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267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docx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二、主要编制依据

三、安装前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四、安装前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五、基础验收

六、压缩机机身安装

七、主轴、轴承和总体安装

八、连杆、十字头安装

九、电动机安装

十、气缸安装

十一、活塞安装

十二、吸、排气阀安装

十三、循环油系统、气缸、填料

十四、附属设备及管道安装

十五、质量保证措施

十六、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说明

本方案为兖矿联工发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醋酸项目甲醇标段,甲醇合成气压缩机组、闪蒸气压缩机组安装而编制。

因无压缩机资料、施工时,按图纸要求及随机文件将编制专门的安装试车方案。

二、主要编制依据

2.1兖矿联工发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醋酸项目甲醇标段招标文件

2.2《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J203—83

2.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定》GB50231—98

2.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三、安装前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3.1机组出厂合格证书及下列技术检验证明书;

3.1.1机身、中体、气缸、主轴、连杆、活塞杆等主要部件的时效或调质处理证明书;

3.1.2机身试漏合格证明书;

3.1.3气缸本体及水冷夹套的水压试验合格证明书;

3.1.4压力容器的水压力试验合格证明书;

3.1.5机器所附的管材、管件、阀门等的材质合格证明书及阀门试压合格证明书;

3.1.6压缩机出厂前预组装及试运转记录。

3.2机器与设备安装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基础图、总装配图、主要部件图,易损零件图及安装说明书等资料;

3.3机器装箱清单;

3.4有关施工方案,安装规范及安装技术要求。

四、安装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4.1厂房土建工程已基本结束,压缩机厂房内的地下工程已基本完成;

4.2施工运输道路畅通;

4.3施工用的照明,水源及电源已备齐;

4.4机组的零部件、配件及工具等具有贮存房间;

4.5安装现场应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4.6设备已经双方共检合格,并运至安装现场;

五、基础验收

5.1基础移交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及测量记录,在基础上应明显地画出标高基准线及基础的纵横中心线,在厂房柱子上有坐标轴线,基础应有沉降观测点及沉降记录;

5.2基础表面应当平整,基础表面应无裂纹、蜂窝、露筋等缺陷并清扫干净,螺栓孔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5.3螺栓孔应无堵塞,表面无异物粘污,内部无杂物;

5.4根据土建留下的标高,中心线标志,放上墨线,然后用钢卷尺,线坠及水平复测下列尺寸;

5.4.1基础中心线(纵横轴线)允许偏差±20mm:

5.4.2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允许偏差+0mm、-20mm;

5.4.3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20mm;

5.4.4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允许偏差,每米5mm,全长10mm;

5.4.5基础竖向偏差,每米5mm,全高20mm;

5.4.6予埋地脚螺栓孔允许偏差:

中心位置±10mm,深度+20mm,-0mm,孔壁铅垂度(全深)10mm;

5.4.7与锚板相接触的平面应平整,其水平度允差5mm/m。

5.4.8土建基础复验合格并具备上述交工资料,方可办理交接手续和进行甲、乙双方的共检,合格后,才能进行压缩机就位。

5.5按照垫铁布置图,放置垫铁处(至周边约50mm)的基础表面应铲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需要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面深度不小于l0mm,密度以每平方分米3—5点为宜,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或松层。

六、压缩机机身的安装

6.1按要求放置垫铁,垫铁表面应平整,无氧化皮、飞溅等;

6.2斜垫铁与平垫铁组成垫铁组时,一般不得超过四块,薄垫铁应放在斜垫与平垫铁之间,垫铁组的高度一般为30—70mm,每组垫铁中只允许有一对斜垫铁;

6.3垫铁与基础接触良好,其接触面不小于70%,且无吊角现象,在机组就位前应调节垫铁组高度,使与机器底面实际安装标高相符,误差不超过lmm;

6.4设备就位前,应彻底打扫基础表面,将垫铁窝内的碎石粉彻底扫净,掏净地脚螺检内的杂物,确认无油污后,将每组垫铁整齐安放在规定位置内;

6.5设备就位前应标出机组底座位置,垫铁组露出底座10~30mm为宜,每块垫铁伸入机器底座底面的长度,均应超过地脚螺栓;

6.6配对斜垫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全长的3/4,其相互间的偏斜角应不大于3度;

6.7机身就位前,应进行煤油试漏检查,煤油浸泡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检查合格后,应将底面的白粉清除干净;

6.8机身就位时,应再次清理基础平面及地脚螺栓孔。

机身吊装就位时,机身应呈水平,下落到垫板上时,应平稳轻放。

栓起吊索时,应注意不得破坏机身精加工面,并保护好机身防腐不受损坏;

6.9机身就位后,其主轴、气缸中心线与基础上的墨线相重合,允许偏差为5mm,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mm;

6.10机身初步找水平,用机身底座顶丝孔中的紧定螺钉来使机身找平,机身水平要求0.05/1000,水平仪放在主轴孔及滑道上,当机身水平达到要求时,使用斜铁与机身底座完全接触。

此时将地脚螺栓按对称的秩序紧固,并同时检验机身水平的变化,如机身在地脚螺栓紧固后,其水平没有变化则最终检验为合格,如地脚螺栓坚固后,水平变化≥0.05mm,应松开地脚螺栓,重新调整各组垫铁。

在机组找平找正过程中,地脚螺栓应处于自由状态,不得与基础相碰

6.11机身水平找好后,用0.05mm塞尺检查垫铁时,允许局部有间隙,但塞尺插入深入不得超过垫铁总长(宽)的1/3,用0.35公斤(仅供参考)手锤敲打,用0.3~0.5kg手锺敲打每块垫铁,应无松动现象,垫铁与机身水平经甲乙双方共检合格后,即可点焊垫铁,对机身进行二次灌浆;

6.12主轴就位后,应在主轴颈复查轴的水平度,其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1mm/m。

七、主轴、轴承和中体的安装

7.1滑动轴承拆、卸前,应检查组合件之间是否有记号,并做出记录,如没有记号应逐对打上字头,以便安装时,恢复原位。

将主轴、轴承和中体上的油污,防护油和铁锈等清洗干净,油路必须畅通、清洁,主轴的堵油塞和平衡铁的锁紧装置必须紧固;

7.2轴瓦的合金层与瓦壳应紧密结合,用渗透法进行检查,不应有脱壳现象。

合金层表面不应有裂纹、孔洞、重皮、夹渣等缺陷,如发现有缺陷,应修理或更换;

7.3轴承螺栓的预紧力是用螺栓的伸长量来调整,每个螺栓中心都有一圆孔,孔内都装有测圆柱棒,用深度千分尺检查螺栓紧固前后的伸长量,用来保证轴瓦的坚固及轴承与轴颈的润滑间隙,间隙值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的规定;

7.4将曲柄置于0℃、90℃、180℃、270℃四个位置上,分别测量其曲拐距离,其偏差值不得大于行程的万分之一

八、连杆、十字头的安装

8.1曲轴装入机身,并紧固好主轴承螺栓,连杆安装并紧固好连杆螺栓;

8.2十字头通过连接法兰孔装入滑道,并用十字头销与小头轴承联接,即组装完后,应重新检查各部间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九、电动机的安装

9.1电动机、电气部分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电气专业有关规范执行,电机安装就位前的基础验收与主机身相同

9.2电动机底座水平度偏差应小于0.10mm/m,相对于机身的中心位置应小于0.150mm。

若电动机轴承座与定子架共用一个底座时,应在轴承座与底座之间加绝缘片,以防止感应电流通过轴承,破坏油膜;

9.3安装转子前,应仔细检查电动机内部,不得有金属件杂物;

9.4电动机的转子与轴装配时,其配合尺寸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

9.5电动机轴与主轴的对中,应以主机就位的主轴内基准调整电机轴来实现,同轴度偏差不应大于0.03mm;

9.6电动机的空间间隙偏差应小于平均间隙的5%,轴向定位应按机器技术文件的规定或机器上标定的位置,使定子与转子磁力中心线对准;若无标定时,也可按定子与转子磁力的中心线进行对准。

9.7电动机空间间隙调整后,将各连接螺栓拧紧,锁紧装置应锁牢;

9.8电动机安装完毕后,在定子与底座处应安装定位销

9.9电动机风扇叶片在拆下前应打上编号,组装时应对号就位,固定螺栓必须拧紧,防松垫应板起,并逐个进行检查,直至可靠为止;

9.10电动机集电环罩的内孔与主轴间应有0.30—0.50mm的间隙,碳刷与滑环接触应良好;

9.11电动机在吊装,拆装过程中,线包不得受损,严禁嗑碰。

十、气缸的安装

10.1填料函和刮油器的安装

10.1.1填料函和刮油器应全部拆开清洗和检查,拆洗前,各组填料应在非工作面上打上标记,以免装错,同时用压缩空气检验填料,通路是否畅通,并吹出组装时可能带入的杂物

10.1.2平填料环的密封面,填料盒的密封面,各密封面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80%,并宜在填料函内或特制的胎具内进行研磨;

10.1.3平填料环,刮油器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应符合随机文件规定,如无规定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该组环内圆满周面积的70%,且应均匀分布;

10.1.4填料盒组装前,应吹净油孔,保证畅通。

组装时应使各填料环的定位销,油孔及排气孔分别对准。

10.1.5填料函和刮油环组装后,应检查其与活塞杆的间隙,不允许有倾斜偏的现象;

10.1.6填料函外环端面压紧弹簧的初始高度应相等、弹力应均匀。

10.1.7填料函安装完毕后,其压盖的锁紧装置必须锁牢。

10.2气缸和盘车器的安装

10.2.1气缸水套须进行水压试验,制造厂技术文件注明气缸本体已进行水压试验时,现场可不再进行;

10.2.2气缸在安装前,应进行清洗,并仔细检查气缸镜面、气缸体、气阀腔孔及与中体连接面等处有无机械损伤和其它缺陷,如发现问题,应妥善处理;

10.2.3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气缸的圆柱度,并作详细记录,如偏差超过规定,应根据情况研究处理;

10.2.4采用拉钢丝线法找正时,应以中体中心线为基准找气缸的中心线,对中偏差为径向位移值,轴向倾斜应符合有关规定,其倾斜方向应与中体一致。

对中偏差值超过规定时,应使气缸作平行位移或刮研缸与中体连接处止口面来调整,不得采用加偏垫或施加外力的办法来加强制调整,处理后的止口应保持均匀接触,接触面积应达60%以上,气缸安装完毕后,中体与机身,气缸与中体间均应打上定位销;

10.2.5气缸和中间接筒的组装件、机身、安装时,将中间接筒

止口与机身对接定位并安装气缸支撑,通过气缸支撑底座上的紧螺钉来调整气缸的水平度,使其达到0.02/1000,且气缸的水平度与机身滑道相一致。

气缸水平初平后,应用斜垫铁将支座底板垫好,再将气缸支座地脚螺栓紧固好,同时检查气缸水平有无变化,如有变化,再把机身与中间接筒连接螺栓松开重新调整,直到支撑地脚螺栓紧固后气缸水平无变化为止;合格后经甲乙双方共检将斜铁点焊,即可对基础进行二次灌浆;

10.2.6盘车器在安装前应清洗干净,并按图样规定进行检查,安装应注意调整手柄的各个位置,使其动作无误可靠。

十一、活塞的安装

11.1活塞体和活塞杆的装配按随机图纸的规定进行

11.2清洗检查活塞和活塞环,活塞外表面及活塞环槽端面不得有疏松、擦伤、锐边、凹痕和毛刺缺陷;

11.3活塞部件组装顺序及方法:

活塞杆与活塞组装后,将活塞杆保护套装于活塞杆尾部,并用螺钉固定于活塞杆尾部中心孔的螺孔内,使其不能串动,此时就可进行活塞对气缸的组装,将活塞水平吊起,并将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内,此时应保证活塞支撑托瓦在活塞最下部的1200范围内,并在气缸活塞端面标出下部的120°范围的正确位置,为了便于推入活塞,可将少量润滑油涂于活塞杆保护套及气缸工作面上,一切准备就序即可将装入气缸;

11.4在气缸的前、中、后三个位置上检查活塞环和气缸镜面贴合的严密度,允许间隙不大于0.05mm,且不得超过两处,每处弧长所对中心角不得超过45°°°,并不得在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