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119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春季学期榆林市一中期末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虽没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

这一变化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政治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

【答案】A

【解析】

“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的信息说明天子加强了对于地方的管理,A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集权统治,B错误;C属于宗法制的特点;D属于分封制的影响,排除。

2.春秋时代的战争,通常采用车阵战,一经交战,即刻决出胜负。

战国时期,作战军队的数量大为增加,步兵、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逐渐代替车阵战,战争往往旷日持久,残酷性大大加剧。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B.战争目的由争霸到兼并

C.战争科技出现重大突破D.礼乐制度已经受到冲击

【答案】B

【解析】

春秋时期的战争仅仅是争霸,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是兼并战争,所以战争会更残酷,时间更长,军队数量会更多,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只是这一变化的次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战争科技并未出现重大突破,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礼乐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隋文帝时,“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省门下衔,形成“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的局面。

唐中宗此举措

A.使中书省职权超越尚书省

B.平衡了左右仆射的职权

C.提高了尚书省的行政效率

D.巩固了宰相集体负责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隋文帝时,“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中宗“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目的是为了削弱尚书省权力,从而巩固宰相集体负责制,故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唐中宗的举措无法提高尚书省的行政效率,也不是为了平衡左右仆射的职权,故B、C两项错误。

4.兴科举之前,从春秋战国直至隋初,历代实行过“养士求贤”“军功赏爵”“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等多种选官方式。

这些选官制度的共同之处在于

A.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B.体现了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主流思想

C.主要从贵族子弟中选拔才俊

D.阻绝了天下英才进人统治阶级的道路

【答案】A

【解析】

统治者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完善和严密,目的在于将社会各阶层的人才吸引到封建官僚体系中,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A正确,D错误;B材料没有体现;C不符合“养士求贤”“军功赏爵”“察举征辟”,排除。

5.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御谏两部分组成。

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

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

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

终结于明。

可见言谏制度

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答案】C

【解析】

“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

终结于明”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与强化轨迹相反,C正确;A中有效手段不符合事实;B中消亡不符合事实;D中监察百官属于监察机构职责,不符合材料主旨。

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

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

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救亡运动高涨,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故排除ACD,选B。

7.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

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人持保守态度

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

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在《资政新篇》说到的是“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可知主张中外自由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即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说明太平天国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A正确;B不符合“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法律制度,排除C;D不符合“不得擅入旱地”“不得毁谤国法也”,排除。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分析解答即可。

8.晚清大学士徐桐,邸宅本在东交民巷,因恶见洋楼,他出城拜客不走正阳门,每每绕地安门而出。

见义和团拳民遍街走时,徐桐喜盈盈道:

中国自此强矣。

这说明义和团

A.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B.深得清朝上层支持

C.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D.能够掌控京津形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见义和团拳民遍街走时,徐桐喜盈盈道:

中国自此强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故C项正确;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夸大了义和团的影响力,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见义和团拳民遍街走时,徐桐喜盈盈道:

中国自此强矣”,联系所学义和团运动的知识分析解答。

9.1901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

这反映了清政府

A.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

B.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

C.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

D.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可知,总理衙门是适应外交近代化而设立的,故D项正确;根据“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可知,并非是清政府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排除A;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谈不上平等交往,B错误;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与义和团运动没有关系,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联系所学《辛丑条约》签订的背景、影响分析解答。

10.1911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时,革命军所用的旗帜,湖北方面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广东方面是“青天白日旗”。

这反映出

A.革命军内部缺乏权威领导

B.全国的革命形势如火燎原

C.清王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D.革命党人防止袁世凯夺权

【答案】A

【解析】

根据“革命军所用的旗帜,湖北方面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广东方面是‘青天白日旗’”,说明革命军內部旗帜不统一,缺乏权威领导,A正确;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革命军內部旗帜不统一,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革命军內部旗帜不统一,和防止袁世凯夺权无关,排除D。

11.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一纲领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

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

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但是这一目标基本上是照搬《共产党宣言》,不符合中国国情。

中共二大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把党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一纲领说明了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社会性质相结合,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故A项正确。

中共二大的纲领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而不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故B项错误。

C项“直接推动”说法错误。

D项“社会主义革命”说法错误,此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2.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人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B.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前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中共在江西等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当地的豪绅地主大量涌人城市,故A项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联系所学中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的知识分析解答。

13.1937年8月,中国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维护领土主权”。

这一声明

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B.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反映了中日间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答案】C

【解析】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的发表,表明国民政府坚定抗战的立场,有利于团结全国民众共同抗日,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故答案为C项。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排除A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在1942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5年华北事变的爆发表明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排除D项。

14.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

这样的战略态势

A.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B.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C.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D.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材料中所述“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就是该战役的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用,在淮海战役前,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用,渡江战役是1949年,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48年战略决战开始,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联系所学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意义分析解答。

15.19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