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2805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

《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想国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

接着在第三讲到城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护卫者以及如何来培养的问题。

接着谈到全体公民应当按天赋各就各业,城邦的正义在于智慧、勇敢和节制,城邦的三种人各自做自己的事就是正义的。

再由城邦的正义引到人的灵魂里有三种品质:

理智、激情、欲望。

  第五卷苏格拉底又谈到关于婚姻的问题,提出一个观点:

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结合,而最坏的要尽少结合,以使品种保持最高的质量。

  接着一系列的论述谈到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优秀的哲学家,并且提出哲学家是最完善的护卫者,也就是哲学家是最好的国王这个著名的论点。

  第七卷接着谈到囚犯看阴影的比喻,讲到了灵魂要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

  在第八卷中总结了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且谈到了四种不好的政制:

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

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

  五种政制所对应的五种人。

  理想的政制——善者,正义者。

  斯巴达政制——好胜争强,领略荣名。

  寡头政制——爱财,寸利必得,省俭。

  民主政制——快乐间的平等,生活没有秩序,没有节制,平等主义,集合最多习性于一身的多样的人。

  僭主政制——被恶所充满,醒着时能够干出睡梦中的那种事的人。

  第九卷谈到人的基本类型:

哲学家或爱智者、爱胜者、爱利者。

  三种人的快乐对比:

哲学家能体验另两种快乐和学习事物本质的快乐。

灵魂中用以学习的部分的快乐是最真实的快乐。

  快乐和痛苦之间的中间状态,痛苦时想要平静为快乐,快乐时停止为痛苦。

这是快乐和痛苦的影像,是一种欺骗。

通过身体传到心灵的那些所谓最大的快乐,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脱离痛苦。

  第十卷谈到理念的模仿。

画家,造床匠和神谁是真正的模仿者。

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模仿者的技术。

  以上就是在看书时所记的一些主要的观点,自己看都有点对不起柏拉图这伟大的著作。

本书的主线主要是围绕正义这一主线展开,对理想的国度的一系列规划,以及对应的人所应当具有的正义。

在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启发,不过现在想总结却不知从何说起了。

柏拉图对正义的一系列阐述使我认识到在人生中应当使严格的要求自己,控制自己不该有的欲望,让理性来引导自己,远离一切的恶,进入那真正的善。

并且要一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智慧,不断的充实自我,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而柏拉图关于哲学王的论述,在通过阅读了本书之后,才明白以前所认为的哲学家为王的观念是很片面的。

柏拉图对于哲学家的定义是非常之严格的,并不是随便一个哲学家都能够成为一个理想国的国王,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才能够成为理想国的国王。

  书中关于婚姻及生育的问题在我看我是不合乎人类的伦理的,如子女公有等提法根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

而关于优生优育的问题也是如此,将那些素质不好的后代弃之更是有悖于众生皆平等的法则。

  书中对政制的描述也让我对以前民主政制的一昧推崇的看法得到改变,发现民主政制并不是想象中的完美,而是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过份的自由和宽容,民主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确实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柏拉图对快乐的论述也给我很大的启发。

原来我们原本所认为理所当然的快乐与痛苦其实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单纯,而常常是快乐与痛苦的假象。

有时候快乐只是痛苦的停止,而有时痛苦也恰恰是快乐的停止。

这让我们在生活中,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以更宽广的心态,更高瞻远瞩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所面对的一切。

  而柏当图的理念论也带给我很多看见。

让我更懂得去寻找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当然柏当图的理念论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仅一点点的接触是不足以完全的认识它,但也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终于很勉强的将这本书看完,虽然过程挺辛苦挺纠结,但是收获颇丰。

有人说,二十岁读柏拉图和四十岁柏拉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相信以后的岁月时,还需要不但的从柏拉图的书里来寻求智慧,因为柏拉图的智慧实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是哲学这个皇冠上的明珠。

  【篇二:

  曾经以为智者哲人如柏拉图者,其著作势必是艰深、睿智、充满智慧的火花,使我如坠云端而不知所踪。

从来认为像《理想国》这样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辉煌巨著一定也写得玄之又玄。

如今,看着柏拉图的《理想国》,尽管依旧无法参透《理想国》中的奥妙,也无法深入的了解它的深层次含义,因为它就像一座空中花园,必须有足够的思想阶梯才能够爬的上去,但它带给我的启迪确是深远的——尽管我只能仰望而叹之,道听途说而思之,片言只字而感之。

其实,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

  公元前5世纪,雅典哲人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以对话体的方式著述《理想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探寻人类正义问题的著作。

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

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

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究竟什么是正义?

柏拉图首先询问了他周围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说:

正义就是欠债要还。

还有的人说: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柏拉图对正义的讨论,是从区分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开始的。

古希腊讨论正义,都是把它视为个人的德行,属当时普遍重视的四主德之一。

柏拉图感到个人的德行属于微观世界,较为抽象,不易说明,需要借助于一种显明的、宏观的事物来说明。

柏拉图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以城邦来比方个人,借助于阐明城邦正义来阐明个人正义。

他认为真实的正义不是表现为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在人的自身内部“各做各的事”。

这就是说,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

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

不正义应该就是三种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灵魂的一个部分起而反对整个灵魂,企图在内部取得领导地位。

  在我看来,《理想国》首先开启了对理想国家加以描述的先河。

在该著中,柏拉图本来是要论述个人正义,为了说明个人正义,用城邦正义作为铺垫和比方,但,柏拉图实际上用大量的篇幅去论证描述理想城邦。

柏拉图的这种证明方式给了后人一个他所始料不及的提示:

除了个人正义之外,还存在着城邦正义,或者说,还存在着国家制度的正义。

后来人们在思考国家正义、法律正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人类文明发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成果。

而我国古代没有关于国家正义问题的思考。

我国古代虽然有对个人正义的思考,但这种思考主要涉及个人义务、行为,基本不涉及国家制度的正义问题,所以,其思考的深度远不能同西方的正义思考相比。

传统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认为,君主制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可改变。

如果没有西方思想的引入,很可能,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帝制或君主专制制度中。

想到现今的社会,正义一直都是受人们褒扬的话题,正义的事情永远都是被人们所称颂的。

然而什么是正义,我想很多人都是无法给出全面的解答的,或者即使给出了也是摸棱两可,一个简单的有思想的人都可以利用柏拉图式的反驳推翻掉。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各色各样,在此处正义的事情,放到彼处马上就变成了荒唐的事情,甚至是极其不正义的事情。

单纯的眼光去判断事情总是片面的,多虑的思想去思考事情总是无法清晰的,生活中只能适事而行。

  【篇三:

  我拿出了很大的勇气才决定看《理想国》,它还真是没让我失望,果然看了一遍简直是不知所云。

所谓的“理想国”我看第一遍之后的感觉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城邦,那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那里的人都不是“人”,因为我相信在现实的社会当中是不存在的。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和它比起来,简直差远了。

  但是我还是坚信受到那么多美誉的它,肯定还是有它的独特之处的,所以我又拿出了12分勇气看第二遍,虽然是断断续续地看了半个多月才把第二遍给看完,但还算是完整的又看了一遍。

不过我看了第二遍之后好像更晕了。

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要怎样表达我在看了第二遍之后的感想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理想国》是对话体的形式,就是比女人都还能侃的男人在聊其所谓的“理想的城邦”。

一开始就在讨论关于“正义”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当然是各执一词。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想去纠结了,因为我搞不懂。

不过我对所格拉底和波勒马赫斯的一个对话印象非常深刻,

  苏:

如此一来,岂不把仁人君子当成仇敌,却把邪恶之徒看作好友了吗?

  波:

没错,是会这样。

  可是在我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这样,苏似乎把人类看的都太愚蠢了。

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是频率应该不是很大。

苏还有一个类比是把马受伤,狗受伤之后其本质变化,类推人受伤之后正常的美德也相应地退化,这是不正确的,人是有肉体和精神的高级动物,说一个人身体受伤之后,道德精神层面就会退化,这是不正确的。

没有谁听说过一个人生病之后信仰就改变了吧。

  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之后,他们就对建设一个正义的城邦或者说国家展开了设想。

他们想象的城邦是超乎我们常人的想象能力的,至少我是不能在那里生活下来。

那样的城邦至少在我看来是枯燥无味的。

他们所谓的正义就是指每个人做自己的事情,绝对不能做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否则城邦就会秩序混乱不堪。

他们只允许简单的音乐、体育、几何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存在。

而且音乐的风格要一成不变,不然也是会改变人们是风尚的。

我觉得这样的城邦能一直维持下去吗,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就真的能够永久的留存下去,不被破坏吗?

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事物不能更新和进步,那么迟早是会被淘汰的。

这样的城邦又怎样始终保持其所谓的合理的秩序呢?

还有就是城邦的成员构成,也是分了三个等级的。

我姑且先不讨论他们这样有没有阶级歧视,就只说他们对于护卫者这一阶级的要求,我觉得是近乎苛刻。

他们的付出和收获是完全不能成正比的,这还有什么公正和正义可言呢,这样的城邦还能算是一个正义的城邦吗?

护卫者,在他们看来是最有能力的,也是最辛苦的,对城邦也的贡献最大的,可是他们不能有一丁点自己的私有财产,否则就会有腐化的危险,所以他们除了给予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以外,什么都不给。

这样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公平吗?

  还有,他们认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地带,即存在和不存在之间有一条空隙。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有一些东西,看似存在又不存在,它会成为纯粹的存在和绝对不存在之间的媒介”。

原来“灰色地带”也是可以这么定义的。

  当然,这只是我在看了《理想国》之后的一点点小小的想法,都说这是一部大书,要好好地读、认真地读。

我觉得我的知识和我的见解还没有达到能体会其中的真谛的时候,还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有一定认知的时候,再来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篇四:

  《理想国》是一本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交织的煌煌巨着。

无怪乎一次辩论课上,我提到这本书一个学期的时间也读不完的时候,沈友军老师补充说这是一辈子也读不透的大书。

它通篇充斥着哲学的智慧,饱含着政治思想的精华,这体现了柏拉图毕生所追求的理想:

“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王”。

  《理想国》一书,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的问题。

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苏格拉底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

然而文章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着眼于城邦的正义。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当然,柏拉图的城邦是不是所谓的众生平等,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国度。

他所谓的城邦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劳动者。

所谓“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乃是统治者、军人、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的意思,同时,也有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思想。

城邦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准则,城邦没有正义,理想国也就成为所谓的空中楼阁了。

或许这种“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与现在所提倡的人人皆平等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或许还有种专制专职的色彩。

但是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所以只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重点研究的领域有所成就。

比如让爱因斯坦去画油画,贝多芬去做发明,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柏拉图是如何确立“政治家应该为哲学王”的思想的呢?

根据史料,柏拉图应该是经历恩师之死后,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败,

  才得以萌发政治家应该是“哲学王”想理。

在他为实现理想政体而游历的12年中,在游历塔仑它木时结识的当地民主政体的领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代表阿启泰,则为他的“哲学王”理想,提供了现实的雏形。

阿启泰本人,既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是许多知识部门的先驱,特别在数学和力学方面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在阿启泰的领导下,塔仑它木推行着温和的民主政体,政治上比较稳定,经济上比较发达,文化上比较进步。

塔仑它木的政体和阿启泰的为人、学识,都给柏拉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柏拉图与阿启泰的交往和友谊,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哲学王”的信念,坚定了柏拉图对理想政体执着追求的信心。

政治家只有是哲学家,他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如何让国家治理的更加协调有序,如何让人民更好的安居乐业。

由哲学王统领的国家,是贤人治国,是德性治国,是知识专政。

哲学王所肩负的责任也得到了初步确定,即建立城邦、制定法律和督导教育。

一次辩论课上,杨士进谈到政治家为哲学王不可取,我认为是可取,但是在现实的实际上却根本上做不到。

政治家为哲学家即“哲学王”,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只是一种唯美的理想。

一个国度能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哲学家,即使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那又有几个又有真正的政治才能足以匡世救国。

话又说回来,哲学家又是比较心性高傲,不能容世之浊物的,在政治的环境中能不能先生存下来,然后再加以改造又是一个问题。

再者,即使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真的就可以选举产生得了吗?

现在的民主状况尚且不能让我们满意,何况又是推举出一个哲学王出来,老百姓会买帐吗?

他们可以接受吗?

理想总是美妙的,但是一到实际上就有可能大打折扣。

但是一个人一个国家又不可能没有真正追求的理想,否则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会失去奋进的方向。

因此,一个国家只有怀揣这种梦想上路,才有可能不停滞不前,失去奋斗的航向了!

  柏拉图的《理想国》问世虽已有千载,却仍然是人们讨论的焦点。

它引领了一股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国家的思想潮流,可谓功莫大焉!

  【篇五:

  读完《理想国》一书,我深切体会到柏拉图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的非凡之处。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

小时候从师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青年时期功成名就,和苏格拉底及亚里士多德一道成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

我读这本书虽不觉得难懂,却也须认真仔细咬文嚼字方懂其中的道理。

向来哲学书不好读懂,可略懂一些却已是受益匪浅,此次我是深得这番道理了吧。

柏拉图严密的逻辑思考和精彩的论证让我佩服不已。

  该书通过苏格拉底与色拉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渗透与其中。

这种构思,不但现实出哲学家的胆略,更现实出思辨的智慧。

辩题围绕论财产与老有所福、理想国与理想政治、论定国安邦、论正义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哲学诡辩、论国民教育、论妇女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德行等一系列展开。

涉及的问题众多,如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民主问题、法律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妇女参政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其中,关于理想国与理想政治的辩论我印象尤为深刻。

  苏格拉底在辩论中首先提出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兴旺是这个国家的民众的生存需要,没有国家的人是不能够自给自足的,但人总是有很多欲求”,“我们群居在一起,帮来帮去,大家都能从别人身上满足各自的欲求。

于是,当这些合伙人和帮手聚居一地、同舟共济的时候,他们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国家了”。

苏格拉底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为理想国的提出与设想作了铺垫。

而当缔造出一个国家,“我们似乎就要为扩展我们的疆土而费心思了。

因为原先那理想的国家的财富已经不够用了”,“如果要想得到更多的耕地和牧场,我们就会想到邻国去占有,邻国的人自然也会盘算着我们的耕地和牧场。

因为他们的欲望同样也超出了人们远离生活必须的范围”,“于是战争就发生了”。

这里,苏格拉底只用几句话就把人类为何而发动战争解释得清清楚楚,无非是人类的贪欲和国家的不理想。

苏格拉底又认为,守卫城邦者需是“不屈不饶,意志坚强,所向无敌”,可具有这么好的天赋乃至勃发的精神的人,却有可能彼此间发生内乱,抑或跟其他的公民发生野蛮举动。

可见,理想国的建立是艰难的,但苏却认为是必要的。

  可就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来说,建立理想国未必还太过不现实。

虽然我对理想国能否建立抱质疑态度,但苏格拉底围绕理想国与理想政治的精彩辩论仍让我惊叹,这可是两千多年前一位有伟大抱负的智者内心的呐喊啊!

随着理想国与理想政治的提出,柏拉图在书中引出了他的恩师关于正义与非正义这个话题的态度。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

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这种完全的舍己为集体的精神虽然在现今不可完全赞同,可还是让人佩服的。

想想当下还会有多少人愿意放弃自身利益而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有许许多多值得今人借鉴和学习的观念和价值观,我仅从自身感受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整理。

要真正吸收柏拉图的思想精髓,我知道这样粗略阅读还是远远不够的。

大哲学家的思想还将由我们继续传承,继续在历史长河中闪着耀眼的光芒!

  【篇六: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

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

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

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

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