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4366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个人面试Word格式.docx

  Wouldyoupleasesayitinotherwords?

您能用别的话来表达您的意思吗?

  Wouldyoupleasespeakalittlebitlouder?

Icannothearyouclearly.您说话声音能大一点好吗?

我听不清楚。

  如何应对突袭电话面试

  当你正在球场或者公交车上忽然接到了面试电话,此时没有任何预备,建议你首先试探看看是否可以给你个预备时间稍后再进行电话面试。

  MayIcallyoubackhalfanhourlater?

MayIhaveyourphonenumberandrecallyou?

  假如可以赢得时间,你应该马上赶回去,摊开资料写出一个提纲,从容应答。

假如对方不同意推迟时间,你应该马上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开始回答。

容易断送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心理陷阱

为什么许多才华横溢的大学生在职场中难脱失败的命运?

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生涯发展中心主任詹姆士?

华德普与提摩西?

巴特勒博士,归纳出以下这些有缺陷的职场心理行为模式。

每个人在职场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模式,所以在迈向成功之前,更需要时时检视自己,不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资深员工。

狂妄、专制、完美主义

  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

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

结果任务未达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

这种人也喜欢出风头,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生怕没有人注意他。

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虚弱。

  这样的人总要求自己处处做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

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

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

  工作中他们甚至会不懂装懂,嘴上喜欢说的话是:

“这些工作真无聊。

”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

“我做不好任何工作。

”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

  他们或者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逃避、悲观、压抑

  这种人虽然聪明,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

他们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够好”,尤其是出现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他们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负面想法占了上风。

  他们可能会成为典型的悲观论者,开始杞人忧天。

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

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

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出状况,让他难堪。

  然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

“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

”,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

  他们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就是无条件回避问题。

他们身为主管,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

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

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非黑即白、机械

  这种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

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

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捍卫信念、坚持原则。

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意。

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这种人的僵化还表现在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难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及怜悯等情绪。

他们在通电话时,通常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题,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想把情绪因素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

  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没有心机,直来直去,不分场合说话,甚至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断送了事业前程。

后果

  这些心理陷阱将会给大学生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美国资料表明,蓝领工人中的自杀率最低;

而从事专门职业如经理阶层、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大学生的自杀率为最高。

  心理困扰时刻不在摧残着人们的健康,同时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为心理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决策、组织、交往等能力,这些能力对一个刚入职的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许多的失误、人际冲突、铤而走险等都与心理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我们要提高警惕和注意,不要让这些看似微弱的心理陷阱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

“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

每年9月初,刚报到的大一新生多半会从学长那儿听到几句挺绕口的话:

“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4年前,夏莹刚考上南京某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那会儿,听到上边这段子以为不过是文字游戏,直到大学毕业之后,她才意识到所谓“知道”就是“蓦然回首”后的遗憾。

  “究竟哪些是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自己的发展?

未来我将选择怎样的生活?

”直到学校在大四学年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夏莹和她的同学才真正开始琢磨这些问题。

“但那时大家都忙着考研、找工作,哪有时间静下来考虑未来到底要怎么走,只能跟着应聘的大潮向前冲……”大四整整一年的求职结果令她大失所望,几番应聘面试都败下阵来。

  今年暑假,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和法学院的学生对江苏省10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调研,回收的778份有效问卷显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接近63%的在校大学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有明确规划的人占22.8%,12.2%的人没有作任何打算。

  与此相对应的是,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很少考虑今后的职业发展,54.8%的人对此“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

20.3%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只有23.9%的人“有2~6年的职业规划”。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职业指导研究中心主任顾雪英指出,所谓职业规划就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通俗点儿说就是“愿景”,这里面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以及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

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个人与职业的契合度越高,职业生涯就越有可能取得极大的发展和良好业绩。

  然而,顾雪英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大学生:

“学新闻的不想当记者,学师范的不愿做老师,问他们将来想干什么,都说不知道。

”其实,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究其原因是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仅有的所谓“理想”都是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而非对职业发展的渴望。

  此次调查显示,尽管外企并没有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太多的岗位,但仍有高达30.5%的人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

另有27.5%的人把国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单位;

政府机关排名第三,所占比例为17.6%。

仅这三类,就占了毕业生总数的3/4。

而仅有7.3%和6.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民营或私企工作。

  顾雪英认为,由于缺乏理性的职业规划,不少学生都在盲目求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毕业生求职存在“三个不了解”。

  比如在回答“你了解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吗”的问题时,有29.6%的人曾经向业内人士咨询过该行业的情况;

有17.9%的人认为自己进入的行业是个热门行业,前景乐观。

还有更多的人“没有研究过”,比例高达52.8%。

  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调查发现,25.6%的人“不清楚”求职目标公司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32.6%的人表示“大概能想像”,而在目标公司实习过、深入了解企业情况的人只有8.9%。

  在忽视企业需求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盲目地把证书作为求职的敲门砖,认为掌握一门外语、懂计算机知识,同时又有一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受欢迎。

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英语证书相当重视。

然而,同时接受“关于大学生就业发展”问卷调查的30家企业,在选择“看重哪种证书”选项时都选择了“无”。

  江苏省某家电连锁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如今证书种类繁多,加上近年来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其中又以短期培训和针对应试的居多,证书的价值已经降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本意。

企业面对这支日益壮大的“考证大军”产生疑虑——持证人是否真的具有相应能力?

因此相比证书,企业更看重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令这些企业失望的是,在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在此次调查中,46.6%的学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12.8%的毕业生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就业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校迫于就业率的压力,大力宣传的“先就业后择业”口号,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职业观念,这使得大学生对职业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低。

他们认为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死守一个饭碗已经成为过去。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大多在1~3年。

当被问到“你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1.3%的人回答1~2年,34.4%的人回答2~3年,7.8%的人回答3~4年,还有15.7%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

如果按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为5年的话,再加上还有3.2%的人只想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内会有71.2%的人离开第一份工作。

希望“尽量稳定下去”的只有两成。

企业对大学生的忠诚度心存疑虑,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

  顾雪英认为,作为高校有责任尽早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包括认清自身能力、了解不同职业的特征和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

从“干一行,爱一行”转化为“爱一行,干一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

创业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方法

1、调高目标

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

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许多人惊奇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主动力。

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

2、离开舒适区

不断寻求挑战,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

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

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

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3、慎重择友

对于那些不支持你目标的“朋友”要敬而远之。

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

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在人生的路上将获得更多益处。

对生活的热情具有感染力。

因此同乐观的人为伴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

4、正视危机

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

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

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

5、精工细笔

创造自我,如绘一幅巨幅画一样,不要怕精工细笔。

如果把自己当作一幅正在创作中的杰作,你就会乐于从细微处作改变。

一件小事做得与众不同,也会令你兴奋不已。

总之,无论你有多么小的变化,点点都于你很重要。

6、敢于犯错

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

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精等灵感的降临。

如果有些事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一定会乐在其中。

7、加强排练

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的局面更复杂的战斗。

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

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

这样,你就可以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成功的真谛是:

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

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

8、迎接恐惧

世上最秘而不宣的体验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

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

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像疯狗一样对你穷追不舍。

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9、把握好情绪

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

职业规划实例:

我要飞得更高

缘起

 “不知道是先考研,还是先工作,就怕工作之后想再深造就难了。

  “转眼就大三了,谈了一场恋爱,分手了。

感觉三年来好像没学到什么,想到未来觉得可怕,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马上就考研了,可是越复习越感到自己不行,放弃又不甘心……看到别的同学投简历、面试,心里就像猫抓一样,可是如果去找工作,我的时间都花在准备考研上了,没怎么参加过社会实践,找工作没有优势。

 ……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很想尽快摆脱内心的迷茫和焦虑,但往往理不出头绪来。

我希望学生们早一点懂得规划人生,少走一些弯路,于是,我尝试用生涯规划工作坊的形式,与同学们一起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寻找各自发展的方向,并获得行动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所做的“大学生个人发展心理训练”工作坊仍由教师指导,由学生主导、设计和执行。

6名“工作坊助理”全程主持了“生涯规划工作坊”的5次训练,来自学院各个年级和专业的21名同学参加了训练。

  一起来走探索之旅

  “生涯规划”不是空洞的理论或时下流行的术语,而应当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体验。

每个人的人生不同,生涯规划自然迥异。

少时被勒令退学暮年做牛津学子,令无数人痴迷武侠的81岁的金庸老人,他的一生有过四个理想拥有相当的知识和技能、做几件对己对人对社会有益的事、创办《明报》、安享晚年逍遥自在。

  经过工作坊的历程,成员“煎蛋”要开户外用品专卖店,“独来独往”决定要成为物流管理师,而“大米”则想创办全职太太培训学校。

那么,你的打算如何?

我相信,一次精心设计充满互动的旅程能带出很多个人化的体验和感悟。

  助理陈劲松(2005级2班):

在工作坊结束后的回访中写道:

我发现“生涯”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它是由一个个“今天”积累而成的。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生涯的一部分。

而生涯规划不会限制个人发展,相反,它让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鞭策我们为之努力。

“今天的一个决定将影响你三年后的生活”,规划就是设计自己的未来,是将未来生活及实现过程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让人清醒。

  工作坊的五次课都是利用晚间进行,时间跨度为两周。

分为个人盘点、人生愿景、探索职业世界、生涯决策、经营大学生活五个站点: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位大四学生说:

“我用了大一一年的时间来发现‘我是谁’。

当时,我泡图书馆狂看市场营销方面的书,应聘了六个社团统统失败后又重整旗鼓,与我钦佩的老师和同学交流,我找到了答案。

”认识自己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去经历一些事情,也需要静静地思考。

旅程的第一站试图促进成员初步的个人探索。

  根据个人资料事先将参训同学分成了三组。

由助理李思(2004级2班)带领成员在三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下自己的个人特质,然后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的5项,最后确定1项自己最欣赏的。

这个“头脑风暴”在捕捉闪过脑中的每一个对自己的看法,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而因为来不及分析和思考,往往能显出成员最真实的自我。

“新生舞会”拉开了帷幕,这是一场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角形理论模型”的别样舞会,目的是带领成员探索各自的职业兴趣。

  音乐响起,舞会开始,第一位出场的是助理赵浩洲(2004级15班),他对大家说:

“我们是一群有着良好口才和交际能力的人,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请到我们这里来吧!

”紧接着第二位代表人物游雨琪(2004级11班)也走到台前,微笑着说:

“我们是一群热爱艺术的人,我们重视美感,饱含创造力和想像力,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就请加入我们吧!

  接下来,四位助理一一登场并分站一隅,代表舞会中因为兴趣相投而自然聚集在一起的六类人:

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最后一位助理的话音刚落,成员们便纷纷起身迎面走来,汇成了六个大小不一的群体。

因为学院的专业特点所限,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喜欢与数据资料打交道的常规型(典型职业如会计、秘书)、喜欢帮助或服务他人的社会型(如教师)、喜欢领导和管理的企业型,仅有“绿风”和“小马嘿”分别站在喜欢技术操作的现实型和研究型的角落,憨憨地微笑。

讨论开始,冬日里的活动室好似一个沸腾的水壶在快乐地咕噜作响。

  简单的探索促使大家反躬自省,在以后的旅程中,对自我的认识还将继续。

  我想要什么?

  上大学的时候,一位学姐的出国,让我心里有所触动,但也没去深想。

后来,在一起的伙伴有的移民、有的留学,经受了屡屡“刺激”,我才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出国问题。

“我究竟想要什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你的答案会让你不再对身边的机遇视而不见,不再感到做事缺乏动力,因为你对自己心中有数。

  探索旅程的第二站,助理游雨琪带领所有的参与者做“生涯畅想”放松训练。

跟随着她舒缓而清晰的指导语,和着沁人心脾的月光曲,同学们要穿越想像的时光隧道,绘出5年后的自己。

  活动室安静极了,只听见笔尖摩擦的沙沙声。

有人一边画一边情不自禁地微笑,幸福漾在唇边;

有人锁住眉,画着画着停顿下来。

“煎蛋”和“阿咪”所画出的东西惊人相似:

一个全副武装地站在高山下,一个驾越野车驰骋在旅途中。

原来他们两人都酷爱户外运动,渴望事业有成后,有资金和装备开展户外运动;

“枫叶”的未来生活则被别墅、游艇、高尔夫充斥着,富足可见;

“小猪”的五年后仍然在上学,不过是走在一所国外医科大学去图书馆的路上;

而“蚊子”的画却令人费解:

尖塔、街道、房间、大片的空白,整个画面当中没有一个人。

“蚊子”低着头小声说:

“我进到房间里,里面空空如也,心里也觉得空落落的。

  看来每个人的想法有很大不同,每个人的画可能反映了现在的心态。

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索之旅,共同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什么是生命当中最重要的?

  小组充分地分享之后,助理赵浩洲主持“价值大拍卖”,引导大家进行个人价值观的澄清。

他介绍说:

“在这次拍卖会中,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各具魅力的24项标的物,比如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赚大钱、无拘无束的生活或可以不断进修等,而大家手里都只有资金1000元。

现在先请大家在发下来的清单上勾出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并预估它的价格———现在开始!

  竞价声此起彼伏。

这个紧张激烈的竞拍过程,引发了成员内心的激烈交战和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苹果猪:

我相信,每个同学喊价竞拍的过程都是在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奋斗的过程,有的要坚持到底,有的要放弃,因为心里在挣扎,究竟这样东西是否值得……在竞拍“长寿而无大的疾病”时,当价格上升到550元,占了我手中资金的一半多时,我犹豫了。

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把那么多资金投入到身体上,可能没有办法再得到其他东西,这样的人生岂不碌碌无为!

但我最终以600元的价格得到了“健康”,虽然之后没能拍得其他东西,我不后悔。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拥有相同的有限资源,但我们可以让这些资源增值,健康能为资源增值提供时间上的保障,也能为它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梦想、事业、金钱对一个因病早逝的人是没有意义的……我也深入认识了自己,我是一个很现实的人。

  翠翠:

当有人用手上所有筹码买下他想要的“成立慈善机构,救助他人”时,我才顿时醒悟,拍卖像一次次人生抉择的缩影,在我痛苦地看到别人已经实现我心中的一个又一个愿望时,我想至少有一样我是必须抓住的。

当拍卖进行到“无拘无束的生活”时,我再也不能沉默下去,因为这就是我舍弃了许多之后真正想要的东西。

  小马嘿:

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时犹豫了,拍“和喜欢的人长相厮守、永不分离”时又犹豫了,拍最后一项“无论何时都可以和家人共享周末”时再次慢了半拍,结果什么也没得到。

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就应当全力以赴,不然失去得更多。

  拍卖和分享感受的过程让我们明白:

人必须弄清楚生命之中,什么对自己而言是重要的。

拍卖的过程就是一个极好的价值澄清过程:

这些东西对我意味着什么,哪一样或哪几样是我认为最有价值、最想得到的?

当我为得到它付出更多时,选择继续坚持还是放弃?

每个人在起跑线上拥有的“资源”一样,但最终得到的却大不相同。

  煎蛋:

一人独得三项,收获最多;

“枫叶”拍得的东西与他的梦想蓝图非常一致,“赚大钱和担任声望很高的职务”;

“蚊子”在沉默观望之后终于拍得“工作富有挑战性而不单调”。

有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有人却什么也没得到,这个结果与现实生活何其相似!

  我要往哪里去?

  实现梦想需要更多的努力。

这种努力包括去发现自己想做的事究竟是不是如想像般那么难,包括向已经做出成绩的人了解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些可以归结为对职业世界的探索。

  学生们在高考的重压下,很少有机会早早接触周围的世界,了解工作、职业是怎么一回事。

而这个了解的过程是谁也包办不了的。

有不少毕业生抱着“先随便找个工作”的想法,结果往往遭遇种种问题和困惑,付出了过多的代价。

对于职业世界的探索应当尽早,尽量避免在宝贵的职业生涯中蹉跎岁月,早日迈出坚定的步子,走向自己的目的地。

  这是整个探索旅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站。

每一组参训成员肩负着收集四到六种职业详细资料的重任。

为了让成员们顺利展开旅程,助理们准备了大量的资料,以确保成员收集资料和采访能够顺利进行。

  正如期望的那样,当学员们被赋予“自己来做”的责任时,当他们拥有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后,他们能够在职业资料发布会上展现自己、进一步澄清信息,并且都有了各自的收获和感受:

  重新定位

  颖儿:

我以为自己很喜欢也很适合做人力资源管理,但直到后来发布职业资料时,我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对财务管理更感兴趣,尤其对国际财务管理师的兴趣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