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6095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在业主下发正式图纸时,要针对之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核查,检查是否进行了修改。

2.工程洽商与设计变更

2.1工程变更单及设计变更单:

本工程业主要求不得出具变更,设计单位出具审查回复。

2.2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互相矛盾、地质勘探资料与现场地质情况不符、不能或不便施工、按图施工易导致质量安全事故、已找到更好的降本增效方法等情况时,应提出合理建议,然后反馈指挥部,由指挥部设计管理中心反馈给中元设计院后,设计院核实下发审查回复。

2.4设计审查回复或设计出具相应图纸由指挥部统一签收认可,及时转发至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及时转发相应各有关施工单位。

图纸持有人及时在施工图对应部位标注日期、编号、更改内容和依据等。

2.5设计单位签发的设计审查回复若对施工进度、施工费用和施工准备情况产生影响,要及时反馈给指挥部设计管理中心。

3.施工组织设计

3.1项目部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及《项目策划书》等方面的要求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部内部评审后报企业,企业按规定程序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审核批准;

分阶段提供图纸的工程项目,在图纸到齐后15日内完成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取得公司批复后,再报甲方监理单位审批。

3.2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带头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施工方案

4.1正式开工前在技术准备阶段,项目部确定所需编制的专项技术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范围,制定《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4.2局、公司关于施组和方案的的禁令、底线标准

4.2.1局关于施组和方案的禁令:

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未按程序审批,需专家论证而未论证,禁止施工。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审批的方案执行。

4.2.2公司关于方案的底线标准:

严禁无方案组织施工,严禁不按方案组织施工。

4.3方案分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6月2日下发的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局和公司方案管理规定、通知对方案进行A、B、C、D类分类,其中A类方案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重大策划、施工组织设计,B类方案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C类方案为一般性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类方案为专项技术施工方案。

4.4方案编制和审批(论证)要求

为了提高方案编制质量,避免项目方案工程师技术力量代表整个项目团队的技术力量,结合中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和公司科技管理手册要求,对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进行规定:

4.4.1编制格式要求

1)文本正文必须是Word(2007以下)格式(或与其相兼容的格式),字体为宋体,小4号字,页边距左边为25mm,其他三边为20mm;

表格标题放在表格上面,采用小4号加粗宋体,表格按顺序编号,放在相应标题前面;

正文版面有页眉、页脚,字体5号宋体,页眉写明工程名称、方案名称,页脚正中插入页码/页数。

2)目录采用Word格式,做到二级目录,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字,单独编制页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3)封面要求注明:

工程名称、方案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及中建标志。

4)图形必须由AutoCAD或专业设计软件绘制而成,图形要完整、美观,表达清楚;

要求有图框、图签,签字要齐全;

文字、线性比例要适当,标注详细;

尽量利用图层、颜色等手段绘制。

附图、插图必须按比例绘制,并注明详细尺寸,不允许出现示意图。

5)施工进度横道图、网络图梦龙专业软件绘制生成或由Project制成。

6)所用纸张采用A4纸,附图、附表可用A3纸。

4.4.2方案装订要求

应将方案、施组文本资料打印装订成册(左侧装订)。

装订顺序如下:

1)封面

2)方案报审表及论证页

3)目录

4)正文

5)附表、附图(能在文中插图、查表的尽量插在文中)

6)封底

4.4.3项目应根据工程总控计划编制项目技术方案计划(应含编制、审核审批、方案实施和验收、方案总结),依据项目技术方案计划提前编制方案,所有方案编制完成后,项目应及时组织方案评审论证:

A、B、C、D类所有方案项目均应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领导班子、项目部门主要管理人员、项目分包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相应专业班组长进行方案评审论证;

其中公司和分公司确定的观摩工程、示范工程、重点工程,A、B、C类方案、D类方案中的装修、外墙、砌筑工程方案及新技术、新工艺等方案宜由项目经理组织分公司类似工程项目总工1人、类似工程项目生产经理1人、分公司方案主管部门方案工程师1人一起共同参加评审论证(外地偏远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减少类似工程项目总工和类似工程项目生产经理或集中在分公司组织评审论证),评审论证组成人员如下:

1)评审论证小组成员: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

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商务经理、项目总工或机电经理(均应全部参加)

其他成员:

分公司类似工程项目总工1人、类似工程项目生产经理1人、分公司方案主管部门方案工程师1人(公司或分公司确定的观摩工程、示范工程、重点工程:

A、B、C类方案、D类方案中的装修、外墙、砌筑工程方案及新技术、新工艺等方案参加);

2)评审论证参加人员:

项目各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安全总监、安全部长、质量总监或质检部长、工长、技术部长)及方案编制人;

项目分包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含专业分包)作业队相应专业班组长。

4.4.4方案经评审论证完成后应形成书面论证报告,方案评审论证报告是方案组成必要内容之一,方案工程师依据评审报告对方案进行细化补充完善,并依据方案审批管理流程进行报审。

4.4.5公司质量技术部或分公司方案审核主管部门将对项目方案的评审论证过程和内容进行重点审核、检查。

同时将对A类:

重要策划书、群塔定位及基础施工方案;

B类:

创高优工程模板方案、创高优工程外架方案、新技术新工艺方案等重大方案组织公司(或分公司)级专家、类似工程项目生产经理、类似工程项目总工同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共同进行评审论证;

对A类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严格按建质[2009]87号要求及地方要求组织社会专家进行论证(外地项目根据地方政府实际情况由分公司或项目组织)。

4.4.6公司审批时间及联系人

报公司审批的方案可以采用纸质装订版,也可采用电子版,当采用电子版时,方案正文、目录、封面、附图、附表等等必须合成1个word文件。

项目必须至少提前10天将需要审批的方案报各分公司主管部门审核,分公司至少提前10天上报公司质量技术部(机电事业部)。

4.4.7方案审批完成后,项目应先进行实体样板(实体样板分拟建工程外实体样板和拟建工程内实体样板)实施,实施完成后应再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组织方案书面和实体交底、实施。

4.4.8方案如有修改、调整和变更,应提前按方案修改、调整和变更表要求按方案审批流程进行报批。

没有原审批人同意不得修改、调整和变更。

方案修改、调整和变更表详见附表14

4.5方案编制和执行的检查

为提高方案编制质量,加强方案执行力度,公司将加大项目方案的编制内容和执行力的检查,每次检查结果将作为项目的技术主要考核内容。

4.5.1方案编制检查:

1)编制依据是否齐全有效;

2)方案编制内容是否符合编制依据文件规定内容要求,尤其是强条要求内容;

3)方案是否经过项目评审论证且评审论证记录是否有效;

4)方案是否按公司规定审批流程进行审批;

5)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是否经过专家论证;

4.5.2方案执行检查:

1)方案交底及交底的针对性;

2)方案是否按方案要求的“样板引路”要求进行样板验收和执行;

3)方案实施是否组织验收或验收通过但现场实施与方案不一致;

4)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按公司规定要求组织验收。

4.5.3检查不符合项处理

凡在公司的所有检查中,如发现上述检查规定内容未执行,公司将对其项目部及项目经理按公司质量管理条例“第十章、第九十二条”进行处罚。

4.6方案总结

应及时对方案进行总结,完善方案不足,提高施工水平。

方案总结应在方案实施完成后三个月内完成,并及时报分公司质量技术部(机电部),分公司汇总报公司质量技术部董佳处。

项目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应作好方案实施记录和影像记录,以便方案总结时备用。

公司质量技术部已对塔吊定位使用和安拆方案、基坑支护方案、外脚手架施工方案、模板方案建立总结模板,其它方案可参考进行总结。

为保证方案总结有针对性且及时,此项内容将作为项目兑现考核重要内容之一。

4.7方案论证

针对本项目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和公司要求,本项目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超限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地下室超长无缝混凝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钢张弦梁钢索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等方案需要专家论证,具体论证内容应与施工内容相符。

5.技术交底

5.1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按工程施工的需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施工方案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5.2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后,项目总工程师牵头向项目现场管理各工程师交底,明确项目的范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计划安排、特殊技术要求、重要部位技术措施、新技术推广计划、项目适用的技术规范、政策等。

5.3项目施工方案批准后,由方案编制人向项目现场管理各工程师交底,明确分部工程(或重要部位、关键工艺、特殊过程)的范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计划安排、特殊技术要求、技术措施、资源投入、质量及安全要求等。

5.4项目各现场管理的工程师负责向分包单位的施工人员进行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

劳务队伍和分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向班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5.5技术交底以书面形式或视频、语音课件、PPT文件、样板观摩等方式进行。

交底后,交底人应组织被交底人认真讨论并及时回答被交底人提出的疑问。

交底人应事先将交底资料交总工程师审核确认,交底双方在技术交底书上签字确认,交底人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部资料员存档。

5.6技术交底必须在工作开始前进行,办理好签字手续后方可开始施工操作。

5.7项目部内业技术工程师对技术交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5.8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由责任工程师(工长)对专业施工班组(专业分包)进行书面交底,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施工班组全员签字。

6技术资料

6.1项目部总工程师、机电经理在开工前应向项目部相关现场管理工程师、内业技术工程师、资料员等就项目统一的工程名称、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进行详细交底。

6.2项目部总工程师、机电经理在开工前编制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计划》,明确资料内容、编制人、完成时间等。

6.3项目部资料员从开工准备之日起,根据技术资料清单开始收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确保工程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

项目部还要加强施工记录的管理,确保工程全过程施工记录的完整准确。

6.4工程技术档案根据《档案标准》(GB)和工程所在地档案馆的要求组卷。

通过档案验收的资料应及时向档案馆、业主、企业档案部门移交档案。

本工程施工资料收集、整理、组卷执行地标长春市资料管理规程。

7.计量器具

7.1项目部根据项目特点和生产需要,在《项目部实施计划书》或《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方案,并在使用前一周提出计量器具的配置计划。

7.2项目部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对本项目部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修理、校准、调整、标识等管理,监督使用和保管好计量器具。

8.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

8.1“四新”技术。

“四新”技术,是指经过鉴定、评估的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材料、工艺、产品。

“四新”技术推广工作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等法律、法规,重点围绕建设部建设部十项新技术、公司年度推广10项技术、公司小特新措施2015版和其他四新内容。

8.2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

8.3.1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指采用了先进适用的成套建筑应用技术,在建筑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等方面有突出示范作用,并且工程质量达到吉林省长白山杯,确保鲁班奖、确保金刚奖和创詹天佑奖。

8.3.2示范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包括建筑业推广的10项新技术和其它新技术,以及在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节能与采暖技术、建筑用钢、化学建材、信息化技术、建筑生态与环保技术、垃圾、污水资源化技术等方面,经过专家鉴定和评估的成熟技术。

8.3.3公司已建立的“中国建筑二局第三建筑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实施细则”,规定了科技示范工程的策划、申报、实施、总结、验收及奖励的工作程序,项目遵照执行。

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积极实施各级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本工程拟定申报省部级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9.QC管理

9.1QC小组活动的宗旨为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9.1.2本工程暂定QC小组类型攻关型QC小组:

由作业人员为主,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工程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在生产现场的QC小组。

QC小组的课题为:

框架柱新型配套加固件的应用

9.1.3三大管理技术

(1)遵循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置)循环,循环前进、阶梯上升,大环套小环。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应用统计方法(指新老七种工具)。

9.1.4QC小组活动程序:

(1)选择课题

(2)现场调查

(3)设定目标

(4)分析原因

(5)确定主要原因

(6)制定对策

(7)对策实施

(8)检查

(9)活动效果

(10)制定巩固措施

(11)遗留间题和下一步打算

9.1.5对QC小组与小组活动的管理

(1)小组的注册

坚持每年注册一次(每年12月),注册由公司负责;

准备参加公司QC小组发布会的小组的注册资料报公司科技部备案,没有注册的QC小组不得参加各级成果发布会。

(2)QC小组成果的整理

1)以活动记录为基础,严格按活动程序进行总结。

2)文字精练、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要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4)条理层次要清楚,逻辑性要强。

5)各种证明材料要齐全。

6)按照小组成员分工、整理小组活动成果资料。

10、培训制度管理

10.1加强工程管理、规范和明确质量管理行为和职责,提高工程质量及管理等方面措施。

根据我公司相关工程质量方面的文件特制定教育培训制度。

1、全员学习与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验标及质量管理办法及新工艺、技术;

2、全员了解每月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现况;

3、及时通报事故案例、警示全体人员;

4、定期、不定期对管理干部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及新工艺、新技术。

10.2培训计划及内容

项目全年教育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

时间

备注

八大工艺卡、样板引路、实测实量等公司制度培训

2017年5月

门窗施工质量要求培训

2017年9月

精装修施工技术培训

2017年10月

成品保护要求培训

2017年11月

资料归档要求培训

2017年12月

绿色施工和降本增效“小、特、新”措施推广应用

2017年6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典型做法图集(2013版)》

主要规范应用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