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宣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895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乳喂养宣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母乳喂养宣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母乳喂养宣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母乳喂养宣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母乳喂养宣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乳喂养宣教.docx

《母乳喂养宣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乳喂养宣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母乳喂养宣教.docx

母乳喂养宣教

爱婴医院应知应会知识要点

1、简述母乳喂养宣教要点(九条)

1、母乳喂养的好处;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

3、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4、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5、产妇喂奶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6、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7、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8、特殊情况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9、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具体内容

1、母乳喂养的好处:

(1)对孩子的好处: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能够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全部营养的需要;

(2)对母亲的好处:

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贫血;能够帮助妈妈恢复体型;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的机率;

(3)对家庭的好处;方便,经济,增进家庭和睦;

(4)对社会的好处: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

纯母乳喂养:

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其他食品及饮料,包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矿物质滴剂外,也允许吃挤出的母乳),除非有医学指征。

重要性:

(1)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

(2)预防奶胀;(3)减少乳头错觉及婴儿过敏;(4)避免因添加了非母乳以外的食品减少婴儿吸吮次数而引起母亲乳汁分泌不足;(5)增加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3、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1)有助于保持新生儿体温;

(2)减少哭闹,增进亲子情感连结;(3)刺激母亲早下奶,让新生儿学会怎样吃奶;(4)增进母子感情;(5)促进宫缩,减少母亲出血。

4、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1)可以充分保证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

(2)可加强亲子依附关系、增加母子感情及适当的开始哺乳的机会,能够提升母亲母乳喂养婴儿的信心。

使母亲和婴儿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关系;(3)母亲可以学到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

(4)减少新生儿交叉感染的机会

5、产妇喂奶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一)正确的喂奶姿势:

哺乳时将婴儿抱好的四个要点

(1)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2)孩子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只托他的头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二)正确的含接姿势:

1、嘴张大;2、下唇外翻;3、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4、面颊鼓起呈圆形;5、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的乳晕;6、婴儿慢而深的吸吮;7、能看或听到吞咽。

(三)正确托起乳房的方法:

用手“C”字形托起乳房,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

6、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或母亲觉得乳房胀了就应喂哺,哺乳的时间、哺乳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

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促使乳汁增多,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7、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1)母婴同室;

(2)按需哺乳;(3)频繁有效吸吮。

8、特殊情况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1)乙肝

如果母亲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则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85~90%,如果母亲HBeAg阴性而HBsAg阳性,则母婴垂直传宝发生率为32%。

哺乳期母婴传播可以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

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2)艾滋病感染母亲的母乳喂养

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宫内传播、产程传播和产后传播)。

产后哺乳也是母婴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因为艾滋病感染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

我国提出的婴儿喂养政策是:

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9、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妈妈上班前的一段时间要学会挤奶和存储乳汁,等到上班后妈妈不在婴儿身边的时候就吃储存的母乳,母亲下班回到家里就又可以在乳房上亲喂了。

妈妈要学会挤奶和母乳的储存方法。

2、管理人员知识要点

1.估标准两个“一票否决”内容是什么?

答:

①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喂养代用品

②医院所需奶粉应从零售渠道购买,不得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

2、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技术培训时间是什么?

答:

利用岗前教育,对新参加工作人员进行不少于18小时的母乳喂养政策和知识、技术培训。

每年对产科、儿科、行政、后勤等职能科室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复训,时间不少于3小时。

3、简述新复核标准具体指标五个80%,一个90%,两个100%的具体内容:

答:

180%以上的产科、儿科医护人员能够正确回答80%以上的有关母乳喂养问题。

第二条

(二)

280%以上的孕产妇能够正确回答以下9个问题中的7个。

第三条

(二)

380%以上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和泌乳方法。

第五条

(二)

4除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外,80%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

第六条

(一)

590%以上的新生儿在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第四条

(一)

6100%的孕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80%以上的孕产妇能够正确回答以下9个问题中的7个。

第三条

(二)

7在母婴同室内,100%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使用过奶瓶、奶嘴或安慰奶嘴。

第九条

(一)

4、标准第十条:

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将出院的产妇转给这些组织,并提供后续服务的内容有哪些?

答:

①帮助社区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开展人员培训,向社区母乳喂养支持组织提供培训等技术支持

②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产妇、婴儿出院后母婴保健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一定方式把即将出院产妇信息转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③建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每周有固定的门诊时间,有专业人员接诊

④出院产妇的母乳喂养支持服务,设立本机构热线电话并告知培训接听咨询热线电话的工作人员、告知热线电话号码、保持热线畅通。

5、爱婴医院计划、总结、督导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答:

①2015年度计划、检查、活动、总结;②督导、计划落实、工作记录、持续性改进;③医院提供相关的记录,如:

开会记录,检查记录,问题解决的方法;④检查方法:

查看文件、记录。

三、产科人员知识要点

1、简述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吸吮和早开奶的重要性:

①有助于保持新生儿体温;②减少哭闹,增进亲子情感连结;③刺激母亲早下奶,让新生儿学会怎样吃奶;④增进母子感情;⑤促进宫缩,减少母亲出血。

2、评估标准中一票否决的内容是什么?

答:

①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喂养代用品

②医院所需奶粉应从零售渠道购买,不得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

3、母婴分离时开始挤奶的时间、方法、奶的储存方法

①挤奶时机:

(1)生后6小时之内开始挤奶,每3小时挤1次,注意夜间也要挤奶

(2)一侧乳房挤3~5分钟换另一侧,反复进行,每次挤奶的持续时间20~30分钟

(3)母亲工作后,建议其在单位每3小时挤一次奶,下班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挤出来的乳汁放在冰箱内保存,第二天用小勺、小碗或奶瓶喂哺婴儿。

喂奶前用温水将母乳温热38~39度即可

②人工挤奶的方法:

(1)彻底洗净双手;

(2)坐或站均可,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准;(3)刺激射乳反射;(4)将容器靠近乳房;(5)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不可压得太深;(6)反复一压一放。

本操作不应引起疼痛,否则方法不正确;(7)依各个方向按照同样方法挤压乳晕,要做到使乳房内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8)不要挤压乳头;(9)一侧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待乳汁少了,就可挤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数次。

③奶的储存方法

母乳的保存:

保存条件

最长保存时间

室温25-37℃

4小时

室温15-25℃

8小时

冷藏2-4℃

24小时

冷冻-18℃

3个月

注意:

母乳不能保存在37℃以上的条件下。

4、剖宫产率检查的注意事项?

答、

(1)有降低剖宫产率的制度及措施;

(2)检查制度落实情况;(3)了解2012-2014年剖宫产率;(4)检查方法:

查看文件,询问医务人员制度的落实情况。

5、患有乙肝、艾滋病的母亲如何哺乳?

答:

①乙肝:

(1)如果母亲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则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85~90%,如果母亲HBeAg阴性而HBsAg阳性,则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32%;

(2)母乳喂养过程中,乳汁中可以发现少量的HBsAg,但是通过乳汁的传播风险远远低于分娩时的感染风险。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若将乙肝疫苗纳入婴儿的常规免疫。

在双重免疫下,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并在合理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母乳喂养至儿童2岁。

②艾滋病感染母亲的母乳喂养:

(1)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宫内传播、产程传播和产后传播)。

产后哺乳也是母婴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因为艾滋病感染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

(2)我国提出的婴儿喂养政策是:

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6、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儿科第八版P95-100)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normalterminfant)是指出生时GA≥37周和<42周,BW≥2500g和≤4000g,无疾病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是未成熟儿,母亲孕期疾病、外伤、生殖器畸形、过度劳累、胎盘异常、多胎及胎儿畸形等均是引起早产的原因。

 

(一)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足月儿约30~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被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性质及作用等见本章第八节。

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约为40~60次/分,因主要靠膈肌运动,故呈腹式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尚不成熟,呼吸浅表且节律不规整,常出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

所谓周期性呼吸,即呼吸停止<20秒,不伴有心率减慢及发绀。

而呼吸暂停则为呼吸停止>20秒,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

早产儿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时,如长时间应用高压力和(或)高浓度氧易引起早产儿慢性肺疾病。

 

2.循环系统出生后血液循环变化为:

①脐带结扎后,胎盘-脐血循环终止;②随着呼吸建立和肺膨胀,肺循环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③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量显著增加,压力增高,使卵圆孔关闭;④由于PaO2增高,动脉导管收缩,继而关闭,完成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90~160次/分。

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9.3/6.7kPa)。

 

早产儿心率偏快,血压较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开放。

 

3.消化系统足月儿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溢乳。

肠管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但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容易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

消化道已能充分分泌大部分消化酶,只是淀粉酶至生后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

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胎便,约2~3天排完。

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呈糊状,为墨绿色。

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检查是否有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

因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多数生后出现生理性黄疸,同时对多种药物处理能力(葡萄糖醛酸化)低下,易发生药物中毒。

 

早产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可发生哺乳困难、进奶量少,更易发生溢乳。

消化酶含量接近足月儿,但胆酸分泌少,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

缺氧或喂养不当等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肝内酶的量及活力比足月儿更低,生理性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