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5032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语文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现写几个相关的词(每类词语属于描写什么的?

  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噎支吾收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写近义词:

  衰弱( 

) 

支持( 

严肃( 

  【B级预习单】

1.跳读课文。

自学填空。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 

)的事,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2).勾画文中老班长的言行、神态,思考批注,老班长是一个( 

)的人。

  (3).“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这句话的含义是( 

).

  2.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赞扬了老红军(       

)的品质。

摘句写上体会。

  【A级预习单】

  1.请背诵关于长征的诗词几首。

  2.学了本课你知道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            )

  本文主要抓住房人物的神态来描写,请课外摘抄相关人物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这篇课文写人时运用了( 

)、(    )、(     )等方法。

  二、诗词导入,渲染情境。

  1、情境导入:

师配乐朗诵。

  课件出示: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教师引问:

听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3、教师导学: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无数红军战士经历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走近一位老班长。

(板书课题。

  4、谈话: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读到生字新词或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及时用笔把它圈画下来,然后多读几遍。

  2、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颧骨、两鬓、搪瓷、收敛、疙瘩、抽噎、红锈、青稞面、奄奄一息

  (扫清生字障碍,明确“疙瘩”的“瘩”读轻声。

  

(2)强调多音字的读音。

  作(zuò

)料  禁(jīn)不住

  和(huò

)着青稞面  拧(nǐnɡ)成疙瘩

  3、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课堂活动卡。

(1935年秋,在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一)出示导读话题:

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思考:

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为什么?

  

(二)品读重点语句,全班交流。

  1、学习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①为什么正值壮年的他却显得如此的苍老?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脸上布满皱纹”说明了他经历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两鬓都斑白了”说明了他饱经风霜。

  ②多读几遍,边读边结合图片想象他的外貌特点。

 

(2)“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这是从外貌方面对老班长的又一次描写,老班长艰难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却衰弱到了极点。

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2、学习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情的句子。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读文,总结填写活动设计卡,交流感悟。

事件

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

硬咽草根和鱼骨头

耐心劝导小梁

命令战士喝鱼汤

活动效果评价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1)学习“硬咽草根和鱼骨头”片段: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

这里为什么令人感动?

  (抓住重点词“皱紧眉头”“硬咽”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②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

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①读后自由议论:

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

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又要忙着张罗食物,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累坏了。

他是用革命的意志、用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②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3)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段。

  “小声点儿,小梁!

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1说出你内心的感受,并说出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担忧。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他说:

“怎么了,吃不下?

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

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

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①思考:

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病号不吃,老班长“眉头拧成疙瘩”;

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鲜明的对比,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什么痛苦、为什么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②指导生朗读: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5)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不,你们吃吧。

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看,你们都瘦得……”

1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②教师引语:

为了伤员,老班长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的感情;

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五、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1、教师引语: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课件出示句子)“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说一说:

为什么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预设:

  生1: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生2:

长满红锈的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生3:

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革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情谊……

3、深情朗读中心句。

  4、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小小解说员。

  如今,这根金色的鱼钩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它体现了老班长的高贵品质。

现在我们就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吧!

  讲解要求:

  

(1)条理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产生共鸣。

  2、学生自由练习后复述。

  3、将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