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2639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10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

《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Word下载.docx

58

张志和

渔歌子

19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59

王安石

元 日

20

忆江南

60

泊船瓜洲

21

王 翰

61

梅 花

22

李 绅

悯 农

62

苏 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3

63

饮湖上初晴后雨

24

王昌龄

出 塞

64

惠崇《春江晓景》

25

从军行

65

题西林壁

26

芙蓉楼送辛渐

66

李清照

夏日绝句

27

王 维

鹿 柴

67

陆 游

示 儿

28

竹里馆

68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9

送元二使安西

69

杨万里

小 池

3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0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1

杜 牧

山 行

71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32

清 明

72

朱 熹

春 日

33

江南春

73

辛弃疾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34

秋 夕

74

林 升

题临安邸

35

李商隐

乐游原

75

叶绍翁

游园不值

36

温庭筠

商山早行

76

王 冕

墨 梅

37

高适

别董大

77

于 谦

石灰吟

38

李白

静夜思

78

王 磐

朝天子·

咏喇叭

39

古朗月行

79

郑 燮

竹 石

40

望庐山瀑布

80

龚自珍

己亥杂诗

——汉乐府

qīng

yuá

n

zhōng

kuí

 

zhāo

i

ng

chūn

shēng

guāng

huī

chá

kǒng

qiū

jié

zhì

kūn

huá

huā

shuāi

bǎi

chuān

dōng

o

hǎi

shí

guī

西

shà

zhuà

lǎo

shāng

bēi

  题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

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

  长歌行:

汉乐府曲调名。

  晞:

晒干。

  阳春:

生长茂盛。

  布:

散布,洒满。

  德泽:

恩泽。

  焜黄:

枯黄。

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

同“花”。

  衰:

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

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

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韩 lí

ché

chù

fēi

fēng

liǔ

xié

gōng

chuá

zhú

yān

u

jiā

作者背景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

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

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注词释义

  春城:

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

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

皇城中的柳树。

  斜:

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xi。

  汉宫:

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

赐给。

  五侯:

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诗今译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

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名句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

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

寒食三天焚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

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

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

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

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

——曹 植

zhǔ

chǐ

zhī

xià

běn

shì

gēn

xiāng

jiān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著名诗人。

少年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的喜爱,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来郁郁而死。

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

  釜:

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萁:

豆秆。

  漉:

过滤。

  豉:

豆豉。

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

  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

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

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

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

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

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

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至,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

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

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

——韦应物

liá

yōu

cǎo

jià

biān

yǎu

shēn

shù

wǎn

zhōu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

其诗多写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滁州:

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

  西涧:

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独怜:

最爱,只爱。

  春潮:

春雨。

  野渡:

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横:

指随意飘浮。

  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

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名句赏析——“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在滁州做官时,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经常一个人到涧边散步。

岸边的绿草、树丛中的黄鹂,所闻所见都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

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使春天原来就高涨的涧水更加湍急,渡口的艄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冲得横在岸边。

一船来说,船渡往对岸的方向是纵,水流的方向是横。

船是被拴住的,水流一冲就横在水中了。

诗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个特殊的情景,描绘出小船横在水流中的画面。

所以格外生动。

从前两句的描写来看,诗人的心情很悠闲,但后两句的风景又有点寂寥的感觉。

 

——北朝民歌

chì

yīn

shān

tiān

qió

lǒng

cāng

chuī

niú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

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川:

指平原。

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阴山:

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

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穹庐:

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

即今蒙古包。

  野:

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ǎ。

  见:

同“现”,这里不读jià

n。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

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

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

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

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

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卢 纶

à

jīng

jiāng

jūn

yǐn

  卢纶(748-800),唐代诗人。

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送别诗、写景诗很有特色。

  引弓:

拉弓,开弓。

  平明:

清早。

  白羽:

本指箭秆上的羽毛,这里借指箭。

  没:

陷入。

指箭射入很深。

  黑暗的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深夜拉动了强弓。

黎明时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深陷在巨石中。

名句赏析——“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这是卢纶反映军士生活最有名一首诗。

塑造了一位将军的勇猛形象,篇幅极为简短,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前两句写黑暗的夜晚,林深草密,惊风阵阵。

诗中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为将军拉弓射箭的壮举作了铺垫。

传说汉代名将李广出猎时,远远看到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一只猛虎,急忙拉弓射去,箭头居然稳稳地扎入石头之中。

这里借用李广的故事,来形容将军的勇猛和神力,的确是非常恰当的。

全诗语言精练准确,描写生动传神。

——骆宾王

é

shuǐ

绿

hōng

zhǎng

  骆宾王(约640-684),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人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有诗名,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是“初唐四杰”之一。

  咏鹅:

用诗词来赞美鹅。

  项:

颈的后部。

这里代指脖子。

  拨:

划。

  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

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名句赏析

  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

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

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

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

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

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

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

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

——孟 郊

shǒu

线

chí

quī

shuí

xīn

sān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少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

一生穷困,近50岁时才中进士。

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游子:

离家远游的人。

  意恐:

担心。

  寸草:

小草。

寸草心:

此处指游子的心。

  三春晖:

春天的阳光。

这里比喻母爱。

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

晖,阳光。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

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

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

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

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

这一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

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

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贺知章

xiǎo

huí

gǎi

r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

为人狂欢,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

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咏柳》等传诵最广。

  偶书:

偶然写出来的。

  鬓:

耳边的头发。

古音读作cuī。

指鬓发稀疏、斑白。

  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

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名句赏析——“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首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

前两句写游子重回故乡,淡淡的叙述中含有不可言说的兴奋和激动,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走来,心情颇不平静:

当年离家,风化正茂;

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让;

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全诗就在这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以如此简短的语言写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这就是本诗千百年引起人们心灵震颤的重要原因。

zhuāng

gāo

tiá

chuí

tāo

chū

è

yuè

jiǎn

dāo

  见《回乡偶书》的作者背景。

  咏:

歌唱,赞美。

  碧玉:

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

  妆:

打扮。

  绦:

丝带。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

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王之涣

yuǎn

pià

qiāng

yuà

liǚ

guān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

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

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

代表作有《凉州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