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7250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提升练习13文档格式.docx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福建高考)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福建高考)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广东高考)因为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江苏高考)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

【解析】 AlCl3、MgCl2均能与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NaCl、Na2SO4与氨水均不能反应,A项错误;

NH4Cl受热会分解,得不到NH4Cl固体,B项错误;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NH3溶于水后生成的NH3·

H2O电离产生OH-,NH3用于喷泉实验利用了NH3极易溶于水的特性,二者无因果关系,C项错误;

氯气和浓氨水反应产生白烟,D项正确。

【答案】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

HNO3分解成了NO2

B.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C.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Fe发生剧烈反应

【解析】 A选项,HNO3与Fe2+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接触生成NO2,错误;

B选项,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错误;

D选项,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4.如图所示装置,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中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解析】 CO2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不能形成喷泉;

NH3极易溶于水生成NH3·

H2O,NH3·

H2O发生电离生成OH-,遇酚酞使之显红色;

H2S和CuSO4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

HCl极易溶于水,且和AgNO3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因此A不正确。

【答案】 A

5.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

【解析】 NaHCO3不能用作肥料,A项错;

Na2CO3很稳定,受热时不易分解,B项错;

图中的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D项错。

6.一定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

B.硝酸的浓度不同,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也不相同

C.硝酸浓度越大,生成的气体越少

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相同

【解析】 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铜的质量相等,所消耗的硝酸、生成的硝酸铜、产生的气体均按等质量的铜计算。

由反应可知,反应掉等量的铜时,消耗的浓硝酸更多,两者产生的硝酸铜一样多,与浓硝酸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更多,A、B、C项不正确。

D选项,设参加反应的铜为3mol,则与浓硝酸反应生成6molNO2,与稀硝酸反应生成2molNO,当用排水法收集时,NO2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6molNO2反应后变成2molNO气体,所以两种情况最终得到的气体都是2mol。

7.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

L-1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

①NO

 ②Fe3+ ③H+

④NO ⑤NO2

A.①B.①⑤

C.②④⑤D.①②③⑤

【解析】 本题对Fe与浓HNO3由于相对量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的知识进行了考查。

Fe与浓HNO3反应可能生成Fe(NO3)2(Fe过量)或Fe(NO3)3(Fe不足)和NO2。

故一定存在NO

和NO2。

【答案】 B

8.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制取硝酸铜现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用:

①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②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通氧气于铜屑与稀硝酸的体系中制取:

2Cu+4HNO3+O2===2Cu(NO3)2+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③最多

B.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①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②多

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③>

①>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解析】 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

②>

③,所以A错误,C正确。

9.(2015·

福建四地六校联考)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

②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

③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

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

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Cu(NO3)2

【解析】 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铜和浓硝酸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的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A项正确;

现象①中产生的二氧化氮能和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从方程式可知,3mol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1mol无色一氧化氮气体,气体的体积减小,滴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B项正确;

现象②中生成的稀硝酸与内置的螺旋状铜丝发生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因滴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所以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C项正确;

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现象③中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继续与铜反应,最终可能有硝酸剩余,所以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Cu(NO3)2,也可能有硝酸,D项错误。

10.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酸中NO

物质的量为0.1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mol·

L-1

【解析】 铁粉既能与硝酸反应也能与硫酸反应,从题干图中看出(注意只是第二份100mL)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反应为Fe+2H+===Fe2++H2↑,可知NO

反应完了,第二份中NO

应为

×

3=0.1mol,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此时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4g,即0.25mol,故原混合酸中H2SO4浓度为

=2.5mol·

L-1,NO

物质的量为0.2mol。

所以选A。

11.(2015·

湖南十三校第二次联考)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B、D为常温下的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的液态化合物,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G→H________。

F+J→B+C+I________。

(3)0.3molI与足量C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容积为10mL的试管中充满I和G的混合气体,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水全部充满试管,则原混合气体中I与G的体积分别为_______mL,________mL。

【解析】 A受热能分解,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且A与碱反应生成气体D,B、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则C为水,A为NH4HCO3,B能与镁反应,则B为CO2,E为MgO,F为C,结合D为NH3,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G,G为O2,D与G反应生成H,即氨的催化氧化,H为NO,I为NO2,J为HNO3,再结合F与J反应生成B、C、I,符合上述转化。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H4HCO3,B为CO2,其电子式为

(2)D+G→H的反应为4NH3+5O2

4NO+6H2O,F+J→B+C+I的反应为C+4HNO3(浓)

CO2↑+4NO2↑+2H2O。

(3)由3NO2+H2O===2HNO3+NO,则0.3molNO2与足量H2O反应,0.1molNO2作氧化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4-2)=0.2mol。

(4)由4NO2+O2+2H2O===4HNO3,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水全部充满试管,则原混合气体中I占4/5,其体积为10mL×

4/5=8mL,G气体体积为2mL。

【答案】 

(1)NH4HCO3 

(2)4NH3+5O2

4NO+6H2O

C+4HNO3(浓)

CO2↑+4NO2↑+2H2O

(3)0.2

(4)8 2

12.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________、氢气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OH-、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b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不会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

(4)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4NH3+5O2

(6)NH

 NO

13.氮的氧化物(用NOx表示)是大气污染物,必须进行处理。

(1)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x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汽车尾气中的CO来自于________,NO来自于________。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

②汽车尾气中的CO、NOx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2)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

已知:

4NH3+6NO

5N2+6H2O,8NH3+6NO2

7N2+12H2O。

同温同压下,3.5LNH3恰好将3.0LNO和NO2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是___。

(3)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若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解析】 

(1)①汽车汽缸内不断进行着汽油的燃烧反应,当空气不足时,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

当空气过量时,N2和O2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O。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

②CO、NOx反应后生成的无毒气体为CO2和N2。

(2)V(NO)+V(NO2)=3.0L

V(NO)+

V(NO2)=3.5L

则V(NO)=0.75L

V(NO2)=2.25L

V(NO)∶V(NO2)=1∶3。

(3)NO中氮的化合价为+2价,NO2中氮的化合价为+4价,二者1∶1混合时与NaOH反应生成盐的化合价必然为+3,即为NaNO2。

【答案】 

(1)①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N2与O2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 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任填两种即可) ②2xCO+2NOx

2xCO2+N2

(2)1∶3 (3)Na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