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2309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

《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纳洛酮Word文件下载.docx

每次发作5~10秒。

脑电图可见规律性和对称的3周/秒棘慢波。

4.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

又称为大发作,以意识丧失及全身抽搐发作为特征。

发作可分为3期:

强直期,全身肌肉持续性收缩,约10~20秒;

阵挛期,抽搐呈间歇性痉挛,可持续1/2~1分钟,同时口唇青紫,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反射呈伸性,呼吸逐渐恢复,有口吐白沫(或血沫),部分病例有尿失禁;

惊厥后期,全身肌肉松弛,意识逐渐恢复,全身肌肉酸痛,疲乏,头痛或有情感变化。

强直–阵挛性发作在短期内频繁发作,间歇期意识持续昏迷者为癫痫持续状态。

5.未分类发作。

二、根据目睹发作者提供的有关发作的详细病史,诊断并不困难。

脑电图检查对确定癫痫和判断类型有价值。

对继发性癫痫应寻找致病的原因,作全面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作头颅摄片、头颅CT、头颅磁共振、血糖、血钙、肝肾功能、脑脊液检查,以及脑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三、鉴别诊断:

主要是癔病性抽搐,常有一定的情绪因素,意识不丧失,无舌唇咬破或尿失禁,每次发作历时较长,过后对发作经过均能回忆。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生活要有规律,从事适当体力活动,防止过度劳累,不能从事高空作业、操纵机床、车辆驾驶及各种有危险性的工作,禁烟酒。

二、抗癫痫药物的应用

1.药物选择:

根据发作类型选择抗癫痫药物,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其次为丙戊酸钠,其次选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

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次选扑癫酮;

特发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与失神发作混合发生时,首选丙戊酸钠,次选氯硝西泮,乙琥胺加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

2.药物剂量:

口服由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通过监测血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

3.合并用药:

通常用单药控制发作,疗效不满意,可联合用药。

4.服药方法:

大多数药物可在饭后服用,以避免胃肠道副作用。

苯巴比妥可在睡前1次口服。

5.药物副作用:

各种抗癫痫药物都有多种副作用,如皮疹、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粒细胞减少、贫血、肝肾功能损害、多毛症、齿龈增生等。

6.治疗终止:

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与单纯部分性发作在完全控制后2~5年,失神发作在完全控制后6个月可逐渐减量,停止治疗。

7.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可选用:

地西泮(安定)10~20mg,静注,每分钟不超过2mg,以后用地西泮50~1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缓慢静滴,每日总量不超过100~200mg;

苯妥英钠0.2~0.5g,缓慢静注,不超过50mg/分钟;

异戊巴比妥钠0.5g加入50%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注,并密切观察呼吸与抽搐情况,如有呼吸抑制现象可随时终止用药;

10%水合氯醛20~30ml,用等量温水稀释,保留灌肠;

氯硝西泮1~4mg,缓慢静注。

三、手术治疗:

对部分性癫痫、脑电图显示局灶性病变者或难治性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难治性癫痫:

除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外,可加用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

加巴喷丁每日剂量900~1800mg,拉莫三嗪每日50~100mg。

五、癫痫持续状态的辅助治疗:

发作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高热脱水时应降温、补液,有颅内压增高的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同时注意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六、对继发性癫痫除控制症状外,还应病因治疗。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主要指由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硬化所致的脑梗死,既往称为脑血栓形成。

本症为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好发于中老年患者。

一、一般症状

1.好发于中老年有动脉硬化症及高血压患者。

2.常伴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有家族史者。

3.起病:

多呈卒中样起病。

4.病程:

可表现为一过性或可逆型(TIA或PIND)、进展型或完全型。

5.前驱症状:

可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等。

6.先兆症状:

可反复多次TIA发作。

二、定位症状与体征

1.颈内动脉受累征:

交叉性失明——偏瘫二联征,交叉性霍纳(Horner)——偏瘫二联征,发作性晕厥——偏瘫二联征,精神障碍——偏瘫二联征。

多数常有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偏瘫或失语,并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进展呈痴呆状,少数可无症状。

2.大脑前动脉受累征:

主干受损常有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记忆障碍、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

皮质支受累常表现为对侧下肢的皮质型感觉及运动障碍、精神障碍、遗忘、虚构、大小便失禁等;

深支受累可致对侧面、舌及上肢轻瘫,常有额叶性共济失调。

3.大脑中动脉受累征

主干受累呈现大面积额、颞叶梗死而有典型三偏综合征,主半球尚有失语症,甚而有严重脑水肿颅高压综合征或发生脑疝。

皮质支受损:

上半部分支多表现对侧以面、舌、上肢为重的感觉、运动障碍,主侧可有运动性失语症;

下半部分支,则表现为对侧同向性的下或上象限盲及感觉性失语、失用等征。

深支受累不论是内外分支均以腔隙梗死为多见,常表现纯运动性卒中或感觉运动卒中等“一偏”或“两偏”征,亦可伴偏盲征。

4.脉络膜前动脉受累征:

可表现大脑中动脉的三偏征及失语征,同侧瞳孔扩大及对光反射迟钝及偏听偏身感觉过敏,忽略症及偏瘫侧血管运动障碍、肢体水肿等。

5.后交通动脉受累征:

产生丘脑外侧,丘脑下部及底丘脑相关综合征。

如多汗、血管运动障碍、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内分泌障碍及偏侧投掷运动。

6.大脑后动脉受阻征

(1)主干受累征:

可表现为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感觉过敏、丘脑性疼痛及丘脑手、轻偏瘫、偏盲、健忘性失语、视觉失认症等。

双侧受损可有皮质盲、精神盲及Anton综合征。

(2)皮质支受累征:

可表现为皮质型偏盲。

[视觉失认、失读症、健忘症失语,记忆障碍等。

(3)深支受累征:

可有大脑脚综合征,下红核综合征,上红核综合征,以及丘脑综合征。

7.小脑后下动脉受累综合征;

病变侧第8、9、10脑神经受损征及共济失调,霍纳征及交叉性感觉障碍。

8.小脑前下动脉受损征:

病变同侧周围面瘫、霍纳征、小脑共济失调及交叉性感觉障碍,向病侧注视麻痹,伴眩晕、呕吐、眼震。

9.小脑上动脉受损征:

病侧小脑共济失调、霍纳征、向病侧注视麻痹,病变对侧偏身感觉呈痛——触分离性感觉障碍。

10.基底动脉受阻征:

主干受累如完全阻塞,则迅即昏迷、四肢瘫痪及出现多数脑神经受损征、瞳孔偏小或大小不等、高热,常迅即死亡;

不全阻塞常呈现各脑神经受损征的交叉性偏瘫征,及上述小脑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受累征。

此外,尚可出现去大脑强直、闭锁综合征、无动性缄默等意识及肌张力障碍等。

三、其他类型的症状体征

1.腔隙梗死:

累及血管直径多在200微米以下,形成腔隙直径0.5~15毫米,好发于基底节、内囊、丘脑、大脑白质、脑桥等处,可表现一个或多个病灶。

临床表现有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感觉运动性卒中、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以及其他形式腔隙综合征。

2.大面积脑梗死:

起病急、进展快,除病灶症状外,尚有颅内高压征、意识障碍及原发病相应症状,因病变面积大,合并症多,故预后差。

3.出血性脑梗死:

有近期内脑梗死的病史,且在其病情稳定后出现症状加重、扩大或出现新体征,常伴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多见于大面积梗死。

4.分水岭梗死:

①前分水岭梗死:

居大脑前中动脉边带区,有轻偏瘫及半身感觉障碍,以下肢明显,伴皮质型运动性失语及精神、情绪改变;

②后分水岭梗死:

有皮质感觉障碍,偏盲或下象限盲、感觉性失语、失用、空间忽略症等;

③皮质下分水岭梗死:

可表现为轻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不全运动性失语等;

④小脑分水岭梗死:

具轻度小脑性共济失调症。

四、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多有血脂增高,但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糖高,血粘度、血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性宜增高。

2.脑脊液:

一般正常,大面积或出血性脑梗死可有脑压升高、蛋白微增及所含红细胞增多等。

五、辅助检查

1.TCD、CVA:

示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异常,狭窄段血流速度增高,近端流速降低,完全闭塞则受累血管TCD信号消失等。

2.SPECT、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

可示梗死灶区血流量、代谢降低或消失。

3.脑血管造影:

可显示阻塞血管的部位及范围。

4.CT及磁共振(MRI):

可显示梗死灶的形态、部位、大小、数目,有无出血、水肿、脑移位、脑萎缩等改变。

六、鉴别诊断

1.脑出血:

常在活动中起病,发病时血压急剧升高,症状很快达高峰,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瞳孔不等大、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含红细胞脑脊液,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2.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包括有心源性栓子、感染性菌栓、脓栓、虫栓、肿瘤的转移癌栓引起的梗死,以及血液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某些结缔组织疾病的血管炎等引起的梗死,本类患者无动脉硬化,但却具有各种疾病的相应典型病征,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患者更应引起注意。

【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

1.脑动脉硬化的治疗

2.高血压的治疗:

选用有效降压药使其逐步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降压过快易加重脑缺血。

3.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者,应作相应治疗。

二、发病机制治疗:

血液稀释疗法、抗凝疗法、抗血小板疗法及血管扩张疗发(出血性脑梗死应停用抗凝、溶栓、抗血小板及扩血管药物)。

三、病理生理治疗:

脱水降颅压治疗、钙离子拮抗剂疗法、抗自由基疗法、护脑疗法、改善脑循环疗法、改善脑代谢疗法等。

四、基础疗法:

保证充分营养、水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维持正常心脏呼吸功能。

五、中医药治疗:

除辩证论治外,急性期尚可选用。

1.川芎嗪注射液:

80~160mg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

2.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

10~20ml稀释后静滴。

3.其他:

脉络宁、血栓心脉宁、松龄血脉康、灯盏花素、银杏叶制剂等可以选用。

六、心理治疗。

七、外科治疗:

颅内外动脉吻合术。

八、康复治疗:

早期即开始肢体及言语、吞咽、呼吸功能的训练和锻炼。

并配合各种理疗、推拿、按摩、针灸、头针、头部超声波等治疗。

九、其他: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激光疗法、高压氧治疗、体外反搏疗法等亦可根据病

结核性脑膜炎

1.可有肺部、骨骼或泌尿系统等结核感染病灶。

2.起病缓慢,早期可见结核病的一般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睡眠不安、烦躁或呆滞等。

3.1~2周后,按脑膜与脑实质病变程度的不同,可逐渐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颈项强直、布氏征和克氏征阳性、浅反射迟钝或消失、深反射活跃或亢进、巴宾氏征阳性、肢体强直、角弓反张与偏瘫等征象。

部分病例尚可见到脑神经受损的表现,如眼睑下垂、眼外斜、复视、瞳孔不等大、面瘫等。

4.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微浑,呈毛玻璃状,放置后可见薄膜形成;

蛋白增高,潘迪试验阳性;

糖及氯化物减少;

细胞数增加到50~500×

106/升左右,以淋巴细胞为主;

涂片与培养可能找到结核杆菌,PCR法结核杆菌DNA可阳性,也可做豚鼠接种,以证实有无结核杆菌。

应注意同时作真菌检查。

5.X线胸部检查:

可能见有活动性、血源播散性或粟粒性肺结核的征象,阳性结果有助于诊断,但阴性并不能排除结核性脑膜炎。

6.眼底检查:

若脉络膜上发现结核结节,与X线胸片中见到粟粒性肺结核有同等诊断参考价值。

7.鉴别诊断

须注意与真菌性(尤其是隐球菌性)、病毒性脑膜炎鉴别,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查。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良好护理。

给予适当富营养而又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足量的维生素。

如不能进食,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补液。

2.对昏迷患者,应注意皮肤清洁,防止发生褥疮;

烦躁不安时,可给予镇静剂。

3.疗程中为了判断治疗效果,在疾病早期每1~2个月,可重复脑脊液检查。

二、

1.抗结核治疗应采用抗结核药物的联合治疗,一般为异肼全日量的1/2~2/3,溶于适量葡萄糖中,静滴,余量口服。

异烟肼分子较小,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列为治疗该病的主药。

2.链霉素:

成人每日1g,小儿为每日15~30mg/kg,分1~2次肌注。

如无不良反应,可持续注射到临床征象有明显好转后的1个月,一般疗程约需3个月。

也可以卡那霉素代替链霉素,成人剂量为每日1~1.5g,分2~3次肌注,儿童按比例酌减,疗程与链霉素相同。

3.利福平:

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可用利福平静滴,成人每日500~1000mg。

病情好转后可改口服,每日600mg,空腹一次顿服或分2次口服。

但应注意本药的肝毒性,尤其与异烟肼合用,黄疸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原来已有慢性肝病患者。

4.乙胺丁醇:

对某些耐药菌株有抑菌作用,因与其他抗痨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每日25mg/kg,清晨一次顿服。

本药对视神经有毒性,可突然出现视神经炎,引起视觉障碍。

5.吡嗪酰胺;

常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

每次1.5克,每日3次,口服,疗程3~4月。

主要副作用为肝损害和血尿增高。

三、其他治疗:

对临床上有意识改变、脑神经受损等症状较重的病例中,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者,均可在上述各项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常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按每日0.5~1mg/kg计算,或地塞米松,每日0.1~0.2mg/kg,疗程1个月左右。

激素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辅助用药,在达到预期效果时即可递减停药。

也可用地塞米松作鞘内注射,对改善症状效果明显。

治疗本病的医生医院

脑出血为脑实质内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临床以基底节部出血最常见。

一、症状

1.头痛:

大多数患者头痛,但必须注意,少量出血及未破入脑室的外囊区较大的脑出血可无头痛,而大量出血引起意识障碍者可掩盖头痛。

2.意识障碍:

基底核外侧型及脑叶出血大多数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模糊,内侧型出血量大者72%出现昏迷,而且多为突起昏迷,少数意识障逐渐加深,数日后才昏迷。

3.呕吐:

这是脑出血常见症状,由颅内压增高所致,少量出血可无呕吐。

二、临床类型

1.壳核-内囊出血:

这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主要体征为:

①双眼向病侧注视;

②偏瘫: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与偏瘫,急性期偏瘫肢体开始呈弛缓性,腱反射低,无病理反射,休克期(数日至2~3周)过后逐渐为肌张力增高(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③偏身感觉障碍;

多表现为病灶对侧(包括面部)的感觉减退;

④偏盲:

出血累及内囊后肢的视放射时,引起病灶对侧的同向偏盲;

⑤失语或顶叶综合征:

出血位于主侧大脑半球,出现失语症,出血在非主侧半球则出现顶叶综合征;

⑥脑疝:

出血量大、病情严重者,出现病灶侧瞳孔扩大,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等脑疝现象。

2.尾状核出血:

较少见,具有以下特点:

①血液局限于尾状核头部时,不影响内囊区的锥体束与感觉传导束,故无明显定位征,当血液向后方扩展,累及内囊后肢时,才有对侧轻瘫和感觉障碍;

②尾状核头内侧与侧脑室相连,此外出血很容易破入脑室,引起脑膜刺激征与血性脑脊液,类似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

3.丘脑出血:

①病灶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可伴自发性疼痛或感觉过度;

②出血影响内囊时出现病灶对侧偏瘫;

③主侧半球丘脑出血可引起丘脑性失语,表现为言语缓慢、重复言语、发音困难、含糊不清、复述较差,但朗读及认读正常;

④非主侧半球丘脑出血可引起偏身失认症、偏瘫无知症及偏侧忽视症;

⑤当出血累及丘脑内侧部、后连合、下丘脑、外侧膝状体时,可出现以下眼部体征:

双眼上视不能,常处于同时向下或内下方注视,即双眼看鼻尖,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球浮动,霍纳征,双眼向病灶侧注视,同向偏盲等。

4.额叶出血:

头痛位于病侧前额。

主要体征为:

①偏瘫:

常表现为对侧上肢无力或伴下肢轻瘫;

②癫痫发作:

表现为发作性头眼转向对侧,伴对侧上下肢或面部抽搐;

③两眼侧视障碍;

④精神症状;

⑤摸索及强握征;

⑥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受累时,出现运动性失语。

5.顶叶出血:

头痛位于颞顶部。

体征为:

①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②gerstmann综合征:

包括左右定向、手指识别、书写及计算不能;

③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1/4象限失盲;

④偏瘫无知症和偏身失认症。

6.颞叶出血:

头痛在病灶侧,以耳部为中心。

主要体征有感觉性失语,颞叶癫痫,及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1/4象限失盲。

7.枕叶出血:

头痛位于病侧枕部或眼眶周围。

①视野缺损:

出血累及视觉中枢,引起两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但有黄斑回避现象;

②视幻觉:

出现的部位比较固定,多在病灶对侧视野范围内;

③视觉失认;

对物体失去视觉认识能力,但用手抚摸能认识。

8.小脑出血:

好发于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即半球深部齿状核附近,多数表现为突然眩晕、呕吐、枕部疼痛,定位征为:

①病灶侧肢体共济失调;

②眼球向病灶侧注视时有粗大震颤;

③说话含糊不清、缓慢或呈爆发性言语;

④枕骨大孔疝,仅见于重症大量出血者。

9.脑桥出血:

脑桥出血较少出现头痛,主要症状为眩晕。

定位体征为:

①交叉性瘫痪;

②交叉性感觉障碍,病灶侧面部及对侧肢体感觉障碍;

③双眼向瘫痪侧肢体注视;

④双侧瞳孔明显缩小;

⑤体温增高;

⑥呼吸不规则。

10.脑室出血:

根据脑室内血肿大小将脑室出血分为三型:

Ⅰ型为全脑室积血;

Ⅱ型为部分性脑室出血;

Ⅲ型为新鲜血液入脑室内,但不形成血凝块者。

Ⅰ型因影响脑脊液循环而急剧出现颅内压增高、昏迷、高热、四肢弛缓性瘫痪或呈去皮质强直、呼吸不规则。

Ⅱ型及Ⅲ型仅不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无局限性神经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

多数在12克/升以上。

脑脊液压力增高,脑实质内血液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脑脊液呈血性,蛋白增高,否则脑脊液可为无色透明。

目前因CT可确诊脑出血,因此脑脊液检查仅在缺乏CT情况下才考虑,还需注意腰穿有发生脑疝的危险。

3.脑电图检查:

大脑半球出血病例,血肿区有弥漫性慢波病灶。

4.颅脑CT:

可见高密度灶。

5.颅脑磁共振成像(MRI):

脑出血最可靠和首选的检查方法是CT,但脑干出血及小脑出血有时因骨质伪影与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使CT显示不清时,可做MRI检查。

四、鉴别诊断

1.脑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因有明显头痛、呕吐、昏迷,临床表现与壳核——内囊出血相似,而小量出血因无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意识障碍,难于一般脑梗死鉴别,需靠颅脑CT才能确定,脑梗死CT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灶。

2.蛛风膜下腔出血,具有以下特点:

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②突然剧烈头痛;

③颈项强硬,脑膜刺激征明显;

④眼底多有视网膜出血及玻璃下出血;

⑤无明显偏瘫等神经定位征。

根据这些特点可与脑出血鉴别,但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时症状与脑室出血甚相似,需CT才能确诊。

1.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如有躁动不安,可用镇静剂。

2.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吸收,必要时气管切开。

3.合理输液:

无鼻饲者输入液体量一般为1500~2000ml/日,注意电解质平衡,2~3日后可行鼻饲,每日热量1500大卡左右。

4.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和其他感染。

尿潴留可留置导尿管。

便秘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5.控制脑水肿,消除颅内压增高: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6.血压过高:

可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静滴,先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不宜降压过快。

7.止血剂:

近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国外研究证实,脑出血后相当长时间内部分患者还存在继续再出血。

因此止血药和凝血药的应用,也许是有意义的。

8.外科手术治疗:

CT引导定向锥孔血肿吸引术或开颅去除血肿。

9.恢复早期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推拿、按摩、针灸等,以促使早日功能恢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氏(Bell)麻痹。

是指病因不明的、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二、可有感冒受寒史,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

三、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检查时发现患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浅,口角低,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

四、病变在茎乳突孔以上,影响鼓索神经时,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

病变在镫骨神经分支上方时,可伴有听觉过敏;

病变在膝状神经节,则除上述症状外,还有外耳道与耳廓的疱疹及感觉障碍。

五、无其他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六、辅助检查:

患病后14~21天时,肌电图检查及面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可协助判断疗程及预后。

七、鉴别诊断

1.格林-巴利综合征可有周围性面瘫,但多双侧性,有对称性肢体瘫痪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并发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多有原发病的特殊症状及病史。

3.后颅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大多起病缓慢,且有其他脑神经受损或原发病的表现。

一、药物治疗

1.急性期应尽早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可用泼尼松10mg,口服,每日3次;

或地塞米松0.75mg口服,每日3次,7~10日。

2.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200~250微克,肌肉注射,每日1~2次;

或以甲钴胺500微克,肌肉注射,隔日一次替代维生素B12。

3.加兰他敏2.5~5mg,肌肉注射,每日1~2次。

4.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