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659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

《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冠心病的合理用药指南.ppt

冠心病合理用药,葛敏2016-11-17,冠心病概述CoronaryHeartDisease,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

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临床分型,1979年WHO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将冠心病分为5型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临床分型,近年从提高诊治效果和降低死亡率出发: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UA、NSTEMISTEMI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468,流行病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目前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

无论城市或农村、男性或女性,AMI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岁开始显著上升,其递增趋势近似于指数关系。

流行病学,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显示,2013年我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约为100.86/10万,农村居民为98.68/10万,与2012年(分别为93.17/10万,68.62/10万)相比明显提高。

城市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农村。

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明显缩小,男性高于女性。

AMI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系统性、进展性疾病,LDL-C沉积是其启动环节.,LDL进入内皮下,吸引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壁,并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氧化的LDL,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死亡后释放游离的LDL,形成脂质核心。

平滑肌细胞的移行和增殖以及纤维组织的沉积使斑块体积不断增大,并引起结构的变化使斑块被纤维帽覆盖。

当斑块破裂时,脂质核心里的致血栓物质就被暴露在血液中,引起急性血栓栓塞,造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稳定的斑块,脂质核心较小,周围的纤维帽很厚,斑块体积可以不断增大,使管腔逐渐狭窄,导致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的斑块,血管腔狭窄并不严重,但斑块象“皮薄馅大的饺子”,脂质核心大,表面的纤维帽较薄,极易破裂,是隐藏在血管内的“不定时炸弹”。

传统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其它危险因素,1、肥胖和超重2、不良饮食习惯3、性别:

研究发现美国白人和非白人的男性冠心病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4、心理社会因素5、遗传因素,冠心病的用药分类,一、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1、受体阻滞剂2、硝酸酯类药物3、钙拮抗剂(CCB)4、其它治疗药物:

曲美他嗪、尼可地尔二、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2、受体阻滞剂3、他汀类药物4、ACEI或ARB类药物,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心脏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

受体阻滞剂,根据受体阻滞剂的作用特性不同将其分为3类:

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非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

阿罗洛尔、拉贝洛尔,常用肾上腺受体阻滞剂药物,受体阻滞剂,绝对禁忌症:

心率60次/分;动脉收缩压100mmHg;中、重度左心衰竭(Killip级);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PR间期0.24秒;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哮喘;末梢循环灌注不良。

相对禁忌证:

PAD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受体阻滞剂,1、作为稳定心绞痛的初始治疗药物。

2、能降低心肌梗死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死亡和再梗死的风险。

多项荟萃分析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受体阻滞剂二级预防治疗,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硝酸酯类药物,作用机制:

1、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松弛平滑肌,使血管扩张。

小剂量即可舒张静脉,增加静脉贮备量,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前负荷,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

2、改变心肌血液的分布,增加缺血区血液。

3、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

4、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常用硝酸酯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1、短效硝酸酯类不仅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用药,也可于运动前数分钟使用,以减少或避免心绞痛发作。

2、长效硝酸酯类药物用于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并可能增加运动耐量。

(每日68小时的间歇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3、硝酸酯类药物会反射性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使心率加快,因此常联合负性心率药物如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治疗CSA。

联合用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硝酸酯类药物,注意事项:

1、头痛、面部潮红、心率反射性加快和低血压,上述不良反应以短效硝酸甘油更明显。

第一次含服硝酸甘油时,应注意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引起的心绞痛,不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因为硝酸酯类药物可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搏出量,有发生晕厥的风险。

CCB类药物,作用机制:

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拮抗交感神经活性,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耗氧,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常用CCB类药物,CCB类药物,1、CCB通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减少心肌耗氧量发挥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对变异性心绞痛或以CAS为主的心绞痛,CCB是一线治疗药物。

2、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能减慢房室传导,这两种药物不宜用于已有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

CCB类药物,3、当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力衰竭必须应用长效CCB时,可选择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

4、受体阻滞剂和长效CCB联用较单药更有效。

减轻二氢吡啶类CCB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

5、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可作为对受体阻滞剂有禁忌患者的替代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分类抑制血小板TXA2:

阿司匹林提高血小板内环核苷酸含量:

双嘧达莫特异性抑制ADP活化血小板:

氯吡格雷血小板膜纤维蛋白原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心绞痛:

75-125mg/日急性冠脉综合征:

首剂300mg嚼服维持:

75-125mg/日,氯吡格雷,机制:

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以及继发的糖蛋白GPIIb/IIIa复合物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副反应:

出血(颅内出血较少见)胃肠道反应及溃疡较阿司匹林少可逆性粒细胞减少头痛、眩晕、感觉异常常用维持剂量为75mg,每一次口服。

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使胆固醇合成减少,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

常用降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1、高脂血症首要治疗目标为使LDL-C水平降至3.0mmol/L(116mg/dl),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如无禁忌证,稳定性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应2.60mmol/L(100mg/dl)。

对于极高危患者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治疗目标应为LDL-C1.8mmol/L(70mg/dl)。

2、如他汀类药物未能达到理想的调脂效果或患者不能耐受,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10mg/d。

3、LDL-C水平升高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或单独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高危患者,可考虑联用降低LDL-C水平的药物和1种贝特类药物,ACEI及ARB类药物,作用机制:

血管紧张素原,ACEI,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受体,生物学效应,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肾素,常用ACEI及ARB类药物,ACEI及ARB类药物,1、所有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如无反指征,均应接受ACEI;不能耐受ACEI时改用ARB。

2、应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改善冠心病的预后。

3、如无禁忌证,所有STEMI患者均应给予ACEI长期治疗。

如患者不能耐受ACEI,可考虑换用ARB。

ACEI及ARB类药物,禁忌证:

AMI急性期动脉收缩压90mmHg;临床出现严重肾衰竭;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病史者;对ACEI过敏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等。

小结,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包括一级预防用药和二级预防用药:

1、冠心病一级预防用药主要针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治疗2、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应遵从“ABCDE”方案,防止已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原有冠状动脉病变加重,降低相关死亡率。

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方案中“A”也进行了不断更新和充实。

小结,ACEI、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therapy,如用阿司匹林及P2Y12受体抑制剂等)及抗心绞痛治疗(antianginatherapy,如用硝酸酯类药物及非二氢吡啶类CCB);,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