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686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x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综观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新增了许多图文并茂,极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编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让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引导孩子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学习舞台,让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用他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孩子必将还你一片湛蓝的天空。

本案例的设计,旨在以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视角──“寻找美的风景”为“教学触发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创设和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孩子在感受“搭石”这一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所蕴含的不寻常的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课文的插图,有关搭石的资料介绍。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格言导入,确立学习交流话题

 

1、教师谈话,推荐格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学生自由说说对格言的理解。

 

3、确立学习话题“寻找一片美的风景”,板书课题:

 

搭石

 

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

 

1、打开书本,去仔细地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

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

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句句读通顺。

 

2、交流读文感受“什么是搭石?

”“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聚焦中心句: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⑴课件出示“搭石图”,找出书中描写搭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⑵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小溪、石头”。

 

⑶诵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紧扣“风景”,谈话,激疑:

 

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实就是为方便小溪两岸人们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几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头。

(板书“小小搭石寻常景”)只是,读到这里,老师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黄山奇石。

可这么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怎么能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

其原因究竟何在?

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去细细寻找,精心品味吧!

 

三、品读文本,鉴赏搭石图,感受风景这边独好

 

1、谈话,传递读文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深入到他的文字中去,找找那片独特的风景,老师相信,会读书的同学,读着读着,眼前就会浮现一幅幅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

有的画面特别感人,有的画面特别让人激动,有的画面特别的美。

你可以在旁边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2、学生静静地默读课文,想象画面,并加以批注。

 

3、反馈:

 

通过读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画面?

此时此刻,你觉得哪幅画面就在眼前闪动?

 

随机板书:

 

细细摆放为他人

 

⑴预设画面:

 

上了年纪的人平整搭石,直到满意才离去。

 

走搭石的人们不抢路,动作协调有序。

 

两人面对面走搭石过河时,会互相谦让。

 

年轻人背年长的老人过搭石。

 

……

 

⑵点评:

 

同学们真会读书。

透过语言文字,能想象出这么多画面。

就让我们来细细鉴赏这一块块搭石,感受这字里行间中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让我们感动的风景。

 

4、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鉴赏画面一:

“众人走搭石,协调有序声影美”。

 

请你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美在哪里,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

 

⑴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

 

师: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他们的动作非常协调有序?

 

(理解:

“紧走搭石慢过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

 

师:

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吗?

先自己试试。

 

指名读,随机点评,板书:

协调有序走搭石。

 

预设评语:

你走得轻快而平稳,真棒。

我能感受到你们小组走得真默契。

 

你读得有声有色,谁能说这不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呢?

你的朗读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

”真是画一般的美。

……

 

⑵变序朗读,感受语言的诗意美:

 

师:

老师把它变成一首小诗,看多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轻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⑶配乐朗诵:

 

让我们再一次随着流淌的溪水,感受那一份和谐和诗意的美。

 

(课件出示文章第三自然段。

 

师(描述画面,再度激荡学生的情感):

 

啊!

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人们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这搭石上,没有人说话,只有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也许这是一个黄昏,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身体是疲惫的,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

 

⑷回归主题,诵读“风景”:

 

(导读中心句。

 

师:

读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

是啊,不禁让我们赞叹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鉴赏画面二:

“两人走搭石,谦让敬老传递美”。

 

⑴谈话,导入:

 

当然,走搭石时,也有“撞车”的时候,请你读读下面这一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先有感情地读好它,再体会体会对这个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⑵交流:

 

现在,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先说说自己的感动之处,再读好它。

 

多媒体课件展示: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⑶品味:

 

什么叫“理所当然”?

“人们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⑷小结,指导朗读:

 

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师:

引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假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