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docx
《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研究生复试《政治理论》考试答案整理
1.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意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
坚持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者各行其道,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协同效应较弱。
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消除公有制以及非公有制之间的障壁,让国企和非公企业从产权上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在项目、资金、人员层面进行合作,真正成为一家人,做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实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国企进一步做大做强,扩大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
研究表明,资本管理在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中至关重要,比单纯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创造更大效益,而混合所有制可以促进国资国企管理方式的转变,从资产管理向资本管理转移,通过资本的杠杆效应扩大资产的控制范围,为国有资本创造更多价值。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在于国有资本绝对数值的多少,而是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控股比例和覆盖面,在于国有资本在行业和领域的带动力和引导力。
对于国有资本来说,百分百的股权比例具有控制权,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比例也具有控制权,占最大比例的百分之二十股权仍具有控制权,显然,后者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实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政企分开,促进国企摆脱政府的行政束缚,按照市场化模式经营。
目前,我国有些国企是各级政府的附庸,承担政府投融资职能,有些甚至沦为政府的小金库,这些企业为了执行政府意图,不按市场规律行事,扰乱市场秩序,妨碍市场经济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国企成为真正遵纪守法的市场主体。
实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消除国有资本在资源和市场上的垄断,消除不合理的行业壁垒,使非公资本获取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尤其在航空、电信、能源、公用事业领域,通过混合所有制方式适度对非公企业开放,可以有效调动非公企业积极性,搞活市场,消除权力寻租和腐败。
2.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经济转型的意义
1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2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自觉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建设经济强国的必之路。
3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4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5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
6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7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
8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城镇化自身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
9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3.白银时代的楼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从消费层次需求来看,房地产行业绝不是向下走,而是继续向上走,特别是我国正处在一个周期非常长的中间发展过程,面临城镇化带来的强大需求。
除了资本市场亟须走向成熟,未来的行业趋势还要求开发商完善产业链,不仅盖房子,更要走产业化、科技化道路,服务更多人的消费需求。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房地产仍将是支柱型产业。
2014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竞争在加剧,告别了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精细、高效率、可持续的增长阶段,转型成为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转型的时候,最不适应的是心理。
在新常态之下,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调整。
面对如此环境,我们必须创新,但是从哪方面创新呢?
有人会说,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但最重要的还是思想。
人是受思想控制的,只要是思想创新,行为才会创新。
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掉。
首先,就是精益化管理。
房地产属于资源增长型行业,以前粗枝大叶惯了,即便是浪费点东西,也能挣钱。
进入白银时代之后,利润变薄了,就更需要精益化管理。
精益化是未来房企发展方向
4.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应采取哪些政策支持
答:
(一)进一步加强融资服务。
1、拓宽融资渠道。
2、创新金融服务。
3、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
4、发挥调剂资金“搭桥”作用。
5、推进信用建设。
(二)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三)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
(四)政府采购优先支持,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要按照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技术、服务等指标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的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5.化解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方法和途径?
答:
用行政的办法不能治本,根本出路还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矫正和调节作用。
首先要改变各级政府过度利用行政力量推动产能扩张、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要对地方政府的资源动员能力给予一定的约束,比如说像土地、矿产资源的出让要公开、透明、合规,不能搞暗箱操作,要避免对投资、对金融的直接干预,更不应该用财政直接补贴投资。
其次要建立“退出及援助”机制。
所谓退出,要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机制办事,政府要更多地从社会利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这样一些角度,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加速和强化落后产能退出,大力推进破产重组。
退出一定要和兼并重组结合起来,达到改善产业组织结构的目的。
我们在政策方面还有很大的调整和优化空间,在这个问题上,同样需要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更多地靠市场机制来推动兼并重组。
6.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冲击不亚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等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经济与社会革命。
老龄化对经济的持久性影响可以从对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来论述。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短缺和结构。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储蓄率和投资率趋于下降。
(三)在深度老龄化的打压下,汽车、住房、电子通信等产业和市场需求将会持续萎缩。
(四)人口老龄化将会导致创新精神衰退和技术进步缓慢。
7.结合2017年两会李克强总理讲话,谈谈中国简政放权改革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现代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是政府的自身改革。
第一,这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迫切需要。
第二,这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第三,这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要。
第四,这是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
第五,这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
8.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及路径。
第一,调整央行外汇资产,通过调整央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数额来完善资产结构,提高央行资产在国内的配置比重,以此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
第二,增加存贷款替代品发行,加大公司债券等存贷款替代品的发行规模,运用金融脱媒机制,迫使存贷款金融机构实现业务结构和商业模式转型,运用金融市场力量强化这些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硬度。
第三,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存贷款金融机构业务结构调整和商业模式转型创造可选择的条件,也为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在变“存款”为“金融投资”过程中提供充分可选择的金融产品,由此,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答: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
1、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
2、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
3、完善的市场体系。
4、价格形成及变化的市场性。
5、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控。
6、健全的市场法规。
7、广泛的信息系统。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首要特征就是其运行的根本目标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建立更有效、更合理的宏观经济调控和更完善法规制度。
10.当前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从改革领域看,存在问题表现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原定改革措施没有实施或实施不到位。
另一方面是根据新情况需要补充制定并实施的改革措施。
比如如何扶持大多数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财政如何监控各地方政府不超出国家制定公务员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收入?
房产税、财产税如何制定并征收,等等。
第二,从居民收入财产领域存在的问题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居民收入比重和劳动报酬比重仍然偏小。
二是居民和劳动者财产水平底数不清。
三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均衡问题突出。
关于改革思路要点的思考:
一要强调公正公平,追求共同富裕。
二要强调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三要强调收入和财产调节相结合,加大居民财产调节力度。
四要强调增量与存量调整相结合,把握好存量调整尺度。
五要强调尽心而为和量力而行相协调。
六要强调各项改革工作的协同性。
11.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1.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60%左右。
因此,农民的增收对促进内需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杨宜勇认为,除了刺激消费的政策外,要长期扩大内需,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性、福利性的公共保障制度。
4.深化住房、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
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深化住房、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根本保障。
12.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紧迫性及方向
答:
紧迫性:
其一,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体系决定了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发达,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相对落后。
其二,金融部门对实体部门明显产生“挤出效应”。
其三,货币产出效率急剧下降。
改革方向: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超发”现象日趋严重与中国的货币-经济产出效率大幅下降有直接关系。
一方面,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控制金融系统顺周期性、控制信用扩张速度,避免走向过度负债型经济。
与此同时,加快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以及直接融资等全方位金融体制改革,疏通社会资金在金融体制内外的循环。
另一方面,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金融转型与实体经济转型相匹配。
此外,金融应该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其中,积极实施科技成果“资本化”战略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当前应该建立起有别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金融体系,更加注意金融体系对经济升级的推动作用。
13.个性化消费需求引领与开发对未来中国消费增长的重要意义
消费是最终需求,积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激活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协调发展。
发挥个性化消费引领作用是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消费关系民生福祉。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城乡居民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对消费质量和消费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紧紧围绕居民消费升级谋发展、促发展,符合发展的根本目的,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民福利的改善。
发挥个性化消费引领作用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