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279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docx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

施工总平面布置

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

1)场地现状

目前,该场地正在进行竖向支护及桩基施工,施工完成后具备总承包单位进场条件。

现场施工场地狭小,基坑距离红线宽处5-20m、且不连贯,80%基坑边至红线6m左右,超出红线用地需报价有赏使用,东侧规划道路不能使用;西南角红线外现有围墙内已安装1台400KVA箱式变压器,南面围墙自西向东100M处入口左侧,已安装1条管径DN40供水水表。

2)周边交通环境

拟建工程位于位于镇海区骆驼街道汶骆路北侧,东河巷路西侧。

招标文件中“场地规划图”中西南侧“拟建工地围墙”已完成,东南侧约520m围墙需新建,位于兰嵩路大门做为工地主要出入口。

现场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布置

5.2.1总平面布置原则

1)总要求

本施工总平面布置在方便施工的同时将紧紧围绕着争创文明标化的原则进行;充分利用现场平面空间,分阶段合理布置现场施工及临时设施,确保施工总平面规划、管理满足业主和绿色文明标化工地的要求。

2)场区设施和通道布置

场区按照办公、生活、施工通道和施工加工堆场四大区域安排部署,做到功能协调统一、生活施工分隔独立。

接受场地后,立即进行场地处理及临时设施搭设,沿场地红线西侧布置施工连通东南和西北场地出入口的8m宽施工道路,采用C30混凝土浇筑200mm厚内配双层双向钢筋Ⅲ级16@200,用于施工机械平面移位及运输使用,场地其余区域地坪采用100mm厚C30混凝土硬化。

基地红线外使用场地面积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概述

备注

1

红线以外占地

27886.72m2

2

交通通道

4461.41m2

3

生活区占地

2694.36m2

4

加工、堆场

2100m2

3)交通通道和东侧占道安排

由于东侧基坑边贴近红线,规划流云路暂时无法利用,无法布置环行临时道路及材料加工场地及堆场,前期主要考虑西侧交通物流规划布置,地下室施工阶段以西侧通道安排物流运输,地下室顶板形成后,利用顶板布置临时通道,解决工程垂直水平运输需求;待后期东侧道路形成后,再与业主协调临时利用流云路(主要是装饰阶段施工和塔吊拆卸占用通道)。

本工程为核心筒钢砼结构、结构形式多样、施工竖向层次多,同时造型复杂、装饰要求高,平面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复杂交叉施工时的平面布置。

为此,我方将采取动态管理、优化设计等措施予以解决

.各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施工总平面布置共分为2个施工阶段

1)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

进场后,首先开始塔吊桩、降排水系统和水平支撑系统的施工,土方采用地面、栈桥和坑内挖土运输相结合,提高出土速度,保证地下室施工顺利完成。

本工程采用封闭施工,场地围墙西北侧沿用现有围墙、进行局部修整完善,根据补充文件要求东南侧需新建520m围墙。

延续使用现有的2个大门(北大门在东北侧洲海路和兰嵩路口,南大门在西南侧起帆路和张扬北路路口),重新修整为8m宽的大门,其中东北侧为进出路口,西南侧为只出不进,前期土方车辆从兰嵩路口进入,从起帆路出,其他车辆可由兰嵩路口进出、从起帆路出,材料堆场、加工场沿施工道路旁设置。

土方开挖前,沿塔楼Ⅰ、Ⅲ区6轴线布置四台和裙楼10轴线二台,共6台ST50/15塔吊基础施工,为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和吊装和垂直运输做好准备。

挖土前先立六轴线的四台塔吊,作为地下室施工垂直运输,底板浇筑时,布置四台STT553-18t塔吊基础,底板砼强度达标后,利用地面四台ST60/15协助安装四台STT553-18t塔吊,STT553设立到位后就拆除四台ST60/15,同时安装裙楼10轴线2台ST50/15塔吊,共同完成地下室钢、砼结构和裙楼钢结构的安装和垂直运输施工。

2)上部结构和装饰装修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

本施工阶段施工电梯的布置情况:

(1)塔楼部分:

共布置四台升降机(SC200/200双笼施工电梯),均设置5线东侧,Ⅰ、Ⅲ区塔楼各布置2台;Ⅰ、Ⅲ区塔楼各布置1台输送泵。

(2)裙楼部分:

布置三台升降机,1台位于Ⅱ区7线西侧,另外两台分别位于Ⅰ、Ⅲ裙楼12线东侧。

(3)其中Ⅱ区升降机和塔楼各一台升降机,共三台下入地下室,解决地下施工材料垂直运输需求。

(4)由于地下室范围大,场地东侧无法设置临时道路,必须考虑借助地下室顶板作为临时通道和材料构件堆场及加工场地,以便有效解决水平垂直运输问题、提高塔吊和升降机综合利用率。

5层以上塔楼塔吊布置

1)裙楼钢结构安装完后,利用STT553-18t,拆除2台ST50/15塔吊,四台STT553-18t完成塔楼的钢结构安装、砼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大件)后,四台STT553-18t自行落地拆除。

2)塔吊主要工作是大量的钢柱钢梁安装,考虑塔吊回转半径,需在西侧临近路旁的地下室顶板上设置钢构件转吊区域;在地下室顶板布置临时施工通道,连通裙楼东侧的施工升降机,解决东侧升降机的材料水平运输需求。

设置部分加工和材料堆场以提高工效,根据实际计算和地下室顶板设计承载力确定对其进行回顶加固。

塔吊安装施工详见:

8.7.2-1、2

地下施工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

地上施工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

临建布置

1)办公临建布置

结合招标文件规划,考虑在场区东北角大门旁布置办公区,占地24m×50m,作为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现场办公房,按照补充文件要求提供16间房作为招标单位办公用房。

序号

名称

概述

备注

1

办公室

40间960m2

提供业主16间,其余为监理施工单位用房

2

大门及门禁室

1套

3

厕所

20m2

4

地坪

24m×50m

采用100mm厚C30砼硬地化处理

2)生产临建布置

场内生产临建根据各施工阶段施工的不同需求,分成土方开挖地下室施工阶段、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共2个阶段布置。

3)生活临建布置

工人生活区考虑在场地西侧、与施工区域分隔、独立封闭搭建,根据劳动力需求计划,施工高峰期大约需要1000人,生活区占用20m×180m场地,布置2层板房,满足工人生活、住宿需求。

生活区内另布岗亭、食堂、厕所、冲凉房、消防水阀等设施、按照文明标化管理。

序号

名称

概述

备注

1

宿舍

3672m2

2

大门及门禁室

1套

3

厕所

120m2

4

地坪

20m×180m

采用100mm厚C30砼硬地化处理

围墙、大门

临时道路与场内地坪

沿工程西北侧基地红线布置一条6m宽的施工便道,连接两个大门,形成施工通道,道路构造用200mm厚C30砼。

办公区、生活区、加工区、材料堆场采用100~200mm厚C20砼硬地化处理。

各建筑占地详见附表七:

临时用地表。

施工现场临水设计

本工程业主给定的临水接驳点在工地东北角临近兰嵩路口,管径为DN100,现场临时用水从业主给定临水接驳点引入施工范围内。

临时用水分施工用水、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路布置,主管沿周边布置。

围护阶段每隔50m一个DN50支管作为用户点;结构施工阶段从主管设分路供加工场和楼层内用水;消防给水沿施工现场四周布置DN50消防给水环状管网,每隔50米布置一个临时消火栓,楼层内每层均设DN50临时消火栓;生活用水由总管直接供至生活区和办公区。

大门出入口均设洗车台,沿围墙、基坑顶、底均布置排水明沟,并设置三级沉淀池,现场所有污水汇入沉淀池处理后排入洲海路市政污水管网。

5.3.1供水水源

本工程施工用水水源采用市政水源。

业主在工地南侧临近兰嵩路口提供了一个DN100市政给水接驳点,供现场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1)现场临时消防系统

施工现场的室外临时消防管网按环状布置敷设。

楼内消防给水引入管依据在施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预留洞引入位置,避免破坏结构,由于施工现场是临时消防系统,故设计消防管道与生产给水系统管道共用。

各楼层的室内消火栓每两层设一个,跟偶数楼层的生产给水阀门设置一起

2)生产给水系统

由于是现场临时给水系统,故设计消防与生产给水系统管道共用,平时管道供、生产用,火灾时停产,全部管道供消防;且整个系统的主管道按消防的水量、水压设计。

现场的消防用水、生产施工用水均从消防环管上分接。

在生产区施工用水分支管道处装设阀门,现场需要使用消火栓时,为了保证消防管网的压力,关闭生产区施工用水分支管道处的阀门。

此项目建筑面积大,且功能不一,高度不一,包括塔楼、裙楼等建筑,其中高层建筑较高,最高楼层高度为84m。

因此必须根据各号建筑设计不同的供水方式。

对于低层建筑,可采用市政直接给水方式。

而对于高层建筑,则需要采用水泵加压供水方式。

设置一个蓄水池,由地面供水环管网供水。

在各塔楼单独设立临时消防供水立管(也作生产用水管道)于消防水井,消防用水来自于地面或地下室蓄水池,通过加压泵送至每裙楼3层以上各楼层,塔楼每层设生产供水点一个,地下室施工用水可采用软管就近接驳外围预留供水阀门。

生产给水管根据需要由现场消防环线主管上预留甩口,分别供给卫生间、各楼面生产用水。

地面、砼泵机、钢筋加工场、冲洗槽、卫生间等部位设置供水点,出入口大门处设高压水枪,消火栓供水点设置满足消防要求。

地面其他部位适当预留部分供水点。

5.3.2现场临时用水用量计算及主管道的选择

1)工程用水量

  q1=K1×∑Q1N1K2/(8×3600)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

Q1—每班计划平均完成的混凝土工程量,按每班浇筑700m3混凝土;

N1—施工用水定额,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取200L;

K2—现场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施工中主要考虑浇筑砼的用水,包括模板冲洗和砼养护用水等,由于采用商品砼,取浇筑砼的全部用水定额N1=200(l/m3),每台班浇筑砼量约为700m3,故取:

Q1=200m3,取K1=,K2=

则工程用水量q1=×200×700×(8×3600)=7.49L/s

2)施工机械用水

q2=K2×∑Q2N2K3/(8×3600)

K2—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

Q2—同一种用水机械台数,取主要用水机械,试压泵2台;

N2—施工机械用水定额,试压泵取4×300L;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则机械用水量q2=×2×300×4×(8×3600)=0.14L/s

3)现场生活用水

q3=P1N3K4/(t×8×3600)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取1000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耗水量取40L/人;

N4—现场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t—每天工作班数,取每天两班;

则现场生活用水量q3=1000×10×(2×8×3600)=0.26L/s

4)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量q4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的消防用水量表,25万平方米以内的工地火灾同时发生次数为1,要求用水量为10~15L/s,本项目建筑面积约29万平米,则可取q4=15L/s。

5)施工现场总用水

由于q1+q2+q3<q4,故取总用水量Q=q4=15L/s

6)供水管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式中;d—供水管径(m);

υ—管径≤100mm经济流速;按2米/秒计

q—用水总量;

代入上式计算得:

d=0.097m

选取管径为DN100,供水水源接驳满足要求。

7)临水现场布置

本工程采用市政水源,在靠近水源的位置,设置总阀门及水表,并砌水表井加以保护。

施工水源在现场东北角靠近围墙处,先采用DN100沿施工区围墙敷设作为供水环管。

从供水主管接驳处DN50接口,供应到各施工点。

管线与电缆敷设距离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的安全间距。

现场设置蓄水池及加压泵房。

供水方式:

裙楼区及主体2层以下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高层采用水泵加压供水。

水池容积:

按存储50min初期火灾消防水量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