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9913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轨道精调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客专站前工程XBZQ-2标段设计时速250km/h,轨道结构设计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起止里程桩号为D~DK5,正线长度22.91339km,组成为特大桥、342.9m路基、渭河特大桥(0-646号墩),其中含特殊结构连续梁5处,跨段节段拼装梁19跨。

客运专线具有高安全性、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高精确度五个突出特点,因此,建成后的轨道是否具有满足列车高速运行的高平顺性,即成为客运专线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轨道静态精密检测,可以对铺轨后的轨道平顺性进行量化评价,其评价指标包括轨距、超高、扭曲、平面及高程位置、长短波平顺性等,并针对轨道不平顺的地方给出调整方案,进而保证线路开通前的轨道处于最佳几何状态。

因此,对于建成具有高平顺性的轨道线路,对于客运专线按照设计运营速度的顺利开通,轨道静态精密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轨道精调测量应在长钢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开展,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方式配合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轨检小车)进行。

轨道静态调整是根据轨道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调整,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型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水平、轨向、高低等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高速行车条件。

高速铁路轨道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备注

1

轨距

±

1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1/1500

变化率

2

轨向

2mm

弦长10m

2mm/测点间距8a(m)

基线长48a(m)

3

高低

4

水平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5

扭曲

基线长3m,包含缓和曲线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

6

与设计高程偏差

10mm

7

与设计中线偏差

二、作业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5、《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7、《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8、西宝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文件;

9、铁道部有关规定。

三、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

为确保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精度,在预计时间内顺利完成无砟轨道精调工作,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建立组织保证体系,并成立无砟轨道精调筹备小组,组织保证体系图及精调筹备小组建设如下:

无砟轨道精调筹备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无砟轨道精调筹备小组成员职责如下:

负责组织讨论轨道工程施工组织,与设计院沟通解决设计方面的问题及技术文件的审批,全面负责无砟轨道精调管理工作。

负责轨道精调小车、全站仪等精调设备的联系,线下工程沉降观测评估,CPⅢ建网及评估。

组员:

负责轨道粗调、精调的内外业作业

四、精调前准备工作

轨道精调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项内容,CPIII控制网的复测及轨检设备的准备。

4.1CPIII控制网的复测

CPIII控制网是轨道精调作业的测量基准,在轨道精调作业前为保证精调作业的精密,实现轨道的平顺性要求,必须复测CPIII控制网。

CPIII控制网复测前,应先检查原建网的CPIII控制点是否存在毁坏,对已毁坏的CPIII控制点进行恢复。

CPIII平面网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

CPIII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应≤±

3mm,且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ΔX、ΔY较差应≤±

2mm。

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III点采用同精度内插方式更新成果。

CPIII高程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

CPIII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较差≤±

3mm,且相邻点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

2mm时,采用原测成果。

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III点采用同级扩展方式更新成果。

4.2轨检设备的准备

鉴于客运专线对轨道的高平顺性要求,轨道精调的高标准、高精度测量,轨检设备应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及获得国家承认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作业。

本标段计划使用徕卡TCRP1201高精度全站仪、AMBERG轨检小车进行轨道精调作业。

五、轨道精调施工工艺及流程

5.1轨道精调作业流程图

施工准备

轨道状态检查确认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

数据模拟及调整量计算

现场位置确定及复核

更换扣件/调整扣件

轨道状态复查确认

5.2轨道精调施工工艺

5.2.1施工准备

1>

.组织培训,使参与轨道精调人员全面掌握轨道精调的工艺、程序和标准。

2>

.全站仪、轨距尺和精调设备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否则采集数据不准,给精调施工带来困难。

3>

.检查钢轨扣件的完整性,及时更换缺损件。

4>

.为便于每根轨枕对应各项数据的收集和归档,对轨枕进行编号。

5.2.2作业人员及设备配置

为方便精调作业,配置精调作业小组,一个小组人员配置如下:

作业内容

工种

人数

轨道测量

测量员

采集数据

内业数据处理

测量主管

确定调整数据,提供报表

确定现场位置,现场协调

技术员

确定调整位置,检查调整量

散紧扣件

线路工

松紧扣件,及扣件回收

调整轨道

轨道高程、水平调整

现场防护

专职防护员

安全防护

合计

13

技术人员4人,现场作业9人

一套精调仪器(设备)配置如下:

名称

数量

轨检小车设备

1套

含全站仪,棱镜,相关软件

弦绳

1付

道尺

1把

塞尺

2把

起道器

1台

手摇跨顶、压机

丁字扳手

4把

电动扳手

长大区段调整时使用

8

小撬棍

4根

9

钢刷

10

石笔

1盒

11

防护用品

12

绝缘垫块,调高垫块

总扣件数量的15%(使用最多为0.5、1毫米的调高垫块)

5.2.3轨道几何状态测量

.测量前准备

1).测量一般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雾、大风等条件下测量,避免测量误差过大和出现假数据。

2).用轨检小车作业前,认真核对CPIII坐标及轨道设计线型要素输入是否正确,重点核对平面曲线要素、变坡点位置和竖曲线要素、曲线超高等。

3).确保测量仪器校核无误,轨检小车结构和传感器自检合格。

4).测量前安排专人对需要测量地段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消除扣件扣压力不足(表现为扣件与轨距挡块中间不密贴)、轨距挡块与钢轨、钢轨和轨下垫板不密贴、钢轨工作边有残留混凝土等情况。

.轨道精调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自由设站观测的CPIII控制点不应少于4对,全站仪宜设在线路中线附近,位于所观测的CPIII控制点的中间。

更换测站后,相邻测站重叠观测的CPIII控制点不应少于2对。

2).自由设站点精度符合下表要求

X

Y

H

方向

中误差

≤0.7mm

≤2″

3).完成自由设站后,CPIII控制点的坐标不符值应满足下表要求

控制点余差

≤2mm

当CPIII点坐标XYH不符值大于上表规定时,该CPIII点不应参与平差计算。

每一测站参与平差计算的CPIII控制点不应小于6个。

4).轨检小车离全站仪距离应该控制在7m---70m范围内,最大测量距离不应大于80m。

.数据采集(测量)

1).按测量技术要求自由设站架设全站仪,全站仪架设在线路中线,距轨检小车70m。

2).精调小车停于螺杆调节器对应位置后,对超高传感器进行校准,一般每天校准一次,如气温变化迅速,可再次校准,校准后可在同一点进行正返两次测量,测量差值之和应在0.3mm以内。

3).全站仪测量轨道精测小车顶端棱镜,检查通信并锁定。

4).轨检小车由远至近逐扣件测量钢轨数据,并存储。

5).每站测量结束时,进行下一次测站要与上次测站搭接6-10根轨枕(承轨台),避免测量误差出现错台现象。

5.2.4测量数据模拟及调整量计算

先确定钢轨调整原则及思路如下:

(1).首先明确基本轨:

平面位置以高轨(外轨)为基准,高程以低轨(内轨)为基准,直线区间上的基准轨参考大里程方向的下一个曲线;

(2).“先轨向后轨距”,轨向的优化通过调整高轨的平面位置来实现,低轨的平面位置利用轨距及轨距变化率来控制;

(3).“先高低后超高(水平)”,高低的优化通过调整低轨的高程来实现,高轨的高程利用超高和超高变化率(三角坑)来控制;

(4).“先整体、后局部,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优先保证参考轨的平顺性,另外一股钢轨通过轨距和水平控制。

测量数据模拟调整前,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一般轨距控制在±

1mm以内;

水平控制在1mm以内;

轨向和高低控制在2mm以内,连续两个扣件各指标的变化率控制在0.5~0.7mm。

特殊情况下,对于调整量突然变化较大的地段,需现场核对或重新测量后再做调整。

钢轨数据确认无误后,用专用软件进行处理。

以AMBERG小车处理为例:

(1).生成的报表中,导向轨为“-1”表示右转曲线,平面位置以左轨(高轨)为基准,高程以右轨(低轨)为基准;

导向轨为“1”表示左转曲线,平面位置以右轨(高轨)为基准,高程以左轨(低轨)为基准;

(2).“先整体后局部”:

可首先基于整体曲线图,大致标出期望的线路走线或起伏状态,先整体上分析区间调整量,再局部精调;

(3).“先轨向后轨距”,轨向的优化通过调整高轨(基准轨)的平面位置来实现,低轨的平面位置利用轨距及轨距变化率来控制;

(4).“先高低后水平”,高低的优化通过调整低轨(基准轨)的高程来实现,高轨的高程利用超高和超高变化率来控制;

(5).在DTS轨道精调软件中,平顺性指标可通过对主要参数(平面位置、轨距、高程、水平)指标曲线图的“削峰填谷”原则来实现,目的:

直线顺直,曲线圆顺。

(6).符号法则:

以面向大里程方向定义左右;

平面位置:

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右侧时,调整量为负,反之为正;

轨面高程:

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上方时,调整量为负,反之为正;

水平:

外轨(名义外轨)过超高时,调整量为负,欠超高时调整量为正;

轨距:

以大为正,实测轨距大于设计轨距时,调整量为负,反之为正。

数据模拟调整分为平面和高程两面调整,调整图标如下:

平面调整图

高程调整图

调整完成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再输出报表,交现场技术员。

同时统计调整扣件种类和数量,物资部门落实组织进货。

材料进场以后,技术人员先核对规格和数量,并熟悉不同规格调整件的辨别方法,然后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交底,确保所有参与调整作业的人员能迅速辨别不同规格的调整件。

5.2.5现场调整

现场技术员根据提供的调整报表,准确找出需要更换扣件的位置(按扣件编号找出位置,并用道尺和弦绳复核),并用石笔标出起点和终点(左右股分别标注),并在枕木头位置标识出平面的调整量和方向,在钢轨顶面标识出高程或水平的调整量。

一切检查无误后,现场领工员组织线路工拆换扣件。

高程调整件更换需使用起道器将钢轨稍微抬起,平面个别轨距挡块需要使用小撬棍辅助更换。

同一股钢轨上扣件时,直线地段一般先紧固调整量为正的一侧,再紧固调整量为负的一侧;

曲线地段先紧固曲线内侧扣件(低的一侧),再紧固另外一侧(高的一侧)。

更换扣件时,每次拆除扣件不得连续超过两块板的扣件(防止胀轨),并且在更换扣件区段两端各松开1~2个扣件(只是松开,不拆除),确保扣件更换能达到预期目的和平滑过渡.

扣件更换结束后,再次核对调整量和扣件规格,确认无误后按规定力矩上紧螺栓,回收调整下来的扣件,打扫干净道床表面。

现场技术员做好详细记录,以便编制竣工资料和日后备查。

对于只是个别更换扣件地段,可以用弦绳和道尺复核即可,对于长大区段调整的,用轨检小车测量检查比较高效。

轨检小车测量与轨道几何状态测量测量方法、技术要求相同。

六、质量控制过程

6.1测量外业质量控制

.选用高精度全站仪,并定期检查;

.全站仪工作之前要适应环境温度;

.每天开始测量之前检查全站仪测量精度,测量过程中如对测量结果有疑问,也须及时检查,必要时进行校准;

.测量时棱镜要对准全站仪;

5>

.采集数据时小车要停稳;

6>

.全站仪应采用精确模式;

7>

.恶劣天气条件下禁止作业;

8>

.每天测量之前都要在稳固的轨道上对超高传感器进行校准;

9>

.测量时应尽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轨检小车应由远及近靠近全站仪的方向进行测量;

因为随着时间的增加,全站仪的设站的精度在降低,而测距的精度随着距离的缩短在增加;

10>

.测量时要实时关注偏差值,如果存在明显异常,需重复采集数据,覆盖之前采集的结果,如依然存在突变,要及时分析原因;

11>

.设站后要使用控制点检核全站仪设站,搬站前也要再次检核,以证实此次设站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如测量条件不佳,测量期间可增加检核次数;

12>

.无砟轨道测量时目标距离控制在70米内,测量条件较差时,可缩短目标距离;

13>

.距离全站仪7米内不进行数据采集。

全站仪设站的位置应靠近线路中心,而不是在两侧控制点的外侧;

设站位置首先要考虑目标距离,其次是与近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应超过15m)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的方法进行设站,为了确保全站仪得设站精度,使用8个后视点,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至少应使用6个控制点。

14>

.下一区间设站时至少要包括4个上一区间精调中用到的控制点,以保证轨道线形的平顺性;

15>

.与轨检小车同向的控制点自由设站计算时弃用要谨慎;

16>

.将一个CPIII点当作水准点用水准仪复核轨面高程时,应使用自由设站时高程残差最小的CPIII点;

6.2内业质量控制

.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件;

.内业仔细核对设计数据(平曲线,竖曲线,超高,控制点),检核无误输入到计算机中;

.缓和曲线类型选择回旋曲线;

.进行正确的项目属性设置;

.东北坐标不要误输入;

6.3数据分析

.如果某段数据导向轨/基准轨不一致,则应在导向轨切换处(一般为缓直点)将原始测量文件断开;

.原始测量数据检查,剔除异常值;

.测量顺序检查,确保一个测站一个顺序;

.剔除测量值少于3个点的测站;

.每个轨枕最多只能重叠测量2次,多余的测量值要删除;

.文件追加或重排列;

.生成“普遍”的文件之前,检查属性设置是否正确,设计线形是否正确,控制点是否启用;

.确认精调软件中,配置文件设置正确;

七、工作要求

1、所有上线施工项目按既有线施工规定办法管理,必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现场按规定做好防护,备齐防护用品。

重点做好人身安全防护和设备安全防护。

更换扣件过程中,不得将手、脚放到钢轨下,避免挤伤或压伤。

用起道器抬升钢轨时,注意防止摇把伤人,使用撬棍撬动钢轨或轨距挡块时,要防止撬棍脱落伤人。

施工过程中互相关照,互相提醒,做到不伤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

2、测量一定要仔细,保证测量数据和现场实际基本吻合,否则很难准确将轨道调整到理想状态。

3、模拟调整试算时,面对大量的数据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把握调整原则,该调整的一定要调.

4、各环节必须有专人负责复核,避免出错,避免返工和不必要的损失;

更换结束后,最后的复核是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检查调整效果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为内业模拟试算提供决策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