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上备课全集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五数上备课全集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数上备课全集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0.73×
482.34×
4
2直接写得数
3.2×
1012×
0.40.25×
40.2×
6
0.754×
1004.1×
53.2×
30.8×
125
板书设计
58.6586
×
6×
351.63516
教
后
记
年级数学第二页
共2课时第2课时
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练习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0.37×
100.37×
1000.37×
1000
2.5×
425×
40.25×
(2)看谁又快又准
4.8×
90.12×
35×
5.8
0.28×
30.165×
47.96×
7
2、笔算练习
0.32×
471.6×
5264×
0.251.37×
21
二,走进生活。
1、课本第3页第1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
2、课本第5页第六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
25
3、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
自己试一试。
(1)海豚1小时能游2.4千米,25小时能游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45吨。
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能吃多少吨青草?
5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1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0.25
1.37×
2139×
0.243.5×
3解决问题:
一正方形的边长是4.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小明骑自行车速度是每小时12.5千米,他6小时行多少千米?
计算小数乘整数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10页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信息窗2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尝试计算,探索方法
●尝试解决问题一:
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使学生明确:
将小数变成整数再计算。
1)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10倍,积扩大了多少倍?
(积就扩大了100倍)
2)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多少倍?
(应将积缩小100倍)
●尝试解决问题二:
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三、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师:
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四、有序练习,促进发展
1试做教科书第8页第1题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
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出表扬。
五、回顾反思,及时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0.30.25×
0.120.48×
4.25
14.6×
0.040.48×
0.057.3×
1.4
2口算
2.3×
0.30.42×
0.21.4×
0.7
0.16×
0.61.5×
0.52×
0.45
3解决问题
一块长方形土地,长是11.2米,宽是5.7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共2课时第1课时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一、复习旧知,巩固认知
1、口算训练。
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
7=0.24×
0.2=3.5×
0.1=0.2×
0.4=
0.7×
8=1.5×
6=1.3×
0.07=10.3×
2=
2、根据算式填空。
教科书第8页第4题。
134×
3=40256×
15=840
13.4×
3=()56×
1.5=()1.34×
0.3=()5.6×
1.5=()
0.134×
0.03=()0.56×
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
0.01=5.8×
1.2=3.15×
1.4=
1=5.8×
1=3.15×
1=
0.99=5.8×
0.9=3.15×
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明确:
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
”、“<
”或“=”吗?
315×
0.9○3150.98×
1○0.985.42○5.42×
3.8
三、总结
谈话: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5
1根据32×
6=19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32×
60.32×
0.63.2×
0.06
2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积是几位小数?
3.27×
70.4×
0.281.76×
0.0410.6×
0.008
3用竖式计算:
2.6×
0.94.5×
0.383.25×
0.86.48×
3.7
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小数连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1——15页
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问题怎样解决?
如何列式?
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小组讨论:
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指名小组进行展示:
第一种计算方法:
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
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第二种计算方法:
先算1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需要多少钱,再运算6.4吨小麦需要多少钱。
计算时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
为什么?
(讨论)
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把19.71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19.71。
在生活在中,很多地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按照要求求积的近似值
四、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1.4×
0.8(保留一位小数)0.43×
2.5(精确到百分位)
(2)把这6.4吨小麦从万州再运到巴东,需要运费多少元?
2、补充例题:
(1)72×
0.81+10.4
(2)7.06×
2.4-5.7
五、总结:
在进行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1求近似值。
(1)7.2×
0.8431.2×
0.43(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9.45×
0.1860.2×
5015(结果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
0.235×
0.15×
164.05×
4600×
7.4
3.6×
0.25+25.83.5×
0.35-0.875
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共2课时第2课时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不计算,直接联线,并且说一说这样连的理由.
7×
12 8×
(5×
4) (24+36)×
(8×
5)×
4 24×
5+36×
5 12×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5×
98×
4 125×
5×
8×
4 15×
201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2:
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运费多少元?
第一种方法:
分别求出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的运费,然后相加求出总的运费。
第二种方法:
先求出大豆和玉米的总重量,然后求出总的运费。
比较:
这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3、出示补充例题:
0.25×
4.78×
40.65×
三、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4.2×
1.69=□×
□
2.5×
(0.77×
0.4)=(□×
□)×
6.1×
3.6+3.9×
3.6=(□+□)×
2,用不同的简便方法计算:
32×
1.25
四、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
0.125×
81.5×
0.8+1.5×
0.2
368×
401.7×
101
708×
9+7.85.5×
9.8
12.5×
419.7×
5.3+4.7×
19.7
二,一件上衣售价123.5元,一条裤子售价76.5元,买这样的7套服装要用多
少钱?
63+4.2×
1374.2×
(63+137)
轴对称图形
五年级上册第17-20页。
共课时第1课时
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
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理解对称轴和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
提问:
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
讨论:
为
什么这样分?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理解概念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交流剪的方法。
(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
2、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对称轴?
3、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并找出其对称轴
4明确: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5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自己动笔画一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
总结方法:
找关键转折点,点出其对应点,连线
三、拓展应用,完成自主练习1——5题。
四、欣赏轴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
(学生举例)
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计算下面各题;
82×
0.92.04×
521.1×
5.3×
7.20.36×
0.259+5.29
8100-15×
4.6438÷
481.5×
2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水田的宽是5.2米,长是宽的2.4倍。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妈妈拿50元钱买牛奶,每盒1.75元,妈妈买了10盒,应找回多少元?
(3)修一条公路,平均每天修38.5千米,修了16天后还剩下9.5千米,这条公路一共多少千米?
轴对称图形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对称轴
平移
五年级上册第22-25页有关平移的内容。
共1课时第1课时
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
2、看信息窗2的6幅图片哪些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
(明确其中的第2、3、4幅图案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揭示课题并板书:
图形的平移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图:
(5个小正方形的图案)
怎样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这个图案呢?
你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吗?
(适当提示方法:
先向哪儿移、再向哪儿移)
2、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
小组交流平移过程。
3、集中交流:
怎样才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
4、小结:
将一个图形平移到指定地点要注意什么?
(通过对图形某一点(或几点)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
5、学生独立画其它的平移,完成图案。
三、实践操作应用深化
1、做第23页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2、做第24页第2题。
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平移能够重合?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折扇和手掌由于图形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不能通过平移重合。
3、完成第24页第3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4、完成第24页第4题。
你明白题目的意思吗?
要我们怎么做?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对什么印象最深?
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一,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57×
0.90.82×
1.10.311×
16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
7.7×
86.1×
5.4+3.9×
5.42.5×
(10+4)
13×
10.10.25×
407.8×
9+7.8
二,计算
2.8×
5.5×
1.30.71+0.25×
0.4
通过对图形某一点(或几点)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
旋转
五年级上册第22-25页有关旋转的内容。
1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
2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0,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旋转的现象,你能举例说说吗?
二、创设情境,认识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
1汽车经过收费站时,交费后,收费站道口的转杆就会打开,汽车通过后,转杆关闭。
你能发现什么?
2、提问:
仔细观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你发现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
转杆下端的点是固定不动的,这是旋转的中心,二是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都是90°
,不同点是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不同,正好相反。
3、小结:
进行旋转要注意什么?
(要明确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
4、揭示:
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但旋转的方向相反。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板书:
顺时针逆时针
三、实践操作,学会在方格纸上将直角三角形旋转90
1观察信息窗第1个图案,基本图形是什么?
(直角三角形),怎样用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个风车形状的图案?
2、操作感知
4、画图:
5、小结:
通过刚才把直角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进行90°
旋转,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不变,只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四、巩固练习25页自主练习第5题6题7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竖式计算:
0.75=3.6×
10.8=0.37×
0.490.75×
3.2=
二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5×
8.80.25×
1.83.6×
2.7+3.6×
7.3
三解决问题:
1五年级学生自愿购买4包数学练习册,每包50本,每本3.8元,这些练习册共用多少元?
2一间教室的地面长8.4米,宽6.1米,这个教室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
(得数保留整数)
图形旋转的三个基本要素: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28—33页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除数市政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解决问题;
先来解决“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想一想,做一做。
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3、汇报展示:
估算,变成整数计算,竖式计算
4、谈话:
下面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笔算方法。
除到十分位时商几?
商的数表示的是多少?
(2个十分之一)怎样表示商写在了十分位,引导学生说出:
要在个位3的右面点上小数点,也就是商里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解决问题:
“长城号”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如果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
(学生:
所以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然后点上小数点再除。
(1)概括:
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深入:
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怎么办?
(3)拓展:
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
学生会说出:
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自主练习2:
自主练习6
自主练习1:
哪种笔便宜?
第一种:
每袋4支,8.80元,第二种:
每袋5支,12.50元,第三种:
每袋6支,12.60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竖式计算
43.2÷
652.5÷
589.52÷
8
21.9÷
94.5÷
50.96÷
商里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被除数比除数小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
共3课时第2课时
1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出示问题:
平均每天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2、你算到了哪一步?
与前一节课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
除到十分位时,余下了多少?
是24个几分之一?
谁有办法在“24”的末尾添上一个什么数字,使数的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
学生可以想到:
添“0”继续除。
3、谈话:
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以前在整数除法中,除到余数比除数小可以不计算了,现在学习了小数除法后,可以添0把余数化成更小的计数单位后继续除
4体会: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在余数的后面添“0”继续除。
5、你会计算13÷
2吗?
1、自主练习7:
先计算,再验算。
7.8÷
436÷
161÷
3、自主练习8:
解决实际问题
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