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设计实录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学实录设计实录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实录设计实录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此,这节课我只用半天时间,认真研读文本。
确定本文的功能价值,确定教学的基本环节。
列出要提问的重点问题。
2我赞成有效课堂应该是平实的课——不玩花里胡哨的东西。
又是音乐,又是表演。
又是图像。
因此,这节课,我只带着学生老老实实的读懂文本。
并从中学到一些读写的方法。
3我赞成有效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可以暴露一些失误,缺点,不足。
唯有不完美,才有个性的张力和生命的活力。
(2)关于语文教学:
1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在课文内容本身。
而是以课文内容为凭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写作知识。
2语文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语文。
即用语言的方式让学生们感悟,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
二设计思路
1以“找三种歌会的不同与相同”为切入口,带动对文章内容,结构,及写法的解读。
从而获得读写知识与技能的感悟。
2通过探寻文章主指来感觉云南会歌的文化价值。
3通过词语运用练习提高学过词语在学生脑中的“相对优势兴奋性”
三教学的主要环节
环节一:
不同与相同
1学生迅速读课文。
找出三种歌会的不同。
情况的不同:
场合,歌的内容,人物的身份,人物的多少,歌会的特点,情调)
写作的不同:
侧重点的不同,描写方式的多种多样。
2再引导分析三种歌会的相同
都是淳朴的都充满民族色彩都有一中特别的情调。
环节二:
探寻文章的主指。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2作者的意图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环节三:
词语练习
1找出本课中的四字语
2用四字词进行段落练习
五学习目标
1通过独立的阅读分析,把握云南歌会的特点。
2在老师引导下,体会三种歌会的不同写法。
3感悟作者写作意图。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从读中分析体验体会三种歌会的特点和写作方法的不同
2教学难点:
文章的文化价值
七教学方法
以三个主问题一个小练笔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进行用词训练。
三个主问题是:
1这三种歌会有哪些不同和相同?
2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什么?
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不是多余的?
一个小练笔是:
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串写成段落。
八教学实录
时间:
2014年4月4日上午
地点:
河南省汝州市米庙镇第二初级中学多媒体室(兼做实验室)
学生:
汝州市米庙镇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一班学生
一课前思考,确定基调。
应汝州市尚庄乡中心校的邀请,这一天,我来到该中心校的第二初级中学为该乡的中学语文老师上公开课。
我知道,上公开课是给外人看的,因此,尽量要使课堂有一定的可视性、观赏性、表演性。
至少,课堂上学生们要跟老师密切配合,积极发言,以便课堂上有个活跃的氛。
要保证这些,除了老师对学生情绪的充分调动以外,学生们的提前充分预习,或者提前知道老师要问题的主要问题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时,甚至是学生学过已经学过的熟课。
老师自己也要提前试讲几次,发现问题,及时思考对策和改进方案。
这样做的外观校果当然要好的多:
情境设置声像并茂,教学环节处理娴熟,学生回答胸有成竹,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师生互动融洽得体,课堂结构完美圆合。
当然,把公开课打造成精品课固然是境界,一种追求。
但是,乡下老师们平时的上课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
因为平时他们上课,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准备思考,没有机会进行教学设计的多次修改,不会告知或暗示学生要配合老师,也很少会用到多媒体。
我认为:
“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在课文内容本身。
语文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语文。
”那么,如果按照乡下老师们平时的状况去教学,在乡下这些只习惯听老师讲,不习惯独立分析,也不习惯发言的孩子身上,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我想做这样的尝试!
尚庄乡二中的校长告诉我“乡下的孩子上课不爱发言,很难调动。
你是不是提前把你的讲课内容和提问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
好让他们做准备好课堂的发言?
如果你让课提问时学生不回答,课堂气氛太沉闷,录像的话,可不太好看。
这正是我的担心,但我一心想要尝试一下按乡下老师们平时上课的状态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还是咬咬了牙说:
还是算了吧,上成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要想让孩子们发言,首先要调动他们情绪,要想让孩子们情绪兴奋,首先树立他们的自信。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有发言的自信呢?
我想到这个乡的称号:
“武术之乡”。
“对,就从这个方面入手,调动学生情绪。
”
二调动情绪,树立自信
学生们已安静坐在了一个多媒体与实验兼用的教室。
教室后面的五、六排,已经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全乡的初中语文老师,大概有三、四人吧。
二中的校长向老师们做了简单的说明后,我就按照我的设想,面对学生,开始了情绪调动的开场白:
“同学们,我听说咱们汝州市有一个乡,它有一个听起来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号,这个名号叫做‘武术之乡’,大家知道,是哪个乡吗?
我本来以来学生会大声回答:
“尚庄乡!
”。
不料,学生们的回答是“不知道!
”啊,没在我的意料之中,本来我可以赶紧追问:
“那么,大家想知道是哪个乡吗?
”等学生们说“想!
”之后,我再抖出包袱。
但为了不再兜圈子。
我就直接说道:
“这个乡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它就是我们尚庄乡!
现在,同学们可能不太学习武术了,但是,我觉得,既然我们是武术之乡,我们是相术之乡的学生,那么,我们就应当有武术之乡的精神和气派!
那么,武术的精神是什么呢?
学生似欲回答,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我只好启发:
“咱们有首歌词是,叫路见不平——”
我本来是让学生回答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的中“路见不平一声吼”这句话的最后三个字的。
不料同学生齐声说:
“拔刀相助!
啊,又出乎我的意料了。
我赶紧补救:
,多么勇敢,但是不能乱来啊!
”那么,做为武术之乡的同学们,应当不应当有这种勇敢的精神呢?
学生们回答:
“应当!
虽然声音有点低气不足,但我还是朝着预定的方向进一步引导:
“那么,如果上课的时候连发言都不敢,那还算是勇敢吗!
”学生们低生说:
“不算!
”,“好,那就大声地自己说,我勇敢,我发言!
”于是学生跟着重复这句话。
我继续说:
“武术精神的第二个含义,叫自信。
那些真正的武林高手,在面对强敌的时候,总是从容镇定,气定神闲,充满自信,那么我们做为武术之乡的人,在面对学习这个敌人时,应不应当有一点儿自信的呢”
学生自然是肯定的回答,我赶紧说:
“那就跟我大声说,我自信,我能行!
学生重复的声音显比以前大了很多。
我心稍稍安慰。
这样的方式,能否给学生带来有效的积极暗示,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呢?
我期待着。
三引导解题,了解作者。
“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第四单元第一课,请大家齐读课文题目”
学生们齐读:
“云南的歌会”
“老师听说过大会小会,听说过宴会晚会,也听说过茶花会演唱会,但还没听说过歌会。
谁能说说,歌会是什么意思?
“用唱歌表达自己的会就叫歌会”
显然,学生的这个解释只是把“歌”的意思说了出来。
但并未说出“会”的意思。
因为只一个人独唱或者多个人唱而彼此没有关联是不能叫做“歌会”的。
于是我只好启发道:
“什么叫会呢?
”
有学生答:
“一些人聚在一起”
“对,一些人聚在一起才能叫会,一些人聚在一起商量事情叫开会,一些聚在一起吃饭中宴会,一些人聚在一起联欢叫联欢会,那么一些聚在一起唱歌应该叫什么呢?
学生齐:
“叫歌会”
“那么,这篇课文写的是哪些的歌会呢?
“云南”
“大家去过云南吗?
“没去过”
“猜猜看:
老师去过吗?
“不知道”
“老师呀,也没去过云南。
不过呀,咱们读书人有一个好处就是,‘身在书屋中,便知天下事’云南的歌会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我们,是谁呀?
有的说:
“作者”,有的说:
“沈从文”。
“那沈从文又是何许人也?
请大家看课文下面的注释一”
学生读注释
“谁能告诉我沈从文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读注释
四速读课文,明确主体
“沈从文这个老头可不简单啊,活到现在,已经是112岁了。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写了很多有名的小学,散文。
大家有兴趣的话,以后可以在网上查找他的有关资料。
今天,咱们学习他的‘云南的歌会’。
现在大家用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看看沈他在这篇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云南歌会的几种形式?
是一种、两种?
还是三种、四种、五种?
看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
五分种后,有一些同学先后举起了手。
“好,我选挑一位同学来回答,其它同学听看跟他的意见是不是一致”
学生回答说“三种”,我又征询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同学们回答说没有。
学生的回答是正确定的。
便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弄清相关段落的作用。
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可是,老师明明看到有五个段落,为什么却说只有三种歌会呢?
,比如,第一段算是一种歌会吗?
学生:
“不是。
“既然这一段不介绍一种歌会的,那咱们干脆把它去掉算了,好吗?
“不好”。
“那为什么不好呢?
“第一段是说云南歌会特别著名”“第一段是总体介绍云南歌会的状况”
我总结:
“可见,第一段是不能删除的,它可以使读者对云南歌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还能引起读者兴趣”
五反复阅读,分析不同
“好,这个问题我们就解决到这儿。
既然是三种不同的歌会,那么他们一定是不相同的,那么这三种歌会都有哪些不同呢?
看谁能说出最多的不同!
同学们逐渐说出了“歌会的场所,歌的内容,人物数量等”
显然,学生们所谈到的不同,仅停留在歌会本身的层面。
而我更喜望他们能说出这三台歌会作者在写作上不同。
于是我引导道:
“这些都是歌会本身的不同,那么,这三种歌会,作者在写法上,是完全同样的吗?
再读一读课文,说说你的看法”
通过引导,学生们逐渐说出了这三台歌会在定法上的一些不同:
从写的对象上看,第一种歌会主要是写了人,第二种歌会主要写了环境,第三种主要写了场面。
从歌会的特点看,第一种写出了一个“智”字,第二个体现了个“淳”字。
有的同学也说是“静”字,第三种定出一个“盛”字,也有同学说是“闹”字。
并引导学生分析,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这个“盛字”(场面,人数,时间,穿戴,角色)。
六歌会起名,学会概括
让学生们分析了三台歌会的相同与不同,是为了让学生们从中领悟一些读写的规律。
由于概括力也是阅读能力的一个生活方面。
所以,当这些分析结束后,我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既然我们分析了这三种形式云南会歌的那么多不同,那么,能不能各用一个词语”分别来概括这三种形式的歌会呢?
学生们马上回答: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显然,这并不是学生自已总结出来的,而是从学习资料上看来的,这样并不能达到使学生揣摸如何概括段落内容的目的。
于是,我又针对“山路漫歌”的不漫字展开追问:
“为什么概括第二种会歌时要用个‘漫’字”。
这个问题难度有点大,学生一时不着边际。
于是,我只好进一步启发:
“什么叫漫?
”学生回答“到处”。
学生的回答应来说正确的,比如“漫山遍野”的“漫”字就是“到处”的意思。
但结合本文的内容。
这里的“漫字”显然不是这个义项。
我还得进一止启发:
“漫步”中的“漫”字,“漫笔”中的“漫”都是什么意思。
这次学生终答出:
“随意”。
好,终于大功告成。
但是,对仅止于此是不够的,因为对段落或文章概括的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
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参考资料的膜拜和依赖,而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品质。
于是,我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以上,我们都是从会歌的场所加唱歌的形式的方面进行概括的。
那么,能不能从其它的角度概括呢?
比如,从内容方面,从特点方面。
”于是,学生们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又概括出了“山野情歌”“山路淳歌”“村寨盛歌”等。
七探寻主旨,体会价值
我先提出问题:
“沈从文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难道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云南有这么个歌会吗?
”学生没反映。
于是,只好为再为学生铺个垫子:
“请大家齐读导读部分,然后思考,云南歌会,除了是一种唱歌活动,还是什么”,这回学生开了巧:
是文化,是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是精神遗产。
八总结收获,巩固所学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写作的方法?
”通过引导,大家认识到:
第一,写作时候,可以采用由总到分的方法。
先写出事物的整体,让读者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第二,要从不同的角度写类似的事物。
让人们感受到同中的变化。
这样,才能使文章风富多彩。
第三,不能就是论事,要写出他的内在价值。
九积累语言,串词练习。
最后的环节是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四字用语。
共三十六个。
然后要求学生用尽量多的词语写成一段话。
开展竞赛。
无论是奇思妙想还是胡思乱想,用上的词语越多越好。
交流与反思
一听课老师们对本节课的评价
讲课结束后,我与部分听课的老师进行了座谈。
归纳如下:
(一)优点
1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板块清晰集中(歌会的不同与相同,歌会的文化价值,词语训练)。
2认为这节课不是把教学内容的落点放到了读写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上。
这价值得他们学习和借鉴。
3认为这节课注重了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
而不是教师直接讲,学生记。
4认为这节课朴实无华,实实在在。
(2)不足
1学生阅读课文时间不足,在对课文的还没有充分吸收消化的情况下回答问题,显得仓促。
2没有关注到课文的字词问题。
二我本人对本节课的评价
(1)优点
1体现了自已“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在课文内容本身。
”“语文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语文。
”的语文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是一致的。
2努力做到了用“教读法”而不是“讲课文”方式进行语文教学。
3对本篇课文的功能价值进行了定位,把它做为“例文”来处理,做到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聚焦,不枝不蔓。
(2)不足
1教学语言:
欠精练,欠准确,欠到位。
2教学仪态:
欠优雅,欠大方,欠亲和。
3教学设计:
欠精细,欠周密,欠严谨。
4教学准备:
欠对学情的充分了解,欠对教学细节的充分思考。
5教学过程:
顺序安排的有错乱现象,教学内容有遗漏现象,部分环节有仓促之嫌。
(3)我的反思。
这节课显然与“精彩”二字相距甚远。
原因有三个:
一是我本人非常反感那种表演性极强,花里胡哨的课。
二是我的教学设计确实太粗,没有把很多细节设计到位。
三是提前没有让学生预习,上课后由于时候仓促,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够,以致出现对学生“教读”的引导显得粗糙、生硬、勉强,有牵着学生走痕迹。
这节课给我这样一种启示是:
课前设计一定要细致、细致、再细致。
课前即使没有学生,最好也要对着镜子试讲几遍。
这样才能发现自己讲课过程中是否有疏漏,语言是否有不到位,不精准的地方。
最好也要经常录像看看自己的讲课仪态,以改掉那些自已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那些习惯性的不雅的姿态,动作。
附:
相关照片
上课中
教室全景
听课的老师们
与老师们交流
二○一四年四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