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198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

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Î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Î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800mm以下

800mm以上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

干湿区域

半湿润

湿润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植被类型(主导因素:

气温)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主导因素:

降水)

流量小

流量大

河流冬季结冰情况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收成次数

一年一次或两年三次

一年二至三次

民居特点

坡度小,墙体后

坡度大,墙体高

交通运输

陆运

水运

二、四大地理区域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西北与北方: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降水

青藏与其他地区:

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势或地形

南方与北方:

秦岭—淮河

气温、降水(或气候)

Î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高原、盆地

高原、山地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黑土地 、黄土地:

(1)北方地区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3)气候:

①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②干湿区:

半湿润区

③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

④气候特征:

冬寒冷干燥,夏炎热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

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耕地类型

旱地

粮食作物

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玉米(东北平原)、谷子(黄土高原)

糖料作物

甜菜

油料作物

花生

其他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大豆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①存在问题:

灌溉水源不足

②原因:

a.降水较少b.降水过于集中在夏季c.需水量大

③措施:

开源节流

a.南水北调b.地膜覆盖

c.节约用水,灌溉方式循环使用d.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Î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1)春季少雨;

(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

(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位置范围:

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平原【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气候:

①气温:

用南向北递减——纬度因素

②降水: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因素

③地形因素

④气候特征:

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农业发展条件

有利:

a.自然条件b.人文条件

地广人稀+工业基础好

=机械化生产

交通便利

市场广大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土壤:

黑土肥沃

水源: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不利:

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一年一熟

(2)主要农作物及地位: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存在问题:

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Î湿地:

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沿海地区。

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4)解决方案:

禁止开荒,退耕还湿,保护现有耕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钢铁、煤炭、机械、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力等)

(1)主要部门及分布:

钢铁→鞍山

煤炭→抚顺

机械→沈阳

汽车→长春

造船→大连

石油→大庆

(2)发展条件

a.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b.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港口)

c.工业基础

d.科技力量

e.政策支持

(3)问题:

a.产业结构单一

b.设备技术陈旧

c.资源枯竭

d.环境污染严重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

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如传统民居是窑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源:

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川地。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土壤: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植被破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修路、

采矿

植被: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降雨: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形:

沟谷斜坡多

2.后果

①水土流失带走表层土,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破坏了农田和村庄

②沟谷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④引发自然灾害(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崩塌),生态环境恶化

Î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3治理措施:

(1)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

建梯田、修挡土坝。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4)开发新能源(风能,太阳能)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政治文化中心

1.位置范围:

①基本概况: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

②地形地势:

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气候: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④水文:

海河水系,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⑤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⑥城市职能: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旧城:

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方方正正,布局均衡对称。

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址以旧城为中心,由西南向东北不断扩大。

(2)旅游名胜: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十三陵共6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还有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1)重点功能区:

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2)现代化交通网:

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建设目标: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

北起秦岭淮河,西起青藏高原东缘,东南临黄海、东海、南海,纬度较低

2.气候:

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3.地形:

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高东低。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4.植被:

常绿阔叶林

5.土壤:

红壤(特点:

酸—土壤性质,适宜茶树生长,瘦—有机质含量少,黏—空气透水性差)

6.水文: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为什么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地形因素:

四川盆地四周山岭环绕,阻挡来自本方的冷空气,且不易散热,气温较高

为什么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地形因素:

西双版纳受北部地形阻挡,冷空气难以到达,阻挡了北方寒潮的到来。

广州北面山地海拔不高,且不连续,对冬季寒潮的阻挡作用较小,所以广州受寒潮影响。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充足热量,充沛降水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多为水田(青灰色水稻田)

④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2.主要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

水果:

柑橘、香蕉、菠萝

3.食材丰富的原因:

①气候温暖湿润—植物

②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水产

③丘陵广布,地形复杂—山珍

4.改造自然

①地面崎岖----梯田

②发展立体农业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为农业提供稳定而便利的灌溉水源;提供养殖场所,有利于渔业发展;提供工业用水及城市居民用水,有利于工业发展,方便居民生活;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

利:

提供灌溉水源,水能发电

弊:

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水患灾害

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调控岷江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提供了稳定而便利的灌溉水源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苏州,南京,扬州

3.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

上海,南京,杭州(即沪宁杭)

4.核心城市:

上海市:

①特点: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5.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缩短了城市之间的到达时间,延长了人们的出行距离,扩大生活圈,促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改变,可实现“双城”生活模式,城市之间生活的加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幸福。

6.同城效应:

使交通便捷(方式多样,速度快)

Eg.上海→杭州上海→太仓市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

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②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