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9227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

《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 货币需求Word文件下载.docx

和经济学中的主体假定相对应,当货币需求的经济主体为独立的个人、家庭或企业时,称之为微观货币需求,其更多地是从个体视角结合心理、投资组合、收入水平和其他经济要素约束来考察的对于货币财富的主观选择。

宏观货币需求则是从一定时间内的国民经济运行出发,考察整体视角的经济发展与该段时间内商品生产、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相匹配的客观需要。

从宏观角度来看,货币并不代表财富,而是提高效率的工具媒介,因此对货币的需求也要有一个总量上的限制。

理论上,全部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之和应该等于宏观货币需求。

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

在前面货币供给的章节可以看到,虽然西方经济学家也存在一些争论,但货币供给毕竟客观存在,且可以准确计量,因而共识多于分歧。

与此相比货币需求是人们“意愿”货币的持有,更多地包含人的行为、心理因素,可变性和模糊性较大,虽然也可能客观存在,但不可能直接和准确地计量,因此在货币需求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理论。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早期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一种宏观货币需求理论,侧重于研究商品流通所产生的货币需求,研究实物经济运动对货币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数量要求。

威廉·

配第、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对此都有过精彩

的论述,但是真正集大成于一身的人是欧文·

费雪,他提出了现金交易数量理论,并构建了著名的现金交易方程式。

其他学者,诸如马歇尔、庇古等后来虽然也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式,但得出的结论大体相似。

1.费雪的交易数量论

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并不是把货币需求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而是研究货币的数量如何决定货币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的一种理论。

但由于它建立了名义国民收入与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因而也被看成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

随着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它作为货币需求理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最终演变成为讨论商品交易所需货币量的问题。

根据这种理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货币数量的变动必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作同方向且等比例的变动,因此货币对实物经济并无实质性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

费雪在他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的货币数量进行了概括。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即:

MV—P7、(7—1)(227页)

其中:

M表示经济中的货币存量;

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即一年中每一元钱用来购买商品或劳务的平均次数;

T表示交易总量,即实际财富与劳务的交易总量;

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可用价格指数代表);

则PT代表的是该时期内商品和劳务交易的总价值。

考察一个简单的经济情景就可以理解这一简单等式的含义。

假设经济中每年有1000次交易,交易商品的平均价格为2美元,因此总成交额为2000美元,假设在这一段时间内经济中的货币存量为500美元,则流通中的货币总共周转了4次。

这个公式本身是一个恒等式,它代表交易的商品价值总额PT除以现实中存在的货币量M,必然等于货币流通速度V。

由于现实中的货币流通速度V是不能直接测定的,因而上述公式实际上是一个关于货币流通速度V的定义式。

换一个角度来看费雪方程。

假定货币流通速度V一定,待交易商品数量T和物价水平P已知,那么需要多少货币就能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呢?

或者说为维持物价水平的稳定,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量呢?

显然由交易方程(7—1)可知,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为:

费雪又对方程式中的变量做出了特殊的假定,从而真正得出了货币交易数量论的观点。

首先,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具体来说,它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信用的发达程度、运输与通讯条件及其他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无关的社会因素。

由于这些因素是随时间而缓慢变化的,所以在短时间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数。

其次,费雪认为通过工资和物价的灵活调整,经济会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实际国民收入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将保持不变,交易总量T与国民收入成正比,因而也会维持不变。

这样由于V和T都保持不变,如果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增加,那么一般物价水平就会同比例地上升;

反之,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减少,物价水平也将随之同比例地下跌。

所以费雪方程的本质是描述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等式,货币数量决定着物价水平,而不影响交易总量所代表的实际经济,货币只是笼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由于一定时期的全部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的数据难以获得,且人们一般关心的重点往往也在于国民收入,而不在于交易总量,所以交易方程式通常被写成下面的形式,即交易方程的国民收入形式:

其中,Y代表实际国民收入;

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用价格指数来表示),因此PY即为名义国民收入;

V代表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

同样由(7—3)也可得到:

由于假定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相对固定的常数,因此由上式可知,名义国民收入将完全取决于货币存量,而这也是货币数量论的主要观点之一。

用货币需求

代替等式中的M,用K代表等式中的1/V,方程式可改写为:

因为只要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的,就意味着货币需求同样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即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的目的也就仅仅是为了方便商品或劳务的交易。

费雪的交易方程及现金交易数量论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为常数的基本假定并不符合现实,其货币数量的决定也只局限在货币的交易职能,并且其始终都是在宏观经济的框架内讨论货币需求,但其在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前人货币数量说的总结,又是以后许多货币需求学说研究的出发点。

2.剑桥学派的理论

以马歇尔和庇古等人为首的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认为,费雪力程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它仅仅把货币看作是交易媒介,而货币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功能,如价值贮藏等。

他们认为研究货币流通规律,不应该只研究经济主体对货币交易功能的需求,而应该从主体的持币动机出发,全面地研究货币需求。

因此他们从货币的职能和微观视角两方面对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说,虽然最后得出了和交易数量学说完全相同的结论,但是分析的出发点却是完全不同的。

(1)现金余额学说的假定。

首先,它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主体都把财产和收入的一部分用货币形式持有,而另一部分用非货币的形式持有。

其次,它认为主体所意愿持有的货币数额实际上是在持有货币获得收益、进行投资获得收益以及用于消费获得享受三者之间权衡的结果,而货币的价值决定于经济主体愿意用通货形式保持的实物价值与货币数量的比例。

再有,它把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对应的货币数额称为“现金余额”。

然后探讨哪些因素决定了主体对这种现金余额的需求,并最终得出了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同比例变化的货币数量论观点。

(2)剑桥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提出,后来由其学生庇古发展完善而得来的。

他们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两个:

一是交易需求;

二是财富贮藏需求。

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剑桥学派同意费雪的观点,认为其与交易的商品价值总额成比例。

因为交易的商品价值总额又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所以这种货币需求最终是名义国民收入的函数,可记为

PY。

,是当收入水平为PY时,人们为交易而愿意持有的货币与收入水平之比。

剑桥学派认为对货币的财富贮藏需求与人们的财富存量成正比,而人们的财富存量也与国民收入成比例。

因此对货币的财富贮藏性需求最终也将与名义国民收入成正比,可记为

是人们为贮藏财富而愿意持有的货币与名义国民收入之比。

因此为同时满足交易需求和财富贮藏需求,经济主体愿意持有的平均货币数量或现金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就存在一个稳定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

=

,用

代表货币需求,则有:

这也就是著名的剑桥方程式。

其中,

表示经济中的货币需求量;

K表示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财富(即国民收入)的比例;

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

而PY表示名义国民收入。

和费雪方程式一样,剑桥学派也认为在短时间内人们的持币倾向K是稳定的,可假定为常数。

这时如果社会上的货币量增加,人们就会发现其手中持有的货币多于其愿意持有的货币,则结果是人们将花掉自己手中多余的货币,这样就会使物价水平上升,从而使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这一过程会一直继续下去,直至增加后的货币量与增加前的货币量买到相同的实际商品为止,因为社会上的实际收入和财富没变,人们的持币倾向也没变。

换句话说,如果货币量增加100%,物价水平也会上涨100%,物价水平与货币量同比例变化,物价水平由货币数量的多少来决定。

这一结论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一般把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放在一起,统称为古典的货币数量论。

实际上令(7—7)式中的K=1/V,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在形式上就可以得出和货币数量论完全一致的结论。

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在前提假设中已经考虑到了影响货币需求的多种因素。

但在得出结论的时候,他们却忽略了其他因素,而只是简单地断定人们的货币需求同财富的名义价值成正比,财富又同国民收入成正比,所以货币需求就同名义国民收入成正比例,这一不足也为货币需求理论留下了拓展的空间。

(3)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的异同。

可以看到,虽然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和费雪的交易数量论在前提假定和最后的结论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合,但就本质来说他们是不尽相同的。

交易数量论更注重的是货币的交易职能,在研究中提出了货币有一定的流通速度,但并没有深入地研究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而现金余额说不仅考虑了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而且也考虑了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认为现金余额的变化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而且它还分析了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这是货币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突破。

此外,剑桥学派是从货币需求方程出发推导出货币数量论,而不像现金交易说那样从货币数量论的探讨出发最后推导出交易方程式。

逻辑顺序的不同使得现金余额学说蕴含着更多的合理成分。

不过虽然古典经济学家对于经济主体持有货币动机进行研究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并没有进行更为深入地剖析,而且他们的结论也是建立在货币流通速度为常量的假设基础上,这种假设与平时人们所能观察到的事实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剑桥学派开创的现金余额说奠定的基础之上,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和其他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流动性偏好论便应运而生。

二、凯恩斯流动偏好需求理论

凯恩斯早年师从马歇尔和庇古,因此他的货币需求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剑桥学派的影响。

他继承了剑桥学派的分析方法,即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

所不同的是,凯恩斯对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分析,并进而得出了实际货币需求不仅受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利率影响的结论。

这一结论蕴含着另一个重要的含义,即货币流通速度也受利率的影响,因而是多变的。

可以说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是以剑桥方程为出发点的,但却是剑桥方程的发展和完善。

本书第二章的利息决定理论中已经初步涉及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部分内容,在这里进一步进行分析。

1.流动性偏好

与剑桥方程一样,凯恩斯对货币的研究也是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开始的。

凯恩斯将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类,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相应的货币需求也被分为三部分,即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交易性需求。

交易性动机的货币指的是经济主体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因此交易性需求就是由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而导致的一种需求。

凯恩斯认为,虽然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受到

其他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取决于收入的大小。

预防性需求。

预防性动机的货币指的是经济主体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捕捉一些突然出现的有利时机而愿意持有的一部分货币。

满足预防性动机的资金比例因人而异,但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出于预防性动机而保有的货币需求也与国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同收入成正比,收入越高,人们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就会越大;

收入越低,则这种需求自然会低一些。

所以可以将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合在一起,统一表达为名义国民收人的函数。

由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

代表交易性和预防性的货币需求;

为名义国民收入;

是反映收入和货币需求之间正向相关关系的流动偏好函数。

投机性需求。

凯恩斯关于货币的交易性需求的分析和古典经济学家们区别不大;

他关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分析虽然强调了不确定性在货币需求中的作用,但由于它和交易性需求一样,也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小,所以上述区分并未对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构成实质性的挑战。

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他引入了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分析。

凯恩斯认为,人们除了对货币具有交易和预防的需求外,还认为货币是一种贮藏价值的方式。

在这一点上剑桥学派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但凯恩斯对此作了更为明确而突出的描述。

剑桥方程认为人们对货币贮藏价值的需求只与收入水平有关,与利率无关,而凯恩斯则认为利率是人们持有多少贮藏价值的货币的关键性因素。

凯恩斯给人们对货币贮藏价值的需求起了一个专门的名称——投机性需求。

所谓投机性动机的货币指的是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为了分析决定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因素,凯恩斯假定人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持有其财富:

货币或生息资产,后者可以用长期政府债券来代表。

因此影响财富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分配的因素,即这两种资产分别带来的预期报酬就是影响货币投机性需求的因素。

凯恩斯进一步假定,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为零,而债券等生息资产却可能有两种报酬:

利息收人和预期资本利得。

利息收入显然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当利率较高时,持有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较大。

由于债券的价格是和利率成反比例变化的,资本利得又是债券的卖出价和买人价之间的差额,因此,预期资本利得的大小同样取决于利率的高低。

凯恩斯假定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预期安全利率。

当利率低于这个安全水平时。

人们就会预期它将上升;

反之,会预期它将下降。

因此,预期资本利得就取决于当前利率与安全利率的偏离程度。

当现时利率高于安全利率时,未来时间内现时利率下降的可能性也较大,债券的价格上升的可能性就较高,持有生息资产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

所以,综合这两种预期报酬的影响,利率越高,生息资产越有吸引力,而相应地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也就越小;

反之,利率越低,生息资产预期取得的报酬就越少,而相应地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也就越大。

代表投机性的货币需求;

i为利率水平;

是反映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反向相关关系的流动偏好函数。

将上面的讨论归纳起来,就可以得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值得注意的是,凯恩斯讨论的货币需求是实际货币需求,而不是名义货币需求。

在凯恩斯看来,人们在决定持有多少货币时,是根据这些货币的购买力来决定的,而不仅仅是看货币的面值。

这里暂不考虑货币自身价值变动带来的影响,由此实际货币需求可以由名义货币需求除以价格指数,也就是用

/P来表示。

由(7—9)和(7—10)式,可以得到凯恩斯的货巾需求方程:

其中,M表示货币总需求;

表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

表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

Y表示收人;

i表示市场利率。

由公式可以看出,与剑桥方程相比,凯恩斯在其货币需求方程中加进了一个新的变量——利率(i),这就使得剑桥方程中原有的持币比例K不再是常数,而是随着利率波动而变动的变量,即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常量,这也正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剑桥方程的关键性区别。

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这三种动机统称为流动性偏好,所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也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

2.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认为,一般情况下,由流动性偏好决定的货币需求在数量上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其中交易和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所以这时货币需求是有限的。

但是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一方面,经济主体将不再愿意持有收益几乎为零的生息资产,而宁愿以货币的形式来持有其全部财富;

另一方面,由于现时利率低于安全利率,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此时持有债券会因债券价格下跌而蒙受资本损失,于是在利率很低时,经济主体也普遍以货币形式来持有财产。

这时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便不再是有限的,而是将趋于无穷大。

这时如果利率稍微下降,不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最终都将被强大的货币需求所吸收和贮存,从而利率不再下降。

也就是说,利率在一定低点以下对货币需求是起不到任何调节作用的,这就像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货币陷阱,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将全部落入其中,这利,在利率低点时货币需求成为完全弹性的情况就称为“流动性陷阱”,它是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种状态。

如图7.1所示,当利率

降到

低点时,货币需求曲线M就会变成与横轴近乎平行的直线,这一直线部分称作“流动性陷阱”。

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结论

引入利率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是凯恩斯的一大创举。

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同时由于市场利率往往有较大的波动,受其影响人们对货币这种资产的需求也会有较大的波动,而且由于人们对于安全利率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货币需求函数本身也是不稳定的。

当然这种需求函数的不稳定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经济主体收人水平的变化所带来的货币交易和预防性需求的变化;

二是因为预期资本利得是取决于当前利率与安全利率之间的偏差,而不是当前利率水平,所以当安全利率发生变化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发生变化,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最终都会改变整个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对应关系,从而表现为货币需求曲线的整体位移。

因此货币需求不仅是波动的,而且是难以预测的。

凯恩斯主义学派把利率引入到货币需求中来,进而建立了利率、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经济波动的联系,这就为利率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主张打下了理论基础。

即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而同时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不能降低时,货币政策失效,需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三、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虽然在利率对货币需求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点上没有丝毫的改变,但凯恩斯以后的经济学家对凯恩斯本人的货币需求理论还是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正,称为后凯恩斯学派。

1.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凯恩斯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提出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并认为作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但是它所假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本身存在两个缺陷:

其一是没有考虑到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其二是该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后继的经济学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扩展。

(1)鲍莫尔一托宾模型。

虽然在凯恩斯以后,有许多经济学家都对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零敏感度提出了质疑,但真正将利率引入微观主体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的还是威廉·

鲍莫尔和詹姆斯·

托宾,他们分别发展了相似的理论模型,后人将它们合并称为“鲍莫尔—托宾模型”。

鲍莫尔和托宾将存货管理理论运用于货币需求分析中,根据存货管理理论,他们做出了假定。

首先人们的收入是有规律和平稳的,而支出是连续和均匀的;

其次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一样,他们也假定人们可以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来持有其财富,当资金闲置时,人们会投资债券从中获得利息,然后在未来的若干时间段内将这部分债券回收现金以应付日常交易开支。

他们认为持有货币同持有存货一样,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因为过多不会带来任何收益反而形成资金的浪费,过少又不能满足日常交易的需要,因此最佳的货币持有量应该是持有成本最小时的规模。

他们认为持有货币的成本至少有两类:

一是因债券变现而支付的佣金;

二是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即持有货币放弃的债券的利息收入。

这两种成本都影响货币的需求数量,因此理性的交易者将计划持有使货币的总成本最小的货币量。

设交易者在既定时期内的交易支出总额为T,交易者每次卖出变现的债券数量为C,则债券变现的次数为T/C。

再设每次债券变现的交易成本为b,则因债券变现而支付的佣金总额为b×

(T/C)。

交易者每次把债券转化为货币后将放弃该债券的利息收人,放弃的利息收入等于平均债券持有量(C/2)与利率(i)的乘积,则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为i×

(C/2)。

设持有货币的总成本为K,则有:

由于持有货币的总成本中,只有债券的变现数量C是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的变量,因此要使得持有货币的总成本K最小化,只需求出C的最优解,可以得出:

由于人们在整个期问的平均货币持有额为C/2,所以,最优的交易货币需求M为:

这就是著名的“平方根公式”,它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和经济规模的关系以数学公式形式表达出来,又称为“货币需求的存货管理模型”,该模型也表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是递减函数。

鲍莫尔一托宾模型不仅是对凯恩斯的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拓展,而且也对凯恩斯学派以利率作为中介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但是该方法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是建立在单期决策的基础之上,因此没有考虑动态决策对于结论的影响,而且该模型也没有考虑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因素。

在此以后又有许多经济学家对鲍莫尔一托宾模型进行了扩展,但这些模型无不是建立在凯恩斯利率弹性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是在一些前提假设上做了进一步的放松。

(2)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

对凯恩斯交易性货币需求进行扩展的另一个方向是试图在一些经济前提的假设下考察交换的具体过程,以便弄清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