变,经济总量继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城市经济的规模和质量要上一档次。

环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功能设施更加完善;

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基本形成;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备,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一)调控性指标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25%左右

万人拥有专利申请量25件。

社会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100%以上

林木覆盖率达到35%以上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m2以上

安全饮用水达标率达到100%

(一)预测性指标

地区税收年均增长12%左右

地区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

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

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

企业利润年均增长20%左右

工业利润年均增长15%左右

常住人口40万

城市化率100%

回龙观地区是首都城市中心组成部分,是承接首都中心城区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也是首都宜居城市的一部分。

昌平区给回龙观地区的功能定位是:

现代化城市居住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现代商贸中心。

回龙观将按照功能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大力培育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业支撑体系。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昌平“两城三带,两轴三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中,回龙观地区位于昌平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核心区,同时又是现代化的高新技术研发服务中心(TBD)组成区。

未来五年,要积极推进北四村改造,在北清路以北,八达岭高速以西腾出产业用地用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东扩和北扩。

在北清路以北,定泗路以南,八达岭高速以东,腾出1500亩产业用地进行土地储备,降低产业发展的空间成本,重点引进研发产业及企业总部。

积极促进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农学院等产学研基地在地区建成,尽快建立起地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形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强大动力。

以区域新龙大厦,龙冠置业、龙冠大厦、金燕龙大厦、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等楼宇资源为支撑平台,推动并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改造升级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对回龙观建材城、欧德宝汽车交易市场、城北回龙观商品交易市场等占地规模大,产出效益低的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端商务。

在回龙观旧村改造项目以及朱辛庄二期建设中,鼓励发展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鼓励发展高档写字楼、商务会馆等商务地产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聚集企业家资源,发展企业家俱乐部、商务会馆、企业家沙龙等商务配套项目,搭建企业家交流合作的平台。

大力发展高档商业。

以中关村永旺国际商城为依托,在地区征地补偿的配套商业设施中,引进高档百货、购物中心;

在文化居住区内发展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

鼓励发展引进型消费,促进市中心及周边消费者、人才和资本在地区聚集,拉动贸易和消费。

为实现地区产业空间的合理化布局,在市场导向和政府规划的作用下,地区形成了以功能区、产业园为依托的产业发展格局。

按照"

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

的原则,积极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重点功能区和产业园有效汇聚。

重点建设四大功能区和三大园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功能与产业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

促进二产和三产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一)四大功能区

按照统筹安排、梯度推进、重点突破、综合开发的原则,以“金十字”高科技产业走廊为核心,完善四大功能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做强产业载体,聚集高端人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具有商务花园群落特征城市奠定基础。

1、国际商务区。

主要是八达岭高速以西,北清路左右两侧,依托现有的中关村国际商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一产业园,可以规划建设一个集酒店、会议中心、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国际商务圈。

2、高科技产业走廊

结合昌平区提出的建设“金十字”高科技产业走廊的发展战略,在七北路沿线打造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商务花园群落特征显著的企业总部聚集区

3、文化休闲功能区 

 在文化居住区内,引导发展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标志性市民休闲文化设施,合理布局学校、科技馆等公共服务及商业配套等现代城市功能设施,形成文化休闲功能区。

4、核心居住区。

核心居住区是以27个经济适用房小区为主体的文化居住大社区,以13号城铁线为界,分为南北两块,以八达岭高速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同时“十二五”期间将形成三个外围居住区。

一是北五村旧村改造回迁小区位于八达岭高速东,七北路以北。

二是商居集中区,配合“金十字”高科技产业走廊的开发建设,配套建设高档公寓以满足产业精英人士的需求。

三是国际社区,考虑在北四村搬迁后,在国际商城北侧规划建设较高水准的国际社区,以满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外籍专家居住需求。

  

(二)三大园区

  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积极发挥区域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1、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北京市政府、国家科技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建设的《批复》,启动北京高科技“248”重大创新工程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回龙观辖区内,东与京包铁路相临,南至北清路,西至规划的京包快速路,北至温榆河。

生命园将规划建设成集生命科学研发、企业孵化、中试与生产、成果评价鉴定、生物技术项目展示发布,风险投资、国际交流、人员培训于一体的高科技园区。

未来五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将加快东扩,北扩。

2、三一产业园。

产业园占地面积为269201平方米,以北京三一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园内先后注册了五家全资子公司,投资总额达5亿元。

由于三一集团在南口投资兴建生产基地,回龙观的三一产业园将成为三一集团北京研发中心。

3、北京国际信息产业园是回龙观地区属的工业基地,位于昌平区回龙观地区北部,一期规划总用地面积63.08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面积359亩,已签约入驻企业22家。

 (三)其他产业集聚区

1、北京青年创业产业园

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位于八达岭高速东侧。

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园区的功能定位是“北京青年创业的示范园、昌平服务中小企业的试验田、新型社区文化的生长点”。

“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继续发挥小额贷款绿色通道优势,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调动各方积极性,营造全民创业氛围。

为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十二五”期间,地区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围绕实施高水平管理和提供便捷优质服务这条主线,努力在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使公共服务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努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问题,建设文明和谐宜居家园。

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保证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妥善解决困难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

积极协调开发建设单位,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利用现有教学资产,通过名校办分校的形式,引进好的教育管理经验和优秀教师,解决地区适龄青少年得到优质教育的问题。

积极改善镇级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地区“名校”。

积极推动公办幼儿园新建工作,改造或新建2所能容纳1000人左右的公立幼儿园,以解决地区内公立幼儿园缺失问题。

同时要扶持优秀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强对各类培训中心的管理;

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

提高0-6岁儿童受教育率。

巩固和扩大创建学习型乡镇的成果,深入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农村、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地区居民整体素质、文明程度和就业能力,对全地区居民进行法律、法规、科普、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化生活教育及老年教育。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各种传染病。

普及推广社区卫生服务站,整合地区医疗设施资源,鼓励引导知名医院在地区办分院或诊所。

在北大国际医院、积水潭医院回龙观分院建成的基础上,再促成人民医院在回龙观建分院,至少保证三个三级甲等医院在回龙观建分院。

 

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做好宣传动员,措施落实工作。

明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卫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提高全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企业研发和社区科普的投入,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组织专家就地区重大事项开展前瞻性研究,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引导、扶持社区农村群众性艺术娱乐团队组织建设。

定期开办文化体育工作者培训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普及新式秧歌、健身操,引导积极向上的社区、农村文化、体育氛围。

进一步加强对回龙观各体育团体的管理。

引导回龙观超级足球联赛、回龙观羽毛球、兵乓球开展好活动。

定期举办大型演出,体育比赛,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氛围。

文化体育设施方面,积极协调首开集团,按规划实施建成地区文化中心,主要承载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科普馆等功能。

五、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地区办事处将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借助社会力量,一方面督促如道路、公交场站、文化中心等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