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206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

莆田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00九年二月十二日在莆田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莆田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积极应对奋发有为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取得新成就

  200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重大考验和严峻挑战。

在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莆田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奋发有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求先行”、“四个重在”和“四用发展”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的部署,大力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一是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609.96亿元,增长15%。

财政总收入52.78亿元,增长15.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9.56亿元,增长2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9.58亿元,增长24.3%。

外贸进出口总额23.2亿美元,增长8%,其中出口总额17.2亿美元,增长10.8%。

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5.63亿美元,增长1.7%。

合同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4.07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1亿元,增长19.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5元,实际增长10.7%。

农民人均纯收入6436元,实际增长1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9%。

城镇登记失业率2.32%。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产比例为12.3∶56.5∶31.2。

农业稳步发展,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9亿元,增长5.2%。

粮食总产量30.3万吨,肉蛋奶、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55万户,实现产值95亿元。

工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300.1亿元,增长19.1%。

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7.3%,提高7.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利润17.2亿元。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0家,总数达到1020家。

福建LNG站线工程和莆田燃气电厂1号机组、海安巨型工程轮胎、海宏木业、万邦电子、光纤陶瓷插芯一期、恒信塑胶等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林浆纸一体化、光电伏特、国航造修船基地、兴化湾南岸综合开发、石门澳临港产业园、南日岛风电场三期、湄洲湾火电厂二期、莆田核电站等生产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服务业继续发展,实现增加值190亿元,增长11.9%。

工艺美术城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家乐福、永辉超市落户莆田。

银行、证券、保险业服务保障能力增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8.9%,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7.6%。

旅游总收入增长18.8%。

品牌战略持续推进,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国家出口免验产品1个、福建省著名商标12件、福建省名牌产品29项,获得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1个,制定企业技术标准国家级1个、省级3个,荣获“中国鞋业出口基地”、“中国银饰之乡”、“中国枇杷之乡”称号,莆田枇杷、桂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实现年度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进一步削减,预计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45吨标准煤,下降22.7%。

成功入选第四届华商大会评选的“2008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百强城市”,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

  二是重点建设有力推进。

227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52.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54.8亿元,分别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8%和17.7%。

港口交通体系加快建设,LNG10万吨级专用码头、秀屿4万吨级木材专用码头投入生产,湄洲湾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完工,东吴作业区8个深水泊位抓紧施工,罗屿25万吨矿石码头等港航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02万吨。

福厦铁路莆田段、向莆铁路莆田段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开工建设。

省道202线荔城改线段、荔港大道主车道、东园路基本建成,城港大道一期、沁峤路一期、仙港大道基本贯通。

福泉高速公路莆田段扩建工程、莆秀高速公路、省道201线建设进展顺利。

湄永高速公路莆田段、福广高速公路莆田段、湄洲岛跨海通道、莆田机场等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LNG新增储罐顺利开工。

LNG冷能产业园、石城-石井风电、220千伏主干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等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24万千瓦。

金钟水利枢纽、木兰溪霞林段防洪工程、北洋水系整治二期、东圳灌区节水改造等水利项目加快推进。

英博雪津啤酒脱硫工程建成运行,湄洲湾电厂一期烟气脱硫工程、闽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等环保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和妈祖城核心区等65项城市规划设计,抓紧编制兴化湾南岸发展规划,做好乡(镇)村规划,优化城乡布局。

实施城建项目96个,总投资89.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11.4亿元。

滨海新城加快建设,妈祖城一期填海造地2631亩,中铁公司到资2亿元并投入建设。

妈祖阁顺利落成。

城区路网不断完善,新增城市道路30公里。

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实施,新增绿地面积12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1%。

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3.6%、83.7%。

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拆除旧房建筑面积83.6万平方米,建设各类安置房87.3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320户。

生态市建设有力推进,生态公益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达到56.3%。

耕地保护成效明显,连续9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占补平衡,建立建设用地监管和国土资源执法长效机制,清理工业闲置土地125宗6088亩,新审批建设用地23075亩。

100个新农村试点村加快建设,建成一批省级村镇住宅试点小区。

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在500个行政村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以上。

建成一批农村水利、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固海堤13.5公里,除险加固水库24座,新增农村沼气5850口、农村客运站(亭)332个、农村水泥公路320公里、陆岛交通码头5座,改造危桥40座,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客运班车、岛岛有交通码头目标。

完成电力、移动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年度任务,864个行政村(社区)接通互联网宽带。

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有效推进,受益78.9万人。

11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

  四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集体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等改革取得实效。

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加大,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取得初步成效。

代建制试点工作稳步推行。

企业改制上市步伐加快,郭氏、才子、三棵树、东南香等22家企业启动改制上市有关工作。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建成国家浆纸质检中心、省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质检中心,新增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对接项目626个。

获得专利公开公告221项,列入国家和省科技项目计划26个。

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莆田(广州、彭州)招商项目推介会、第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第三届莆田国际制鞋技术设备•鞋材展览会,积极参加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各种招商推介会。

与美国贝茨维尔市、加拿大坎伯兰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莆台经贸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秀屿港(含湄洲岛)被列为国家首批两岸直接“三通”口岸。

第十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

  

五是社会事业有效提升。

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2008院士专家海西行暨人才•科技项目对接会”顺利举办。

城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农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双高普九”成果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7.7万平方米。

莆田一中妈祖城校区等一批学校加快建设。

普通高考再创佳绩,本科录取率达到32.3%。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第十四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莆籍运动员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比赛金牌1枚。

举办央视“2008迎中秋大型民族音乐会”、第二届莆田文学节。

评选“莆田十大城市名片”。

“妈祖信俗”被文化部推荐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届《莆田市志》编纂任务基本完成。

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和莆仙大剧院主体工程顺利落成。

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完善,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有效防治登革热、手足口病等疫情疫病。

新建和改扩建19所乡镇卫生院。

强化“食品放心工程”建设,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人事、编制、气象、防震、海事、保密、档案、科普、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等工作继续加强。

  六是和谐社会稳步构建。

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市级以上财政用于农村各项投入达到12亿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1%,医疗救助农村困难家庭人员9.2万人。

为12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为371名肢残患者实施助行。

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下岗再就业204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受益群众86792人,城市低保受益群众13213人。

实施库区建设项目59个,发放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2058.5万元。

“造福工程”搬迁3700人。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6.2‰,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责任指标。

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27亿元,惠及1009户家庭。

建成赤港“侨居造福工程”168套2.1万平方米。

改建修缮贫困残疾人危房,惠及200户877人。

建设廉租房7400平方米,1580户城市低保家庭住房困难得到解决。

举办央视“春暖2008中国(莆田)工艺珍藏品爱心拍卖晚会”,建设博爱卫生院(所)29所。

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1.07亿元,对口支援濛阳镇灾后重建。

双拥共建持续深入,第三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平安莆田”建设得到加强,群众对社会治安总体满意率达到96.7%,我市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评中从2007年的第8名跃升为第4名。

“五五”普法深入开展,为困难群众实施法律援助920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民族、宗教、老区、老龄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海防、人防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重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清理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和政府网站建设,建立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继续推进“数字莆田”建设。

严格审计监督,强化廉政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腐败案件。

  各位代表,2008年,宏观形势严峻复杂,我们能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

这得益于中共莆田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得益于改革开放30周年的成功实践。

在此,我谨代表莆田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莆部队官兵、武警指战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莆田建设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未能完成预期计划;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人均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工业骨干企业偏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实际利用外资没有明显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资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教育、文化、就业、医疗、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