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3106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

《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文档格式.docx

图1.1-3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具有随机性,与具有确定性的色度色散不同,其值与光纤制作工艺、材料、传输线路长度和应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1.2色散对DWDM系统的影响

图1.1-4色度色散的影响

图1.1-5偏振模色散的影响

光纤的色散现象对光纤通信极为不利。

图1.1-4和图1.1-5表示了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对光脉冲信号的影响。

数字信号的频谱在传输中的脉冲展宽,导致了脉冲与脉冲相重叠现象,即产生了码间干扰。

为避免误码出现,就要拉长脉冲间距,减少传输复用波道数,从而限制了系统的通信容量。

另一方面,光脉冲的展宽程度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而增加。

为了避免出现误码,光纤的传输距离会受到限制。

光模块本身在设计时对色散都有一定的容限范围,系统色散如果超出该范围,业务就会产生误码。

一.2DWDM系统对色散的要求

光纤的色散用色散系数来衡量,色散系数的单位为pass/nm/km,表1.2-1列举了不同类型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

色度色散大小与系统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并且具有累积性。

对于G.652光纤来说,如果采用800ps/nm的光模块,10Gbit/s信号的色散受限距离约为40km,而40Gbit/s信号的色散受限距离仅有不到10km;

2.5G速率的光模块色散容限值比较大,传输距离往往比较远,一般不需要进行色散补偿,以12800ps/nm的光模块来说,2.5Gbit/s系统允许超长无电中继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640km。

10G速率以上的光模块色散容限值都比较小,必须在信号传输一段距离后进行色散补偿。

PMD色散是一个随机量,系统本身无法通过什么方法来减少或者消除其影响。

PMD色散对信号速率低于10G的系统影响不大,超过10G的系统在开局时必须对PMD色散进行测量。

表1.2-1色散系数

光纤类型

色散系数推荐值(ps/nm·

km)

@1530nm

@1550nm

@1560nm

G.652

15.9

17

17.6

G.655(LEAF)

2.5

4.2

5.1

一.3DWDM色散补偿原则

色散补偿必须根据光纤类型、传输距离等精确配置。

从光传输原理来看,允许系统存在一定色散可以有效防止四波混频现象,因此,系统色散补偿要求是欠补偿。

以下是不同类型光纤、不同类型光模块(NRZ和RZ)系统对色散补偿的要求:

系统色散:

G.652系统

NRZ码:

最佳欠补长度约10~30km

RZ码:

最佳欠补长度约0~20km

G.655系统:

最佳欠补长度约90km~110km

最佳欠补长度约40km~60km

局部色散

G.652系统:

尽可能不超过100km

不超过50km为宜

尽可能不超过400km

不超过200km为宜

传输距离超过800km的系统建议用色散仪重新确认一下系统的色散情况。

色散补偿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配置:

1.单站点DCM个数尽量越少越好。

2.系统补偿一般是欠补偿。

3.必须保证进入DCM的单通道入纤光功率不能太强,参数见表1.3-1。

4.链路中的色散分布随传输链路分布应尽可能平均,局部色散不宜过大,对于NRZ码的系统来说,局部色散分布尽可能不超过100km,而对RZ码的系统以不超过50km为宜。

5.链路中的色散分布随传输链路分布以围绕0ps/nm上下分布为宜,且最好做到上下均匀分布。

6.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预补偿,建议预补偿一般不要超过30km。

表1.3-1DWDM系统单波入纤光功率

G.652光纤入纤功率

DCM入纤功率

40波

4dBm/通道

0dBm/通道

80波

1dBm/通道

-3dBm/通道

受非线性影响,进入光缆的单波光功率不能太高,DWDM系统对入纤光功率要求详见表1.3-1。

对于距离比较长的跨段,为了保证光信噪比符合要求,往往会采用饱和输出光功率比较高的光放板,这种情况下,入纤功率可在表1.3-1基础上适当提高一些。

例如在采用HOBA2424时,单波入纤光功率可允许达到5dBm。

不管采用何种型号的OA单板,DCM的单波入纤功率必须严格控制,这是因为DCM光纤的有效面积更小,非线性效应更大。

以某工程的配置为例,看一下系统的色散补偿:

图1.3-1波分工程配置举例

图1.3-2发送端DCM配置(承德路发涟水米厂方向)

图1.3-3接收端DCM配置(涟水米厂收承德路方向)

●该工程配置为40×

10G系统,采用G.652类型的光纤传输,业务单板群路口光模块采用NRZ编码。

对照色散补偿原则,系统最佳欠补长度约10~30km。

单个跨段的距离最远为承德路-涟水米厂之间,而这一段的色散补偿为70km(DCM10+DCM20+DCM40)。

●在满足色散补偿要求的情况下,DCM个数越少越好。

如果没有合适的DCM模块和跨段距离相匹配,可以允许两个不同型号的DCM级联在一起使用,但是级联的DCM数量一定不能太多。

如图1.3-3所示,用DCM(20)+DCM(40)来替换DCM(60)。

距离比较远时一般采用色散预补偿+线路补偿的方式,如图1.3-2在承德路预补偿了一块DCM(10),在涟水米厂采用DCM(20)+DCM(40)进行线路补偿。

●DCM的单波入纤光功率<

-3dBm。

在业务发送端,进入DCM的单波入纤光功率一般都在-8dBm以下,本身就是满足要求的。

在业务接收端,如果为一级放大,DCM放置在OA之前,经过光缆的损耗,单波光功率往往会比较低,是否低于-3dBm,需要实际测量一下;

如果为二级放大,DCM放在LAC和二级OA之间,调整LAC控制好二级OA输出光功率的同时,进入DCM的单波光功率也会低于-3dBm。

●现在可以将各个站点的色散补偿情况绘制成表格,用色散距离来代表色散值,看看整个系统的色散分布情况是否合理。

图中统计的是A向顺时针的色散补偿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色散还是比较均匀的分布于0km上下,局部色散控制在80km以下,系统色散最终控制在欠补偿6.33km。

图1.3-4系统色散补偿统计图

色散问题是影响密集波分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高速率大容量的系统中,这种影响往往会成倍增长。

为了解决传输距离受限问题,往往需要进行色散补偿;

色散补偿不合理会造成波分系统出现误码,影响业务的正常开通。

思考题:

1.色散的定义?

单模光纤的色散分哪两种?

会对DWDM系统造成什么影响?

DWDM系统如何解决G.652光纤色散大的问题?

2.G.652光纤对系统色散和局部色散在补偿时有什么要求?

3.色散补偿的原则有那些?

答案:

1.色散是指光脉冲信号进入光纤中经过长距离传输,在光纤输出端,光脉冲波形发生了时间上的展宽,从而引起码间干扰。

单模光纤主要存在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

色度色散主要是因为不同频率的光脉冲的传输速率不同引起,波分系统的业务通道就是按照波长来区分的,色度色散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工程中可以采用色散补偿措施(色散补偿模块DCM、色散补偿光纤DCF)对其进行控制;

偏振模色散指光脉冲信号沿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偏振模在接收机接收时出现了时间差,偏振模色散往往与光纤的制作工艺、自然因素等有关,是一个随机值,我们无法对它的产生和影响进行预见和控制。

2.G.652光纤是目前国内大规模铺设的单模光纤,按照光器件编码模式不同,对系统的色散补偿值也有不同的要求,总的补偿原则就是系统欠补偿,因为留有一定的系统色散可以有效防止系统的非线性效应,比如四波混频现象。

对于G.652光纤来说,NRZ编码时要求系统欠补偿10KM-30KM,RZ编码要求欠补偿0KM-20KM;

局部色散补偿时,NRZ编码要求补偿最多不超过100KM,RZ编码要求最多不超过50KM。

3.色散补偿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DCM个数尽量少,单节点个数不超过2个;

系统补偿一般是欠补;

必须保证进入DCM的单通道入纤光功率不能太强;

链路中的色散分布随传输链路分布应尽可能平均,局部色散不宜过大;

链路中的色散分布随传输链路分布以围绕0ps/nm上下分布为宜,且最好能尽可能做到上下均匀分布;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预补偿,即信号经过OMU后先补偿一定的DCM,然再经OBA进入光纤中传输。

建议预补偿一般不要超过30km。

第二章DWDM系统光功率调试

lDWDM系统对光功率的要求

lDWDM系统光功率调试方法

二.1DWDM系统对光功率的要求:

如图2.1-1DWDM系统基本构成,包括光发送机OTUT、合分波单元、OA光放单元、光接收机OTUR,同时还应包括监控单元和网管系统。

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图中只画出了单方向的业务流,反方向的业务流向定义也是一样的。

图2.1-1DWDM系统构成

先介绍一下DWDM系统功率控制点的定义:

1.S点为光发送机OTUT输入光连接器前的光纤上的参考点;

S1…Sn点分别为通道1…n的发送端OTU和作再生器用的OTU输入光连接器前的光纤上的参考点;

2.RM1…RMn点分别为通道1…n在OM/BA输入光连接器前的光纤上的参考点;

3.MPI-S点为OM/OBA输出光连接器后的光纤上的参考点;

4.R’点为线路光纤放大器输入光连接器前的光纤上的参考;

5.S’点为线路光纤放大器输出光连接器后的光纤上的参考点;

6.MPI-R点为PA/OD输入光连接器前的光纤上的参考点;

7.SD1…SDn点为PA/OD输出光连接器处的参考点;

8.R点为输入接收端OTU前的光纤上的参考点。

R1…Rn点为输入接收端OTU和作再生器用OTU前的光纤上的参考点。

二.1.1光功率方面的要求:

●系统增益配置要能够满足线路衰减的要求,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对发送端来说,激光器输出光功率要稳定且符合指标要求;

●对接收端来说,光模块接收的光功率要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不能出现强光、弱光或输入无光告警;

●对于OA单板,需要将光功率控制在理想值,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OA的理想值需要按照OA单板的型号和系统波道情况来计算,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造成接收端业务单板OCH侧输入光功率及信噪比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影响业务。

同时,OA单板的输出光功率控制偏高会影响后期的系统扩容。

二.1.2功率平坦度要求:

多个单波信号由合波板复用成主光发送到对端的过程中,由于信号经过的合分波单板的通道插损不同、OA增益不平坦导致的多级OA级联效应、尾纤质量以及光缆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MPI-R点接收光功率不平坦。

如果通道功率差异太大,可能影响到业务。

因此,工程开局时必须对功率平坦度进行严格控制。

功率均衡目标如下:

●保证MPI-R和MPI-S点的通道平坦度,指标如表2.1-1所示;

●保证MPI-S点上路功率和直通功率的平坦度,指标如表2.1-1所示;

●保证R点光功率在最佳指标范围,指标如表2.1-2所示。

表2.1-1平坦度指标

测试点

功率差异要求

MPI-S

<

4dB

MPI-R

6dB

表2.1-2光接收模块光功率指标

速率

模块类型

2.5G

10G

PIN

0~-18dBm

0-~14dBm

APD

-9~-28dBm

-9~-21dBm

二.2DWDM系统功率控制方法介绍:

基本原则:

从业务集中的站点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控制各个站点的通道光功率实现均衡,OA单板的输出光功率控制在理想值,最终回到第一个站点。

然后逆时针方向再调试一遍。

二.2.1M800城域波分系统光功率控制

城域波分系统站点之间光缆长度较短,OA单板级联数目相对较少,可以先将发送端MPI-S光功率的平坦度控制好。

由于受光缆非线性及OA增益不平坦的累积因素影响比较小,接收端MPI-R的光功率平坦度也是符合要求的。

二.2.22.2.1.1OTM站点端到端开通业务:

图2.1-2画出了OTM站点常见的组网类型,环上节点两两之间对开业务,站点内无直通波。

此类站点的光功率调试比较简单,只需要控制好网元A、B侧发送端MPI-S平坦度和OBA的输出达到理想值,并控制好接收端OPA的输出也在理想值即可。

图2.1-2OTM站点端到端信号流示意图

1.发送端业务单板的输出光功率调试

发送端业务单板的输出光功率会有一定的差异,通常在-3dBm左右,我们一般以-3dBm为参考点调试业务单板的输出光功率,可以容忍的输出功率范围在-3±

1.5dBm内。

高出上限的可以在业务单板的群路输出口添加光衰减器,低于下限的可以试着对单板群路口砝兰、单板内纤接头进行清洁,如果确认激光器本身或者内纤存在问题,可以考虑更换单板来解决。

2.合波板OMU的调试

OMU的功能主要是将各个业务单板输出的单波信号进行合波。

在单站测试时需要对OMU的通道插损进行测试,要求其通道插损最大差异小于3dB。

可以用下列公式估算出OMU的输出光功率。

输出光功率=单波输入光功率+10㏒N-OMU通道插损

现在以40波系统开通3波业务为例,OMU的通道插损按6dB计算,OMU的输出光功率:

P(OUT)=-3+10log3-6=-4.3dBm

3.功率放大板OBA的光功率调试

光信号进入功率放大器OBA进行功率放大后,可以大规模提高单波信号的光功率和信噪比,从而使信号经过线路损耗、非线性影响以后,到达接收端业务单板的光功率、信噪比指标符合要求。

每块OBA单板都有一个型号标识,例如OBA2220,22表示OBA的标称增益为22dB,20表示OBA的饱和输出光功率为20dBm。

开局时通道配置数目比较少,往往不会达到满配置,此时必须对OBA的输入光功率加以控制,保证OBA的输出光功率控制在理想值。

如果这一步工作做好了,后期系统扩波后,OBA的输出光功率会随着波道数增加而增加。

当系统的波道数达到满配置时,OBA的输出光功率刚好增加到20dBm左右。

OA单板光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OUT)=P(单波输出)+10㏒N(N为在用波道数)

P(单波输出)=OA饱和输出光功率-10logM(M为系统波道数)

继续以40波系统开3波业务为例,OBA型号为2220,OBA的输入和输出光功率应该控制在多少?

P(单波输出)=OA饱和输出光功率-10log(40)

=20-10log(40)

=20-16

=4dBm

P(OUT)=P(单波输出)+10log(3)

=4+10log(3)

=8.7dBm

P(IN)=P(OUT)-OA增益=8.7-22=-13.3dBm

以3波计算出来的OMU的输出是-4.3dBm,此时OBA2220的输入应该控制在-13.3dBm左右,这时就需要加适当光衰减器来进行控制。

OBA的光功率控制完成后,发送端的光功率调试基本完成,此时还应重点监测MPI-S功率平坦度。

平坦度的测量可以使用光谱分析仪,也可使用我司的OPM单板。

平坦度指标要求如表2.1-1所示,测试时可以使用MPI-S的主光信号,也可从OBA的MON口接入仪表来测量。

4.前置放大板OPA的光功率调试

业务信号经过光缆长距离传输以后,到达MPI-R的光功率已经变得很低。

为了保证接收端业务单板正常接收业务信号,需要配置前置放大板OPA来补充业务信号的能量衰减。

OPA的功率控制方法和OBA相同,此处不作累述。

5.分波板ODU的光功率调试

ODU的功能是进行分波,将不同波长的单波信号输送给对应的业务单板来接收。

ODU除了通道插损以外,还需要关注它的通道隔离度,性能好的ODU应该具有插损小、隔离度高的特点。

ODU各端口的功率关系满足下面的公式:

P(IN)-10logN-通道插损=P(单波输出)

以40波系统开通3波业务为例,前置放大器OPA的型号为2217,ODU的插损按照6dB来计算。

OPA2217输出光功率控制在理想值以后,此时ODU的输入应该就在5.7dBm左右(暂不考虑尾纤插损),按照上面的计算公式:

P(单波输出)=P(IN)-10㏒N-ODU通道插损

=5.7-10log3-6

=-5dBm

如果MPI-R的平坦度指标符合要求,ODU的通道插损基本一致,经ODU分波后的单波光功率基本上就会在-5dBm左右,接收端OTU的输入光功率也就在-5dBm左右。

接收端OTUR的输入光功率

接收端OTU用于线路侧信号的接入以及客户侧信号的发送。

接收端OTU的输入部分用于线路信号的光电转换,主要的器件是光电转换器。

业务单板OCH侧光接收机最常见的有PIN管和APD管,需要根据不同的接收机类型,将来自ODU的单波信号光功率控制在指标范围,不能出现无光、弱光或者光功率过载。

二.2.32.2.1.2OADM站点上下波与直通波的功率均衡控制

图2.2-3OADM站点结构

从图2.2-3看到,该站点既有2波业务直通,又有1波业务上下。

OADM站点的功率控制就是使直通波与本地上路波道实现功率均衡。

以40波系统为例,OMU、ODU的通道插损都按6dB计算。

OPA2217的单波输出为1dBm,直通波经过ODU、OMU通道插损后的到达A点的光功率为-11dBm,OTUT发送光功率一般控制在-3dBm,经过OMU的通道插损后到A点的光功率为-9dBm。

直通波道比本地上路波道光功率整体低了2dB,这时可在OTUT单板的OUT口加2dB衰耗器,保证上路波道和直通波道实现功率均衡。

下路通道的光功率要看OUTR接收机的类型,必要时可在OTUR的IN口加衰减器,将OTUR接收光功率控制在最佳值。

中兴工程规范要求将PIN管输入光功率控制在-7dBm,将APD管的输入光功率控制在-14dBm。

二.2.42.2.1.3OADM站点配置保护通道和未配置保护通道的光功率均衡

图2.2-4OADM配置保护单板

从图2.2-4看到,该站点除了有2波直通业务,B侧还有两波上路业务,其中一波配置了OPCS保护。

以40波系统为例,OMU、ODU的通道插损按照6dB来计算,OPCS单板的上路插损按照3dB计算。

站点A侧OPA2217的单波输出为1dBm,直通波道经ODU、OMU插损后到A点的光功率为-11dBm。

OTUT的输出一般控制在-3dBm。

在站点B侧,配置有OPCS保护的OTUT经过OPCS、OMU的插损,到达A点的光功率为-12dBm,而未配置OPCS保护的OTUT经过OMU的插损,到达A点的光功率为-9dBm。

此时在A点这4波的光功率明显变的不均衡。

为了使B侧MPI-S点的光功率均衡,可以在未配置保护的OTUT的OUT口加3dB的衰减器,此时在A点的通道光功率基本上被控制在-11dBm至-12dBm之间,MPI-S光功率平坦度符合表2.2-1要求。

工程开局时可能会碰到这种情况,新开波道均未配置保护,此时在进行光功率调试时,就需要按照上述方法来进行分析,把保护因素考虑进来,为日后系统扩容做好准备,这点十分重要。

工程开局时,我司工程规范要求在所有未配置OP/OPCS保护的OTUT的OUT口加3dB的衰减器。

二.2.52.2.1.4OAD单板的功率均衡

OAD单板为分插复用板,可以实现固定波长的上下,同时将其他波道整体进行光口的直通,常用于OADM站点。

M800/M900中常见的OAD单板有OAD4和OAD8等,具体需要实现哪些波道的业务上下可以由用户来选配。

图2.2-5OAD单板

OAD单板的插入损耗如下:

4路上下:

●下路插损(IN-DROP):

≤4dB

●上路插损(ADD-OUT):

●直通(IN-OUT):

≤2.4dB

8路上下:

≤6dB

≤6.5dB

图2.2-6OADM站点配置OAD单板

OAD板内部的插损是不均匀的,波道均衡主要是将直通波道和本地上路波道的光功率调平。

如图2.2-6所示,一块OAD单板分别接收和发送来自上下游站点的业务,同时实现其他业务通道的直通。

以40波系统为例,前置放大器为OPA1717,这时OPA的单波输出为1dBm。

直通波道经过OAD4单板内部以及M1和M2间的尾纤损耗,到达A光功率为-2dBm左右,OTUT发送光功率一般控制在-3dBm,经OAD4单板自身的上路插损到A点的光功率为-7dBm,此时A点的通道功率差为5dB。

为了实现A点的通道功率均衡,就需要在OAD4单板的M1和M2之间加5dB的衰减器。

图2.2-7OADM站点配置OAD单板

OADM站点的OAD单板也可配置为图2.2-7的情况,两块OAD单板分别收发两个不同方向的业务。

实现功率均衡的控制方法和图2.2-6类似,控制好直通波道和本地上路通道的功率实现均衡即可。

二.2.6M900干线波分系统光功率控制

M900干线波分系统光功率控制方法和M800的基本相同。

调试时也是先控制好发端的光功率和平坦度,然后再去控制收端。

M900干线波分系统因为跨段距离相对较远,站点之间往往配置多个OLA站点,OA单板级联数目比较多。

如果此时MPI-S通道光功率已经控制均衡,受光缆非线性效应以及OA增益不平坦的累积效应等的影响,MPI-R站点的光功率很可能不满足平坦度要求。

此时需要在接收端用光谱仪测试通道平坦度,对不平坦的通道在发端站点进行控制。

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都是因为光缆质量太差造成,可以通过更换纤芯解决。

二.2.7M600粗波分系统光功率控制

M600的应用场所主要是在小区、楼宇和乡镇,站点之间光缆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