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0204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技术管理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按技术开发的程度分,小革新、小发明;

局部革新;

技术的创新与发明;

技术改造。

技术开发对象主要包括,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开发、设备与工具的开发、能源与原材料的开发、改善生产环境的技术开发。

企业寿命周期分析,技术寿命周期、技术革新周期、技术的生命周期。

技术开发咨询方法:

因素分析法、技术结构分析法。

5、产品开发管理咨询

产品开发:

是指运用已掌握的新原理、新技术对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以满足社会和市场新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开发活动,其方式为:

整顿和改革老产品和新产品开发。

产品开发管理咨询:

产品开发方向、方式、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分析。

产品开发咨询方法: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产品寿命周期:

是指产品设想、设计、试制到投放市场,经历成长、成熟、到衰退七个阶段,被另外一种新产品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侠义的寿命周期包括产品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又称产品的市场寿命。

工艺方案选优法:

比较工艺成本,参看工艺成本管理部分。

6、日常技术管理咨询

日常技术管理:

是指直接为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服务的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作业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工序质量控制和提升、工艺纪律监督、技术档案管理,装备设计及配置水平提升。

技术改造:

是在企业坚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综合应用技术开发的成果,以先进的技术去改造或替代陈旧落后技术的活动。

技术改造可以针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如产品、设备、成本、效率、材料、工艺、能源、节能降耗等等。

第二章、工艺管理水平评价

1、衡量标志

建立起健全、统一、有效的工艺管理体系;

有一套能充分发挥工艺人员作用的办法;

完善的工艺文件和规章制度,严格考核办法,执行三按(标准、设计、工艺)、三定(定人、定机、定工种),工艺纪律好;

建立起文明生产秩序;

消除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2、工艺定额的制定

2.1、时间定额:

为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叫定额时间,一部分不必需要的时间损失如停工待料、寻找工具等叫做非定额时间。

2.2、单件时间定额:

完成一个零件的一个工序所消耗的时间。

=作业时间+服务+生理需要时间

3、制定劳动定额的要求

  先进合理,达到平均先进水平;

注意综合平衡,防止不合理差异。

4、劳动定额制定方法

4.1、经验估算:

工艺人员、劳动工资人员根据产品图样、工艺规程或实物,结合具体生产条件,凭经验估计工时消耗。

4.2、统计分析:

利用大量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整理,并结合具体生产条件制定。

4.3、类推比较:

以现有产品定额资料为依据,经对比分析,推算另一种类似产品或工序的时间定额。

4.4、技术测定:

试生产过程中,实地观察、计时,计算来制定定额。

5、劳动定额的修订时机

产品结构修改;

工艺方法修改;

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大幅度提高;

材料或毛坯改变;

设备或工艺装备改变;

生产组织形式改变。

6、材料消耗定额

6.1、材料的有效消耗,净重。

6.2、工艺性损耗,如铸造的浇毛残余,锻件的烧损量、棒料的锯切口等

6.3、材料利用率=净重/为完成一件工件所消耗的材料总和或总和分摊。

7、其他定额

7.1、设备定额:

根据年产钢领和工艺路线确定设备台数,设备能力负荷(日产基数/实际产量)

7.2、工具消耗定额,确定工具消耗量、储备量的依据。

如刀具、设备工装易损件、易损工具等。

7.3、型材消耗定额=零件毛重或净重+制造毛坯时的各种工艺性损耗之和+残料重量分摊。

7.4、锻件消耗定额=锻件毛重+切割(锯口)重量+烧损量+残料重量分摊。

7.5、铸件消耗定额=毛重+浇冒口重量+损耗量

7.6、燃料消耗定额=单位产品需用量/热当量系数(实际发热量/标准发热量)

7.7、动力消耗定额。

电力=熔炼每吨炉料消耗量,或机加工每小时消耗量;

装机容量KW,每千瓦小时为一度。

压缩空气=设备工作小时立方米消耗量;

水消耗量=清洗水每吨零件数,或冷却水设备台时消耗量。

  

第三章、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

某个产品能否上马,取决于是否适销对路,有发展前景,且在资源配置,综合经济效果上有可行性。

因此,必须做好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这是决定投资效果的第一关。

可研内容包括:

1、市场需求预测

1.1、拟建项目产品的消费历史,如市场消费需求状况和消费增长速度等;

1.2、拟建项目的产品生产能力、发展规划,包括现有生产能力、正兴建生产能力及规划生产能力和增长速度等;

1.3、拟建项目的产品质量状况,如产品材料结构,产品自然寿命以及消费者的习惯和反应等;

1.4、拟建项目的产品价格状况,如国内现有生产企业价格、市场可比价格、生产成本、盈利水平等;

1.5、同类生产厂家状况。

根据市场调查作出需求预测掌握市场总需求量、可供应量,一定时期需求发展特点,拟建项目产品进入市场的占有率等。

2、生产规模确定:

拟采用的工艺及设备能力及其来源,原材料来源极其保证程度,资源的利用程度,投资来源和生产能力以及投产后的盈利率。

3、投资估算

不同技术经济方案反映不同的投资,而投资的多少影响项目生产成本和利润。

投资估算的原则

3.1、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3.2、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物和设备;

3.3、选择最合理的投资方案。

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

3.4、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3.5、设计方案、图纸及主要设备和材料表;

3.6、设备、材料价格;

3.7、同类型项目投资资料;

3.8、资金来源、贷款利率等。

投资估算方法:

3.9、系数法:

由设计方案确定的设备投资为基础,对相应的建筑费、安装费及主要材料费,其他费用等用一个系数进行计算;

3.10、编制概算方法。

对土建工程,按平米造价指标计算,对标准设备按到场价格计算,非标准设备按同类设备价格类推,设备费用按设备原价加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百分比)计算,其他费用按工程费百分比计算,不可预见费按工程费和其它费用之和的百分比(一般为5-8%)计算。

4、成本核算,按类似产品成本类推

5、项目经济评价

5.1、基本要求: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必须考虑投资的时间价值;

不同项目的方案比较,必须具有可比性;

价格与经济参数在时间上的可比性应当一致;

做好不确定因素的分析,以保证建设项目能适应生产经营和市场的变化。

5.2、评价内容和指标:

净现值,是反映工程项目在建设期和服务年限内获利能力的综合性动态评价指标;

投资回收期,等于建设期投资总额/年利税总额,应小于标准回收期;

资金利润率,是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

企业内部收益率,是技术方案研究周期内所有现金流入现值之和等于现金流出的现值之和时的收益率。

6、企业经济评价

通过项目寿命期财务活动分析,以经济指标论证企业经营财务上的可行性。

第四章、新产品开发和车间工艺布局

一、新产品开发

1、产品开发程序:

市场调查与技术经济预测,制定产品开发方案。

对未来产品的基本特点和开发条件如主要参数、目标成本、销售预测、开发投资、现有生产技术条件等进行必要描述,多种方案时要进行评价、选优、决策;

编制设计任务书,组织产品设计,包括全套图纸和技术文件;

组织试制、试验、鉴定。

样品试制在于考核产品设计质量,小批试制在于考核生产线和工装是否符合产品生产要求。

2、新产品设计的技术经济要求:

技术的先进性,产品的性能、结构、材料以及工艺具有先进水平,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产品结构的工艺性、经济性。

工艺性是指用现有工艺及设备条件能够制造出来。

经济性,要求控制设计成本,一是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去除不必要的多余的重复的功能,降低不必要的加工精度,尽可能减少投入。

二是适合大批量,高效率生产或系列化、标准化,尽可能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

三是使用的经济性,满足顾客使用寿命长,使用能耗低、效率高的要求;

造型的艺术性,产品整体在空间上布局合理协调,结构紧奏,外形美观,色泽鲜艳。

二、车间工艺布局

在设计车间工艺布局时,应按照产品的生产纲领以及产品工艺路线中所规定的车间任务,编制出车间生产大纲,制定加工装配的工艺规程,确定车间内的工艺路线和生产组织形式,确定机床设备、辅助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的种类、型号及数量。

实践证明,良好的车间工艺布局可以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人力、设备和财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1.车间工艺布局的原则:

1.1、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特点,把同类型机器设备集中在一起,即机器设备的机群式布局,形成一个基本生产单位。

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车床组、钻床组、磨床组。

各品种的相关工序均可通过这些专业设备群。

其优缺点是:

车间、工段对产品品种的适应性强;

由于同种设备集中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提高设备负荷系数;

便于工艺管理;

生产控制灵活性较强,便于生产任务连续进行;

产品工序多时,需要由不同的车间工段完成,往返运输多,路线长,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在制品数量增多,流动资金占用大;

车间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复杂且频繁,协调工作多,管理成本高;

较适用单件小批方式,如模具、工装加工、刀具刃磨、热处理。

1.2、对象专业化原则:

就是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及工序集中在一个车间工段里封闭完成,即按照产品类别进行工艺布局,车间工段只生产一种主要产品或几种工艺类似的产品。

优缺点:

缩短了产品的运输路线、减少了中间品库存及资金占用,缩短了加工周期,减少了车间工段之间的协调频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但部分设备可能负荷不高利用率低,只适用于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生产,品种较多时适应性差,新产品生产只能通过新增投资实现。

且相似工艺产品更换时,换模及调整时间损失大,影响工装精度稳定性。

1.3、综合原则:

即部分按工艺专业化,如铸造、锻造、热处理,加工工艺按对象专业化布局。

吸取或克服了两者的优点和缺点。

1.4、车间总体布局原则:

各工段、班组应按工艺流程配置;

辅助工段及生产服务部门的配置要有利于为基本工段服务;

中间库的设置应将机械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有效连接起来;

材料库和工具库、成品库必须靠近生产车间且距离最近。

1.5、车间的设备配置:

配置内容,就是按零部件的生产工艺规程进行设备的平面配置,其具体内容包括,工艺设计,即工艺路线及设备、参数选择,物流设计,即各工位设备的位置配置,保证物流畅通,物流活动流程费用低。

车间的设备配置原则:

(1)、遵循工艺规程与原则;

(2)、最短路线原则。

保持生产线上各项操作之间的移动距离最小,物料和人员流动路线最短,节省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保持人员良好精神状态。

(3)、生产力均衡的原则。

尽可能做到工序节奏相近,充分平衡设备负荷,避免设备忙闲不均。

(4)、充分利用空间、场地原则。

设备之间距离合适。

(5)、方便运输的原则。

车间里应有标准醒目的通道,便于物料搬运方便、通畅,提高运输设备的效率。

(6)、安全和满意的原则。

保证生产安全,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调动工人积极性。

(7)、柔性的原则。

要适应产品结构调整,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以及生产能力扩充的需要,并能以最少的费用和最快的方法,实现多品种的切换。

(8)、车间设备的布置方式:

机群式、流水线、柔性线(由于数控NC、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群控DNC等高新技术加工设备的应用,使多品种柔性线的高速高精度加工变为现实)。

第五章、车间生产技术准备的工艺管理

一、准备内容

1、技术文件方面的准备

技术文件包括图纸、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检验规范等,是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依据,必须正确、统一完整、清晰。

进行技术交底和规范培训,使操作、检验等人员在生产前就熟悉技术文件,了解产品的质量标准,掌握操作规程的要点。

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三按,即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技术文件的规范更改。

2、设备方面的准备。

必须对操作者和维修工进行培训,要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技术要求,了解使用保养、维修规范。

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完好、良好状态,及时故障维修,定期进行预防检修和精度鉴定恢复。

3、工艺装备方面的准备。

包括夹具、刀具、辅具、量具、检具等是稳定工序质量的主导因素之一。

规范使用、调整、更换、保养、精度鉴定。

4、毛坯、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外协件准备。

必须质量合格、品种齐全、数量适宜,经检验确认后入库,投入试生产。

5搞好工作地服务工作。

包括工作场地的调整、布置、运输、装卸、以及通风、照明、环境卫生等各项服务性工作。

二、工艺定型的条件:

1、技术文件正确、完整、统一,能保证产品图纸和技术条件的要求;

具有完整的工艺验证总结;

工艺装备调试合格后,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工艺规定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检测仪器型号与精度能符合工艺要求并调试合格;

毛坯、原材料符合工艺要求,并有稳定的供应点;

产品零部件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关键工序已实现“三定”;

生产和检验工人能掌握所担任工序的技术资料和操作技能;

工艺管理制度、各类人员工作标准以及岗位经济责任制已建立并得到贯彻。

三、工艺装备验证

1、目的:

证明工艺装备能保证产品零部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工艺要求;

证明工艺装备结构可靠性、精度、操作性能、成本、安全性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2、范围:

首次设计、制造的工艺装备(含工位器具);

结构经过重大修改的工艺装备;

复制的大型、复杂、精密的工艺装备。

3、验证的依据:

零部件设计图样及技术要求;

工艺规程;

工艺装备设计规范及设计任务书;

工装图纸及使用说明书、工装明细表等。

4、验证的内容

主要验证其与设备、与被加工或检验零件精度,与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等四个方面的关系符合性。

4.1、与设备或测量仪器的关系:

能否正确地安装在工艺所规定的设备或测量仪器上进行加工或测量;

与设备或测量仪器的连接部位、结构尺寸、定位精度、装夹位置是否符合设备或测量仪器的要求;

在设备或测量仪器上的装卸、操作亦方面、安全可靠;

其总重量及总体外形尺寸是否在设备或测量仪器承重、规格及性能等允许范围之内。

4.2、与被加工或被检验零部件的关系:

其定位件的位置是否与被加工、被检验零部件位置要求相符。

装备夹紧方法、夹紧力使装备构件或工件夹紧后产生的变形,是否对构件精度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与被加工或被检验零部件配合精度是否影响零部件质量,与被测零件的定位精度等要求是否匹配。

在合理使用情况下,刀具、量具是否满足零件加工或检验的精度以及粗糙度的要求。

4.3、与工艺的关系:

其定位基准及尺寸、测量基准及测量尺寸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夹紧部位、夹紧方法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在使用工装时的加工程序、加工部位、加工尺寸、加工余量等是否达到工艺要求。

在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符合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验证工装的刚度。

4.4、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其结构特点、使用性能、精度稳定、安全可靠等诸方面是否能满足生产进度和批量生产的要求。

5、验证的方法

5.1、固定场地验证,是指按图纸和工艺要求事先准备产品零件,然后在固定的设备上进行模拟验证,一般适用于各种模具的验证。

5.2、现场验证,指工装在使用现场进行试验加工,分两种情况,按照零部件图纸和工艺要求,预先进行试验加工;

工装验证和工艺验证同时进行。

6、验证程序

6.1、验证计划及准备:

根据工装使用进度和新产品生产准备进度要求拟定验证计划,内容包括验证组织、操作、检验、调整、修正人员。

准备包括产品图纸、工装图纸、相关技术经济安全要求等全套技术文件,验证用材料、毛坯、产品,检验测试设备。

6.2、工装验证:

一般与工艺规程验证同步进行。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所规定的加工程序、加工部位、工艺参数、质量要求进行操作。

按照验证内容逐项进行验证,详细记录验证情况。

发现工装问题应立即停止操作,验证组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验证或立即改进,修正。

验证判断,加工10到50件产品,全面验证技术经济安全等方面符合性。

验证处理,验证后,填写“工艺装备验证书”,验证参加人会签后,合格工装可转入车间使用,工装做合格标识后(钢印),纳入正式工装管理。

不合格工装要及时组织修正,挂返修标识。

验证结论,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报废四种结论。

验证合格,完全符合产品设计、工艺文件的技术要求,完全可以转入生产使用。

基本合格,虽不完全符合产品设计、工艺文件要求,但不影响使用或待改进,允许投入使用。

不合格,须返修并经重新验证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报废,因工装设计或工装制造问题,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没有返修的价值。

办理报废手续。

四、工艺定额的验证

1、验证内容及目的

1.1、定额包括

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简称材料定额,和产品劳动消耗工艺定额,简称工时定额。

材料定额又包括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消耗定额。

主要材料消耗定额,是指用来制造单位产品并直接构成合格产品实体的材料所必须消耗的标准数量,如型材、锻件、铸件及金属炉料、非金属材料等。

辅助材料消耗定额,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但不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所需消耗的材料标准数量,如润滑油、清洗剂等。

劳动定额,就是对一定的工种和一定等级的工人,在充分利用生产工具、合理组织劳动和运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生产一定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用工时表示的为工时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合格产品所需要最短的劳动时间,用产量表示的是产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组织技术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够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最多数量。

工时定额,是指完成生产作业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消耗。

由基本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以及准备与结束时间组成。

1.2、验证目的,保证企业合理安排生产,促进经营管理科学化,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消耗和社会效益。

2、验证对象

小批试制产品、改型产品、批量连续生产产品、工艺重大改进或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而变更工艺定额时。

3、材料定额验证

3.1、验证依据和标准,完整的材料标准(材质、成分、规格、重量标准)、产品设计规范及适宜、符合的产品设计图纸。

产品总重量和成品净重的标准(产品图纸体积乘以密度净重的核算),完整的工艺设计规范和符合的工艺规程,工艺规定余量、拔模斜度、锯切口、浇冒口、尺寸和重量,余料残料、工艺要求配料规范,工艺规程规定的合理损耗、材料利用率要求、铸件锻件成品率水平、其他经济技术指标。

3.2、验证内容及方法,

毛坯与设备的关系,重量、外形尺寸是否符合零件加工机床的规格及承重要求,如选择的棒料直径能否经过机床主轴孔,高度是否超过机床加工高度,毛坯外形尺寸是否与零件加工设备相干涉。

毛坯与工艺的关系,加工余量是否符合工艺质量要求,每一毛坯加工零件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验证方法,

技术计算法,根据产品零件结构,工艺规程要求和正常的生产技术条件,计算零件净重和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性损耗,与原制定的材料定额进行比较。

实际测量法,用实际过秤称重的方法与制定的定额进行比较。

应多取样本进行称重取平均值。

经验统计分析法,根据材料实际消耗统计资料,经过分析核实后,与制定的定额进行比较。

4、工时定额验证

4.1、依据,完整的产品图纸、工艺设计规范及适宜的、先进的工艺参数,劳动工艺定额核定表;

设备类型、精度、效能、使用和操作方法等,工装的特点和效能;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定额制定快、准、全的要求,技术经济安全要求。

适宜性和可行性,先进性和激励性。

快是,制定定额及时,简捷,及时满足生产和管理需要。

准是要求定额符合技术经济安全的客观要求。

全是要求凡是应该且能够制定定额的产品、车间工段、工种、工序都应制定定额。

4.2、验证要求是,先进性;

合理性,是否从实际出发制定定额;

完整性;

准确性,是否充分分析各种影响时间消耗的因素;

4.3、验证的方法:

类比法,以经过多年生产验证且先进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同类型产品或系列产品的工时定额为基础,进行比较,以验证产品工时定额的水平。

验证定额准确率,严格规范操作实际消耗的时间占定额时间之比,验证定额准确率;

工时定额核定表,实测法,

第六章、定置管理

一、基本概念

定置管理是研究企业生产现场的生产活动中人、物、场所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一般情况下,在场所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有三种,A状态,立即结合或结合紧密、频繁;

B状态,待结合或间断性结合,频率不高;

C状态,失去联系价值的物品,如废弃物、残余物等。

保证工作效率和目标的需要,依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工艺规范和工作流程要求,将现场物品进行科学定位,并对现场所有物品的存在状态进行管理控制,叫定置管理。

二、定置管理的原则

1、定置设计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和定置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确保物品处于合适的位置、距离、状态,使操作者感到顺手方便。

2、定置设计要进行人与物、物与场所、场所与人所结合的每一个动作和程序的分析,较少无效劳动,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3、物品的定置必须使用适宜的工位器具,并做到规格化、标准化;

4、物品定置的位置必须保证通道畅通,搬运方便,确保安全生产;

缩短搬运距离

5、对易燃易爆有毒易污染的物品应实行特别定置。

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6、对废弃物品,有利用价值的须分种类进行定置

7、已确定执行中的定置物及位置的变更必须经过审批。

三、区域定置管理

1:

A类区,放置A类物品,如在用工具量具、卡具辅具,正在加工交检的产品,正在装配的零部件;

2:

B类区,放置B类物品,如周期性上场的工装、辅具、运输工具、待周转的半成品,待装配的配套件,暂封存设备,临时停滞件。

3:

C类区,放置C类物品,如废品、垃圾、料头、废料等。

四、检验区划分

1、合格品区,颜色

2、待检区

3、返修品区

4、废品区

5、待处理品区

五、质量控制点定置管理

1、控制文件和规范

2、定人、

六、仓库定置管理

1、帐卡物定置标准化

2、物品摆放不得超高,应有标准

3、仓库计量器具如磅秤、温度计等应有固定位置

4、安全通道保证畅通,不得在通道内堆放物品

5、大量生产,经常领用的物品,重量大的物品定置在发料口较近的地方

6、笨重物品定置在比较低的地方

7、有储存期要求的物品实行醒目和归类定置,

8、易燃易爆有毒易污染的物品和消防设施器具应实行特别定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