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9824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假设:

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

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可以把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写为:

PX·

QX十PY·

QY=M

(1)

(2)

设M=100元,PX=10元,PY=20元,X与Y的边际效用如表4-2,总效用如表4-3。

表4-2X与Y物品的边际效用表

QX

MUX

QY

MUY

1

5

6

2

4

3

7

-1

8

-2

9

-3

10

-4

表4-3X与Y物品的总效用表

组合方式

总效用

QX=10,QY=0

QX=8,QY=1

18

QX=6,QY=2

26

QX=4,QY=3

29

QX=2,QY=4

27

QX=0,QY=5

20

我们根据表4-2与表4-3来说明为什么只有符合以上两个条件时,才能使效用达到最大化。

从表4-3中可以看出各种组合都符合

(1)式,即各种组合都正好用完100元,但只有在QX=4,QY=3时,才能满足

的条件,因此,也只有在这种组合才实现了X与Y所带来的总效用最大――29效用单位,其他组合X与Y所带来的总效用都不是最大。

以QX=8,QY=1的组合为例,第8单位X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为-2,价格为10元,

,X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2,(即第1单位到第8单位的边际效用之和为12),第1单位Y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为6,价格为20元,

,Y所带来的总效用为6。

X与Y带来的总效用为12+6=18,因为:

所以,这种组合并不能带来最大效用。

而在QX=4,QY=3的组合时,第4单位的X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为2,价格为10元,

,X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4,第3单位的Y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为4,价格为20元,

,Y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5。

X与Y带来的总效用为14+15=29。

因为

所以,只有这种组合才能带来最大效用。

第三节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

高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三、消费可能线

消费可能线又称家庭预算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消费可能线的移动:

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则消费可能线会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收入减少,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如果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或下降,则其结果与收入变动相同。

如果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则消费可能线也要移动,但并不是平行移动的。

四、消费者均衡

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可以用图4-10来说明这一点。

在图4-10中,I1,I2,I3为三条无差异曲线,它们效用大小的顺序为I1<

I2<

I3。

AB为消费可能线。

AB线与I2相切于E,这时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这就是说,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购买OM的X商品,ON的Y商品,就能获得最大的效用。

第五章生产理论

第一节企业理论

一、企业的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三种形式:

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公司。

这三种企业形式各有其优缺点。

单人业主制是由一个人所有并经营的企业。

合伙制是由若干人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的企业。

股份制公司是由投资者(股东)共同所有,并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企业,股东是公司的共同所有者。

二、现代企业的实质:

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是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公司中,股东及董事会是所有者,拥有公司财产的所有权与支配权,有权把公司委托给其他人经营管理,称为委托人。

包括总经理在内的职业经营者和职工接受董事会委托,代行经营管理权力或从事具体工作,都是代理人。

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公司中人与人关系的本质。

现代公司就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的总和。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也译为“法人治理结构”,从广义上说,指关于企业组织形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到广泛的问题,可以比喻为企业有效运行的一套软件。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提高X效率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鼓励职工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的一套制度,它的中心是把代理人的业绩与其利益联系在一起,以使代理人自觉地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短期与长期的含义。

短期是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

长期是一切生产要素可以调整的时期。

一、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劳动是指劳动力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资本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

它采取了两种形式:

无形的人力资本与有形的物质资本。

土地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

经济学家特别强调企业家才能,认为把劳动、土地、资本组织起来,使之演出有声有色的生产戏剧的关键正是企业家才能。

生产函数正是表明一定技术水平之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二、短期中的技术效率:

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在理解这一规律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第二,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的与不变的两类。

第三,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产量递增;

第二阶段:

边际产量递减;

第三阶段:

产量绝对减少。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

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MP>0时,TP递增;

MP<0时,TP递减;

MP=0时,TP最大。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

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

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三、长期中的技术效率:

规模经济

在长期中企业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变动,也就是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动。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企业规模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这就是规模经济问题。

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的增加会大于、小于或等于生产规模的变动。

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增;

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减;

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相同,这就是规模收益不变。

生产规模的扩大之所以会引起产量的不同变动,可以用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来解释。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第二,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三,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第六,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这些好处,在经济学上也称为“大规模生产的经济”。

或称规范经济,即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所带来的好处。

如果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就是内在不经济。

引起内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

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

适度规模就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

第一,本行业的技术特点。

第二,市场条件。

第三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条件可写为:

PK·

QK+PL·

QL=M

(1)

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线分析

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等产量线的特征是:

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现在我们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结合起来分析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

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第六章成本与收益

第一节成本

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会计成本,因为这些支出一笔一笔地记在会计帐簿中,所以,称为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例如,某人有10万元资金,可供选择的用途及各种用途可能获得的收入是:

开商店获利2万元,开饭店获利3万元,炒股票获利3.5万元,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

如果某人选择把10万元用于期货投机,则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用途是开商店、开饭店和炒股票。

在所放弃的用途中,最好的用途是炒股票(可获利3.5万元)。

所以,在选择进行期货投机时,机会成本就是炒股票。

或者说,选择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炒股票时可能获得的3.5万元。

在理解机会成本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第二,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第三,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

第二节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1.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是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短期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这种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固定不变的。

其中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可变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以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可变的。

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的支出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

如果以STC代表短期总成本,以FC代表固定成本,以VC代表可变成本,则有:

STC=FC+VC

2.短期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如果以Q代表产量则有:

如果以SAC代表短期平均成本,以AFC代表平均固定成本,以AVC代表平均可变成本,则可把上式写为:

SAC=AFC十AVC

3.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是在短期内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如果以SMC代表短期边际成本,以ΔQ代表增加的产量,则有:

这里要注意的是,短期中固定成本并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所以,短期边际成本实际是指可变成本而言的。

二、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不变的,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使产量为零时,也仍然存在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要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它变动的规律是:

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的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可变成本的增加率要大于产量的增长率。

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可变成本的增加率小于产量的增加率。

最后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可变成本的增加率又大于产量增加率。

总成本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固定成本不会等于零,因此,总成本必然大于零。

而且,因为总成本中包括可变成本,所以,总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相同。

2.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固定成本总量不变,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一单位上的固定成本也就减少了。

它变动的规律是起初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因此平均可变成本减少;

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

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由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

当产量增加时,平均固定成本迅速下降,加之平均可变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短期平均成本迅速下降。

以后,随着平均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它在平均成本中也越来越不重要,这时平均成本随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而变动,即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3.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取决于可变成本,因为所增加的成本只是可变成本。

它的变动规律是:

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4.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SMC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相交前,SMC<AVC,AVC下降;

相交后,SMC>AVC,AVC上升;

相交时,SMC=AVC,AVC最低。

第三节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二、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把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其中,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称包络曲线。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1)LAC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

(2)LAC曲线比较平坦。

第四节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收益是指企业出卖产品得到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

总收益是企业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平均收益是企业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边际收益是指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为什么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呢?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对该企业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

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要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无限大的利润。

这样,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企业要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