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8838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经济越发展,会计信息越重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管理者、投资者、社会公众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加强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它干扰了政府宏观决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削弱了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只有彻底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就当前一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现象,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失真原因;

危害;

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

回顾近十年来国内外会计信息失真案例,真是数不胜数,前有安然Enron、施乐Xerox、世通WorldCom、房利美(FannieMae)等一系列会计信息失真案件,后有浙江JY集团、红光、猴王股份、ST黎明等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件,外有世界通讯、默克制药、施乐和法国的威旺迪等国际大公司假账丑闻,之后更多的会计信息失真案件也相继败露,这使得会计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关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利益还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会计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因此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必须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首先我们必须寻找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及其表现

(一)会计失真信息的概述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信息失真,从狭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反映得不真实、不完整、主观性大,经不起严格的验证,也就是会计报表中的数据、信息与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情况和结果不相符。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有损于企业形象,更主要的是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的发展。

(二)会计失真的表现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一个单位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体现各种利益关系的界限和分配结果。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真的情况。

会计信息失真主观上分为故意和过失。

故意是指有意造假,即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了个人利益,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

过失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法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或会计系统自身的局限性等,造成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完整反映经济活动。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核算资料失真、收入失真、资产计价失真、成本失真、营

前结账或延迟结账、倒轧账等,造成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不符。

或者是抽换账页、损毁账簿,通过设置“账外账”的方式来掩盖事实真相。

(3)会计报表虚假。

具体表现在抛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利用报表编制技巧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对外提供虚假财务报表。

这是一种较为泛滥的会计信息作假方式,危害性最大,这是因为它是信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和途径,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信息使用者不能了解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会造成错误的判断与决策。

2.资产计价失真。

资产计价问题在当前企业中表现较突出。

首先表现在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企业的账账、账证、账实不符,导致企业资产账面价值已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占有数;

该入帐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帐,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帐面上没有及时报废在继续计提折旧。

其次表现在资产计价过程中,某些环节存在一些假定的标准和方法,造成资产计价的伸缩性;

该设立在建工程没有设立,直接记入设备,使后续的零部件未能在该设备中反映。

再次是表现在由于过于讲放权和自主,造成企业行为的自由化;

任意放慢或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

有意无意的不在帐面上反映某些无形资产,造成了资产的计价失真。

3.经营成果失真。

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弄虚作假,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采取虚列收入、乱挤成本、乱列费用、支出和财产损失不及时记账等手段,虚报利润或亏损。

主要表现在赢利企业乱列乱支。

如设立一套工会帐,用于记录废料收入,私设“小金库”非法获取巨额利益,经营情况较差的企业隐瞒收入,以达到多留多分的目的。

还有的明明赢利,却在账上人为的制造亏损,更有甚者,有的企业行政领导人,事先向财会部门规定利润指标,明目张胆地虚造利润。

4.收入、成本、费用失真。

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在截留、转移、坐支收入;

成本失真是当前不少企业较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采用不正当手段,增加或降低列支费用,人为制造成本的膨胀或压缩,最终改变盈亏局面。

如我所在企业的成本失真主要表现在车间统计员不能及时正确的盘车间在产品。

任意比例的增加或减少各车间摊销的期间费用和人工成本。

各产品间的辅助成本辅助人工不合理不科学的分配,而导致了利润的失真;

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

5.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

主要表现在:

(1)流动资产失真:

由于受利益的驱动,一些企业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方面大做文章;

一方面,该入账的不入账,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

另一方面虚列应收账款,同时虚列销售收入,或者随意摊销待摊费用,随意性强,造成部分流动资产不真实。

(2)固定资产掺杂:

即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入账,该计提的折旧不按规定计提。

(3)流动负债使假:

如将应作收入的款项挂作预收账款,虚列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人为地加大了企业成本,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

(4)实收资本不实,一些企业通过借款等虚增实收资本,搞假合资,骗取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

有的则通过虚增应收款,或提高土地评估价格等手段,虚增实收资本,为企业开业、晋级、上市等创造条件,骗取社会信誉,误导投资者。

二、会计失真信息的危害

由于失真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损失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补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困惑和担忧也未必能够在短期内从阴影中摆脱出来,这就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带来了隐患和危害,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发会计信息信任危机

由于企业经营者的舞弊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假账造成企业破产倒闭,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更为深重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

如证券市场上的“红光实业”“琼民源”“银广夏”到近期的“德隆系崩盘”,会计信息失真成为笼罩证券市场的浓重阴影,挥之不去。

上海财经大学曾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多数公司的多数项目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6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多数公司的个别项目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两项合计,总计有88%的调查对象认为多数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近段时期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股指不振现象,有机构就认为这是源于信任危机。

德隆系事件像一颗重磅炸弹,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不多的信任又炸得粉碎。

现在投资者对上市企业及中介机构不信任感急剧上升,市场筹资功能受到严重挑战,大盘受到拖累也便是必然。

由于缺乏良好的公众对会计信息的信任,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都将面临严重困难。

(二)虚假会计信息影响了对企业的判断

某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避免他所经营的企业被兼并以至自身被淘汰而寻机粉饰财务报表,达到夸大经营业绩的效果。

这样一来,会造成所有企业的平均业绩虚假上浮,从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原本经营业绩良好且提供真实完整会计信息的企业经营者,其账面业绩很可能低于平均业绩而遭到“出局”;

而经营业绩差但经过粉饰的会计信息的企业经营者,其表面业绩很可能会高于平均业绩而得以“生存”。

这样,如果“机会收益”远大于“败露成本”时,便出现了假会计信息驱逐真会计信息的现象。

(三)搅混资本市场,进而扰乱市场经济

资本市场是对资本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场所,从而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

不同的资源配置则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

当资本市场有效率时,就会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当资本市场是无效率或低效率时,则阻碍社会经济进步。

但若资本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以假账面对公众时,就会给公司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带来利益侵害,产生严重的不良经济后果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无序化,搅混了资本市场,进而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是方方面面的,究其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有经济原因也有文化根源。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

经济利益是最为常见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造假者通过造假旨在得到直接的或间接的、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

为逃避税收,将收入做小,成本费用做大,净利润所得做小;

为向上级摆功邀好、拔高企业形象,将利润做大,亏损做小,资产做大,负债做小;

为避免上级年年加码、指标基数增长过快,将收入做小,亏损做大;

为挥霍公款以及行贿,贪污、挪用方便,而设“小金库”等等。

对那些准备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的公司来说,要想上市或者再融资,其经营业绩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

而对于那些经营不善的公司来说,按照规定的标准“造”出一份会计报表,其收益远远大于造假的成本。

而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会计报表是企业纳税的依据。

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少缴所得税,就会千方百计在报表中多报亏损,少报盈利。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会计人员或领导干部为了中饱私囊、贪污公款而造假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造假。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它是以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总体,采取一系列专门方法、措施和程序,对所属控制系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根据相关性原则,对企业内部的单位之间及其职责相互牵制,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手段对企业的经济事项进行评价,而物资管理等是以实物为计量单位对存货进行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就不能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不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及时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

例: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省人民政府1997年11月批准成立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由湖南省冶金企业集团公司所属的湘潭钢铁公司、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衡阳钢管厂合并改组而成。

注册资本200000万元。

集团公司集中了湖南省冶金行业绝大部分优质资产,拥有一批代表九十年代领先工艺的技术装备。

主要产品线材、无缝钢管和中小型材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是原冶金部定点的线材、金属制品和优质建筑用材生产基地,也是目前中南地区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公司资产总额94.6亿元,净资产48.4亿元,具备年产钢270万吨和年产成品钢材226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48亿元。

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亏损金额超过14亿元,令人震惊。

其中该公司主要问题在于:

1、设计缺陷(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不够完善、企业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设计人员)。

2、内部控制执行缺陷(内部控制熟悉不足、评价与监督机制不健全、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审核机制不健全)。

(三)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既有代表国家利益的审计、财政、税务等政府监督机关,也有会计师事务所、审汁师事务所等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从各方面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

表面看来,不可谓监督不严密、力度不强了。

但由于各种原因,对企业的监督仍然是不尽人意。

代表政府的审计、财政、税务机关存往着各自为政、重复监督、执法尺度不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监督的力度。

如税务机关以税务征管为宗旨,注重税款的缴纳,忽视其他会计核算;

审计机关重点对预算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审计,不可能对所有企业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监督;

而社会监督的中介机构则存在着更多的问题。

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改制和业务的激烈竞争,导致一些注册会计师未能遵循审计准则和保持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良心,为了招揽生意而往往答应客户不正当的要求,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进一步看,由于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总体水平偏低,更是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这些都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处于严重不实状态之中。

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会计报告的数据不具有可靠性、有用性、对比性,使得企业的财务报告不能正确反映其经济活动,从而很难对其业绩做出客观公正评价,还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严重时将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四)制假、造假成本低廉

会计信息失真与制假、造假成本过低有密切关系。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相关法规虽然对会计信息造假起到了约束作用,但因制假、造假受到处罚的毕竟不多,即使有些受到了处罚,其力度也不具备足够的威慑力。

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违规案件处罚较轻,违规成本较低,也对违规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与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主要采取无限责任合伙制不同,当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主要采取有限责任制,实行合伙制的不到10%,且大多数事务所注册资本仅为30万元,即违规的最高赔偿也只30万元,尚不具备民事赔偿能力,这显然极不利于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约束。

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民事赔偿机制,受虚假会计信息误导损失惨重的投资者却难以得到经济赔偿,造假的巨大收益驱使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置诚信和风险于不顾而去牟取暴利。

因此,制假、造假成本低廉,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诱因。

陕西省国税完成国内首例资本弱化避税案件,陕西省国税局顺利完成一例反避税协商谈判,谈判结果得到包括企业及其授权代表的充分认可。

据悉,这也是国内首例资本弱化避税案件的调查协商谈判工作取得成功。

资本弱化是指企业和企业的投资者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其他目的,在融资和投资方式的选择上,降低股本的比重,提高贷款的比重而造成的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超过一定限额的现象。

陕西省国税局副局长薛建英介绍,我国资本弱化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国内对资本弱化的反避税调查还处于空白。

今年初,陕西省国税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在对关联企业台账进行综合分析时,发现一家日本在陕投资公司属于负债企业,却存在大量来自关联方的借款费用。

初步案头分析之后可以确认,该公司可能存在通过人为操作,将企业利润以借款费用等形式转移至境外母公司的行为。

陕西省国税局对此案进行进一步分析,最终确定了该公司及其境外关联公司存在购销转让定价、预收账款、资本弱化和股权转让等多个避税行为。

陕西省国税局随即展开了调查取证和协商谈判工作。

税务协商谈判是反避税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协商谈判过程中,陕西省国税局保持与税务总局的密切联系,实时汇报谈判进展,在总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工作。

2011年6月~10月,在多轮会谈中,该局周密准备,始终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在坚决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同时,充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国内税收优惠政策,先后就转让定价方法、可比企业选择、关联关系判定、关联交易认定、债务性投资认定等多个问题与企业进行了商谈。

经过十几轮艰苦细致的谈判,陕西省国税局最终与企业及其授权代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就相关税收问题处理达成共识,圆满完成了该案的协商谈判工作。

(五)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

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

此外,有的企业还沿用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致使素质差的不下去,素质高的上不来。

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容易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如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乱用会计科目、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等。

同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会计人员执业判断能力不足、会计人员法制意识较差等原因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再者,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些企业和单位无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岗位责任制不明晰,会计交接手续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也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加强会计规范建设、完善会计信息形成机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理顺各方利益关系等多方面下功夫。

目前,要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尽早实现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衔接,并积极维护准则的权威性。

(一)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力度

按照“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法律规范”的思路框架,不断完善“内部约束、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建立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在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配备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并赋予其一定的责职权限,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使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

同时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审人员相对独立地位,充分发挥内审作用。

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与内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避免滥用职权现象的发生。

(1)开展财税法规业务培训,提高会计法人业务技能纳税意识

按照《会计法》《税法》赋予财政、税务的权利义务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企业会计制度、准则、法规、税收政策业务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及后续教育,测评企业会计人员财会税收知识、建立企业会计人员档案,对能力不足无证上岗的会计人员要求企业进行调换,提高企业会计专业水平,增强会计工作的控制力。

(2)开展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评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会计工作的轨迹载体,规范延续的会计工作是整顿治理会计秩序混乱的有效措施,前几年财政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验收工作特别是对非国有企业,帮助规范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了财务制度、内部监督制度、完善了内部监管机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效的预防治理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继续仿效推广。

2.强化政府外部监督。

加强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监察、证券监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形成一个统一的监督整体,充分发挥监督合力,依法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审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要加强对执行新《会计法》的监督检查,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3.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通过注册会计师的验资、评估等工作,对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以此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制止和约束会计舞弊行为。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是党和国家对财政资金管理的新要求”。

十八大代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提出高培勇指出,审计部门应通过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重点关注财政预算不够细化、个别部门挤占挪用预算资金、工程项目违规招投标等老大难问题,以及政府预算未能覆盖全部收支、政府采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惠民政策目标完成率低等新问题。

因此当前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人大的监管力度,加强人大常委会的职能,提高立法机关行使预算权的能力,加强对立项的管理,勇于行使否决权。

4.加大日常税收监管力度

加大税务票据的管理力度,财政税务协调一致,切实解决好以前管理上松懈、监控不利的问题,尤其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和工程领域建设必须完税付款,对发票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使其不敢触及发票违法,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实施有奖税务发票中奖兑现、再次抽奖中奖范围、中奖金额提高的公证公平,通过媒体、报刊公众民众,杜绝饮食服务行业税款流失。

税务和财政切实做好一年一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和所得税税源调查工作,尤其是对同规模相同资源的矿山、煤焦、化工、采掘生产效益低微、亏损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详尽的成本、费用核查,已达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规范会计核算,增加财税收入的目的。

(二)改进完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理顺各方关系,减少利益冲突

利益分配与考核机制的不够健全,不尽合理是诱发会计信息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

造假者的主要动机在于取得经济及其他利益。

只有改进完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才能防止会计信息的造假。

一是建立利益分配均衡机制,理顺国家、地方、企业及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兼顾各方利益。

二是改进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考评,不要仅以数字论英雄,而要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

(三)建立、健全企业的监督体系

对于产权不明晰导致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弱化问题,应明确产权关系,划小共有产权范围,企业由产权人直接委托代理人管理,产权人对于代理人有直接任免权力,从而硬化产权人监督作用,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四)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要多样性、全面性

制定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

会计信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但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是企业经营者。

因此,企业所有者应制定有效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两者利益尽可能趋向一致。

只要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所有者与经营者就会得到较高的报酬。

这样经营者就没有必要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另外,企业业绩考核体系应当注重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考核方案设计和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加强对会计信息产生全过程的考核,避免对于结果状态的偏爱,以正确引导会计工作的运行,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而形成的控制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有:

组织机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人员素质控制、信息质量控制、则产安全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目标控制、执行控制、凭证控制、纪律控制、内部审计控制。

综上所述,改善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不仅要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观念入手,从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义务入手,更要通过不断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等,逐渐使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成为全社会的一项义务。

总之,我们应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陈志萍.会计信息[M].上海: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7;

[2]欧阳胜群,浅析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特点.财经界,2012,(02);

[3]郭少玲,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措施.中国城市经济,2012,(02);

[4]崔健波,人格结构理论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财会月刊,2012,(06);

[5]苏文胜、王巧丽,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08);

[6]李宏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年第一期;

[7]蒋一彪,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J].交通财会,2003,年第2期;

[9]韦俊.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