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6220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

A、1919~1921年B、1921~1949年

C、1949~1956年D、1956~21世纪中叶

1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

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并存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与私有制不分主次共同发展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

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7、“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起初是为了解决

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D、港澳台问题

18、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B、综合国力竞争

C、军备竞赛D、民族独立

19、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立足于本国的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地方自治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D、基层民族制度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每小题4分,共24分)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3、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意就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5、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共同富裕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四、论述题(20分)

怎样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练习题A参考答案

1B2B3C4D5D6B7D8A9C10A

11D12D13D14C15C16B17B18A19D20C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理由,每小题4分,共24分)

1错2对3、错4、错5、错6错

(1)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分)

(2)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含义是什么?

(1)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

2分

(2)其内容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6分

 

四、论述题(共1题,20分)

答案:

1、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

(2)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8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联系实际谈意义。

8分

练习题B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社会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

A、反帝反封建B、无产阶级领导

C、农民同盟军D、非资本主义前途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

A、合作社经济B、私营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D、国营经济

5、工农武装割据的的基本内容是

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

C、根据地建设D、政权建设

6、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利用、限制

C、鼓励、支持、扶持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特征是

A、战争与和平

B、和平与发展

C、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

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发展是硬道理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

A、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D、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10、我国改革前的失误和挫折,归根到底是没有完全搞清楚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C、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改革

C、开放D、四项基本原则

1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

A、一个中心

B、两个基本点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15、我国现阶段处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成分是

A、国有经济B、个体所有制经济

C、高科技经济D、公有制经济

1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依法治国B、权力制衡

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

1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19、20世纪50年代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运动

C、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D、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20、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武力统一

B、只争取和平统一

C、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D、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1、对外开放就是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毛泽东思想就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起点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6、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20分)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练习题B参考答案

1C2B3A4D5B6A7B8C9D10D

11C12B13D14A15D16C17C18A19A20D

二、辨析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错2错3错4对5错6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4分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势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四、论述题(共1题20分)

答案

1、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4条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8分

(2)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灵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3)联系实际谈意义4分

练习题C

B1、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D、中共一大

C2、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A、替代关系B、继承关系

C、继承和发展关系D、发展和创新关系

C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核心内容的最准确表述是

A.改革开放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经济建设

A4、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D5、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A6、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的标志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B.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C7、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D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B.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C.改革开放的理论

D.邓小平理论

B1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D.毛泽东思想

D11、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关键是抓住

 A.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怎样进行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1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C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B14、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核心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15、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16、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是

A.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

B.不断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C.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

D.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D.开拓创新

D18、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是

A.尊重事实B.与时俱进

C.尊重实践D.解放思想

B19、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事求是

B20、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

A.实践创新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C.知识创新D.生产力创新

每小题4分,共6题24分)

1、“毛泽东思想”的含义中不包括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3、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矛盾。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题16分)

1、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四、分析题(共1道题,20分)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练习题C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2B3AC4A5B6B7D8A9C10A

11D12D13D14C15C16B17B 18A19D20C

1对 2错3错4错5对6错

1、

(1)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4分

(2)坚持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3)坚持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的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2、“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六条措施

(1)要求“好”与“快”相结合;

1分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分

(5)统筹区域发展1分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1道题,20分)

1、

(1)两个“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变革和两个“前所未有”,说明了党对中国发展形势的新判断;

5分

(2)“机遇大于挑战”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3)“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说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改革开放之路,以科学发展的精神状态、朝着和谐发展目标继续前进10分

练习题D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A.进一步解放思想

B.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纲领

C.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D.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A、遵义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C.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必经的历史阶段

5、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

A.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动力

B.工人阶级是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生产力

C.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D.工人阶级是党和国家的基础力量

6、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D.执政能力建设

7、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是能不能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不断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D、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的思想建设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9、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在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1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成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1、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台湾在统一后实行高度自治D.两种制度,和平共处

12、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是

A、反对霸权主义

B、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

C、反对恐怖主义

D、在发展中谋求和平稳定

1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争取较长期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D.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周边环境

14、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B.爱国主义

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D.如何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A.弘扬爱国主义精神B、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C.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

 A.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党的领导

2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矛盾。

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其性质应该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5、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共同富裕

6、尽管今天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仍然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继续提供着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

1、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200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

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

(1)试述“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