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587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docx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操作方法

ASZ—30型自动苏生器

 A—安全 S—苏生 Z—自动30型—30分钟

一、仪器的用途:

是一种自动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它能把氧气自动输入到伤员的肺内,然后又将肺内的废气抽出,并连续工作。

同时还附有单纯的给氧和吸引装置,可供呼吸麻痹的伤员吸氧和吸出伤员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二、仪器的使用范围:

适应于抢救呼吸麻痹或呼吸抑制的伤员。

如胸部外伤、一氧化碳(或其他有害气体)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所引起的假死伤员。

三、仪器的特点:

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携带方便,特别适应矿山救护队井下抢救遇险人员和医疗单位外出急救和护送伤员途中使用。

可同时抢救2名不同程度的伤员苏生和氧吸入。

(重伤员使用自动肺苏生,轻伤员使用自主呼吸装置输氧。

四、主要技术参数:

1、氧气瓶工作压力为20Mpa,容积为1L(氧气瓶在20Mpa压力时,储氧量为200L)。

2、自动肺换气量调整范围为12~25L/min

充气压力为:

1960~ 2450pa

抽气负压为:

-1470~-1960pa

耗氧6L/min时的最小换气量为15L/min

 3、自主呼吸供气量(即含氧量80%)不少于15L/min

4、吸痰最大负压值不小于–4410pa

5、减压器最大流量:

15L/min

6、当氧气瓶压力在2~20MPa时,减压器流量为9L/min,其流量差±0.91L/min

7、安全阀在0.5MPa时,应保持气密,高于0.9MPa时开始泄压

8、当流量为15L/min时,引射器负压值不低于:

–450mmHg

9、逆止阀逆向压力1MPa时应气密,顺向0.5MPa时应打开

10、自动肺跳动频率:

12~16次/分

11、校验囊容积:

0.7L

12、仪器使用时间:

30min

13、仪器重量不大于:

6.5kg

五、苏生器的工作原理:

氧气瓶内的高压氧气经氧气瓶阀门进入减压器和压力表(瓶内压力多少由压力表指示),氧气进入到减压器后,压力被减小至0.3~0.5Mpa,然后进入氧气分配阀。

氧气分配阀上有三个各自带开关的端子。

第一个端子是吸引装置,其作用是在苏生前,借引射器造成高气流,先将伤员口咽中粘液、污物、分泌物、水等异物抽到吸污瓶内。

第二个端子是自动肺(也叫人工供氧装置),自动肺通过其中的引射器喷出氧气时吸入外界一定的空气,二者相混合后经过面罩压入伤员的肺腔内,然后引射器又自动操作阀门,将肺部气体抽出,呈现着自动进行人工呼吸的动作。

当伤员恢复自主呼吸能力之后,可停止自动肺苏生,改用自主呼吸输氧装置进行输氧。

第三个端子是自主呼吸输氧装置(也叫呼吸阀),这是当伤员通过自动肺苏生有效后已有了自主呼吸能力时输氧用的。

六、自动肺,为什么叫它自动肺?

答:

自动肺就是模仿一个人的肺部,所谓“自动”,就是在氧气压力的作用下形成正负压,使自动肺杠杆连续不断地上下跳动,自动对伤员肺部内充气(即吸气)和抽气(即呼气)的急救装置。

七、自动肺起什么作用,是干什么的?

答:

自动肺就是抢救没有自主呼吸能力的伤员苏生用的。

八、自动肺由哪些部件组成?

自动肺里面有几个阀?

答:

1、自动肺由:

外壳、喷嘴、引射器、氧气进气阀、抽气阀、排气阀、空气进气阀、连杆(操纵杆)、肺膜(自动肺隔膜)、杠杆、肺膜限制盒、调整垫圈、调整弹簧等组成。

2、自动肺里面有4个阀 分别是:

①、空气进气阀 ②、氧气进气阀 为一组

③、抽气阀  ④、排气阀  为一组

九、没有自主呼吸能力的伤员为什么要用自动肺苏生?

答:

人的肺部功能就是使人体内产生呼吸循环,吸气时将氧气吸入到肺部内,呼气时将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这样连续循环着。

自动肺就是模仿一个正常人的肺部功能,打开氧气时,借助氧气压力的作用强迫气体进出伤员肺部内,呈现着伤员有正常呼吸,同时刺激伤员的心脏和呼吸中枢,促使恢复呼吸和脉搏跳动,使假死的伤员慢慢地有了自主呼吸而苏醒过来。

十、自动肺的工作原理:

自动肺利用射流原理,通过引射器形成正负压状态。

高压氧气进入减压器减压后,氧气经过分配阀开关,经连接胶管进入自动肺。

当自动肺处在进气位置时,因杠杆作用,此时,氧气进气阀和空气进气阀同时打开;相反,抽气阀和排气阀同时关闭。

由于喷嘴流过的氧气和吸入外界一定的空气二者相混合后,通过进气阀经面罩进入人体肺部,当肺部压力达到200~250mmH2O时,自动隔膜被鼓起,操纵杆在肺膜作用下,带动杠杆,使阀门换向,即由充气状态变为抽气状态。

此时,抽气阀和排气阀打开,氧气进气阀和空气进气阀关闭,喷咀形成负压作用,把肺内气体经排气阀排出。

当肺部压力降至-150~-200mmH2O时,自动隔膜被压杠杆又由抽气变充气。

就这样如此反复连续工作,把氧气压入伤员肺部,然后又将肺内废气抽出,同时刺激伤员的心脏和呼吸中枢,促使恢复呼吸和脉搏跳动,使假死的伤员慢慢地苏醒过来。

十一、仪器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1、面罩—连接自动肺或自主呼吸阀,压在伤员面部苏生和氧吸入的作用。

(吹气面罩上有空气闭塞阀。

为什么对伤员苏生时,要将面罩吹足气?

答:

将面罩吹足气鼓起作用是使面罩压在伤员面部有可靠的气密性。

现在厂家生产的苏生器,里面的面罩是不要吹气的。

2、开口器—由伤员嘴角臼(jiù)齿间插入,将口启开的作用。

(伤员为什么要用开口器将口启开呢?

答:

因为伤员处于假死状态,牙关紧闭。

使用开口器时,要注意:

开口器前面两端要用无菌纱布包好,以防损坏伤员牙齿、牙床或牙肉等,再从伤员嘴角臼齿间插入将口启开。

3、夹舌钳—将伤员舌头拉出,便于清理口腔和插口咽导气管的作用。

(用夹舌钳夹伤员舌头时,一定要用纱布或毛巾包住夹舌钳前面两端,再用夹舌钳将舌头夹住拉出。

如不用纱布包住直接夹,怕夹伤夹坏舌头)。

4、口咽导气管—口咽导气管又叫压舌器

伤员使用自动肺苏生时,插在伤员口咽之间,以防舌头往后坠阻塞气道,影响苏生。

有大、中、小三种型号,根据不同的伤员使用不同的型号。

插口咽导气管时要注意:

要将带弯一端的朝伤员的口腔内,另一端带有保护垫端的放在伤员的上牙与下牙之间。

为什么要将带保护垫端的放在伤员的上牙与下牙之间呢?

答:

因为怕伤员苏生有效时产生痉挛(jìnɡluán),用力咬口咽导气管,由于内有保护垫的作用,不会把口咽导气管咬死,造成进气不通畅,影响苏生。

5、头带—苏生时,将面罩固定在伤员面部的作用。

6、吸污瓶—吸污瓶又叫吸引瓶,使用引射装置清理伤员呼吸道时,用来储存呼吸道内粘液、分泌物、污物、水等异物的容器。

7、吸引管—清理伤员呼吸道时,从伤员鼻孔插入到呼吸道内,用来抽取粘液、分泌物、污物、水等异物的胶管,使呼吸道畅通。

8、高压螺旋导管—外接氧气瓶的导管。

(一端接在苏生器逆止阀上,另一端与外接氧气瓶连接)

9、逆止阀—控制仪器内氧气不向外跑气的单向导气装置,也是外接氧气瓶的连接口。

氧气只能进不能出(称单向阀)。

10、安全阀—保护减压器的作用。

当减压器减压后的膛室压力超过0.9Mpa时,安全阀立即开启排气泄压、泄气,保护减压器不发生损坏等。

11、减压器—将高压氧气压力减小至0.3~0.5Mpa的装置。

12、调压器—控制氧气流量大小进入到氧气分配阀的作用。

将调压器向下(即向右旋)旋紧时,是氧气流量增大;相反,将调压器向上(即向左旋)旋松时,氧气流量减小。

13、氧气瓶—用来储存高压氧气的容器,容积1升。

(称备用氧气瓶)苏生器里面氧气瓶按规定是使用几年后必须进检验?

答:

氧气瓶必须按国家压力容器规定标准每3年进行除锈清洗、水压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苏生器里面氧气瓶使用3年后必须进行检验。

14、高压大接头—外接40L大氧气瓶的连接装置。

15、校验囊—校验自动肺充气和抽气频率次数的。

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为:

12~16次/分,小孩的为:

20~30次/分。

16、储气囊—伤员使用自主呼吸装置输氧时,用来储存氧气的胶囊(容积为1.2L)。

17、氧气分配阀—减压器减压后的氧气进入分配阀后分为三路:

①、吸引装置—即引射器,用来抽痰和排出伤员呼吸道内粘液、分泌物、污物、水等异物的,使呼吸道畅通。

②、自动肺—即人工供氧装置,往而复始地往伤员肺内充气和抽气的自动装置,自动肺是苏生器的“心脏”部位。

③、自主呼吸输氧装置—即自主呼吸阀,伤员经过自动肺苏生后,有了自主呼吸能力,而对采取自主呼吸的输氧装置,或是一氧化碳气体中毒、腐蚀性气体中毒的伤员,也要用自主呼吸输氧装置。

18、氧气调节环—又叫氧含量调节环,在自主呼吸阀进气管上,伤员使用自主呼吸输氧时,氧气调节环一般调在80%位置,一氧化碳气体中毒的伤员必须调在100%位置。

19、压力表—用来显示氧气瓶内氧气压力数据的。

20、外壳—放置各种工具器械的作用。

           

十二、使用前对苏生器的检查有哪些?

答:

1、检查的仪器外壳、扣锁要完好。

2、打开上盖,检查里面使用的附件、配件、工具要齐全。

3、检查苏生器里面氧气瓶的氧气压力要在18Mpa以上。

《矿山救护规程》规定氧气压力必须保持在15Mpa以上。

4、整机要气密。

整机气密检查方法:

苏生器里面氧气瓶的氧气压力应在16~20Mpa之间,打开氧气瓶开关,氧气分配阀上三个旋钮开关要处于关闭状态,再关闭氧气瓶开关,观察压力表指针所指示的压力数值。

在1分钟内压力表指针下降不超过0.5Mpa为气密。

(0.5Mpa就是半小格,压力表上1小格是1Mpa。

5、各旋钮开关调整要灵活、好用。

6、打开吸引装置(引射器)旋钮开关应是负压状态,半堵引射器喷孔应是正压状态。

7、自动肺呼吸频率调整在12~16次/分标准范围。

 8、自主呼吸装置输氧正常,供氧量不少于15L/min。

 9、检查外接高压螺旋导管两端的“O”型密封圈是否完好。

10、用外接高压螺旋导管、氧气瓶与苏生器逆止阀连接好,检查苏生器逆止阀外接供氧是否正常。

十三、怎样检测苏生器的吸引装置正负压是否合格?

 答:

检测方法:

可以用杯子装满水,将接在吸引装置上的吸痰管放入杯内水中,打开苏生器里面的氧气瓶开关,再将吸引装置旋钮开关慢慢向上旋开,直到杯中的水被吸进吸污瓶里面,吸污瓶满后,用手半堵引射器喷口,吸污瓶里面的水又返回到了杯子里面,就证明苏生器的吸引装置正负压合格。

十四、苏生前怎样准确判断伤员的伤情?

答:

苏生前,要准确地对伤员伤情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伤员受什么伤害、伤害部位、伤害程度等,能准确判断出伤情对抢救非常重要。

1、先要根据事故的性质,是什么灾害。

2、在灾区肯定是先要检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含量、温度、巷道支护及通风状况等。

3、如果是瓦斯窒息事故,用自动肺苏生。

4、如果是火灾现场抬出来的,那么肯定是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或烧伤,苏生时要用自主呼吸装置输氧,氧气调节环调在100%位置。

5、如果是炮烟中毒熏人事故,炮烟属混合性气体,炮烟中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苏生时用自主呼吸装置输氧,氧气调节环调在80%位置。

 6、如果是水灾,那么可能是二氧化硫或硫化氢中毒,苏生时也只能用自主呼吸装置输氧,氧气调节环调在80%位置。

7、如果是冒顶垮塌事故,可能是被支架挤压或大块矸石挤压、砸伤、胸部挤伤等。

那么伤情严重的使用自动肺苏生,伤情轻点的使用自主呼吸装置输氧,氧气调节环调在80%位置。

8、如果是触电,对触电伤员必须及时用自动肺苏生。

(如苏生器未到达前就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9、如果是机电运输事故,那么伤情严重的使用自动肺苏生,伤情轻点的使用自主呼吸装置输氧,氧气调节环调在80%位置。

十五、苏生前对伤员的处置有哪些?

1、伤员的伤情检查:

先要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应特别注意有无出血、窒息、心跳、呼吸停止、创伤、骨折、脱位、烧伤、中毒(如气体中毒查清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