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牛芳
教学设想:
本词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鉴赏诗词的能力,也熟悉了古诗词鉴赏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大胆尝试让学生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并让他们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疑自答。
教师适度指导补充。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生平和思想,了解该作品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学生通过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达到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历史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谁能给大家讲一下赤壁之战的历史故事呢?
(学生讲述历史史实)
时光虽然过去了近1800年,但是每一位为赤壁之战所激动的人,一旦来到赤壁,当年火光冲天、到处喊杀声的情形仿佛又萦绕于脑海。
赤壁之战八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坛泰斗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位伟大人物就是苏轼。
二、明确目标
1、《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根据我们以往的学习经验,大家说说鉴赏词我们应重点探究那些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与教师在讨论中明确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指名学生以口头形式设计本堂课的学习过程。
三、相关知识准备
(一)词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说说你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衍生于诗,独立于“词”
2、词,于我国宋代形成颠峰
3、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
4、词常常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阕”“下阕”。
词是隋唐兴起的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
(二)学生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1、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
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2、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四、诵读训练,并理解全词内容。
(一)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明确了该词的写作背景,大家对词的感情有了大致的猜测,现在我们结合词作的内容和作者的形象来进行诵读训练。
1、小组内成员自读。
2、小组内成员之间展示,并互相指正不足,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进行诵读。
3、教师适当点评。
引导学生读出激情满怀、壮志豪情的气势
4、播放诗歌诵读录音材料,学生自我纠正。
5、全班齐读。
(二)理解内容
(学生结合注释展示)
参考:
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
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
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
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五、合作探究,鉴赏诗歌。
(一)、分析上阙
1、男生朗读上阙。
2、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或疑惑,小组讨论后学生作答。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指导学生讨论,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3、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补充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原因是什么?
预设: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
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
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
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正是诗人豪放之风的集中体现。
②.本词的上片中,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观?
明确:
赤壁景观:
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预设: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渲染了环境气氛。
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两句承上启下。
“江山如画”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4.学生再读上阕,体会景中之情,总结上阕内容。
小结参考:
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称颂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5、集体朗读并试背上阕。
(二)、分析下阙
1、女生集体朗读。
2、学生思考后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学生作答。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指导学生讨论,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3、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补充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①.下阕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回忆的是什么?
感慨的是什么?
预设:
前五句: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
后五句:
所感——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②.下阕中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
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预设:
周瑜——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
苏轼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很有作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以上这些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教师补充:
烘托——“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
③、参与赤壁之战的英雄有很多,词人为什么只写周瑜,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出示课前预习布置的人物简历表:
人物周瑜苏轼
年龄34岁47岁
婚姻幸福美满三十丧妻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务东吴都督(24岁)团练副使
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通过对比学生回答。
参考:
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
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
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
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待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补充:
映衬——既是“以乙托甲”,也是“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
④.下阕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预设参考: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
从情感上看具有激奋和伤感的双重色彩。
词中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尽情赞颂,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发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如梦”的感慨,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忧愤。
但从全诗主题看,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情绪的流露。
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诗人悲观失望的自白。
我们应该更多地体味作者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追求。
从词的意境和语言分析,这首词感情热烈,富于激情,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怀。
因此“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是《赤壁怀古》的理趣所在。
4、.学生范读下阕,总结下阕内容。
学生小结:
下阕第一层描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三)教师总结
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六、拓展延伸
《吹剑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苏东坡豪放词的风格可见一斑。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查阅苏轼的诗作总结回答)
预设:
①.描绘壮丽之景。
不仅写出了长江的豪迈气势,还融合了千古英雄的丰功伟绩,将江山的壮美与怀古的豪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
上片写“周郎”与“赤壁”,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七、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八、布置作业
课外查阅资料,比较《江城子·记梦》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并对其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评价,写一篇小短评。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