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820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

《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docx

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教师版

2020年高考现当代诗歌模拟卷

(教师版)

【点睛】

鉴赏现代诗歌的技巧:

1.抓意象,绘意境

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只有抓住诗歌意象的特征,才能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就要求考生捕捉住现代诗歌的主要意象,挖掘意象本身的特点。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调动生活积累,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整合各种意象,使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境界。

鉴赏现代诗歌的意境时,首先要对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进行联想和想象。

其次要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逐渐感悟到诗歌的意韵之美。

2.明手法,析作用

在诗歌鉴赏中,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考生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3.品语言,释含义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美。

语言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在诗歌鉴赏中,品味语言是基础,考生应该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诗歌的深刻含义、隽永的字词语句。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他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他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他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1.对这首现代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离地兀立着”“纠缠在一起”形成对比,通过“树”这一形象,对现实进行思考。

B.诗歌语言典雅生动,“告诉”一词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风与空气”人情味,显得亲切。

C.诗歌结构清晰,分别写树的地上、地下形象。

“但是”二字,自然地使诗意有了转折。

D.与《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一样,诗人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意象,表达深沉的情感。

2.诗中树的意象有什么特征?

作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B

2.①树看起来分离独立,但地下的根须却互相纠缠。

②借“树”的自然特征,写出了抗战时期民族遭受欺凌,人民看似孤立无助,却拥有团结的潜在力量,表现了诗人对民族觉醒的强烈信心.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道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诗歌语言典雅生动”错误,应为“清新质朴”,比如语言“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语言近似直白,所以是“清新质朴”。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现代诗中意象及其作者情感的能力。

意象是承载诗中反映的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它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作者想象的。

它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

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本诗,《树》写于1940年春天,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

这场民族战争正给予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

艾青正是深切地体察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

根据“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应是认识事物有时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根本。

根据“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诗歌的主题应是赞美中华民族紧密团结、英勇顽强的精神。

艾青(1910年~1996年),现代诗人,本名蒋海澄,字养源,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湛江,夹竹桃》等诗集。

[9]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惟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一九三八年初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借“手推车”寄予了对北国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也蕴含着对保守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

B.这首诗是从听觉、视觉和触觉三个方面来描写北方人的“手推车”的。

C.“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一句,表现了北方沦陷时百姓的痛苦与悲哀。

D.阴暗的天穹与灰黄的土层,再配以独轮车的“尖音”,形成了诗歌悲戚的氛围。

4.艾青在诗歌创作上刻意追求独创性,提倡“写人家不能写的”。

请从意象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富于“独特性”的。

【答案】

3.B

4.这首诗意象独特。

“手推车”象征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北国人民。

诗中用北方农民常用的独轮手推车“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象征北方农民无限的悲哀。

那贫瘠的黄土地、那寒冷与静寂的山脚、那曲曲弯弯的山间小道,再伴随着独轮车发出的尖音,勾画出一幅凝重、香暗、贫穷、荒凉的北国农村风景图,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北国人民的悲哀”这一主旨。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B项,“这首诗是从听觉、视觉和触觉三个方面来描写……”分析错误,没有“触觉”,诗的第一节是从听觉方面描写,第二节是从视觉方面描写。

故选B。

4.此题考查把握作品形象和鉴赏作品的语言的能力。

意象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生活情景中具体的典型。

在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作者描写的角度的变化、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所写之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在其中所寄托的情感。

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倾向,而作品的内涵,则恰恰是其主要价值所在。

这首诗意象独特。

“意象”限定了答题的方向。

“手推车”象征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北国人民。

这首诗的情境和诗人着力刻画的手推车,我不但在诗人写这首诗的当时当地看见过,而且还在战火逼近的危急情况下,伴随过数以百计的独轮手推车颠簸在泥泞的布满深深车辙的路上,那使天穹痉挛的尖音至今仍在我的心灵里尖厉地啸响着。

手推车的尖音当时曾使诗人的心灵痛楚地痉挛过。

或许正是由于使诗人心灵痉挛的这种尖音,他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选取的意象独特,“手推车”为主要意象,北方的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为次要意象,这些共同表达了“北国人民的悲哀”和时代的悲哀。

可据此作答。

【点睛】

诗歌赏析:

苦难的辙迹

1938年1月,艾青从有落雪感的阴冷的武汉来到了战火日渐逼近的黄河岸边,第一次踏上真正冰天雪地的北方土地,心里涌动的激情可想而知。

他写下了长诗《北方》。

以一个画者所擅长速写的那种洗练而有力度的造型语言,又写了近十首质朴而凝重的小诗,《手推车》是其中的一首。

《手推车》只有短短的二十行,便勾勒出一个真实的令人为之心碎的情境。

全诗异常的简洁,没有多余的一个字,每一个准确而沉重的词语都蕴含着历史的苦难的实感,它们如手推车沉沉的独轮辗压在读者的心灵上:

“唯一的轮子”发出的“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和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交织成为一个有声响有形色的北方的天野。

诗的整个艺术情景和氛围与黄河两岸土地和人民沉重的悲哀十分一致,它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亲缘。

诗的沉重感,绝不是逃亡者的哀伤,更不是旅游者廉价的同情,是一个战士痛切的感情和准备战斗的热忱。

这首诗的情境和诗人着力刻画的手推车,我不但在诗人写这首诗的当时当地看见过,而且还在战火逼近的危急情况下,伴随过数以百计的独轮手推车颠簸在泥泞的布满深深车辙的路上,那使天穹痉挛的尖音至今仍在我的心灵里尖厉地啸响着。

我深信,手推车的尖音当时曾使诗人的心灵痛楚地痉挛过。

或许正是由于使诗人心灵痉挛的这种尖音,他写下了这首诗。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一开始用“无休止”来形容海浪发起冲击的次数之多,动词“扑”写出了海浪的汹涌、猛烈、势不可挡。

B.“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间接地刻画了海浪的坚不可摧、不肯屈服的特点。

C.“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将“累累伤痕”与“面带微笑”进行对比,突出礁石不畏风浪的勇敢、自信。

D.诗歌第一节描写海浪,是通过海浪来表现礁石;第二节则直接描写礁石。

诗歌运用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意象更集中、凝练。

6.诗歌运用了象征手法,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B

(2)诗人通过描写海浪,塑造了搏击风浪并在风浪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

“无休止地扑过来”“像刀砍过的一样”表现海浪进攻之猛烈,象征严重的迫害或深重的苦难;“打成碎沫”“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写出礁石的淡定、无畏,象征着坚定的信念或执着的精神。

【解析】

【详解】

5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刻画了海浪的坚不可摧、不肯屈服的特点”错误,这几句诗是通过描写海浪来刻画礁石的坚不可摧、稳若泰山的特点。

故选B。

6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

判断时,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

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

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

比喻修辞首先指出本体喻体,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

本题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运用的象征手法。

艾青擅长于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写他的真情实感。

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礁石屹立在海上,为了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总是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尽管伤痕累累,仍巍然屹立。

诗人笔下的“海浪”象征一切人生的迫害或苦难“礁石”象征不向命运低头、不畏强暴、不屈不桡的顽强乐观的精神。

“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运杨柳的骆驼

公刘

大路上走来一队骆驼,

骆驼骆驼背上驮的是什么?

青绿青绿的是杨柳条儿吗?

千枝万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

明年骆驼再从这条大路经过,

一路之上把柳絮杨花抖落,

没有风沙,也没有苦涩的气味,

人们会相信:

跟着它走准能把春天追着。

1956年6月13日

7.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